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

作者: 2020年01月01日11:02 浏览:7748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第一次来,我就认出,孤山是一家药铺
梅是一味药,鹤是另一味
一声娘子,是一味药
半句公子,先生,是另一味
我认定它们,是专门为我准备好的
为我身体里的病,准备好的
一味,对应一种病
因为这不讲道理的对应关系
我的身体也要为另一些药,准备一场病
比如,为灵隐寺的钟声
生一场病
为孤山上漫天飞舞的雪的暗香
生一场病
为清晨氤氲的薄雾
生一场病
生病,已然是一个人无止境的事业
因为时间还在,灵魂与身体还在
当我又一次来到孤山
我会熟练地将这些药
一并,以西湖水的波涛,送服




点评

“第一次来,我就认出,孤山是一家药铺”。这首诗从一开始就颠覆了读者对西湖孤山的惯常认知。孤山是一家药铺,为何是药铺而不是超市,诗人的暗喻与指向显然跳出了自然界的孤山:“梅是一味药,鹤是另一味/一声娘子,是一味药/半句公子,先生,是另一味/我认定它们,是专门为我准备好的/为我身体里的病,准备好的/一味,对应一种病”。这一味味的“药”,这一款款的“病”,古有“百年多病独登台”,今有诗人“生病,已然是一个人无止境的事业”。这两者之间,仿佛连起了一个繁复、驳杂的世界。西湖的孤山在诗人眼中已然褪去了自然属性,取而代之的是历史属性、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复合体:“因为这不讲道理的对应关系/我的身体也要为另一些药,准备一场病/比如,为灵隐寺的钟声/生一场病/为孤山上漫天飞舞的雪的暗香/生一场病/为清晨氤氲的薄雾/生一场病”。这样一个药到病除的“病”与“药”,仿佛把孤山的人文气息与历史气象徐徐展开,而这病竟然可以用“西湖水的波涛,送服”,足见其“病”之大之宽,真的成了“无止境的事业”,成了历史、人文和社会的复合体。

《孤山》不孤。一方面,诗人巧妙地用古境反切到锐意十足的思量,避开了因古典意象而导致的积淀性或指向性的文化积淀,这样的诗不因为寻古或寻病而把现代掏空。《孤山》不去复述孤山的古典语境,而是把孤山的古典语境作为清澈的文化幻象,参与现代物质倦怠中心灵的生机启动,突显了孤山不乏古文化的韵味而又具现代性的青瓷属性;另一方面,诗人善于寻找病根,处处布满寻根问底的预示,有一种诡谲和傲然的风范,呈现出意志与生命在交感中的灵动。

当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要让孤山的每一个符号都浸透文化的汁液并非易事,因为《孤山》所呈现的还是一种泛指而不是确指,这就导致了这首诗在历史语境中缺少有意味的、哪怕是一种传说的真相,假如有了更浓厚的历史意蕴,而不仅仅是古典语境,那么,这首诗的成色将更加充分。

特邀点评:卢辉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程继龙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简明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海鹏 李犁 刘向东 刘波 李云 李之平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南鸥 钱文亮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西渡 向以鲜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张光昕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王夫刚






点击查看

“每日好诗”投稿专区

“每日好诗创作谈”约稿启事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温馨提示:

稿费、赞赏在线申请领取方法领取办法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