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文艺:现象与意义”研讨会在京举行

作者:罗建森   2024年12月27日 09:56  文艺报1949    1328    收藏

855d6a14168344082b5114e0c57b2902

“新大众文艺:现象与意义”研讨会现场


12月26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的“新大众文艺:现象与意义”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出席并主持会议。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胡友笋,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纳杨,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以及贺桂梅、阎安、周志强、刘琼、刘大先、赵晖、丛治辰、孙佳山、胡妍妍、白惠元、汤俏、秦兰珺、杨宸、杨毅等专家学者与会研讨。


f46e43ec8d82aa200b1da5e183dc62fd

李敬泽主持研讨会


李敬泽在主持时介绍了此次研讨会的举行背景。“当我们谈论新大众文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需要理论评论界去深入地了解和辨析。”他表示,“新大众文艺”的概念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从当下人民大众文艺生活的巨大新变中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文艺大众化始终是党领导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新时代以来,国家在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促使大众文艺领域发生了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新现象,其中就包括文学的新变。从文学的创作,到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文学生产传播各环节的形态都在发生重要的、持续性的变化,文学性正在更广阔的领域中不断生长和蔓延。一系列大众文艺生活中的新变化,正在重新塑造和影响文学的面貌。

李敬泽表示,对新大众文艺的讨论,不能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探究,而是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深层生活逻辑和审美逻辑。“我们需要一种历史眼光,现在的人和十年、二十年前的人相比,他的文艺生活已经发生了沧海桑田式的变化。”与过去的大众文艺相比,新大众文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交互性”,过去作者与接受者截然两分的格局正在被改变,文艺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正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生融合。一系列新特点的产生建立在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上,一是全民素质的提升,二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人民大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不断迸发,人民大众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能力、规模和热情,深度参与文艺的创造,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的重要话题。

李敬泽谈到,举行此次研讨会,一方面是重温我们党引领大众文艺的脉络和传统,另一方面是深入探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大众文艺的新现象、新问题。新大众文艺在当下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文艺形态和新文艺形态在新时代的板块错动中相互碰撞和激荡,开辟了许多理论创新、艺术创造的新空间,加强对新大众文艺的研究、阐释和引导,也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课题。新大众文艺是新时代文艺领域的重要现象,彰显了新时代文艺的蓬勃活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创造力的重要体现,理论评论界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大局中深入思考相关课题,全面阐释和有力引导新大众文艺,促进新大众文艺的健康发展。


5e46a7f4348c267b0d3992406f957ffc

“新大众文艺:现象与意义”研讨会现场


与会专家围绕新大众文艺的内涵、特点与意义,大众文艺的历史脉络与最新发展,媒介变革对文化生活、文艺形态的塑造,新大众文艺对文艺观念变革的启示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大家谈到,新大众文艺在今天呈现出蓬勃生长的态势,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大众文艺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其创作和传播方式,与此同时,社会结构的多元化演变以及大众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促使当下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鲜明趋势,进而有力助推了新大众文艺的崛起。新大众文艺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更多表达自我和参与文化创造的机会,它突破了传统媒介的诸多局限,推动多种新媒介深度融合,极大丰富了当下的文化生态,其创作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专业的创作者,群众广泛参与其中,展现出旺盛活力。但我们也要看到,新大众文艺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阐释和引导,让新大众文艺在充分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朝着更为积极健康的方向稳步迈进,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真实反映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831fcf7c1873a05becf40ace11e9980b

“新大众文艺:现象与意义”研讨会现场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由文艺报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作协创研部共同主办的“新大众文艺:文本及阐释”学术工作坊,《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以及胡一峰、张萌、单小曦、胡疆锋、许苗苗、李星文、董阳、刘梦霏、陈亦水、张学谦、王玉玊、姚利芬、耿弘明、王雨童、危明星等专家学者参加工作坊,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交流探讨。


398fcedc25e6039aed8a18f72a4b4186

“新大众文艺:文本及阐释”学术工作坊现场


参加会议的还有新华社研究院调研组有关同志,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社、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有关同志。



摄影:王纪国、杜佳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