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嗬咿》是一部有关草原的书。作者以独特视角和方式对草原及草原文化进行阐释和抒情,重建了唯美、纯净的诗意草原。我们以下三个路径进行讨论诗人笔下的草原及草原文化。
一、仰慕者的书写立场
草原是诗人的故乡。草原不仅是地理学概念,也是文化学概念和美学概念。
武自然先生笔下的草原就是完美无暇、美轮美奂的世界,他笔下草原代表着世界的美好、纯净和辽阔。为何诗人如此迷恋草原、热爱草原、仰慕草原?草原对当下的人类、对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众所周知,草原是苍凉的,也是辽阔的。草原的苍凉和辽阔更接近于人类初心与本色。城市生活、现代化虽然带来生活的便利,但对人类带来了喧嚣和浮躁、紧张和脆弱。但是草原生活给人们最便利提供的是质朴与纯真、坚硬与宁静。
武自然是少有懂得草原的苍凉与辽阔、纯净与朴素、坚硬与宁静的诗人。所以,他无尽地热爱草原、仰慕草原。以仰慕者的路径进入书写状态,表达对草原的认知和思考。
二、简约的表达方式
诗人以最简约方式试图表达最丰满的思想,最简单形式企图传递最复杂的信息。诗集中的简约方式包括凌乱化、碎片化、瞬间化和精简化。
1.选题的凌乱化和碎片化
《啊哈嗬咿》是一部有关草原的书,其书写对象为草原万物。草原是辽阔无边的空间,诗集题材涉猎了自然万物、人间冷暖。诗人走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诗人遇到什么就写到什么。好像漫无目的、杂乱无章的感觉,无规则、无主题。在杂乱无章的意象、漫无目的书写中我们只能捕捉到诗人灵魂的光芒。其实凌乱、碎片理应是世界的本质、生活的本色。世界和现实生活就是用凌乱的信息堆积起来的存在。所以,《啊哈嗬咿》虽有倾向性,但无主题性。其倾向性就指的是草原题材或草原的书写,无主题性指的是无边的主题性。
2.表达的精简化和瞬间化
诗人武自然的审美追求为简约、空灵、自然。他追求弦外之音、音外之旨。以最精简、简朴文字或符号暗示世界的丰满和复杂,让读者字里行间中自由想象和感悟诗人的意图。
南宋诗论家严羽写过《沧浪诗话》,其中提出“诗道亦在妙悟”。“但见情性,不睹文字”。诗人武自然好像很推崇空灵、妙悟,追求不著文字、尽得风流的效应。某些诗没有文字、只有符号,说明诗人追求空灵、飘逸的境界。
在诗人眼里这个世界很复杂、复杂得难以言表,只能感悟,这个世界很辽阔,辽阔的不可言传,只能妙悟。诗人好像走向禅宗的境界。
整部诗集以精简、超短的诗行表达瞬间的感知和感知背后的深思。所以,《啊哈嗬咿》诗集的外表是瞬间感知的抒情,但其内核是恒久理性的深思。它的风格不是空洞的热抒情,而是深思的冷抒情。
那么为什么诗人选择简约方式书写草原呢?其实简约、质朴、自然是草原文化的核心审美理念。草原民族,特别是蒙古族最擅长以简单方式处理复杂事情。比如:蒙古包,世界上最简单的房子;蒙古袍,既是服饰,又是行囊;蒙古刀,既是用餐工具,又是防身武器;蒙古民间文学,就讲述英雄与莽古斯搏斗故事等等。之所以诗人武自然是真正懂得草原文化的异族诗人。
三、经典的审美范式
诗人武自然遵循的是经典美学原则,追求匀称之美、和谐之美、规则之美、平静之美。对诗作中的意象排列,意象组合中可以捕捉到规则和匀称痕迹。有规则和匀称才产生节奏感和音乐感。
诗作中还发现有相对稳定的隐形结构,即二元统一结构和三足鼎立结构。诸多诗行中可以观察到二元统一的意象群和三足鼎立的抒情结构。在草原文化中二元统一和三足鼎立理念广泛流传,成为草原文化的隐形结构和审美范式。比如:天人合一、天地合一等等。诗集名称《啊哈嗬咿》,是蒙古语的三个音节、三个感叹词。在蒙古文化中数字“三”代表着完美、丰满和完整,象征萨满教中的三界——天界、人界和地界。蒙古族抒情歌谣,特别是表现欢快心情的歌谣中频繁出现“啊哈咴”,某些词语重复出现就获得象征意义。啊哈咴,就象征着天地人,或者是给天地人唱出的最原始歌谣。
经典美学的另一种表现是平静。心若平静,才能看到世界的辽阔。通读《啊哈嗬咿》,诗性平静如水。草原世界的整体性、系统性、连贯性都被瓦解,每首诗均为独立存在,为独立目的而产生,看不到诗与诗之间的连贯性。诗人对静态世界的描述和抒情化处理,避免主观意志和主观抒情的过度参与,导致诗风更趋向于唯美的纯诗风格。
总之,武自然是真正感受到草原的纯净和辽阔并以简约方式表达出来的诗人。他的诗空灵、飘逸、自然、柔美,挖掘出草文化的另一种美学——柔和之美。
武自然,著名诗人、记者,现任经济日报驻天津记者站站长。1962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祖籍山东。先后毕业于赤峰学院中文系、内蒙古大学新闻系。教学8年,在内蒙古《红山晚报》工作11年,从编辑、记者,到周末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总编室主任,到常务副总编辑,在此期间连续8年获得中国晚报新闻一等奖,还获得了中国晚报新闻特等奖,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2003年调入《经济日报》,2003年至2006年5月任《经济日报》驻内蒙古东部记者站副站长(主持工作),2006年6月至今,任《经济日报》驻天津记者站站长、中央驻天津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长。荣获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先进个人、驻地优秀记者等荣誉称号。连续10余年荣获天津市新闻一等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在《诗刊》《诗探索》《草原》《黄河》《山西文学》《天津文学》《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天津日报》等杂志和报纸发表诗歌五百余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由香港南洋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流泪的红樱桃》。2016年6月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新闻作品集《渤海湾畔潮头立》(上、下卷)。2017年10月,他的第二部诗集《自然的诗》由作家出版社一经推出,便引来如潮好评。2018年《自然的诗》入围中国当代文学最高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20年9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并隆重推出了他的思想性、民族性、艺术性俱佳的第三部诗集《啊哈嗬咿》。新闻佳作包括《马儿啊,你何时快些走?》《沙漠里“长”出的工业绿洲》《只为一个人开的那达慕》《流淌的绿色流淌的金》《盐碱摊上创出的奇迹》《天津拥抱绿色奥运》《渤海湾畔潮头立》《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不求高速度的好“面子” 夯实高质量的好“里子”》等。
满全/Dorontengri,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日本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在中国、蒙古国、日本等地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8部,诗集6部,发表学术论文300来篇。曾获蒙古国“文学贡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朵日纳”文学奖等。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