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是极其不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得益于疫情防控方面的有效措施,中国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在这一年里,我们迎来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这一年里,我们付出了一些努力,也收获了爱与感动。在2022年新春之际,我们特邀工作生活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朋友们,讲述他们作为诗人的2021年,经历了那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有什么独特的感想,在诗歌创作上有哪些收获,对2022年有什么期待。我们将陆续推出2021诗记,体会诗人眼中的2021年,感受2021年的诗意。敬请期待!
金牛摇尾去,瑞虎添翼来。在这岁末年头,回顾一年的创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2021年与2020年一样,依然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们人生旅途中难以忘怀的一年,新冠依然肆虐,阻滞着人类的自由行走,但并不能阻止诗的飞行。这一年,我依然写了不少诗。
白居易说得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身处波澜壮阔的时代,百年不遇的事态,作为一名诗歌写作者当然不能置身事外,当然要用自己的笔言志抒怀。我的一组“疫情诗”,包括《鸣叫的鸟笼》《圆月高悬》《枯枝间》《立春一过》《雨水之后》《楼上》《早晨我在两场雨的缝隙间》等,发表在《作品》(2021年第9期),其中《枯枝间》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主编的《2021中国诗歌精选》,《圆月高悬》入选梁平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2021年度诗歌精选》与中国诗歌网“每日精选”。面对新冠疫情期间的隔离状态,我在《枯枝间》写道——
枯枝间有破碎的世界
但阳光完整照耀河面
站在阳台上望着对岸
我隔离在悬置的建成区
没有轰鸣、喧嚣与脚步声
所有的玻璃映着空空的天空
鸟在笼中扑棱翅膀
叫声从一栋楼传到另一栋楼
身处元宵佳节,万家团圆之际,思亲防疫之时,我在《圆月高悬》写道——
……
我想寻出今夜的不同。
圆月高悬,像庚子年呼吸不畅的口型
圆月高悬,像捂住整个春天的口罩
我在三层无纺布后面艰难喘息。
为了呼吸通畅,我咬紧牙关,闭住嘴
不吐露任何不确定的言辞。
年轻时悲痛欲绝的泪今又流出
圆月高悬,像一颗硕大的泪珠
圆月高悬,像我胸前丢失的一粒纽扣
母亲走后,我的胸口一直漏风。
丢失的割裂的曾经抱持的,一直都在
像圆月高悬,我却触不可及。
良宵如此,哪有什么异同!
我企图熬制的定心丸,此刻浮于天庭
但清辉万里,我又不能不设身处地:
江湖远阔,而今夜圆月高悬
诗与远方是永远一起的,新冠横行也不能阻挡一个诗人的脚步,2021年我先后参加了《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组织的诗歌采风活动,远赴江苏、四川等地,察民风民情,观山水人文。期间我与曹宇翔、田禾、娜夜、汤养宗、北乔等诗人,在洪泽湖畔探讨诗歌,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变化,写下了《成子湖泛舟》——
……
远处,一群妇女和孩子在采摘
果实透熟的香气隐约散来
万朵玫瑰像天边早现的星辰
更远处,爱园镇与产业基地
剪影般投射在湖面上
在长江与大海的交汇处,我极目远眺,追古思今,不禁叹曰——
长江口那么宽大
前朝和异域离我们那么近。
那一刻,站在东海的甲板上
我感到整个太仓在挣脱陆地
起锚开洋
(《在太仓:从浏河到长江口》)
在参加第四届中国诗酒大会期间,我随《诗刊》副主编霍俊明、中国诗歌网总编金石开,与诗人江非等,深入大凉山,访贫问苦,上山入户,送书进校,感慨良多,当场写下了《站在凉山之巅》一诗——
站在凉山之巅一棵高大的云南松下
我问三河村的第一书记
大凉山在那里,小凉山
又在哪里
他说,就在我的脚下
深秋的阳光,投射
远方群山围住的空处
连片闪耀着白色
我说是湖水
他说是彝人种植作物的塑料大棚
祖国大地的山水田林给了我许多灵感,我也写了不少诗歌。《红豆》(2021年第7期)在头条发表了我的组诗15首,诗人、评论家张德明为此专门撰写了评论文章《个性独异的万物学与时光书——吴少东诗歌近作简析》,他在文章中写道:在我看来,“万物的动静”之“动静”,是诗人对大千世界充满生机和韵味的自然与人生的高度概括,而“万物”,则凸显着诗人别具特色的诗学理解方式和审美表达路径。诗人借助“万物皆备于我”的自由化诗性思维,既能将世间的各种事物从容自如地纳入书写笔端,让它们发生联络和关系,碰撞出诗意的火花和光焰,又能惊奇地呈现不同性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诗人的巧手点化,万物在诗的文学空间里,常能奇迹般地集聚组合在一起,一点也不显得隔膜和尴尬,也不显得突兀和荒谬。我将少东的这种灵活摄取万物于笔端、自如创生诗意和情绪的个人化诗学图式,称之为“万物学”,并认为,这一诗学表达式显露着相当突出的艺术精神与美学特质,值得我们大力肯定并深入阐发。德明兄高屋建瓴的见识给了我许多启发,也鼓励了我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与实践。
2021年写的诗,基本上都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了,组诗《通讯录》《喊花》《波仁冈齐》《与子书三叠》《归巢》《波仁冈齐》《一座在建高楼的十三个喻体》《河畔》《在贝子庙》等,分别发表于《中华辞赋》《上海文学》《诗选刊》《诗潮》《延河》《海燕》《青海湖》《深圳诗歌》》《浙江诗人》等刊物及《人民日报》等报副刊,其中,《通讯录》被多家诗歌选本选入,《喊花》也选中国诗歌网《每日精选》。行文至此,我想以《通讯录》和《喊花》结束我的回顾,因为这两首诗最能代表我牛年的感受与对虎年的希冀——
通讯录
二三十年来手机换了十多个
但一直没换号码
两千多人从三星倒到苹果
又倒到华为,几乎没有
删除任何人
我将一桶流水倒进另一桶
滴水不漏
有些人聚过走过就不联系了
有些人走过散过又联系了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二三十里者,一两百里者
皆有之,千万里者也有之
我都给他们留着门
方桌上的那壶酒还放在那里
几个朋友早逝多年
至今也不舍删除他们
我的手机里有华庭,有冷宫
也有坟墓
喊花
小雨停下后,我来到河边
一只灰翅浮鸥收足展翼
从右岸飞向左岸。
我立在一株高大的苦楝树下
“嘿~ 你身后的紫色花
好美啊,它叫什么呀?”
对岸一位女子冲我喊道。
紫白色长裙在水波里荡漾
我循声望见她身旁的杨槐
正垂满一串串香甜的花穗
我告诉了她花的名字
却不知道她的芳名
2022年元月30日 于庐州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