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壮:形象、动作、“人民的博物志”

——评王单单诗集《花鹿坪手记》

作者:李壮   2021年07月03日 11:33  《诗刊》社    320    收藏

微信图片_20210703113124

《花鹿坪手记》是王单单的新诗集。一本集子,主题统一,近一百首诗(其中还包括大型组诗),几乎都是写扶贫。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这是新时代中国的重大文学主题,同时也关联着人类文明母题式的历史想象。从《诗经》里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甚至《国际歌》里的“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无不指向一种生活富足、告别窘迫、民生安乐的永恒理想——这理想是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同时也是情感的、审美的。因此,虽然花鹿坪很小,这本“手记”也不算太厚,但发生在花鹿坪的事情却不可谓不大、王单单的手记之情却不可谓不深。


诗歌要做的,便是要对这“事大情深”加以语言的转码、归化,以独具文学性的方式,把公共经验转化、吸纳为独创性的审美经验。在此一事上,王单单《花鹿坪手记》带给我的惊喜几乎是超出预期的。他不仅“写了”,而且“写得好”,可以说是在相当程度上兑现了重大现实题材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在我看来,这本诗集最难得之处在于,诗人在此没有被大的主题挤压掉自己的形式,没有被大的欢呼完全同化了自己的嗓音。相反,他很好地实现了“大”与“小”的辩证,把大时代大题材具化为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小细节,把宏阔的历史想象浓缩为极具弹性的生活形象,从而实现了大与小的互为阐释、历史进程与民间日常的交互同一。


或者说得更简单一些:王单单写扶贫、写小康,没有将其作为概念来写、没有将其作为套路来想象,他是把抽象的、总体的、千头万绪的社会历史活动,落地为具体的形象和动作。


例如,令我印象格外深刻的《山顶》一首:

 

吴太明在轮椅上已经三年了
新房封顶时从楼上掉下来
终生残疾。自此
他只能在路边开个小卖铺
每天赚四五块钱养家糊口
天气好的时候,他吃力地转动轮椅
他想去山坡上坐坐。但似乎
有股力量在身后拽着他
无论怎么使劲,那两只轮子
总是往后退。驻村队员何美看见后
一口气将其推上去。坐在山顶上
看着自己的小卖铺
看着自己天天挣扎的地方
周围竟然绽放着几簇桃花
他终于忍不住了,任由泪水
静静地滚落脸颊

 

因病致贫,长久困居在逼仄且被圈定的空间内勉强维生,这是吴太明的生活,也是颇具代表性的“贫困”生态。他试图脱离这种境遇(“想去山坡上坐坐”)、但凭借一己之力无法实现(“有股力量在身后拽着他”),直到脱贫攻坚的实践展开(有驻村队员来“助推”),他内心深处的愿望才终于得以实现。吴太明来到了山顶上。他的愿望在形式上实现了(登高远望),同时驻村队员作为外力的介入,无疑也象征着其愿望在本质上的实现(脱贫攻坚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坐在山顶上的吴太明是一个风标般鲜明的形象,个体命运与社会历史的光芒同时照拂在他的脸上。这已经写得很漂亮,但王单单并未到此收手,他还要甩出一对酝酿已久的“王炸”:诗的最后,吴太明在山顶望见了自己“天天挣扎的地方”,他发现了,他流泪了——在小卖部的旁边,竟然开放着桃花。


“桃花”,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是一个非常重量级的意象。然而在这里,桃花已经不仅仅是“意象”、不再是庞德意义上理智与情感的瞬间结合,它是一个类似于人的“形象”,浓缩和固化了无数的语言、无数的行动、无数的故事——其内在容量无疑远超简单的所谓理智或情感的范畴。事实上,王单单本可以让吴太明望见一些更直接、更“扣题”的事物,例如望见整齐的田野、新起的安置房、街巷里奔忙的驻村扶贫干部……或者更抽象一些的,望见“希望”、望见“明天”。但王单单不。他一定要选取最独特、最精确、“容量”最大的那个词、那种形象。于是他找到了桃花——在这个最寻常的、最审美化的、最“属诗歌”的对象中,应然而理想的世界与实然而跋涉中的世界重叠了,我们看到了最为重大的时代关切,那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此无法多举。在我看来,通过形象来呈现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来为时代生活及其内在精神凝固塑形,是王单单惯用也善用的诗歌方式。而当静态的形象连缀起来、运动起来之后,形象就变成了动作。《花鹿坪手记》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动作,这些动作常常寓意深邃。例如长诗《花鹿坪手记》里的这样两节:

 

7
 
陈哑巴在贫困户信息表上
摁手印,摁不出任何指纹
我把他拇指拿起来看
泥巴敷了一层。我没有
让他洗掉。我默认
这泥斑,就是他的指纹
这里面藏着他的命
 
11
 
握刀的手,用来握笔时
竟然颤抖起来——
入户调查途中,遇见
赵胜宽在地里砍草
顺便让他把自家信息填了
 
他蹲在荒原上,虔诚地写字
那一瞬,世界为了他
单独安静了一会儿

 

“按指纹”是动作,指纹用以辨识身份;“泥”的出现,造成了对原有动作的阻滞,然而恰恰由此,又更加准确地诠释了陈哑巴的身份、命运和辛劳生活。“写字”也是动作,这一反常动作与“砍草”这一常规动作间形成的微妙反差张力(瞬间的虔诚和安静),既丰满了脱贫中的农民形象、又无声地凸显了貌似不曾出场的重要角色——“脱贫攻坚”实践本身——的在场和介入。甚至,动作的落空(未能完成),同样能够产生独特效果。《冬至》一首中,贫困户领到了羊,紧接着便去买了刀子和酒。这当然是为“杀羊”这一动作(以及“吃肉”这一行为)所做的铺垫,或许在很多读者心中,这一动作已经被自动填补完成了;然而这一动作并未真正实施,“半个月后,我们入户遍访/经过他家门口/有人数了数,他的羊/一只没少。刀/插在棕树上/已经生锈”。羊没为了口腹之欲杀掉,他要长长久久地养、要把日子正正经经地过,该完成的动作恰因其未完成,才生动诠释了那句经常被提起的话“扶贫先扶志”。


同样值得一提的,还有王单单对花鹿坪的“博物志”式的书写。诗人耐心而深情地呈现着花鹿坪生活的细枝末节和环境点滴(甚至书里专有一辑名为“花鹿坪风物谱”),诸如相映成趣的梨树和瓦房(《早春》)、墙缝鸟巢里长出的蛮健青草(《感恩》)、盈满记忆的村民旧居(《拆旧记》)……就像柄谷行人所指出的那样,风景从不会“从无到有”,它被发现、被意识、进入审美视野的过程,本身便体现为一种认识性的装置、而紧密关联着主体自身观照世界的方式乃至其意识形态潜意识。某种意义上,被纳入王单单“博物观照”视野的,还有花鹿坪的人。表格上那一个个人名,是平面的也是立体的、是潦草的也是神圣的,如同大地上坚韧生长着的一切:

 

这个社有
一百四十一户四百一十人
社员有金忠云、李仕省
陈永华、马关望等等
就像秋天之后,田野里这些
仍然顽强生长的植物:
银叶桉、鬼针草、荻草、蔓黄……
或许,他们卑微、困厄甚至有些潦草
但凡事凡物,皆有自己的神圣———
你问问,那些目不识丁的父亲
如何给自己的儿子取名
——《神圣》

 

这是植物般的茂盛,是万千生灵骨子里的骄傲和神圣。在这背后,是时代、是人类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不容置疑的逻辑必然性。人民的生活,因而成为了诗人笔下最伟大、内涵最丰富的博物志。就像王单单在《中国民工》一诗中写到那样:

 

这些“小云南”,这些“昭通人”
这些“布噶的”“花鹿坪的”
这些铁打的营盘,这些流水的兵
他们有姓,可用赵钱孙李喊出
他们有名,可用横撇竖捺写就
他们是父亲、母亲
是儿子、女儿,是一个个家庭的顶梁柱

 

因而,他们是象征的、也是具体的;是日常的,也是史诗的;是花鹿坪的,也是全中国乃至全人类的——“他们每个人,都在和贫穷搏斗/他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微信图片_20210703113231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一辑
  2. 《诗刊》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揭晓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7.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8.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9.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0.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1.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2.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3. 胡弦:饮习酒如伴君子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8.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9.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