林栖三十六院采风作品集
诗词二首
胡占凡
风入松·东阳蓝印花布
蓝天寂寞白云闲,
挽手下人寰。
盈盈身化溪边草,
漫山岭,
碧叶微蓝。
滴尽晶莹珠液,
顿增尘世容颜。
从无素雅胜白蓝,
神韵动心田。
罗裙帘幕鸳鸯被,
凭双色,
绝胜斑斓。
马面裙飘迷眼,
蓝印直越千年。
注: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印染工艺瑰宝,有一千三百年历史。它以蓝草为染料,经复杂工序制成,布面蓝白相间,图案丰富多样,多含吉祥寓意,极具艺术与文化价值 。马面裙是蓝印花布非常有特色的服饰。
七绝·过林栖三十六院
含笑紫藤次第发,
蓝白印布美桑麻。
林栖有院三十六,
身入千年野户家。
春深蓝印花(三首)
叶延滨
山洼里藏着雷声
在东阳三单的深山里,寂静如墨
这个叫三十六院的民宿群落
像天上的星宿散布在山的皱缝中
世界只剩下你自己
悬挂在时间之外
以为只有屋外的泉水在梦的边缘滴下
以为我也像一片树叶隐入春山的呼吸
雷声响了,轰隆隆击打着山的脊梁
急匆匆大雨摇动所有的树叶草根
也把我这片叶子从另一个世界摇醒
原来每一个山洼都藏着雷声
那是春天拱出来的最结实的种子……
在三十六院听虫鸣
山道把三十六个民宿系一起
藏宝人一样填进了山谷崖缝
云飘过来了,身在云里雾里
水流过去了,心在溪畔泉边
笑声和低语刚刚从窗缝逸出
就凝成了草尖上一颗颗露珠
关上手机掸落俗世烦心之尘
今夜天上人间自有天籁之音
风清夜深唯有你与天地同在
醉听小院里轻声唤你的虫鸣
种春天
灰缬、夹缬、缴缬、蜡缬
蓝染布博物馆里这位先生指着
千年的蓝印花布样品和原料
说出一串串奇妙的技艺
像展开一幅幅秀美的画轴
背影里都有穿蓝印花衫女子
在织机上种春天
我看见千年私塾书生摇头说唐诗
我看见百年酒家醉倒臬雄侠客
我看见无边的原野上花开又草黄
我看见炊烟被春风染绿又吹散
背影里都有穿蓝印花衫女子
天地之间回眸一笑
正为儿女种春天
给36号院的诗
车延高
蓝印花布
元素拓印出符号,是布匹里的青花瓷
上了姐姐的身
就是江南的一节儿腰
用一种朴素,装点了多少日子
给风骨添香
是一个时代膜拜的雅致
穿过36号院,时空隧道连着过去和未来
“她染坊”还在忙碌
一切皆如当年,当年的人却把自己走丢了
青出于蓝,是一脉传承捡回的苍老记忆
如今来了那么多生动的灵魂和腰肢
她只把老去的时光脱下
有非遗保养姿色,就是有活性的化石
生动的纹饰保持着自然的生动
岁月如果是时间的皮肤,蓝印花布
就是唯美留给三单乡的传奇
那个叫林栖的女子从36号院出去
又带着梦回来
当乡愁把青春再次点亮,等于时光倒流
可以给她冲动,给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给她一袭兰花印布的旗袍
允许把东方明珠别在自己的发簪上
她若骄傲
就会把山间小道儿走成长安大街
那时
香榭丽舍大街会有兰印花布流行
唯美挽着古老的乡愁
招摇过市
回头
我来36号院儿的时候
紫藤花提着一串串春天相迎
离开的时候
春天提着一串串紫藤花相送
蓝底印花门帘一掩,是依依不舍的乡愁
那个很漂亮的女孩在路口摆手
大山是她的背景
她是大山里的一道风景
眼眶就湿了,咬着牙专转身
灵魂执拗,像个叛徒,站在原地
一动不动
我回头
我再一次回头
玻璃书房
氧斑和氧斑幽会的半山腰
住着一间无须打理的玻璃书房
书比我寂寞,在等有缘人
正中
搁一张无所事事的大床
白天躺过阳光
晚上月光躺着
我想选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来
不关门
不让星星偷窥
从小到大没见过仙人
以后也不想见
在这里,只想深深的吸几口没有目的空气
体会一下比梦真实的
飘飘若仙
林栖时见鹿(三首)
何冰凌
蓝的女儿——赠林栖
墨分五彩。蓝亦有很多种:
晴穹、山影、靛青、幽夜、如墨和鸦青
各美其美
如果试着把捆绑的绳索收紧一点
你将会打开孔雀翎的绚丽光谱
也许,在染缸中
更重要的是一颗留白之心
你,三单的女儿,花朵异名者
于星空下诗意栖居
收集雨水和藤蔓
收集栀子、苏木、蓝草、石榴和五棓子
让生活美学的T台
吹来花青色雾气和马面裙旋风
啊,那正是你一手缔造的
乡愁蓝调时分
海的女儿——赠叶玉琳
你,大海讴歌者
偏好词语闪电
却惧怕雷声
山中一夜,我们拥紧身上的荷花被
秉烛长谈
体会两颗小行星在海面上交会时的光亮和
孤独
窗外是四月的绣球花海
亲爱的诗人
那冲刷屋顶的雨水
是疗愈失眠之白噪音
也使春夜里滂沱的花分子
充分让渡自我
风起时
周遭的一切
如深埋在默片里的哭泣
格外动人
莲的女儿——再赠林栖
林栖三十六院
宋代匣钵盖制造出虚拟荷塘
这种类似于AI的造境方式
生机
正蕴藏在枯萎中
如叶嘉莹所言:我的莲花总会凋落
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一床蓝印荷花被,盖在身上会想起妈妈
时间使它褪色
但记忆不会变淡
梯田上,全家福照片定格瞬间
妈妈们都穿上了轻盈的白色裙装
仿佛轻轻吹一口气
她们就如蒲公英种子
飞翔于大地之上
我们在东阳的山颠颁奖(外两首)
黄亚洲
我们举着雨伞在山巅颁奖
湿漉漉的群山起立鼓掌的时候,所有的马尾松
都开始摇动,这是
一场颁奖会应有的节奏
这里就是浙江东阳三单村,“林栖三十六院”驻地
都说这里的蓝印花布特色艺术
加剧了山色的深刻
确实,这里的每处海拔,都沾着春天的潮湿
云朵里的花粉与负氧离子,每天
落满我的双肩
今天我是作为嘉宾,应邀向“蓝印新锐诗人”颁奖的
一朵雪白的花,突然从蓝布飞出
一时间,春雨更急了
诗与湿这两个概念,以及
蓝与白这两个概念,闹得天地浑沌一片
想一想也是,春天就该是这么浪漫
说实话,诗人是特别喜欢举雨伞的
我们杭州的戴望舒就做过很好的示范
今天,也特别好
东阳东部的这些莾莾大山,都以诗歌的名义
把一条条纤细的雨丝
当作了伞柄
在东阳的林栖三十六院,走进颜色
我们多么喜爱直接用大自然,浸染我们的织物
我们多么希望直接穿上土地、山川与风
我们一举手,一投足
就是春天的竹林在摇曳
在东阳东部的深山里,我再一次
走进这些我亲爱的
蓝草、五倍子、黑豆皮,姜黄、石榴、这些
桅子、苏木、红花、紫草、薯茛、槐皮、虎杖
再一次走进彩虹,走进花坡,走进
姑娘们转来转去的身姿
她们正在直播
摄像机的长臂像树杈一样环绕她们
工艺已经非常先进,这里
大自然与我们美丽生活的色牢度,巳经
达到4.5级,就快接近工业5级
这说明,我们与大自然已经不分彼此
我们一笑,就有蓝色的露珠飞溅
一收雨伞,就出现彩虹
现在我看到的是印有密集花纹的最传统的夹缬板
这种盛行于汉唐的染色工艺,也已满血复活
粗犷、大气、简洁
我看见当代的订单,雪片似地飞过秦汉与唐宋
大面积降落于此,与直播姑娘的腰肢
扭动在一块儿
请来这里看看长裙、旗袍、披肩与抱枕
看看山川、繁花与彩虹
当然,网上看也行,这里的直播姑娘
几乎24小时都在旋转
她们轮流上阵,争奇斗艳,四班倒
就如不止歇的日月星辰,就如
浩荡的爱情与风
一个国家之所以不单调,之所以缤纷,绝对
与她们有关
与东阳林栖三十六院的旋转
有关
东阳“大地艺术谷”
感谢首批抵达的十五位艺术家,能如此大胆地
拉下天上的云彩,与云彩里
上帝才有的巧思
能将粗犷的大地,升华为精巧的艺术
山谷、河流、森林、村庄、山路、水库、梯田
于是,一起走入了艺术的脑回路
它们本可以保持自己最原始的风貌,但是
“三十六院创始人”林栖,与那位
“乡创中国发起人”封新城,都表示不同意
他俩认为生活必须升华为艺术
阳光射在湿漉漉的叶子上,必须
散射成彩虹与诗行
否则,人类来世界这一趟,就可惜了
我先是看见大山里七个歇脚亭都变成了诗歌亭
据说这叫做“诗歌瀑布”
又看见田野间永久奔跑的“七只羊”
它们的腿关节由钢筋弯成
至于那只镂空的白色飞马,我把它
看作一朵云,它的蹄声会化作云中的雨滴
最后,我钻进了一只巨大的相框
我请人拍照,以求
与身后苍翠的群山,一起永恒
把生活与艺术焊接在一起,不光是
关乎审美,首先关乎理念
因此,这里就成了网红打卡地
所有被生活压榨的人们,都想跑到这里来
成为一匹马,或者七只羊
成为诗歌或者爱情
那当然更好
群山之中的艺术部落
叶玉琳
蓝
一条乡愁之路
融入大地艺术
和群山震耳欲聋的鸟鸣
雨停歇。崭新的早晨
杜鹃花斜插在云雾里
古典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相融合的
美学博物馆和民宿
以及由传统技艺搭建而成的“粮仓”
尾随着我们。白色的现代墙体和屋顶
从泥墙中交叉生长
绣球花径直穿过春天
“它的灵魂甚至还是湿的”
从山外移来的一幢老房子
改造出染坊、织布间、银匠工作台
一位来自贵州的小伙子常驻这里
埋头制作各种银饰
楼上是直播间和产品陈列室
我的吻落在一件蓝印花布上
它包裹着母亲的叮咛
努力荡漾出大海的样子
大地艺术工坊
重修散落的一百七十座老房子
以蓝天作画板
以大地为染布
筑巢引凤
植物染色工坊、织布工坊
银器工坊、豆腐工坊
酒工坊、木工坊……
以母亲留下的灰烬贴近你
以噼啪燃烧的柴木温暖我
那个穿戴蓝布衣裙的的女孩
在春天的花蕾中等待造访——
生活在左,艺术在右
“只要活着,就很幸福”
没有屋顶的乡村美术馆
在缓缓抬升的坡地
来自云南的农民艺术家
用白色钢筋编织七只羊
四只在吃草,两只在看花
一只在发呆
水光荡漾的田野
有人用3000根废弃钢筋做荷杆
以一千年前的古窑匣钵盖当荷叶
穿越时空上演荷塘月色
无论是俯瞰、侧视
还是远望、斜看
每一根都有自己的角度
亭亭玉立,不枝不蔓
一口浅浅池塘
被新生代女孩创造出“梦的波纹”
蓝天和绿树在不锈钢镜面流转
梦境和现实在这里交错
黑色曲线承载了流泻的时光
割裂或者模糊
都是对万物的应和和包容
断崖巨石之上
橘红色的铁锹
串成12个艺术大字
辽阔的天际线,深褐色的山谷
素朴的村庄,清澈的河流
从水中的苹果到3D打印立体书法
从诗歌瀑布到星空书房……
融于自然的大地艺术
带着我,在春天的雨丝中飞行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事物把我撼动
归宿见月(外三首)
许春夏
除了群山
这一床起伏的蓝印被
月亮没有说出任何什么
这个有经历的事物
深夜的奔赴,澄澈、圆润、有奶晕
但只是代表俩个人在看
万树归宿。这些撑了一天的伞
没有咏吟在反反复复的雨巷
而是在大道朝天的三单
看一滴晶莹的泪珠明示
那个皎洁俊朗的人已经回来
夜宿
一个人住一个小屋其实是件尴尬的事
你必须自己力挺醉酒的自己
从背包中取出冲电器
不断告诫:唯一使用它
那本刚送来的书
扉页上写着:
“在战俘营
写下罪恶”
晚了
宿吧
你自觉阵阵蛙鸣
是黑夜闪着的一个个念头
如花被上“幸福”和“忠”
这仅有的文字
你不知道,粗壮的屋梁
在你抬头瞬间
有一闪而过的羞涩
像少时候
你把更小的她亲了两下
三单溪边
青溪不再中性。这时候
只要下一滴雨
就可染一匹绢
水流吐露着石墩
是说昨晚落尽了的
这春天,早上难免
再下一阵了
跨得到溪的那边,香榧树
听惯了激荡着诗歌的号子
——“她工坊”
你看见的什么
都是静谧
灶头
我看见的黑,可能属于傍晚
火焰燃烧着,有混沌的翅膀
我凝视时,赋予了它:
沧桑的睫毛、依附住了时间的脚
如一个个夜晚,仰望到的
都是影子的可爱:纸符的一部分
有亲切的白尘
我知道还有比它更黑的物体
在窗口高处,看光芒初开,万物生长
诗三首
江非
在蓝印花工坊谈诗
——你认为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是谁
——史蒂文森
具体地说是一首《弹蓝色吉他的人》
嗯,是的,我们看不见那个弹吉他的人
也不知道吉他在弹奏什么样的曲子
但我们看见了颜色,对,那是一首
蓝色的曲子,就如我们身边的
溪水,那是流动的东西
流动然后被某个人叫住
然后被插入手指
对,就这样,曲子必然被某个人弹起
必然有人聆听,“但你不必追究言语
在言说何物,符号聚集为何物”
吉他一旦弹起,历史便不会终止
嗯,就是这儿
街道会顺着溪流弯曲,曲子
沿着手指指出
山顶向天空抛出它拱形的帽子
白色的布匹被反复浸染,蓝在高处
被迎风挂起
是的,是一支蓝色的曲子
存在随蓝色的水井溢出
修辞为了看见,而不是遮蔽
在匀速流逝的事物中缠绕着人的手指
林栖三十六院小夜曲
此刻吉他响起
但不是那把蓝色的吉他
那个弹吉他的人
在弹着他蓝色的吉他
但弹吉他的人并不在此处
此刻也不在此处
此刻很远
只有风在弹着它的吉他
吉他是一匹蓝色的布
此刻全部的睡意和蓝来自白
是白安慰着一切
只有白色的吉他
才是真正的吉他
吉他碎了一地
天空又下起了雨
雨在敲打着我和它自己
雨的织针在织着一匹柔软的布
白色的布
雨在彻夜数着数
三十六个数字
在雨中发着蓝色的光
是三十六位隐士
和他们的三十六个孩子
扛着蓝色的竹子
雨夜经过刷白的墙
是雨在打湿唯一的红
但红并不是红色
并不是红的东西
只有被一只手捂住的眼睛
才能看见真正的红和红的杜鹃
只有蓝色的手
弹动蓝色的吉他
才会如此
只有等到天亮
蓝才开始变蓝
羞涩的猛虎
总是藏身于山顶的草丛
然后妹妹一般
勇敢地跃出
三单之鸟
1
我看到它们一只追着一只
蓝色在跟着白色
2
我坐在树下
它们在树上
它们在飞
我在思索
3
白色在变成蓝色
蓝色由白色中溢出
4
我坐在树下
树阴拂过我
5
我听见它们
一种声音在伴随
另一种声音
6
一个女孩从我跟前走过
一位妈妈紧随身后
7
树阴太薄
如一件夏日的旧披肩
8
蓝色从白色中析出
鸟自树冠中涌出
9
我看见它们一只
代替另一只
一只嵌入另一只
10
我在飞
它们在思索
11
第三只
和最后一只
12
鸟巢逸出
鸟向未有消失
旧月光在此等候多时(三首)
安海茵
旧月光在此等候多时
那天晚上我们看见盐粒般的星群。
蛙鸣被骤雨顷刻之间冲散
蓝草的指纹爬上整匹的粗布
旧月光刷过了桐油,等候多时。
那一场雨啊!
我所未知的印染工艺和零散的诗句
是其间的幸存者。
采蓝人一再弯腰
梅雨就此伫留在湿漉漉的三单,
成吨的木浆搅拌着紫色调暮霭,
采蓝人一再弯腰
将青果的私语一一拾取。
那些果子的倒影叠加成
潮汐般的七弦琴。
在林栖的三十六院,
每一朵花都穷尽一生的香气
来提纯布纹里光阴的晶体。
蓝草悉数破碎
三十六院坐拥一出又一出的
淡墨构图。
晨光铺叙成山水静脉,
晨光反哺镂空的牡丹纹。
雨滴尚在青瓦上磨墨
蓝草在石臼里已悉数破碎,
将此等春日夯得更深。
我还在此等候错身而过的人。
群山拥有陡峭的阵仗,
群山会否葆有潮湿的,迂回之心。
蓝印工坊
黄胜
春夜听雨
追随春风进山,却遇见雨
隐隐春雷,尾随而来
闪电,让对面山岗瞬间消逝
山巅屹立的亭子,如今只剩骨架
豆大的雨,敲打的不仅是瓦菲
还有枝叶般的记忆
山居听雨。烛光摇曳
蛙声,时聚时疏。山村,时有来投
春雨,风和云的脚步
有人行色匆匆
追随山涧溪流,追随一只鹰、一支旧歌
山下池塘,是否正暴涨
雷声,无法琢磨季节
春雨太猛。但,并不只为我洗尘
三十六院,今夜无眠
只为,印制一座靛蓝色的溪山
了无尘埃。镂空的印版、通透的窗牖
能听到,花布出浴的滴响
蓝印工坊
竹架上晾着,清丽的岁月
和蓝白相间的山川、鸟虫走兽
兰竹放逸,山花烂漫
东篱或南山,无关松菊气节
凤翥鸾翔。一竹竿的清朗乾坤
日复一日地沉浸
年复一年的印染
三十六院,染成了靛蓝色
连同众多背影
硕大的染缸,沉浮着经纬
春花秋月,通体靛蓝
只无法,沾染她们心中的留白
落花诗
见山,必须穿过一场春雨
脚踩泥泞,才懂仰望
闻香识得春风
春雨泼洒的,是一卷青绿山水
空气里,满是泥土的芳香
山树,禁不住疾风
石榴籽般晶莹的花瓣,凋落一地
杨柳,是它们的背景
栽柳、折柳
如今,成归园田居的理由
樱花刻录的一场雨
准确找到海边赶来、错失花期的我
溪水,窃喜
复述,山中春迟
仿佛《诗经》里的一场约会
飘落尘埃的不仅是雪
谁说正值人间四月天
炊烟摇醒的,除了荠麦就是暮云
和暮云带来的一场雪
静得让人心悸
忽闻,机杼声起。在山寨萦荡
寒意有多重,纺锤上棉线就有多绵长
从大山走出去的人
回到山中时
鹈鹕,正啼鸣
石桥、流溪、水碓房低矮的屋檐
尚未开采的茶山旁,是飘逸的蓝印花布
背山,田园犬不时发声
在三单深山蛰居,需要的不仅勇气
春雪,花叶为媒
在靛蓝布坎肩上,洇染
油画山水、诗歌,偶遇大地艺术
找不到颜料、画笔
找不到一块,可以涂抹的画布
山岗,站满灌木
此时,它们是乡愁的化身、诗的模样
众多诗人,纷至沓来
溪水吟哦。泡桐花,洒落一地
这里的山,藏得够深
这里的水,爱回眸凝望
而我一次次转过身,打量
又背过身,默念。在心中的画布涂鸦
苔藓斑驳的屋顶
有浙山丽水的风情
东阳大地艺术谷在左,茶山在右
月亮捧出的远山
最能触动,诗人的灵性
当云雀踅飞,穿过崖上镜框
它们先于我涂鸦云彩。播洒诗的种子
而我,用脚步丈量溪流
揣度余晖的短长
远村,慢慢被暮色笼罩
蜜蜂归巢,红蜻蜓低飞
花架上,紫藤跳着蓝紫色的舞蹈
它们,浅唱低吟
催开晚樱的花苞、海棠的花蕾
山径落英,似为流光
而我,暗羡山水的色调
天马行空处,禅定
相聚山谷,何必相识
月光下喝着果汁、茗茶。鱼贯直播
这时,藏着掖着的山水
更适合,月光下的大地艺术
乡愁是一种蓝(组诗)
丘山
乡愁是一种蓝
在东阳,在三单,在林栖三十六院
乡愁是清一色的蓝
一只手作的蓝色布偶
在田埂上走过的蓝色衣衫
覆盖一生的蓝印花被
诠释着乡村的深情与浪漫
这里流行一个动词:染
染料提取于自然山川
染缸浸泡着烟火人间
乡愁之韵,蓝白之美
把太阳和月亮染成了向往
染成了思念
春天,林栖三十六院的蓝色语言
像一面乡村振兴的旗
在山野大地迎风招展
又像一根细细的琴弦
让重返故土的游子
热泪潸然
理想的村落
她走出了山村
她又回来了
看过了世界的花花绿绿
她回来寻找那一片蓝
那是方言般坚固的诗意乡愁
在蓝墨水的上游
在异乡漂流的渡口
落日黄昏
日渐稀薄的炊烟召唤她回来
用传统的手势
唤醒沉寂已久的大山
小时候读书的学校变成了博物馆
蓝印花布的传说搭上了疾驰的高铁
在她的指挥下
整个村庄演奏着蓝色协奏曲
诗和远方翩翩起舞
春日清晨,薄薄的阳光像一张透明的纸
把整个村庄包裹起来
几声鸟鸣又把纸啄破
银饰低语,清风应和
此心安处,理想的村落
幸福如许
蓝
蓝在东阳三单乡是一种空气
是一种意识形态
在这里,春天鸟鸣蓝得跳跃
满世界奔波的风尘
浸在染池里
蓝得安静
五月,启灌蓝蓼
随便走进一家小院,拧开水龙头
便接通了蓝色水系
从不抒写乡愁的蓝衣少女
站在蓝墨水的上游
用一杆裂织布
晾起蓝色瀑布的古典江南
从生活表面浮现的纹样与图案
经由蓝的浸染
深入生活体内
完成了一种文明的构建
而蓝本身,一丝不挂
诗三首
麦豆
在林栖三十六院
一行人
返乡
青石
台阶
一级一级
引导你
小心翼翼
一步一步
在细雨中
向上
返回
白云端
与“蓝染”有关
雨,时大时小,但始终没有停
雨不停,意味着我们一直坐在现场
静坐,心灵与身体同时
坐在山顶,冒着雨,与一些久违的朋友
开始,是白云,缭绕
后来,是雾,越来越浓
渐渐地,我们,座座山峰,都融进了水里
丹青姑娘
忘不了,林栖36院
在白云深处
忘不了,蓝印花布
草木之蓝
忘不了,我们去的那天,冷风冷雨
清明刚过,随身携带的衣服
嫌少
忘不了,那里夜晚蛙声一片
我在心里默念,明天天晴
忘不了,东山的红杜鹃,南山紫藤花
像瀑布
我们看见年轻有力的艺术家把铁背上山顶,
用铲子写下:你需要的不是自然,而是自由
忘不了,美丽的导游名叫丹青,喊我丹青,她笑着说
哦,忘不了
我的丹青姑娘,小马宝莉,雷狗,不走回头路,热茶,笑容,长长的竹筒饭
蓝色的印花布上印着我的月亮
林栖三十六院(外二首)
祝雪侠
鸟语花香
满眼的青翠欲滴
瞬间迷惑了我的双眼
林栖三十六院
就是一首诗
东阳三单乡联合村
走非遗之路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蓝印花布
染在心底的色彩
林栖的创意
增添家乡诗意的灵魂
山谷的风夹杂着濛濛细雨
散发着爱的光芒
在天地间轻轻流淌
半山腰上的小木屋
走进三十六院
山谷的风
与花香扑面而来
清新空气感受别样的你
半山腰上的民宿更显神秘
一闪一闪的灯光
带我走进小木屋
花草在灯光下格外耀眼
倾听知了声、蛙声与鸟鸣
儿时的记忆瞬间被打开
开满鲜花的小路上
蓝印花布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神奇的手工
蓝印花布惹人喜爱
天染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
那只蝴蝶
那只蝴蝶
在小木屋翩翩起舞
她像妈妈的爱
永远守护和陪伴着我
清晨第一缕阳光
让这座大山点燃生机
重新焕发了光彩
诗意从大地缓缓升起
林栖三十六院迷人的场景
仿佛在与我对话
天然氧吧
呼吸都变的甜蜜
蓝印花布
不一样的色彩
像给它们施了魔法
变成多姿多彩的服饰
田园风光
让这座大山有了灵魂
那只蝴蝶
是妈妈美丽的化身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