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非,生于1974年,山东临沂人,现居海南。著有诗集《传记的秋日书写格式》《夜晚的河流》《白云铭》《傍晚的三种事物》《一只蚂蚁上路了》等。
我的鞋子走不了太远的路(组诗)
江 非
生活
一条没有经过平整的小路
一棵被绳子拴住的即将歪倒的槐树
一小块地衣护在沟渠的边缘
一座水库,在远处的低谷里闪亮
房子有点小,但是足够
灯光有些暗,但是足够
夜晚有些短,但对于明天
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的人,也已足够
启示,思想,爱人,这些我什么都没有
但已足够
我了解我的鞋子
它走不了太远的路
我是穷人
山居
空山新雨后,并不是一句好诗
天气晚来秋,也许好些
明月松间照,更好
清泉石上流,已经很好
一头鹿,不是很近
鹿角露出了树丛,鹿已很近
一点一点的蹄声,像脚踏在薄冰上
鹿已行至你的身旁
帮帮它
如果能帮,就帮帮它吧
这块地,已经被
杂草占领
已经好久
没有被铁锹、锄头
打理
给它一点爱和生活吧
就如一位老人
已经去不了深山
你从山里回来
可以给他讲讲
山中的故事
你可以清理清理杂草
试一试在那里
种上几行毛豆
没有仙鹤
你可以带来一把
好心的鹤嘴锄
好的手艺
我是一个种果树的人
我坐在地头上
一整天
看着我刚刚种下的那棵桃树
希望有人
能来看看它
它太小了
还没有人来看它
我只是一个种果树的人
没别的手艺
我又在果树的底下
种了花生
我又是一个种花生的人
我还可以把扎树篱
和做锹柄的活儿
干得不错
我有这样的手艺
好的手艺都是如此
它是在表达你对自己的
一点点忧伤
又对他人的
一点点多情的心思
人应该如此
你应该养一匹母马
和她相依为命
她能帮你很多忙
还应该种一棵栗子树
它会慢慢地长得很高
让你在树下等到坚实的果子
要是再读读陶渊明
就好了
养马,种树
心无旁骛
在树屋上安心地睡着
人有时候
就应该如此骄傲
独自出城
今天晚上天黑了我还没有回家
沿着一条林荫道
很快就接近城市边缘
站在更加空旷的黑暗中
我想起年轻的父亲也曾
这样独自走出临沂城
更深的夜晚向我逼来
背后的路灯突然熄灭,整个夜晚
变得更加沉重,在回来的路上
所经过的房屋,都已被星光催入睡梦
漆黑的房顶上,有动物在不安地响动
心满意足
今天的心已经满了
已不需要再装下更多的东西
早上,菜地里的栅篱已补上了
成群的鸡再也不能爬进去啄食菜苗
树叶也已筢了一大堆
刚好够覆遮三条土豆垄用
桃树上的枝杈剪过了
顺便带回了两块桃胶
风与绳头的关系,已仔细测度过
明天的天气,已默不作声地想过
树冠上的一切
即使大雪压顶,也能撑得过去
再去看看院子里的樱桃树,就可以睡觉了
再读一首王维的诗歌,一天就结束了
岁末
下了一场小雨
周围矮松的松针上在滴着幽秘的羽毛
我走在海边一片松软的低地上
我想起我已经四十四岁了
早已心无所求
一块地
这块地里有数不清的地蚕
农药也除不尽
这件事,你已经历多次
可是你
还是不想放弃
一块地,种下点什么
总比什么都不种
要好
哪怕到了秋天
颗粒无收
真的是什么也没有收到
它几乎什么也没有贡献
拔起的花生秧
散在地面上
到处都是腐坏的空壳
倒是地蚕
养得又白又胖
可是你毫不气馁
丝毫不见你有什么
失望和沮丧
花生秧也是一种多得的收获
晒干
铡好
半夜投进牲口的食槽
可是你转眼就忘了
一到春天
你又去打理它
你不再种花生
而是地瓜
地蚕们更喜欢
在夜里
小声地舔舐
甜甜的地瓜
快乐地隐身玄妙的大自然
锄草之日
整个早上田野
向远处延展
鸟
集鸣着
从前是我的祖父
现在是我
立于其上
带着光
打着露水
举着一把发光的阔嘴锄
秋天了
我该收拾收拾
那些院子里的草
桌子也要整理一下
明天有个朋友要来
会带着他钓到的鲫鱼
劈好的木柴
也要及早烧掉
它们一根
压着一根
我也还要写一首诗
但我不希望
会有更多的人
读到它
读诗的夜晚
总是过于
陌生和漆黑
像凉夜里
牛不再吃草,抬着头
仰望着无边的夜幕和星空
我死去时
我死时,你会听到一种声音
虽然模糊,但是你能确认
我站在远远的门槛上
小声地喊你过来吃梨子
但枝头上空空如也
并没有挂着圆形的梨子
夜里你会听到马喘息的声音
有人骑着马,一直走到了早晨
你会听到有人在远远地割草
往灰色的篮子里,摘着带刺的草莓
年轻人在走下楼梯,第二天早上有什么
需要搬到楼下
犁头翻开土地的声音
石匠砌墙的声音,灰铲
在沙沙地抹过墙皮和墙缝
鞋匠的剪刀,在皮子上簌簌作响
渐亮的阳光拂过所有人的房顶
云向南方移动,走向下一条小径
母亲的手,卷着衣袖和面饼的声音
稀粥在炉子上咕嘟开锅
有人握握手,但没有说什么
我死的时候,没有说话的声音
没有哭泣的声音
没有人说话时,相互看着对方的声音
我到你那里去
我是走在我的路上
我是到你那里去
我迈的步子永远是第一步
我走的路上除了荒凉什么也没有
我遇到的果子它充实我不毒害我
我走过的溪流它洗我不淹没我
因为我还没有名字
因为我的心中没有善
也没有恶
我只是一个人这样走在路上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我到你那里去
要干什么
这个世界上,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也许只有你一个人在等着我
也许你只是有一座不大不小的果园
你被秋风吹着
你的果子熟了
落日有一半投向你
剩下的,投向我
我要赶在天黑之前
去摘一个
这个世界上
除了心碎的人
谁也不会去摘那树上的苹果
深夜起床
深夜起来听一只夜鸟
它带着它的嗓子
站在不远的一棵树头上
深夜里静听它
放下所有的心事
仿佛在凝望一张睡梦中失败的脸
仿佛白天的时光都未曾度过
(“头条诗人”总第290期,内容选自《草堂》2020年第3期)
聆听回声
江非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越来越不想对诗歌说什么,甚至已经不愿去思考和深究,好像诗歌已经是一种手边的东西,不是要去拿起,只是从前曾经把它放在了那里。我想这主要是因为我已经不再把诗歌作为文学或艺术来看待,而仅是把它作为了一种与自身有关的时间造物的声响来聆听。诗像另一个自我,它在那里,它在低语,它有时候被人的手以文字的形式,来轻轻地触摸。
是的,诗歌对我来说早已是一种回声。一种很远但是又刚刚发生的回声。我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一种时间作为过去但重新归来的声响,这种声响和我有关,让我想起了很多我的过往,想起了我在时间之中历经的空间以及空间被人经历之后向时间转化后的那个实在。那是一种声调很低的窃窃私语,是嘟囔和咕哝,需要其他声音都离去了,才能听得见。需要人在心里生起一种更低的回应之声,才能在耳鼓的深处听得见。有时,它让我重新看见了我曾在夏天沉入的河流,我曾攀爬的树木,我曾和父母、外婆一起打理过的麦田、菜地,还有那片长满了各种果树需要小心伺候的小小的果园。有时,则是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在不同的世纪里、不同的土地和生活中,重复着同样的劳作,那些人低着头,有时候抬头看我一眼,有时候则什么也不看。作为一种通过被共同的心灵凝聚过的回声,它们指向过去,指向现在,也指向未来。那些回声简朴,但因为是人的而充满了疑问、尊严和神圣。由于被厚厚的时光遮住,那些声响很低,几乎无法直接听见,却时刻以鲜活的细节存在。它们几乎构成了一个思想着和有着情感的中年人的全部。它们让我回望个人的自身,并探望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全部的集体存在。
我想这就是我的现实。里尔克曾说诗歌就是经验。紧跟着他又强调经验就是回忆。我想里尔克之所以这样说,应该是出于回忆让现实和经验具有了反思性和历史性的缘故。他要说的或许是:人只有面对这种历史性的经验或是把经验置于历史的范畴中,才会去思考普遍性和同一性,才能让自己的现实,有别于那些时代共同性之下的直接经验,而把简单的“目击”“看见”和事实转变为事件和启示,把日神通过漫长的夜晚而转化成酒神。反思与回声,让经验成为人真正的现实。人必须是在历史与反思中存在的人。而这样的人,面对诗歌的“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这三个问题时,他首先要看重的应该是后者。因为“为什么写”,乃是对历史之人而非美学之人的提问。是这个提问在作为现实性的基底,而为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注意力和诗学的形式与审美奠基。“为什么写”决定了“写什么和怎么写”,也是检验一位诗人和他的作品的最终标准。作为一个诗人与一首具体的诗发声的原因和归宿,是诗人之心,更是诗人的作品里那个“我”和“人”的精神形象。“写什么和怎么写”只向部分的写作现实敞开,“为什么写”却向全部的言语实体和诗人自身敞开。
那么,我为什么写?我想我只是在那种夜晚的回声里,渴望听见一种能纯洁地参与集体记忆创造的纯粹的人。我渴望这种人能被一个反思性的回声伴随终生,并置身于等同身受的历史性他者之中。他有友爱与团结的本性和能力,因此而具有自身的生命现实。他被一种被劳作与实践改变过的空间和时间的个人经验和现实所充盈,因此和人类全体共度一生。他略有遗憾和骄傲,但对生之为人而心存人的淡淡感激。
恒久的自然事物的壮烈歌唱——简论江非的诗歌近作
王学东
有着农民、士兵、公务员等多重身份的诗人江非,出版了《一只蚂蚁上路了》《纪念册》《独角戏》《那》和《傍晚的三种事物》等多部诗集,其诗歌创作有着多种向度和多维求索。他曾说,“每一首诗里都有一个神,每一首诗里都有一个妖精,每一首诗里都有一个鬼,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巫术。而这些神、巫、鬼、妖正是诗借以打破时间的速度顺序的方式,是诗针对语言统治的一个对策。”①可以说,他的诗艺是丰富多彩的,也是难以归并的。2009年海南召开的“诗人江非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评论者们从“经历与江非的诗歌创作”、“故乡与江非的诗歌创作”和“江非诗歌中的父亲意象”等方面②,就对江非诗歌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更让我们看到了江非诗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江非近期的这组诗歌《我的鞋子走不了太远的路》中,又明显地体现出一种更为鲜明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对“恒久的自然事物的壮烈歌唱”。这一主题,既延续了典型的“江非性”诗艺之路,同时也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新的诗学之思,值得我们关注。
在江非诗歌创作的诗学探索中,最具有“江非性”的便是“平墩湖之诗”,这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并予以了深入阐释。诗歌《傍晚的三种事物》是江非“平墩湖之诗”的代表作,“在傍晚,我爱上鸽子,炊烟,和白玉兰/我爱上鸽子的飞翔,炊烟的温暖/和心平气和的白玉兰/我爱上坎烟上升,鸽子临近家园/白玉兰还和往常一样/一身宁静站在我的门前/在夜色中,在平墩湖的月亮升起之前/它们分别是/一位老人对大地的三次眷恋/一个少年在空中的三次盘旋/和一个处女,对爱情的沉默寡言”。对此,评论界给予了高度赞誉:林莽认为,江非“为诗歌奉献了他的平墩湖和这个时代的中国乡村生活画卷。”③杨匡汉提出江非的诗歌呈现了“和土地的根源性的关系”、靳晓静认为“江非的故乡已经上升到了人类的情怀”、赵敏俐认为江非诗歌“实现了对古典诗学的继承”。吴思敬更认为,江非的创作“贯穿着一个大爱的情怀”,彰显出了“一个自由的灵魂”。④当然,作为江非诗艺的标志性符号的“平墩湖”,也并非仅有安静、神秘、平和、温暖的单一向度,也有“苦涩”与“沉痛”的一面。正如在诗歌《短歌行·序诗》中,江非写道,“亲爱的人类,我是一只庥雀//苍天之下/大海之上/秋风吹我/一片荒凉”。霍俊明就认为,“‘平墩湖’,作为乡村在时代中的隐喻,曾在江非的诗歌里承载了历史记忆与现实沉重的无限苦涩。”⑤可以说,在江非的“平墩湖之诗”中,也蕴藏着生命荒凉与虚无的灰暗底色。安静、神秘和荒凉、虚无,一同组建起来江非诗歌的“平墩湖”诗性世界。
与此同时,以“平墩湖”载誉诗坛的江非,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也时时跨越乡土、突破平静,型塑英雄之气,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如诗歌《我不知知道多少人有过肮脏的念头》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过着肮脏的生活/打发着肮脏的日子。肮脏/像一块膏药一样,贴在他们的眼皮上/治疗着近视和健忘。”同样在《一只蚂蚁上路了》中,诗人更是发出了尖锐的质疑与否定,铸就了诗人在“平墩湖”之外的洪亮的愤慨之音。特别是同时具有军人与山东人身份的江非,在诗歌中也构筑了双重的“父性”和“血性”。在《一个奔跑的人在风中》中,“我们只是听到了子弹首先慢了下来/接着慢下来的是风/那个奔跑的人最后一个慢下来/身上传出了闪电过后的雷声”,诗歌中的这个“在风中奔跑的人”,这个与子弹奔跑的人,正是有着铮铮铁骨的挑战世界的热血英雄的精彩写照。尽管最后倒下,但他的故事,却犹如闪电和雷声一样悲壮。此外,江非也迷恋于语言本身的魅力,他一些诗歌就有着后现代主义特征。如诗歌《下午的》,“下午的——\下午的公路\下午的——\下午的河床\下午的——\下午的铁轨\下午的——\下午的烟囱\下午的——\下午的火柴杆\咬着牙,奔跑\擦——\咬着牙,奔跑”。他的诗歌中这种语言游戏,是江非诗歌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向度,并彰显出一种勃勃的生命活力与语言创造力!不过,在江非的诗歌世界中,对语言或者说修辞的迷恋,已经让位于对生命本身的探索。但毫无疑问,这些一同构成了具有“江非性”的诗歌世界,也成为理解江非近期诗歌创作的重要背景。
实际上,在江非诗歌世界中,最令读者着迷,诗人自己也最投入的,还是他“平墩湖”的诗与思。他在《一个访谈——在通往理解的途中》中提到,“这么多年来,在诗歌上,我都不是一个到了何处就写何处风景的人,因为我知道所有的诗歌都是一首诗,历时性是次要的,共时性才是重要的”。按照江非的说法,“所有诗歌都是一首诗”,那么毫无疑问,他自己所有诗歌所是的“这一首诗”,肯定是“平墩湖之诗”。而江非这组诗歌《我的鞋子走不了太远的路》,正是“平墩湖”这“一首诗”的持续深化。不过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组诗歌《我的鞋子走不了太远的路》,既与“平墩湖”是“一首诗”,又是“平墩湖”这“一首诗”的一次新发现,体现出一种新视野,即对“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的壮烈歌唱”。“恒久的自然事物”这一诗学概念,出自江非的《一份个人的诗歌提纲》,“诗歌就是‘风,雅,颂’。就是对时代的介入、批判,以及对广阔民生的记录、关注、承担;就是对个体生命、事物本身,以及客观存在的世界关系的个人阐释;就是对民族、祖国,以及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和人类精神的壮烈歌唱。⑥ 在江非的诗歌中,对“恒久的自然事物”的关注和洞察,可以说本身就是他的一个持续的、重要的诗学命题,也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原命题。江非所提到的“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更与他在《一封关于诗歌话题的信》所说的“哲学才是我真正看重的东西,文字是在表达我的哲学,求证其努力罢了”这样一种“行而上之思”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对更为本质的、更具普遍性的世界本质的书写。进一步来讲,江非的“恒久的自然事物”,也就是他在评论诗人王夫刚时所提出的“世界的几个最基本的元素”:“人的长度即生死彼关的时间”、“人的宽度即物象经验相关的空间”,以及由此二者构成的人的生命境遇的焦虑。换言之,在江非的诗歌中,抽象但纯粹、本质并绝对、无垠且恒久的“时间”、“空间”以及时空之下的“人之焦虑”,构成了他诗歌中最为神秘,也最为生动、最为丰富的“恒久的自然事物”。可以说,他所有诗歌,表面上是“平墩湖”这“一首诗”,实际上则是“恒久的自然事物”这“一首诗”。
这组诗歌《我的鞋子走不了太远的路》中,江非对“恒久的自然事物”呈现,也更加鲜明和有力。可以说,在这组最具“江非性”的诗歌世界中,他最大限度地悬置了历史、现实、政治等“非世界最基本元素”或者说“非恒久的自然事物”,而直接与时间、空间等“恒久的自然事物”展开对话,并带来了一次次全新的生命境遇。在诗歌《独自出城》中,诗人专门设置了“黑夜”这样一个独特的背景,进而在“晚上”或者说“深夜”,构造了“恒久的自然事物”的出场背景。诗人写道,“今天晚上天黑了我还没有回家/沿着一条林荫道/很快就接近城市边缘/站在更加空旷的黑暗中/我想起年轻的父亲也曾/这样独自走出临沂城/更深的夜晚向我逼来/背后的路灯突然熄灭,整个夜晚/变得更加沉重,在回来的路上/所经过的房屋,都已被星光催入睡梦/漆黑的房顶上,有动物在不安地响动”。在诗歌中,从“天黑了”,到“更加空旷的黑暗中”,再到“更深的夜晚”,最后是“整个夜晚变得更加沉重”,整首诗歌弥漫着浓厚的“黑夜情结”,似乎要用“黑夜”来笼罩整个世界。而实际上,在这样“黑暗中”,“恒久的自然事物”可得意盛装登场,诗人才有了直击“世界最基本元素”的可能,有了谛听生命本质的独特契机。诗歌中,作为象征一般时间的“晚上”逐渐淡出。从“我还没有回家”,悄然地转到了“年轻的父亲也曾这样”的时候,生命本身的时间性问题,即生命流逝而时间恒久的主题便凸显出来了。这便是诗人在“恒久的自然事物”——“时间”的俯视之下,对“有恒久时间而无恒久生命”的存在追问。同样,这首诗歌也追问着另外一个“恒久的自然事物”——“空间”。从“没有回家”到“城市边缘”,再到“所有的房屋被催入梦乡”,诗歌中的现实“空间”也被诗人一一掏空,最后只剩下“漆黑的屋顶”,这样一个现实的空间。而这正是一个完全不可见的纯粹空间,或者说就是“恒久的自然事物”——“空间”本身。最终,诗人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地剥开了我们的生命和世界,让我们去面对最为恒久、也最为纯粹的“恒久的自然事物”。此时,在“恒久的自然事物”面前,象征生命的“声音”于是便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也正是因为诗人有着对于“恒久的自然事物”的醉心洞察,诗歌最后一句中的“有动物”或者“生命”的“不安的响动”,才有了一个种透彻人心,动人魂魄的“震惊”之感。由此,即使是“在不安地响动”的生命,在“恒久的自然事物”面前,也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辉、高度和重量。
有了“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的诗性之光,此时江非诗歌中对“生命”本身的细细打磨,便有了一种更为真诚、从容、阔大甚至更为健康的质地。如在《生活》中,诗人对于“生命”的关照,犹如一座水库“在远处的低谷里闪亮”,闪耀着明亮的辉光。我们在这首诗歌中,便看到了一系列的有着“恒久的自然事物”那样的“闪亮”生命。“房子有点小,但是足够/灯光有些暗,但是足够//夜晚有些短,但对于明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的人,也已足够//启示,思想,爱人,这些我什么都没有/但已足够”。这里,诗人之所以能“已足够”,并非一种青春浪漫式的故作洒脱,而是深刻地建立在诗人“我了解我的鞋子/它走不了太远的路/我是穷人”的基础之上。也只有在“太远的路”这样一个巨大而“恒久的自然事物”面前,房子、灯光、夜晚、启示、思想、爱人才能在“低谷里闪亮”。也只有在“恒久的自然事物”的朗照之下,诗人才能对“不安地响动”的生命,如此从容地对房子、灯光、夜晚、启示、思想、爱人,说出“已足够”。进而,“恒久的自然事物”成为了探寻生命的绝对视域。在《岁末》中,诗人写道,“下了一场小雨/周围矮松的松针上在滴着幽秘的羽毛/我走在海边一片松软的低地上/我想起我已经四十四岁了/早已心无所求”。诗歌中已经“四十四岁了”的生命时间,相关于恒久的“时间”,则完全不值一提。但就在这样的“四十四岁”中,诗人“走在海边一遍松软的低地上”,于是便穿越了“恒久的自然事物”——“时空”本身,奏响 “心无所求”的阔大的生命之音。
在“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的投射之下,生命的高度和重量不仅凸显在生命本身的从容与健康之上,还在于生命对“恒久的自然事物”的无限敞开和拥抱,甚至成为“恒久的自然事物”的一部分,拥有“恒久”的力量。《山居》是一首别致的诗,也是一首拥有“恒久的生命之力”的“赞歌”:“空山新雨后,并不是一句好诗/天气晚来秋,也许好些/明月松间照,更好/清泉石上流,已经很好/一头鹿,不是很近/鹿角露出了树丛,鹿已很近/一点一点的蹄声,像脚踏在薄冰上/鹿已行至你的身旁”。诗歌中,诗人时时透露出强烈的时空间感,进而诗人又慢慢地将生命渗透到“恒久的自然事物”之中。此时,这一头鹿,就正如那“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细细地、无声地“行至你的身旁”,浸入你的身体,并将最终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鹿”向生命不断的渗透过程,又令人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生命”咚咚的“闪亮”之声。此时,诗人“快乐地隐身玄妙的大自然”(《一块地》)中,不仅重新规划了时间、空间等“恒久的自然事物”,也彰显出生命的新的可能。当然,处于现代性危机之中的生命,并非能如此的真诚、从容与开阔。在现代性的视野之中,我们更多的是陷入“沉沦”之中而不能自拔。尽管如此,在江非的世界中,“恒久的自然事物”必定能通达生命的本真。因此,在诗歌《人应该如此》中诗人说,“你应该养一匹母马/和她相依为命/她能帮你很多忙/还应该种一棵栗子树/它会慢慢地长得很高/让你在树下等到坚实的果子/要是再读读陶渊明/就好了/养马,种树/心无旁骛/在树屋上安心地睡着/人有时候/就应该如此骄傲”。此时,在这些诗歌中,时间、空间等“恒久的自然事物”,完全让位于“生命”。进一步来说,让生命成为“更为恒久的自然事物”,这才是江非诗歌的诗性旨趣。他说“诗是人通过时间对于人类灵魂的认识和个人灵魂的塑造。”⑦由此,在江非的诗歌中,我们强烈的感受到:我们应该“如此骄傲”,因为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恒久的自然事物”,本来就是如此健康的生命,也是如此有尊严的生命。
江非这组诗歌中的“恒久的自然事物”主题,并非只是低调、轻柔与和平的歌咏,而是一种“壮烈歌唱”,是江非一直所追求的“问天”精神的诗性呈现。这种“问天”之思,不仅让江非的诗歌在同类诗歌中特立独行,也让“恒久的自然事物”这一主题具有更为重要诗学意义。在《王夫刚诗歌中的“天”与“天下”》一文中,江非提出了诗歌中的“问天”问题。他说,“‘问天’是诗歌的唯一永恒的职责。一个诗,写作,首先就是问天,解决天人关系。”⑧那么何为天?江非具体阐释道,“‘天’在中国文化中可谓内涵丰富,意指繁多,它既是指时空、自然、生命、掌管时空的神权和掌管人世的君权,又是指天命、天然、规律、意义、价值、真理和信仰。自诗经以来,‘问天’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责任和必要传统。……‘天’,不仅是中国诗人要解决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中国诗歌在精神上的一个最后的归宿。历代中国诗人对‘天’追问和处理,既体现了中国诗歌处理疑问的能力,也无处不彰显中国诗歌的艺术魅力。”⑨在他对“天”具体的阐释中,实际上又回到了“世界的几个最基本的元素”(“人的长度即生死彼关的时间”、“人的宽度即物象经验相关的空间”,以及由此二者构成的人的生命境遇的焦虑),或者说“恒久的自然事物”这一诗歌概念之上。而江非的“问天”,便成为了“恒久的自然事物的壮烈歌唱”的诗学实践。江非“恒久的自然事物”的诗学实践,或者说“问天”诗学实践,不仅回应着中国古典传统诗学的重建问题,也凸显了中国新诗的现代建设问题。不管是在诗歌古典型的“天人合一”命题,还是西方文化的“天人两分”命题,都关涉到对于“天”本身的完整的诗学构建。伟大的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的实践,都是在不断“问天”,不断地调整、重建和完善“天”的法度、秩序。而中国新诗自身的现代化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天崩地裂”的本体性危机。重新开启“问天”,成就中国新诗对“恒久的自然植物”的壮烈歌唱,这正是江非诗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同时,我们又都熟悉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中提出的“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由此,江非诗歌中的“恒久的自然事物”这一主题,在中国新诗现代的过程中凸显“过渡、短暂、偶然”之外,也要坚守“永恒与不变”,这现代性必不可少的“另一半”。
注释:
①江非:《时间的孩子》,《诗探索》,2010年,第2辑。
②岳鹏、贾自强:《江非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③见江非:《江非诗选(十六首)》,《诗刊》,2004年,第10期。
④见霍俊明:《江非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在海南召开》,《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0年,第7辑。
⑤霍俊明:《江非诗歌中的立场、时间与父性》,《星星》,2010年,第4期。
⑥江非:《江非诗选一十六首》,《诗刊》,2004年,第10期。
⑦江非:《时间的孩子》,《诗探索》,2010年,第2辑。
⑧江非:《王夫刚诗歌中的“天”与“天下”》,《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第7页。
⑨江非:《王夫刚诗歌中的“天”与“天下”》,《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第6页。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