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骚传统与花的精神——读《屈原贾生列传》| 阅读《史记》

作者:郑世恒    2019年09月27日 00:31  中华书局    553    收藏

640.webp (2)

幼时偶阅《古文观止》,突然看到一篇奇特灿烂文字,翻过来看原来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年岁渐长,经常翻出曾国藩编的《经史百家杂钞》,把屈原和贾谊的辞赋拿来反复吟咏,发现其气势雄强,音节悲壮,回环曲折,无不尽意。每次读毕,都有蝉蜕尘埃,遗世独立之感。怪不得《世说》里王孝伯说:“但常得无事,痛饮读《离骚》,可称名士。”屈原文章与酒同下,“胸次全无一点尘”,颇有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酒神狄奥尼索斯“对命运说是”的气概。这才算是真正的名士嘛。洎细细读过《史记》里的这篇列传,才对屈原贾谊的生平有更深的了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通过太史公对屈原辞赋的平章,我们窥觇到中国文化脉络中一种非常隐秘的诗骚传统。我借用诺瓦利斯的说法将其称作花的精神。花这般渺小柔弱,根本无法与命运的抗轭,飘茵堕溷,谁能知道其结局呢?然而就算难以改变命运,就算“荃不察余之中情”,就算“众不可户说”,就算颠沛流离,就算天地间没有一个人记得这世上还有美,“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花也从不放弃对自身内美的修炼。“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花命定要成为美的,不为政治意义上的魅人,也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繁衍。这是天地之间一种无言的美的理想。


花对命运会怨。他怨的是“众不知吾之异采”,怨的是“莫知余之所有”,怨的是“孰知余之从容”。花之存在,乃是为了在生命中有一刻内在的美好能够自身绽出。他守护着自己纯洁的美的理想。世人不容,哲王不寤,奈何奈何?“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宦海沉浮,人生坎坷,迷阳却曲,我的美究竟何处绽放啊?文章。这不免让我联想到北岛《零度以上的风景》中的一句诗:“是笔在绝望中开花/是花反抗着必然的旅程”。

 

我们终于懂得了,贾生为何如此伤吊屈原的命运,而太史公最后又如此伤吊屈原贾生的命运,此乃是惺惺惜惺惺啊。“何必怀此都也?”都,美好。这一问,屈原向天提过,渔父也向屈原提过,如今贾生也要起屈原于九泉之下而问之。这一问,不只是向屈原一问,更是贾生悲切的自问,太史公的自问,古往今来的花的自问!我为何要持守岳然的节操?我为何存在啊?命运这个暴君,我要如何承受?花归属于天地,生于斯、死于斯。人言有声,天地无声。花之美,正是天地最欢快的歌唱。我们只能对命运——必然的旅程——说是,谣诼、远谪甚至极刑,花会绝望,但决不会服输:越绝望,就越要不可思议地开放。当然“对命运说是”和反抗命运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我在这里的意思是将命运如其所是地承受下来。正是由于将命运全盘接受下来,才会以最惊人的方式反抗无涯的命运。这就是肯定中的否定,就是对美的自身价值的最高肯定。

 

这之后我们在三国时期诗人阮籍那里隐隐听到了这花的精神的共鸣。“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咏怀诗》第54首),“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咏怀诗》第79首)唐代诗人李商隐,则是花的精神的真正继承者。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义山诗寓意俱远,以丽句影出,实自《楚辞》来。”此洵乃灼见。“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虽然花已残,花的美将逝去,对花的美的追求却也永远不会停止。美是不会死亡的,反而借助死亡花获得了美的永存。他永远留存在记忆中。美留存,在诗人的记忆中,百姓的记忆中,或者上帝的记忆中。


《屈原贾生列传》是《史记》中最应高声读出来的篇章。“诗歌乃是灵魂的投身(engagement)”(巴什拉:《空间诗学》),并且灵魂最好地体现在诗歌的音调和韵律上。当我反复读这篇列传时,一种感觉紧紧攥住了我整个人。巴什拉对此有很好的表述:


共鸣散布在人世间生活的各个不同层面,回荡则召唤我们给自己的存在以更大的深度。在共鸣之中,我们听见了诗,但出于回荡之中,我们诉说着诗,诗划入我们自身。回荡带来存在的转变,就好像诗人的存在就是我们的存在。因此,共鸣的多元散布源自回荡的存在整体感。或者说得更简单一点,所有充满热情的诗歌爱好者都会有这种熟悉的感受:诗歌彻头彻尾占据了我们。(《空间诗学》)


《史记》经常给予我这样的感受,每当读完一篇,不管是《本纪》《世家》还是《列传》,都有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仿佛重新睁开了儿童的双眼,以全新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史记》不仅是史,同时也是诗,更是花的精神最好的体现。


*本文为第四届伯鸿书香奖·阅读奖投稿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积极建构彰显当代中国特色的诗歌美学——“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专题研讨会”综述‍
  2. 何为好诗——当代著名诗人论诗访谈录
  3. 批评家张清华访谈:理论与创作的双向奔赴
  4. “每日好诗直播间”走进中山大学通识教育课堂
  5. 每日好诗第42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每日好诗第421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8.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9. 第417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第418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2.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3.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中开辟文学的广阔天地
  5.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六:莫寒的诗
  6. 每日好诗第420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 第五辑
  8.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五:莫小闲的诗
  9. 《诗刊》改版保定恳谈会暨《京津冀诗人》一周年纪念活动古城举行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2. 中国作家协会致全国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新春贺信
  3. 每日好诗第41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启事
  5.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 《作家》24年2月号
  6. 每日好诗第41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华社特稿丨习近平: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人
  8. 每日好诗第41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413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每日好诗第41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