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逝者如斯,天翻地覆。
清平乐 衣
兄穿弟捡,(1)
破旧嫌丢脸?
打个补丁锅里染,
舜曰于家克俭。(2)
如今满柜新衣,
造型面料稀奇。
牛仔丰臀粗布,
女儿坦背露脐。
卜算子 食
凭票买粮油,
肚子何曾饱?(3)
肉蛋珍藏待客人,
除夕初尝少。
现在有余钱,
胃口随人老。
惧怕三高拒旨肴,(4)
少食徐徐跑。
采桑子 行
昔凭双脚量乡陌,
上学艰辛,
粜谷艰辛。(5)
一路嘘噏一路尘。
今乘高铁奔驰疾,
学子欢欣,
游客欢欣。
海角天涯若比邻。
七律 住
打好墙基上好梁,(6)
陡砖土垒构成房。(7)
暑天摇扇清风爽,
寒夜垫床稻草香。
柴火熊熊烹素菜,
圏猪蠢蠢闹饥肠。
今朝住屋如宾馆,
思绪空空甚渺茫。
注释:
(1)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俗称“捡孬”。(2)《书·大禹谟》:帝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3)以前,粮、油、肉等都是定量、凭票(证)供应,一般都不够吃。没有票证花钱也没处买。(4)“三高”指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实还有另一高——高尿酸。(5)粜谷,此处指交公粮或卖余粮,以前一般用拖拉机运送,也有用手推车运,还有肩挑的。(6)农村建房,一般先打好墙基,在立号柱子,然后安上横梁。最后才砌周围的墙。(7)砖立起来砌,墙中间是空的,这种方式程“陡砖”,砖平铺,中间是实的,程“眠砖”。前者省砖,但不如后者坚固。有的墙使用黄土、沙子和石灰调好筑成土坯墙,当地家沙墙。也就是“干打垒”。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