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 :听九章 | 《上海诗人》

“头条诗人”2025年2月第2期

作者:中海   2025年02月14日 14:35  中国诗歌网    2279    收藏

WechatIMG1815

中海,名陈忠海,江苏张家港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海军航空大学,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大量作品见《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等各级各类刊物。诗歌获全国诗歌大赛等级奖30余项,曾获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国梦”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获叶圣陶文学奖和多项文学期刊奖。

《上海诗人》2025年1期目录


听九章


推荐语

如何对抗生活的平庸,避免诗歌批量复制的特征,将自己与他人作品创造出一种差异,是每一位诗人的愿望。将生活的真实,梳理裂隙,明确障壁后,再进行抽象与赋形,关系到一个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体察与觉知的深浅,对自己心灵的一种维度的洞察。中海的组诗《听九章》将主体隐喻移到了主题内部,让隐喻成为语言中必不可少的指代物,从而让他的诗具有了一种非常性。诗中很多想象与词性的组合,有一种切断了与世界连接性的果决。但内中诗人的挣扎又何尝不是我们的挣扎,我们每个人必须活下去的理由与意义。

第一首《听影》,开头一句便是悟道:“听到寂静的人,能听到阴影/投下的声音……”诗人在声音无法抵达的地方,为我们铺垫出一个场景。接下来,由“阴影”延伸出的禅意,便贯穿了整首诗。第二首《听雪》,第一节“……我拎着静默的耳朵,听雪/在半空,雪滑了一下”,“拎”出“静默的耳朵”后,一个“滑”字,让这首诗至始至终处在运动状态中,从而呈现出一种“异质”感。第三首《听雨》以旧时的刀笔吏与民国书生,两位人物与雨的互为关联和演变,隐喻雨之外的物事。诗人以油纸伞为引线,把一股灵敏之气付诸在它身上,前后之差越大,制造的张力也就越大。第四首《听花》,“……蜜蜂曾经是一个鲁莽少年,而蝴蝶/也曾怀春。两种声音在花听起来/都胜过开放声。花期过后,一切陷于/沉寂。那么,花败后,它曾经的开放声/还留在蜜蜂和蝴蝶的脑海?……”蜜蜂、蝴蝶与花的爱情臆想,又何尝不是人类爱情的一种缩影,一个预言,一种羁绊。第五首《听瓷》,“……刚才一只碗/摔碎了,这是一只碗失去活着的耐心/在众多碗的相互重叠关系中,碗最深的/记忆仍是成为陶瓷的燃烧声。碎的声音/释放了碗的听力——窑变的声音……”承载隐喻的意象必须有所指,才能够添加原本没有的意义。譬如这只碗。

唯有保持想象和隐喻的新鲜度,才能使一首诗成活。反之,不仅会使词语落入俗套,还会给读者带来无趣和疲惫感。接下来“以光线为生的椰树、棕榈和红杉/早晨的听觉最好,能听到细沙/边说边忘记的耳语……《听风》”、“声音不落地是纯净的,在空中/被露水淋湿,落在蝉羽和它的饥饿上……《听梦》”、“——别人的话一分为二/而我只说半句,以匹配废掉的听力/有趣的是,声音分离后,其词语/“咣当”一声悬在病房内—《听话》”、“听来的话制成回忆,一截一截/码放在时间的地窖内,不可支取/久了,变成陈酿,还不能品尝……《听酒》”,这四首诗在时空的往还中,带来多声部的复现、逆行、声音的音响效果。最后在诗人超出本质的虚构和想象中,完成自况,回到生存本身。——孙思


听影


听到寂静的人,能听到阴影

投下的声音。但有一种声音

投射到它的背面,必定刺破了自身

这个阵痛过程,我们称为发音


如果我们用语言细细打磨音壁,直到

声音成为一个气泡,语言泛着光

当它反射至听觉,意思会不会相反

要是,那打磨值得。至少,声音

模棱两可,或同一间房内

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


争吵声在我内心得到了控制

被压下来的另一个声音还在记忆空间

游荡。仔细思量的人,内言不出

外言不入。听上去,圆满的寂静声

是浑圆的物体,像宇宙的另一个版本

——内心的语言是它的暗物质


阴影的落地声只有光听得真切

光时刻安慰着已故的声音

其实我不想说腐烂、混淆视听

和大概念寂静。我是个粗人

一直忽略了听的另一面



听雪


雪是半夜开始下的,早晨

地上已有了薄薄的一层

我拎着静默的耳朵,听雪

在半空,雪滑了一下


我听到了雪滑落的堆积声

而雪听到了回声——我的静默

穿过雪与雪的空隙,那无法

删除的行距,深入雪冰冷内心的

声音


软的东西没有回声,静默被吸收

无声的累积会不会突然“砰”的一声

使一个早晨炸裂?弹性的隐秘处

声音潮湿而沉重,腰间,有断裂声

传来。声音的两头像一个暮晚

提前来到了早晨


大地一片空白,“听”从看那儿走过

像新生的鸟鸣从树上落下

听,那么易碎的声音,不久

就会融化



听雨


雨有箭矢之志,却有延误之嫌

它被括注,一地水在流淌

声音来自雨隙。因此,雨在水中

才是安全的,能静听自己流动


旧时的刀笔吏夹着油纸伞

在雨中穿行,为什么不避雨

天空学会了使用刀片,清除证据

也学会了击鼓,民间有冤情

就是这雨中穿行的人,而不是一场雨

和下一场雨的间隙


到了民国,书生穿上了雨靴

身子在半空,像雨在半空是干净的

书生走得快,常走到雨声的前面

听也就飞一样,先行听到雷声

雷声一落地,一身泥泞


油纸伞是闪电的装饰,书生一手

夹着闪电,一手夹着雷声

到民国之后,油纸伞是听的装饰

听到的是雨之间空线的拍打声

雨停后,阳光拍打的声音也好听


雨的箭头从古飞到今

而书生始终未亮出盾牌



听花


安装消声器的花朵,其实

是内心淤塞了诸多蜜汁的回响

——内部翻滚的声音,逼迫一朵花

就范。但消声器消除了清脆部分

留下的沉闷音仍是招揽蜜蜂的利器


正确的发声法应该是慌乱的陈述

无规律的颤抖。蜜蜂使用了嗡嗡的

甜蜜颤音,花朵直接听到了爱情

而蝴蝶来时,是伴着箫瑟之声

那架势,让花朵沉醉,忍不住开放


爱情来迟了,花的消声器在拆除

蜜蜂曾经是一个鲁莽少年,而蝴蝶

也曾怀春。两种声音在花听起来

都胜过开放声。花期过后,一切陷于

沉寂。那么,花败后,它曾经的开放声

还留在蜜蜂和蝴蝶的脑海?


答案是都结束了,在相爱的刹那

就结束了。花在野坡败,羽在花间折

听力好的人,能听到断裂和刨土声

十里山冈,听一声孤鸣



听瓷


据说,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具备这样功能的人是个天才

听是奔跑的马匹,也是一个古董

——深藏地下(我们还不知道

它在何处,是什么),也有可能是

电视机本身或它的屏幕,更可能

是在空中传播路上的一个信号


这样说有点绕?没关系,简单说

听得到了一种特权,它在世界的角力

当中,充当介质而消化掉双方——

听的记忆力。当听的存储器在动和静

在明与暗中发现自己有限的听力

总和也不过是运动的一个惯性


有时候,听失去耐心而略显暴躁

但听在听力之外是安静的。刚才一只碗

摔碎了,这是一只碗失去活着的耐心

在众多碗的相互重叠关系中,碗最深的

记忆仍是成为陶瓷的燃烧声。碎的声音

释放了碗的听力——窑变的声音


那是外力所致,我们在“听”中提取

古老的元素:“这里曾发生过一场改变

是什么平息了旧世界的碎裂声”

声音贯穿了一个人的头脑。我们即刻

听懂了历史在瓷器上的撞击声



听风


清晨,太阳从一团火中

缓缓扯出纱布,视力好的人

能看到海岸线的缝合针孔

——黎明的手术刀是镜头的道具

比如蹲守了一夜的摄影师


以光线为生的椰树、棕榈和红杉

早晨的听觉最好,能听到细沙

边说边忘记的耳语。植物们

如果失去听觉,那是风暴来了

声音返回到耳膜,像所有演奏者

聚集在音乐厅,指挥是海浪


听众是一群鹅卵石,它们安静

但那也是风暴凶狠的一面。镜头的

另一个原片是:音乐居于自然

在乱石穿空海滩,按下快门

听到树上呜咽的风


在海鸟摄影师耳中,听是全息的

远比眼中的灰暗画面清晰

太阳出来,沉船的散架声依次进入

照片中的画外音。一个好日子

摄影师从胸腔发出一声吼

声音随之起锚出海



听梦


相比身躯,蚊子的声音如巨雷

在夜晚的空中释放轰鸣


这是夜晚的插曲。当全部睡眠

集中在一个声音上,失眠开始了


它漫长的远游。嗡嗡声带着你

噬血的本质,在四壁不停地消耗


短暂的生命。就要被它害死了

声音破窗而出。失眠使出它的穿墙术


声音不落地是纯净的,在空中

被露水淋湿,落在蝉羽和它的饥饿上


是纯净的。梦想因失眠而亡,灵魂回来

天亮了,梦想的遗体由蚊子扛着


蚊子被拍死在墙上,黑色的图纹

就是梦想的样子。哦,这就是梦想


失去声音暴力后,做一个长久的梦

墙上留有血渍,血渍上留有掌纹



听话


那一年,我的一只耳突然聋了

头晕目眩,走路忽高忽低

我以为今生就这样了

用一只耳朵听,声音一入耳

就再也出不去了。医生说

医生说的话不能全听进去,得漏掉点

在高压氧舱的压力中,一只坏耳朵

被压出了一个洞,入耳的声音有了

出口。但这个洞口太小,声音很拥挤

所以变形、尖锐,像射出来的箭镞


变了声的话,到了别人耳中

如说明书所写,神经性过敏症患者

不宜听。但没有一种倾听因不良反应

而拒绝发声,我们称之谓耳背的耳

是绕过一个废墟抵达另一个

即将过期的消息,也是给一群人传达

声音成为废墟前如何解救的口服须知


入耳之声同时口服是什么味道

是排山倒海的苦味啊。为了修复神经

传感器,甚至架起了天线,药物

蜿蜒到耳朵内部。睁着眼给自己下药

是什么体验?——别人的话一分为二

而我只说半句,以匹配废掉的听力

有趣的是,声音分离后,其词语

“咣当”一声悬在病房内



听酒


感知是听到千里外的酒杯

——他们在提起你。说是耳根

发热。这些年几乎天天发热

我怀疑得罪人了,从案上、抽屉

寻找这个人的踪迹


这哪是一个人的疑虑,分明是

“听”病了。从“听”的脸色看

微紫、沉郁。几日未见,他背着一段距离

干些怀念的事。“听”顺从了距离之外

听不到的真实,顺从了距离捎来的

失实话语。案上写作,全凭手艺


听来的话制成回忆,一截一截

码放在时间的地窖内,不可支取

久了,变成陈酿,还不能品尝

再久一点,满腹牢骚挥发差不多了

吃回忆的副本。从文字中支取

老年生活的日常——


从细品中慢慢倾斜身子,酒杯

盛有稠密的液体听觉,它难以搅动

岁月的积累更是坚硬的固体

耳中生锈,不可进入回亿的声音

在耳道,堆积成一个叮咛



“头条诗人”总第1045期,《上海诗人》2025年第1期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