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长江岸。飞一雁。看他往返逍遥惯。上层楼。少年愁。桂花树底,策划少年游。要看城市披云彩,要看晚潮生大海。少年兮。是难题。门外风声,门外远山迷。
旧电扇。忽停转。料有灰尘新覆满。梦回时。默如痴。孤根不系,去去日何之。那些孩子流亡着。都被列车抓住脚。在南方。夜茫茫。宜雪宜梅,飘落我家乡。
这首《梅花引》在当代诗歌语境下进行了一次古典词牌与后现代意象的融合尝试,其创作路径值得肯定。
全词通过"少年游"与"流亡者"两组意象群的时空对位,构建出存在主义式的精神图谱。上片以"长江岸-飞雁-桂花树"等传统意象为经,"城市云彩-晚潮大海"等都市意象为纬,试图编织现代性焦虑的寓言。但"策划少年游"中的动词"策划"作为工业文明思维入侵古典意境的显性标识,与"桂花树底"的文人雅趣形成语义摩擦,这种有意为之的陌生化处理虽具解构性,却导致文本肌理出现断裂。
下片"旧电扇"作为工业文明的化石意象,与"孤根不系"的植物性隐喻形成异质同构。最富创造力的当属"列车抓住脚"的魔幻化处理:将机械暴力具象为巨掌,既延续了现代诗"机械吞噬人性"的母题(如波德莱尔《恶之花》),又暗合宋词"系行舟"(如周邦彦《兰陵王》)的古典语态。但"宜雪宜梅"的程式化收束,使前面积聚的现代性焦虑突然回归传统咏物范式,消解了词作应有的先锋锐度。
词中既有"孤根不系"这般凝练的文言质感,又夹杂"那些孩子流亡着"的口语化表达。这种语体混搭形成特殊的张力。
总体而言,该作展现出现代诗人重构古典文体的创新意识,其意象碰撞实验具有诗学探索价值。但未能彻底解决三大矛盾:词牌格律与自由诗体的形式矛盾、农耕意象与工业符号的审美矛盾、文言质感与口语表达的语体矛盾。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探讨,是否可尝试突破词牌框架,在更自由的诗歌形式中完成后现代诗意的完整建构。
✦每日好诗旧体诗栏目主持:邢建建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安洪波 安琪 北乔 邦吉梅朵 陈先发 陈卫 陈爱中 陈东彩 陈巨飞 陈贺达 陈东彩 陈希 陈培浩 陈丙杰 陈破虏 车前子 曹宇翔 程继龙 蔡世平 草树 段维 杜鹏 冯雷 冯娜 傅元峰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郭顺敏 郭点点 谷禾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何言宏 胡彭 胡弦 简明 敬文东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贾清彬 康宇辰 蓝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建春(缶皮) 李海鹏 李云 李之平 李犁 李啸洋 李霞 刘向东 刘波 刘爱红 刘君君 刘能英 刘长华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罗小凤 罗蕾 郎晓梅 练暑生 马知遥 马骁 莫真宝 苗霞 南鸥 潘泓 钱文亮 秦立彦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沈苇 沈健 沙克 孙冬 佘晔 谭五昌 唐翰存 唐诗 田原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 王雷 王彻之 伍明春 吴昕孺 西渡 熊东遨 许陈颖 许道军 向以鲜 夏吟 星汉 谢超 徐兆寿 许陈颖 谢雨新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杨逸明 余怒 余旸 叶舟 姚泉名 易飞 朱必松 臧棣 张存寿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慧君 张清华 张光昕 张金英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 周俊锋 周文博 邹建军 邹惟山等(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