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诗歌正在成为潮流
龙鹏
新时代涌现新气象,新工业诗歌应运而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时代的进步,工业发展的升级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要契机。行业写作、主题写作蓬勃发展,尤其是新工业领域,诗人们感应时代新变,描绘各个行业、各个工业领域的新状态、新景观、新蓝图,出现了很多优秀诗歌作品。
新工业诗歌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高铁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快递员外卖员已成为我们打交道最多的人群,航天航空已成为新时代最壮丽的景观,AI正在成为我们身边的日常现实,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而新工业诗歌正是反应新型工业化精神与实践的诗歌类型。
新工业诗歌的代表作品不仅见于《诗刊》《当代》《星星》《扬子江诗刊》等文学刊物,还有数量可观、质量过硬的诗集出版,如马行诗集《地球的工号》(石油勘探领域)、王二冬诗集《快递中国》(快递行业)、薄暮诗集《冶工记》(钢铁制造行业)、王学芯诗集《蓝光》(高科技AI领域)、汪峰诗集《炉膛与胸腔》(矿业领域)、龙小龙诗集《新工业叙事》(光伏制造领域)等,这些作品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斩获《诗刊》诗歌奖、艾青诗歌奖、扬子江诗学奖、当代文学年度排行榜、羊城晚报花地排行榜等多种奖项和荣誉。
新工业诗歌,创作主体是新型工业化各方面的从业者,他们是生产主体、工作主体,也是创作主体。这不是“体验生活”,而是一种历史自觉,人民歌唱自己的劳动,歌唱自己的创造性。新工业诗人王峰作为一名飞行员,把诗行写在高天大海上;快递员王二冬,立志将幸福快递到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产业工人龙小龙热情描绘高纯晶硅冶炼的情景;煤炭行业从业者邵悦欣喜地解说数字采矿的细节;商务工作人员王学芯则用科幻修辞塑造了正在成为现实的数字工业园图景;关注时代变化的诗人、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刘笑伟的长诗《坐上高铁,去看青春的中国》,不但看到了高楼崛起的中国,而且看到了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还看到了中国的美好前景和未来。新近出版的《腾飞协作曲——新时代新工业诗选》还收入了马行、王二冬、李长瑜、温馨、李训喜、李木马、梁尔源、申广志、宁明、吴才华、周启垠、第广龙、胡金华、漆宇勤等28位新工业诗人的代表作,集中展现了新工业的蓬勃发展之势、新工业群体的奋斗进取精神和新工业诗歌的磅礴力量。
新工业诗歌堪称新时代诗歌的第一个潮流。新工业诗歌也是新大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热情地讴歌了新工业的发展与成就,也突出地展示了新工人的气质与形象,倡导“奋斗是新时代主旋律”的主流价值观,有力唱响了中国经济光明论。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