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隐喻与诗歌的情感——评《春天送你一首诗》

作者:艾君   2024年04月15日 15:18  中国诗歌网    1126    收藏

WechatIMG12088

“春天送你一首诗”是由《诗刊》社在2002年发起的大型诗歌公益活动。该活动通过朗诵会、分享会等形式将“诗歌和春天的讯息传遍千山万水,送入千门万户,为广大诗人和读者创造与诗意春天同在的美好契机。”这部诗歌选本分为“风展红旗漫如画”“春风识面春来信”“万物竞发听雨眠”“草树知春不久归”四辑,共收录120余名诗人的作品。

该选本兼顾风格的多元化与诗歌群体的丰富性,选本涵盖不同年龄阶段的诗人,如成名已久的50后诗人舒婷;60后诗坛主力吉狄马加、李少君、张清华、粱尔源……;70后中间代诗人安琪;80后诗人李壮、李啸洋、粱书正;90后诗人马文秀、康雪等。诗歌流派从“打工诗人”到“新湘派”,从汉族诗人到彝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诗人,群体多样、纷呈各异。鉴于篇幅有限,该选本以抒情短诗为主,兼顾叙事长诗。尽管诗人群体、流派殊异,但入选诗集的诗歌文本仍大致有以下共同点:它们均体现了审美的回归,重视对时代经验的书写,强调诗歌的情感功能。


审美的回归


该选本的入选诗集多呈现“古典主义”的诗歌艺术风格,注重对中国本土经验的挖掘,通过古典抒情传统,呈现中国诗人特有的细腻柔情、含蓄委婉的东方情感体验。

从吉狄马加《又一个春天》到李少君《应该对春天有所表示》,粱尔源《初春》,张执浩《如何在诗中吹响一支柳笛》,沈苇《雨中,燕子飞》,张清华《临窗春雪》,安琪《春天爬过果园》,李啸洋《春夜》等,这些诗歌写作都部分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通过借用、选取传统意象,如“燕子的令箭”(李少君),“桃花正在吊嗓/杜鹃开屏”(粱尔源),“柳枝摇摆”(张执浩)……营造出古典、纯粹、透明的审美意境。

袁可嘉认为意象是诗歌的核心与本质。1入选诗歌并不侧重诗歌技艺的先锋与技巧,更强调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境、造境等功能;注重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情景交融的继承。上述诗歌通过对新诗写作的中国化探索,为新诗写作如何借鉴古典抒情传统,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时代经验的书写


时代经验与重大题材的书写并非易事。重大题材、生活经验如何转换为文学经验、诗歌经验?政治抒情诗人郭小川、贺敬之曾以民歌加古典的方式处理十七年时期的重大题材。新世纪以来,今天的诗人应当如何书写时代经验?

该诗歌选本选取了敕勒川《2020封面中国:十八洞村的笑容》,刘笑伟《坐上高铁,去看青春的中国》,王二冬的《北京梦》等。上述诗歌文本以个性化的表达讲述了中国经验,传递时代精神。刘笑伟诗歌以历史的方式,通过白描手法勾勒了新中国的时代变迁,“8年时间,近1亿人脱贫/这是书写在世界脱贫史上的人间奇迹。”(《坐上高铁,去看青春的中国》),王二冬的《北京梦》则歌颂了北漂青年的奋斗精神。“其实,你的梦也是北京的梦/你们始终交织在一起/奋斗是我们共同的底色。”

该诗歌选本在对时代经验和重大题材的处理上,多以叙事诗为主,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传达时代经验,但在艺术处理方式上,稍显直白,唐湜认为文学经验并不就是生活经验,它只是“假托”,却根植于生活经验。……只有在生活经验沉入潜意识的底层,……浮浅的生活经验才能变成有深厚的暗示力的文学经验。2如何在古典抒情传统中融入现代经验,仍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问题。


诗歌的情感结构


不同时代的诗人对“春天”所激起的感觉和所赋予的诗歌想象是不同的。雷蒙·威廉斯在《漫长的革命》中提出“感觉结构”,认为情感结构是特定时代的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结构,通过这一时代的文本的阅读,可以发掘其感觉结构。

《基于数字人文技术的中国当代诗歌季节歌意象嬗变研究》一文,曾用数字人文技术对当代诗歌文本进行统计,发现1949年建国至70年代间,“春天”以近85%的高占比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进入80、90年代开始,诗歌中的“春天”则逐渐隐退,“秋冬”季节凸显。1949年建国至70年代间,政治抒情诗诗人郭小川将“春天”和光明的革命图景以及人民劳动相结合,“春天”象征着高昂的时代热情,反映出建国初期人民对生产建设的积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诗坛迎来了以艾青、绿原等为代表的“归来的诗人”。此时与“春天”意象同时出现的多是与“播谷”“虎啸”“叫唤”“阳光”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传达了蓬勃向上的积极情感。80年代,朦胧诗派成为中国诗坛的重要力量。朦胧诗人笔下的“春天”意象意蕴更加浪漫、饱含了诗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期待。在北岛的诗中,有时“春天”常常与“梦、窗户、绿草、红花、浮云、白云”等名词同时出现,在顾城笔下,“春天”构成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如“百花、竹枝、阳光、细雨、、云彩、种子”,同时还予“春天”以“慈爱”、“希望”、“生长”的寓意。芒克则倾向将“春天”拟人化,在其诗歌中“春”扮演着引领希望的角色。进入90年代,“秋天”和“冬天”季节意象占主导地位,绝大多数事物都蒙上了一层带着质疑、悲伤、不解、怅惘等等消极情绪织成的薄纱,诗歌的整体情感随着季节的嬗变一起下降。3

该诗歌选集为《诗刊》社在2002年发起“春天送你一首诗”同名活动的集结。作为新世纪以来的诗歌选本,它试图纠正现代主义诗歌风格影响下的怅惘、迷惘的诗歌风格,让“春天”回到“春天”。

在该诗歌选本所选取的抒情短诗中,诗人对“春天”的想象往往与劳作、故乡、亲情、希望等文学想象联系在一起。譬如田禾的《立春》描述了春天的劳作,“我的奶奶起得很早/她去菜园里摘菜”“父亲去给油菜追肥、排水”;雷平阳《春天》“山顶斜坡上挥锄得那个人....../挖累了,喘口气,喝口凉水,又/接着挖........”, 上述诗歌文本中,春天意味着人们通过双手劳动,播种希望,创造未来。它体现的是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天”是一个隐喻。“春天”意味着希望、青春、诗意、生机。《春天送你一首诗》代表诗刊社承担建构新的诗歌秩序与重构新时期文学想象的重任,通过兼顾审美性与时代经验,试图建构富有生机和新时代气息,富有希望、生命力的诗歌。


作者简介:艾君,原名刘君君,女,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师,清华大学文学博士。


注释:

1.袁可嘉:《论诗境的扩展与结晶》,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27-133页。

2.唐湜:《新意度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第58页。

3.刘君君、刘奕含、孟醒:《基于数字人文技术的中国当代诗歌季节歌意象嬗变研究》,未刊论文。

WechatIMG12089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4.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5.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双基时代文学本真性的哲学探析
  8.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9.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E组)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