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砖黛瓦的缝隙里,我找到了它
它们刻在麋鹿角上
它是水国的,也是奔跑的,古铜色的
是河流上长出的人家
中夹河出鹿鸣桥
南夹河入溱湖
北夹河经北禅院,入丁家沟,出营房口
营房口陈旧啊,那里驻着大宋朝的兵马
月亮也是旧的
在所有的叙述中,它是一个漏洞
《溱潼古镇》仿佛一幅被岁月浸染的古画,作者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神秘气息的世界。从意象运用来看,青砖黛瓦、麋鹿角、河流、人家、月亮等,营造出一种古朴、宁静且带有历史厚重感的氛围。语言表达较为独特和生动,比如“在青砖黛瓦的缝隙里,我找到了它”,赋予静态建筑以动态的探索感。整首诗的结构,通过对古镇不同元素的描绘,展现其丰富的层次和独特的风貌。作者将月亮形容为“漏洞”,看似荒诞的比喻,却在整首诗的语境中显得无比贴切。月亮见证了古镇的变迁,它的阴晴圆缺就像时间的漏洞,不断地漏走岁月,却又在不经意间将过去的光影投射在当下。整首诗并非简单的写景叙事,而是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探寻古镇的灵魂,让读者随着诗意的跳跃感受到了溱潼古镇深沉而独特的魅力。
点评网友:艺海生辉
经编委会评选,艺海生辉(来自微信)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300元稿费。
同时感谢睡一觉再读诗(来自网页)、聂彬(来自微信)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
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大家学习参考!
用诗来给别人写一个地方,确实不好写。我说的是“给别人写”而不是“自己要写”,因为这样的你就像一个导游,而导游的唠唠叨叨并不让人喜欢。好的诗歌,只需画龙点睛或者出其不意的一两句即可。
这首诗出彩处不在古镇,不在历史,而在人心,在通情。月亮永远是人类感兴趣的对象和艺术创作主题,月亮只有一个,所以它是“旧的”,能够通过一轮旧月亮与亲爱的人通亲情,与古人通幽思,是一种宝贵的体验。当然,达到这个境界,也只能说是一首好作品,还不算很好的作品,加上“在所有的叙述中,它是一个漏洞”这一句才是。这个漏洞,让我们透过青砖黛瓦的缝隙,透过麋鹿角,透过河流和河流上长出的人家,透过鹿鸣桥、溱湖、北禅院、丁家沟、营房口,看到了“大宋朝的兵马”。
每个人都有窥视欲望,这首诗类似于电影里的一个长镜头,非常长的一个镜头。我们在这种时光和空间的穿越中,终于得到了一直追求的阅读快感。作者写这首诗时很笨,又很聪明,也许,他正是为自己而写:为父亲母亲而写,为青梅竹马的那个她而写,而“大宋朝的兵马”,就在他儿时戏台上锣鼓的铿锵和青衣的咿呀声中,在语文课本空白处他画的刀马人战场上。
点评网友:睡一觉再读诗
诗的开篇以特写镜头,细微处起笔,将读者拽入古镇幽谧的情景。“刻在麋鹿角上”的意象,更似古镇的灵魂烙印,“是水国的,也是奔跑的,古铜色的”,水国点明溱潼水乡特质,奔跑则赋予古镇不羁活力,古铜色仿若被岁月摩挲、氧化,尽显沧桑,这般多元融合,生出独特韵味。
诗中写河、居所和古迹,条理清晰又饱含深情,中夹河、南夹河等地理路线,是古镇的血脉经络。营房口关联宋朝兵马,拓宽了时空维度,彼时的营帐灯火、兵戈铮铮与今朝游客闲步、枕河酣眠共融一幕,这些地标背后是民俗、宗教、军事、过往的呈现,不只是地理位置等元素的勾勒。
结尾是典型的诗歌升华,月亮常为圆满象征,诗里反其道说“旧”与“漏洞”,是逆向思维,破旧立新,借月暗喻古镇叙述难全,漏出那些史书不及记载、言语难以穷尽的情思,把常见古镇怀古诗的圆满意境打破,留出思考的豁口,而正是这残缺,成诗,成谜,诱使读者自行补全画面,填充情感,赋予诗作二次创作的生命力。
点评网友:聂彬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安洪波 安琪 北乔 邦吉梅朵 陈先发 陈卫 陈爱中 陈东彩 陈巨飞 陈贺达 陈东彩 陈希 陈培浩 陈丙杰 车前子 曹宇翔 程继龙 蔡世平 草树 段维 杜鹏 冯雷 冯娜 傅元峰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郭顺敏 郭点点 谷禾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胡彭 胡弦 简明 敬文东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贾清彬 康宇辰 蓝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建春(缶皮) 李海鹏 李云 李之平 李犁 李啸洋 李霞 刘向东 刘波 刘爱红 刘君君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罗小凤 罗蕾 郎晓梅 练暑生 马知遥 马骁 莫真宝 苗霞 南鸥 潘泓 钱文亮 秦立彦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沈苇 沈健 沙克 孙冬 佘晔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 王雷 王彻之 伍明春 吴昕孺 西渡 熊东遨 许陈颖 许道军 向以鲜 夏吟 星汉 谢超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杨逸明 余怒 余旸 叶舟 姚泉名 朱必松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慧君 张清华 张光昕 张金英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 周俊锋 周文博 邹建军 邹惟山等(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