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钢铁的抒情仪式——评薄暮《冶工记》

作者:梁思琪   2025年02月25日 10:02  中国诗歌网    2    收藏

f9e0539fc222b2bd625c4a4dde61e268


薄暮新作《冶工记》,一本用铁水淬炼的诗集,以炼铁厂为核心场景,构建了一部有关现代工业文明的抒情史诗。其间诗歌不仅是对冶工视角生活的记录,还在艺术层面还原出了钢铁眼中的世界,充满对于工业时代的哲学思辨。炼铁厂厚重的铁门在读者眼前缓缓推开,风裹挟着雪粒与火星扑面而来:那些被工业齿轮碾轧过的词语,在焦炭与矿石的缝隙间生长。这里没有机器的冰冷,只有钢铁的呼吸;没有数字的囚笼,只有诗意的觉醒。

薄暮的诗歌如此质朴、简单,围绕着炼铁厂的高炉,敲打着生命的重量。新工业诗歌需要打磨和重塑的不只是诗,更是人。在这里,钢铁会呼吸,风雪会思考,而每一个与铁对话的人,都在成为自己的铸件。薄暮像块深埋于地下的矿藏,被父亲打制、被自己锻造,终于燃烧出属于世界的光亮和温热。

在《冶工记》中,薄暮将炼铁厂化为一座巨大的生命体:高炉是它的心脏,铁水是它的血液,风是它起伏的脉搏。冰冷的工业符号不再囿于物理变形和化学公式,而是被转化为充满温度与张力的诗性语言——从概念一跃成为生命。铁,在这里不再是沉默的金属,它摆脱了Fe的定义,是“有血有肉,有筋骨”的灵物(《面对铁》),是黑色矿石中孕育的“金黄谷粒”(《钢铁厂的风从来不会平静》)。“铁水成河,不停奔涌”:诗行展现着自然物的原始力量,工业生产的动态场景被升华为自然河流般的永恒意象。诗人随心而动,“去物化”成为他身处工业文明抒发情感的最好出口。

诗集中最具挑战性、最为难得的是诗人对传统诗意的提取和运用。当大雪在星光中“纷纷扬扬”,光的颗粒度竟比雪更接近雪的本质;当“高炉如孤峰”矗立,机械的轮廓反而比山峦更具古典诗意。诗集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风雪、天空、鸽群、谷粒)与工业生产场景(焦化、炼铁、连铸)形成的对话张力,为机器和机械化生产赋予更为深刻的浪漫性。《风雪中的炼铁厂》以“当我在中控室捕捉跳动的数字/大雪从太行山上起身”开篇,将自然的山雪风光同“跳动的数字”并置,暗示着工业文明对自然秩序的介入。“它们的翅膀有别于这个世界/一切苍白而轻盈的事物”,鸽群的“轻盈”与铁水的“奔涌”带给人不同的重量观感,但当“鸽群正领着风雪呼啸而去”时,数字也绽放出了生命温度——工业与自然并非二元对立,而是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祖居之地”(《仿佛祖居之地》),二者早已在诗歌中达成和解。那些曾经在《诗经·七月》里流淌的农耕时序,如今在轧机运作的节奏中获得了“工业平仄”。

诗人虽是以钢铁炼制工厂的生产生活为中心进行诗歌写作,但他没有简单地书写一部“断代史”,单纯叙说工业时代,而是让农耕经验与工业逻辑达成和解,让“黑色矿石”中孕育的“金黄谷粒”成为连接两种文明的纽带。农业扎根于土壤,工业生产亦立足于大地。在诗人笔下,炼铁厂工人与轧机车间共用着一同条血管,中间流淌着的是火焰(高炉外滚滚上升的浓烟),却比麦田里的农人更接近土地的温度。

薄暮认为,诗歌应“向下看,向内看”,直面生活的本真。《冶工记》中最动人的篇章,不是对钢铁的礼赞,而是对工人形象的重塑和对“人如何与钢铁相互锻造”的凝视和反思。在《面对铁》中,诗人进行了深刻且残忍的自我解剖。“我从没有因此变得坚强”的坦白,颠覆了传统的工业叙事模式中对劳动者的英雄化想象。由此,铁不再是征服的对象,而是映照生存困境的镜子。工业文明既为我们提供“厚重的依托”,也带来“下坠的哀鸣”。铁教会人的不是坚强,而是如何在锋利中保持柔软,如何在炉火中涅槃重生。在《中年》一诗中,安全帽下的指纹与铁轨相互镌刻,高炉如“双兔傍地而走”的隐喻,也揭露了工人与机器之间近乎宿命的纠缠。他们的脚印“雕刻铁的轨迹”,而铁也反过来雕刻他们的生命——被矫直、裁边、剖分,最终成为一块“睡得踏踏实实”的中厚板。

《冶工记》作为新工业诗歌的优秀代表,终极价值在于它为我们揭示了工业文明的潜在问题:我们究竟是在征服自然,还是在完成一场迟到的“认亲”仪式?跳出诗歌,工人与铁矿亦是早已难舍难分,甚至说不清镌刻于身的坚韧究竟来自于铁还是来源于人。或许所有文明的终极形态,终将回归至矿藏那丰满绚烂的一生:生长,掩埋,再燃烧。


梁思琪,女,现为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21级本科生,已保送至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曾在《北京日报》《温州晚报》等发表文学评论文章。


编辑:池木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以祥云之笔,绘青春诗篇——《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云南祥云·遇见青春”座谈会综述
  4.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7.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8.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9.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0. 诗歌大擂台第33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11. 完整榜单>>
  1. 宋耀珍长篇散文诗《红》研讨活动举行
  2. 陈年喜:稿费可以解决当下生活,但未知的老年让人焦虑
  3.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晓角:三天过完十六岁
  4. 存在之思与超现实之越——王山《在白马寺遇见一只鸽子》简评
  5.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杨瑞芳:我把乡愁扛在肩上
  6. 小树林儿童诗社两部诗集首发,专家研讨“让孩子拥抱诗”
  7.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8. 冯茜诗集《大兴安岭的星光下》出版
  9. 代雨东诗词新作选
  10.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