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8日,第十六届“青春回眸”诗会暨嘉陵江艺术创作基地开放仪式活动在广安武胜圆满举行。广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力,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丽,广安市副市长王瑛,广安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肖伟华出席启动仪式。本次活动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中共武胜县委宣传部、武胜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诗刊》原主编叶延滨,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曹宇翔,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元胜,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等来自全国的30余名实力诗人、评论家、刊物主编相聚武胜,进行为期三天的采风、创作和研讨活动。启动仪式上,《诗刊》社正式授予武胜县沿口古镇“中国诗歌创作基地”,助力武胜诗歌文化繁荣发展。
《诗刊》原主编叶延滨(左)为武胜县沿口古镇“中国诗歌创作基地”授牌
“青春回眸”诗会由《诗刊》社自2010年打造,是与“青春诗会”相对应的一项重要诗歌品牌活动,每年邀请15位曾经参加过“青春诗会”、或当下诗坛较为活跃的实力诗人参会。入选第16届青春回眸诗会的诗人是胡丘陵、高金光、张建华、刘源望、曹东、高旭旺、赵晓梦、张于荣、杨廷成、王明法、徐俊国、胡刚毅、冷阳、陆岸、郁东。
嘉陵江沿口古镇夜景
广安是小平同志家乡,人杰地灵、底蕴深厚,赓续着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传承着巴山蜀水的千年文脉。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丽在致辞中表示,武胜县作为“嘉陵江畔游”名片的重要承载地,建成开放沿口古镇,高标准建设嘉陵江艺术创作基地。嘉陵江水滔滔不绝,文化滋养生生不息,衷心希望嘉陵江艺术创作基地成为广大艺术家扎根生活、书写时代的创作热土,让千年古镇在诗歌与艺术的浸润中焕发青春活力。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
“嘉陵涵气象,万古碧波堂”,这是《诗刊》社主编李少君来到武胜,面对嘉陵江写下的诗句,他在致辞中表示,“我是通过宋代诗人范成大,以及李元胜、叶延滨、梁平、龚学敏等诗人的诗歌认识武胜的,来到武胜后又知道了武胜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很多故事和传奇,比如这里的巴文化,这里是历史上兵家和商家的必争之地,是重要的码头渡口,各种文化融合,物产丰富,饮食发达,非常适合诗歌的培育,来到武胜就像回到了诗歌本身,而这正是‘青春回眸’诗会的初衷。相信诗人们到了武胜都会灵感大发,妙笔生花,用诗歌描绘出武胜新时代的壮丽图景。”
武胜县委书记陈俊楠
武胜县委书记陈俊楠表示,武胜将以“艺术点亮乡村、创作赋能振兴”为核心,将“嘉陵江艺术创作基地”打造成集创作孵化、展览展陈、研学体验于一体的艺术生态空间,为全国艺术家采风创作打造创意港湾、为文化艺术交流提供开放窗口,为武胜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诚邀各位诗人在武胜山水间捕捉灵感,创作精品。
活动期间,诗人们还围绕“AI时代,如何守住诗歌的本心”开展主题研讨,走访邓小平故里、“蜀中一绝”宝箴塞、沿口古镇等景点进行采风创作,书写广安武胜及嘉陵江流域新时代人文风貌,以诗为媒,共同讲好“诗画嘉陵”的感人故事。
沿口古镇采风
宝箴塞采风
10
本届“青春回眸”诗会特别邀请《诗刊》社主编助理、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上海诗人》常务副主编孙思,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王国平,四川省影视艺术联盟监事长达夫,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龙克,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凸凹,《诗刊》社编辑部副主任彭敏、中国诗歌网副总编符力、中国诗歌网新媒体部主任罗曼等诗人出席活动。
4月29日,“第16届青春回眸诗会”应邀参加了“广安市五一文旅消费季暨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开放活动”。启动仪式上,《诗刊》原主编叶延滨在致辞中表示,牌坊村建川博物馆聚落的建立,不仅将散落的历史碎片重新拼接,更为后人开辟了一方沉思与对话的空间。
诗人们参观了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的老课本博物馆、搪瓷博物馆、川剧博物馆、“生活改变 1978—2024”博物馆、春融·知了书店等。《诗刊》社原主编叶延滨为春融·知了书店“诗人驿站”授牌,广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甘用德,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洪丽,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见证了授牌仪式。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