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艺术多元化 探索的精彩呈现——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诗歌奖作品综评

作者:蒋登科   2023年04月03日 09:50  文艺报    751    收藏

当下的诗坛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上总体显得比较平淡,具有冲击力、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多。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诗歌奖的获奖作品,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这个奖项包括三个类别,“成就奖”获得者是欧阳江河,“作品奖”获得者是张战、路也、秦立彦,“新锐奖”获得者是马骥文、李松山、康宇辰。这些获奖者大多比较安静,很少参与各种争鸣、争吵,也很少见到他们在一些“圈子”里寻找存在感。他们只是默默地写作,努力让作品说话。

欧阳江河的获奖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这组作品,而是考虑到他在诗歌艺术探索上取得的总体成就。他在上世纪80年代走上诗坛,是“朦胧诗”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因为年龄等原因,当年的很多朦胧诗人已经不再写诗,欧阳江河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书法创作上。不过,欧阳江河并没有离开诗歌,他的创作依然延续了曾经的诗风,但也有变化,更多地是从历史、他者身上寻找艺术的力量,这样可以帮助他寻找新的思想之源,也使他避开了年轻时候的激情外露,更多地将智性、内省融入到字里行间,使他的作品多了一种厚重感,有时还带有一些神秘感,或许这才是生命的本相。从《玻璃工厂》到《傍晚穿过广场》《计划经济时代的爱情》,再到这组《博尔赫斯的老虎》,我们既可以感觉到诗人的探索轨迹,也可以体会到他的不断变化。

张战、路也、秦立彦都是女性诗人,女性写诗具有先天优势,她们大多细腻、敏感、内敛,善于通过生活的小切口深入内在世界。这些特点和诗的特点非常接近。

张战的这组《蜗牛与我》,关注的都是日常题材,发现的却是独特的诗思:“在大风里要有自己的安静/在大雪中要有自己的芭蕉”,看似矛盾的诗句中,透露了一种人生智慧,如果细读的话,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这些文字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的渊源;“别急着赶路/想一想/要到哪里去/能去哪里”,同样是一种智慧,是和“蜗牛”的对话,更是对自己的提醒。这样的诗,在平实中蕴含奇崛,在淡然中包孕深刻,文字并不晦涩,但要真正读懂,需要像诗人一样的用心。

路也的这组《空旷》和她的很多作品一样,在诗美的发现方面具有特色。独特的诗意发现,是对现实与人生的敏锐,更是诗歌创作的基础。路也的诗常常于平常的场景、意象之中展现让人惊喜的发现。《入夜》有这样的诗句:“彩色丘陵睡着了并且梦见了明信片/寒冷使夜空深远,从那样的高处往下看/今天不过是别样的往昔,所有往昔也都是今天”;《空旷》也有类似的感悟:“这旷远之地,仿佛在时间的背面/独自一人多么完整/茫茫雪原,把往昔和来日一起铺展于眼前/神不在任何地方,又无处不在”,诗人对时间非常敏感,“今天”与“往昔”“往昔”和“来日”的纠结、梳理,既是智慧,也是哲理,其间更有人生哲学。

秦立彦的诗来自她的观察、思考、感悟,甚至来自一些经常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现象,她拒绝以诗的方式复制现实,而是以敏锐的发现与思考穿透现实,因此在她的诗中,我们读到的是诗化的现实、灵魂的现实,是逝去的过往、未知的未来。《旧的电子邮箱》写一种很普遍的现象,“里面还堆满生尘的邮件,/或许有新的广告投进来,/或许偶尔有一封探问的信,/如同抛入大海的石子,/听不到回音”。在字面上,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但诗人所要表达的是那种“听不到回音”的真实。《关于身体的想象》思考的是身心关系,那种实实在在的撕裂感让人心悸。不过,艺术上的这些获得都不是人为加进去的,而是从看似平常的语言中流淌出来的。她的诗语言朴实、淡然而又富有张力,充满智性和智慧,在诗歌体式的把控上张弛有度。

马骥文、李松山、康宇辰都很年轻。我一直把年轻的写作者看成是诗歌的未来,即使他们还不很成熟。他们的“锐”主要体现在不随大流,不追热点,在近似边缘的地方,摸索自己的诗歌之路。马骥文的诗还处于变化之中,可塑性很强,既可以像《北方的斑鸠》那样,通过斑鸠写出关于时间、季节、命运和思考,感悟到“我曾经想要救回/你,可最需要救回的是自己”,其深度与厚度令人惊喜。李松山是来自底层的写作者,蓝天、白云、羊群一直是陪伴他的伙伴,他的诗就是他的生活。不过,他不只有蓝天白云、大地星光,也有米沃什、莎士比亚,生活因此而有了别样的诗意,“他点燃一支烟望着窗外/雨在羊棚的石棉瓦上寻找动词/仿佛喑哑的喉咙,喊出一千种声音”,这些声音就是他的诗,也是他的情感、生命的升华。康宇辰的诗歌有点“逃离”现实,躲进过往、梦境或是内心,轻声诉说着历史的丰富与荒诞,岁月的易逝与无常,也在一定程度上披露了现实的丰富、生命的压力。从这组《蜀中抒怀》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激情飞扬的诗人,她是内敛的,沉思的,但她的视野开阔,想象辽远而深邃,通过不断跳跃的文字、意象,勾连起历史、现实和未来,串通外在、内心和灵魂,使我们在一种类似压抑的艺术氛围中获得自我思考的资源。

用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这些获奖作品都和现实有关,和生命有关,但在具体呈现的时候,它们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地依托当下的现实。诗人关注的是内心体验,这些体验毫无疑问是来自当下,不过,当他们把这些“虚”的体验转化为“实”的诗篇的时候,每个人选择的呈现方式都有所不同,或许在悠久的过去找到链接,或许在遥远的他乡发现共鸣,或许在经典的文本中获得启迪,或许来自内在的独白。由现实到诗意再到文本,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每个环节的内涵、转化方式、呈现方式在不同诗人那里可能都有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于是才有了诗歌艺术的精彩纷呈。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2.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双基时代文学本真性的哲学探析
  5.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6.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7.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8.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D组)
  9.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E组)
  10. 凝聚和弘扬中国精神是文艺的时代担当
  11. 完整榜单>>
  1. 9月4日晚8点 | 诗歌大擂台(第33期)
  2. 诗遇火山,星耀北疆: 《诗刊》社·乌兰察布首届星火诗会将启幕
  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4. 以祥云之笔,绘青春诗篇——《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云南祥云·遇见青春”座谈会综述
  5.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暨“青海湖之恋”七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6.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诗意乌兰察布暨首届星火诗会改稿会
  7. 张于荣长诗集《与一条船谈论大海》出版
  8.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曹彦煜:呼和青山
  9.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乌日娜:秋天的内心
  10. 义勇军进行曲(组诗)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