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艺术的创作要求与方法浅谈(上)

作者:陈垚田冲   2023年11月03日 16:25      46    收藏
 
    
     [提要]创作对联是一门艺术活,对联本身是诗的一个分支。短的对联,有人美称为“两行诗”,长的对联,婉如一首长诗或一篇骈文。篇幅短小,内容概括,文字凝炼,饶富情趣,富有哲理,充满诗意的对联,就是佳作。本文从对联的概述、创作对联的要求、对联艺术的创作方法三步入手,讲明对联艺术常识,旨在抛砖引玉,延请行家赐教。
     
     [关键词]对联常识,艺术,创作
      
     一次,苏东坡与黄鲁直同在河边散步,见到一个狗在啃骨头,东坡对着佛印,用手一指有了上联。鲁直知道东坡在调侃他,便把东坡的诗甩到河里流走,就反辱相讥来了下联——“狗啃河上(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联中上联为东坡取笑黄鲁直、下联为黄鲁直取笑苏东坡的诙谐之联。
对联,作为一门艺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一.概述

     什么叫对联?又叫对子、联句、楹联,是人民创作写在纸上、布上、刻在竹木上、悬挂张贴在壁廊间柱头上,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节律相同、末字上仄下平,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联语。
源于桃符、源于春贴、骈文与律诗是直接源头。秦汉时期,过年悬挂桃木板于门旁,上画捉鬼的“神荼”“郁垒”两兄弟,号称门神,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喜迎新年。南北朝和唐代有了对仗骈文和律诗,文人墨客用吉祥语来替代桃符,以对偶句的格律向春联的形式过渡。北宋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王安石有《元旦》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新桃”即是“桃符诗句”,成为春联的代名词。宋张唐英在《蜀木寿机》里载:后蜀皇帝孟昶命笔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传言,此为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最初古人用桃符来避邪迎吉,迎春纳福,后来才发展为贴春联。随着春联的发展,后来渐渐有了红事喜庆联(结婚、添子、贺寿、乔迁),白事(挽联)悲伤联,各行各业联,风景名胜联。为何日渐发展,会有这些对联呢?那就是它能发挥好自身的艺术作用。

    (一)对联的作用
    1.宣传教育。向善向好,向上向美,是我们的普遍追求。如:“父母为先,立好榜样;儿女随后,争超自强”。教育子女,父母首先要当好榜样,这样子女跟随,才有可能自立自强超过父母。棕树下生棕秧,枞树下长枞秧,即是如此。宣传读书联如:“鸟欲高飞勤练翅;人求上进乐攻书”。现在祖国正搞乡村振兴,于是吾有联曰: “绿水无垠,逐梦桥头添虎气;青山有韵,振兴乡梓尽牛人”。这里的“牛人”并非是“牛”,而是指能人、勤人、有实用技能的劳动者,离开这些,乡村振兴就难兴振兴。“祖国安宁,同奔富裕;民族团结,共建和谐”。这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真实写照。
    2.认识人生。对联除了有宣传教育作用,还有认识等不少作用如:“博览知学浅;广交悟世深”。如不学习,就不知道自己知识水平的高低,如不社交,就不知道为人处事的深与浅、端与歪、好与孬。所以“读书当悟理;法治贵求公”。读书要领会道理、哲理和知识,人才会上进;法治社会,如不公平公正而失去正义,何谈法治呢?
    3.述志激励。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气势磅薄,豪气干云,激发斗志,是蒲松龄的自勉联,很有激励作用,可是述志的好作品。一次,明朝皇帝朱元璋带着儿子们去观猎,大风把马尾毛吹动起来,朱元璋把陆游的诗句吟出来,他立马有了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求儿子对下联,其一朱棣对道“雨打羊毛一遍毡”,其朱允文也吟陆游的诗句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陆游的本意是写大自然的壮美,而这两个下联,前者写实,势必小气,可见志向不大,后者看是虚对,实为实对,龙鳞暗指皇帝,而皇帝就在身边,可谓立意高远,气势恢宏,非常大气,深合朱元璋之意。再看于佑仁写给蒋经国的对联,可谓志存高远,为激发蒋经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一“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4.褒贬讽喻。“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一一岳飞墓前的对联,上联写的忠臣岳飞,下联写的是奸臣秦桧。上联将忠臣岳飞褒扬得妙,也恰到好处;下联贬抑得深,把秦桧奸邪谄上的奸臣,刻画得入木三分,上下联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这联写尽多少的面孔心事,讽喻意味也深浓。
    5.调节娱乐。抗日战争时期,为调节士气,保家卫国,驱赶日寇,鼓舞斗志,有人写了这联:“千古英雄千古泪;一寸土地一寸金”。苏东坡和黄鲁直两个要好,但常常以开玩笑而取乐,于是有了本文的开头。
    6.避邪迎吉。中国人讲究趋吉避凶,向往吉祥,这“天马行空舞;青龙护院笙”之联便是其一。再如“头枕翠微,左右龙吟驱恶鬼;脚登珠玉,东西虎啸护先灵”这副墓联,也是驱恶迎善的追求。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艺术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文化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流传不衰,为什么?它有自身特点,又便于传承,作用多多外,形式简单而美好:上下联要平仄相对,音调相和,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严肃性与游戏性相统一。因而又具有其特征:独特性和普遍性,寄生性和包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通俗性和高雅性,严肃性和游戏性。在众多文学样式中,对联自成一体,普遍适用,它有时又寄生在诗词歌赋中,能容纳正反两面的人事,广泛实用,优秀的对联艺术性很强,通俗易懂,也有高雅之作,它既有严肃之作,又有游戏之作。

     (三)对联的分类
对联总体分类为:春联、寿联、挽联、喜联、讽喻联、行业联、风景名胜联。按使用范围分应用联和装饰联。按创作方法和上下关系分正对、反对、流水对。从形式字数分: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几十字联、几百字的长联。

      二.创作对联的要求

     (一)字数相等、词性一样、结构一致、节律相同、平仄相异。
     只要是一副严对,首先要符合这第一个要求。字数相等,是指一副对子的上下两联,字数多少要一致,既不能上多下少,又不能上少下多。词性一样是指上下联相对应位置的词性要相同,不能相异相反。如刘师亮的“两头是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两头”与“三面”皆数量词,“是路”与“临江”皆为名词,“穿心店”与“吊脚楼”同为名词。有的对联用名字、动词、形容词、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动宾词组,具体依内容而定。结构一致,是指对联句子的组织结构,比如 “穿心店”与“吊脚楼”同为动宾式的偏正结构。有的对联要用联合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这依具体情况而定。节律相同,是指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相同,如“穿心店和吊脚楼”这副七字对联,上联“两头/是路/穿心店”为“ 2、2 、3”停顿句式,下联“三面/临江/吊脚楼”同为“ 2、2、3”停顿句式。词语停顿,多种多样,但上联对应位置的词语停顿处必须保持一致,不能有半点相异。平仄相异,是指字词的声调相反,如“两头”依次是“仄平”声,而“三面”是依次是“平仄”声,“是路”依次为是“仄仄”声,对应的“临江”为“平平”声,“穿心店”的平仄依次是“平平仄”,“吊脚楼”的平仄依次为“仄仄平”。
    (二)尽量避免用字相同,可用双关语作借对。如:“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此联中的“红白”指两种酒,“东西”借指物件。一般而言,对联用字不能重复,尤其上下联用字更不得重复。重复用字,就是犯忌。但特殊情况例外,后面单说,此处不赘述。
    (三)对联意思可以关联(正对、反对、串对)。正对,即上下联意思相互补充。如:“佩鄂囯至言,不爱钱,不惜命;与文山比烈,曰取义,曰成仁”。此联为正对联,联中“鄂囯”即岳飞,“文山”乃是文天祥。上下联所写的历史人物都是忠心爱国的民族英雄。再如“平生事业《鲁男子》;半世风流《孽海花》”,这也是正对。所谓反对,即上下联意思一正一反,相互映衬。如:青山有幸埋忠骨(上联写岳飞);白铁无辜铸佞臣(下联写秦桧)。上下联写的完全是两相反的历史人物,一褒一贬,跃然眼前。串对,又名流水对,即上下两联意思顺接,如拆开就不完整。如: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这联上离不开下,下也不能没有上,否则就是半节话。
    (四)一三五字平仄不论(即对联的第一、第三、第五字可平可仄,具有两面性),二四六分明(即是平就是平,是仄就是仄,具有独特性)。但一字联,不可变通,如:“墨;泉”,上联“墨”如变为平声字,则与下“泉”的平声相同,这就不行了。二字联也不适用此要求,如“拍马;吹牛”。三字联“水底月;镜中花”同样不适用。四字联、五字联,还是不适用一三五不论的要求,如“三光日月星;四德元亨利”,首字“三”如为仄声字,则犯了孤平之忌。同时第三字也不能可平可仄,如“三代夏商周;四诗风雅颂”上联“夏”如变为平声字,则犯三平尾的忌讳。只有七言以上的对联,才适用“一三五不论”的要求。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此联即是一三五不论也。但像“嫁得潘家郎,有田有米有水;娶来何门女,添人添口添丁”,又是二四六论的例外,因有特定名词。如六言以上的对联,首岁变换应有的平仄,则第三字要相应变换,予以纠正。
    同时,若对联的上下联皆是一句,则末字上联为“仄”声,下联为“平”声。若上联下联各为两句,则上联首句末字为“平”声、二句末字为“仄”声;下联与之相反,首句末字为“仄”、二句末字“平”。例如:仄起平收联一一
    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李世民所撰之联)
    红荷花,白荷花,何荷花好?黑葚子,赤葚子,甚葚子甜?(一女婢所写之联)
    娃挖蛙出瓦;妈骂马踏麻(一按察官所作之联)
    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在当今,仄起平收式对联占居主要,这是大趋势,所以中国楹联学会规定,对联模式,只能是仄起平收。可是在古代,近代,有少数对联是打破此规,变为平起仄收式的。如: 平起仄收联一一
    三光日月星;四德元亨利(宋嘉佑年间,辽使出上句三光,苏轼对下句四德)
    三代夏商周;四诗风雅颂(王安石有意出上句三代,让宋史学家刘攽对下句)
    色难;容易(《论语》中子夏问句,明代朱棣用“色难”来作上联,让解晋对出下联)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郑板桥书写.南北朝.谢朓诗句)
    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囯乱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明.姚广孝联)
    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苏东坡联)
    (五)必须注意
    1.忌合掌重复(忌讳重复用字)。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翠袖红裙,美女回眸;点灯咒语,佛光渐明”,这两联都是合掌对,通常情况,忌讳合掌对。重复也有例外,如据实可以重复、虚字可以重复,叠字联可以重复。   如:“山外青山楼外楼”。此句中“山”和“楼”是重复字,就是叠字联。
    2.可以特殊。如“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此联重复“天下”一词,强调其独特性。
    3.变文避复。如“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为了避免重复,上联第三字用"于”,下联第三用“在”。
    4.忌三平尾三仄尾和犯孤平。如“吟诗藤子绿水畔;作对传知桥头乡”。其“绿水畔”是三个仄声字作尾,“桥头乡”是三个平声字结尾,这就犯了“三仄尾”和“三平尾”之忌。如果改为“吟诗藤子山湖畔;作对传知法治乡”就可以了。再如“莫放春秋昨日过;最难风雨佳人来”这联的下联尾“佳人来”又是三个平声字,将“佳人”改成“丽人”即可。“海上明月冷”,这联平仄是:仄仄平仄仄,中间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犯孤平。为避免孤平,中间至少要求有两个平声字。
    5.忌四连平或四连仄。如“空山新雨后”中将“雨”字改为“春”字,则其平仄“平平平仄仄”就变成“平平平平仄”,这也是犯大忌。
    6.原则忌上平下仄收尾。但也有例外,如1990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共辑录1 200多副对联,其中有5 0多副是平起仄收(含前面列举的六副)的对联。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是即兴口占先出下联或上联,后面应对的也是临场发挥,从平仄上都未作细究,而后编书人为尊重史实,也不便作修正,才有此种出现。下面再列举几副。
    例1.明代进士袁炜少年时,知府以联试其才能,出上联“湖山倒影,鱼游松顶鹤棲波” ,让袁以对,袁名副其实对出下联“日月循环,兔走天边乌入地”。上联巧借倒影写出奇句,下联从金乌”“玉兔”着手,对出妙句。
    例2.清道光年间,赵礼甫与叶延琯相交莫逆,有一日,赵出上联“马宾王,骆宾王,马骆各宾王”这也是仄起平收式,叶一时被难住。30年后即道光三十年(1850),正遇乡试,龚宝连任云南主考官,龙元禧为贵州主考官,叶延琯猛然想起卅年前的绝对,就对出平起仄收的下联“龙主考,龚主考,龙龚共主考”来。上“各” 下“共”,巧联“宾王”“主考”,且“马各”成“骆”“龙共”成“龚”,恰像併字,可谓天衣无缝,正是一联苦对30年。
    例3. 清末维新派黄遵宪幼时聪慧,祖父黄际升有意试他,以抽烟为题出上联“龙呵气成云”,黄遵宪反对祖父抽烟,就作下联规劝“蚕吐丝自缚”,联语灵巧,祖父以“龙”自比,下句以“蚕”喻祖父,含义双关,让其翻然猛醒。
    例4.有一天,苏东坡与黄山谷饮酒下棋,时至日落西山,黄山谷以曹子健七步为诗,拉着苏轼的手,让苏东坡三步内对联,想让他三步对不出受罚。黄以晚霞吟出上联“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苏轼猛一松手,黄山谷跌个仰面朝天,苏轼趁机对出下联“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此联都以景得句,且巧在各镶入词牌名《满江红》《普天乐》,二人相对开怀大笑。这就有名的“三步对”。
     以上四例皆上平下仄,即平起仄收式对联,本应忌讳,但皆即兴创作,临场发挥(第2例除外),收入《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以供读者借鉴。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遂宁诗歌周暨《诗刊》2022—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颁奖活动在成都举行
  2.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3.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一辑
  7.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8.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9. 《诗刊》出品诗集获第六届海南省出版物政府奖
  10. 《诗刊》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揭晓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