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下午,由上海浦东图书馆主办、上海心灵桃花源文化交流中心承办、诗歌报网站协办、上海浦东文化发展基金支持,70后诗人缪克构的专场诗会“盐的秘密”,在浦东图书馆举行。
本次诗会由诗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分社文学编辑古冈主持,出席诗会的嘉宾有诗人、上海大学教授张烨女士,诗人、上海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杨绣丽女士。沪上众多诗人和诗歌爱好者齐聚一堂,见证了这场诗歌盛会。
■ 缪克构(右)与古冈在活动现场
盐的秘密
古冈是缪克构新书《盐的家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的责编,他谈到,就本书主题而言,缪克构从地方性经验展开,触及了诗人生活的地域,通过地域的写作来节制抒情。因而,整本诗集语言克制,文体统一,阅读起来非常舒服。
缪克构的祖父是海边晒盐的盐民,他儿时居住的村庄里每户人家都靠晒盐为生。晒盐的步骤十分复杂,缪克构将晒盐形容为“苦役”。祖父带着五个孩子辛苦劳作,换来一点点的收入,维持着家庭生计。
海边的生活充满流离与苦难,一个家族就这么延续下来。盐身上有悲壮的、值得歌颂和铭记的东西。盐最能代表一个家族的历史,缪克构在家里吃饭放盐的时候,就会想起他的祖祖辈辈。
■盐最能代表一个家族的历史
华东沿海盐业历史照,图片来源news.ifeng.com
在生活中打捞诗意
谈到诗歌创作与盐的关系,缪克构说:
我祖父在海边晒盐,我父亲在海里捕鱼,跟我在生活当中打捞诗意写诗歌,其实是一样的,都是一个提炼的过程。
少年时,缪克构喜欢写散文,后来才被诗歌的魅力折服,开始诗歌创作,向各大杂志投稿,诗稿陆续刊出。现在看来,这是一段愉快的经历。
刚到华东师范大学读书时,作为异乡人,缪克构写作了很多乡村题材的诗歌,逐渐融入城市生活之后,他开始创作城市诗歌。现在,人到中年,他更想写一些深入灵魂的东西。加上周围的亲人相继离世,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家族的故事。
十年前,缪克构开始思考,如何写一部百年家族历史的故事。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对海边晒盐的人来说,生活就是劳苦,就是活着,并没有多少诗意。他为此翻阅大量典籍、专门回到自己的家乡查阅县志,还和家里的长辈谈天,断断续续做了好几年的工作。
在《盐的家族》这本诗集中,除了家族史诗,也有都市诗歌,长篇神话,在国外游历生活时写作的诗歌。因而,这本集子题材多元,呈现了大海和盐、盐和人、人和命运的故事。
■左起:张文君、沈若军、古冈、缪克构、张烨、杨绣丽
没有难度的诗歌是需要警惕的
在回答古冈的问题“如何把枯燥的县志内容,转化成诗歌的东西”时,缪克构举了《盐》第3段的例子,他在这里引用的“宋孝宗……元成宗……明洪武……”就是典籍中的内容。
缪克构说,没有难度和阅读障碍的诗歌写作实际上是需要警惕的。在写诗的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障碍。比如书写一个家族在二十世纪一百年的历程,诗人只经历了四分之一,他如何还原前面的四分之三,并写出真实性,这是一件很难的事。
最后,古冈问缪克构,在《盐的家族》之后还有没有想写的作品。缪克构表示,可能会写有关盐的小说,但首先还是会把《海边少年三部曲》中最后一部长篇写完,然后把主要精力放到探索都市诗歌的写作上。
嘉宾点评
■活动现场 左起:古冈、缪克构、张烨
张烨:这本诗集分量很重。盐本身就是史诗,诗人从盐的知识,制作方法、工具等方面把盐的题材写得很广。诗人擅于宏观把握,微观传递。结构一层层合起来,凝成一部盐的史诗。
杨绣丽:写作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很模糊的探索,会让人看不清楚写作的方向和目标,但缪克构已经有充分意识和准备。这本诗集里面的诗歌让人印象深刻,里面有很多沉静和忧伤的东西。
■活动现场 左起:古冈、缪克构、杨绣丽
(活动现场文字记录由主办方提供)
缪克构诗歌选读
寂静
祖母长久地坐着
她不太愿意在太阳底下
而是钟情那幽暗的角落
一张竹椅已经泛黄,磨得发亮
她深陷里面,仿佛二者本身就是一体
突然窜出的孙子往往被她吓一跳
而她纹丝不动,甚至那眼睛的细微一眨
就这样,她长久地对抗光阴的脚步
她想着什么,没有人知道
甚至她自己。她一定什么都没想
直至夜幕把她淹没
小小的盒子把她盛放
她都没有发出哪怕一点点声音
悬棺
鸟巢裸露在
褪光了树皮的枝丫
一口钟还悬挂着
当顽皮的孩子把它拉响
树上并没有鸟儿飞出
小学校还在
教室用作了花房
头顶那一副悬棺不见了
豁牙的门卫,是我同学的爷爷
每年,他都要把棺材放下来
刷一遍桐油
我们在午间围观
并轻嗅它好闻的气味
■ I and the Village, Marc Chagal, 1911
图片来源:Wikiart
秘密
父亲把风暴藏进了大海
我在黄鱼的耳石里
听到了雷鸣
风暴的前身是闪电
它被祖父藏进了大海
我吃到的盐里有光
作为盐民和渔民的后代
我的胸中藏着一个大海
大海里的闪电
大海里的风暴
都在敲打着我的骨头
夜深人静时我会把它抽出来
像一根笛子般
吹一首安魂曲
连惊涛听了也会翩翩起舞
连乌云听了也会散开阴霾
人世需要这样美妙的声音
如同大海的深渊
都有一根定海的神针
我也有秘不示人的法宝:
一副用以护身的墨囊
用以遮蔽那些天敌的眼睛
它们是:小恶,大悲,绝望,慵懒和虚无
此外,我对世间万物抱有善意
据说,这是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秘密
《盐的家族》 缪克构 著
缪克构诗歌中 “家族史”“凡人小传”的写作,生成了饱含海洋气息的新鲜而别致的意象与想象,对盐民所特有的人类学和文化风俗史意义上的个性、细节、生命形态等有着具体、丰富的审美转化与诗性表达,因为深入了我国几千年诗歌写作都很少耕耘的领域而显得弥足珍贵。
缪克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1974年出生于温州,1990年中学时代开始诗歌创作,1995年大学时期被评为中国十大校园作家,同时开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独自开放》《时光的炼金术》,以及长篇小说、散文集《漂流瓶》《少年海》《黄鱼的叫喊》等十几种。编有五卷本《辛笛集》。曾获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中国长诗奖以及上海长江韬奋奖、上海文学奖、上海文化新人奖等。2013年10月开始担任文汇报社副总编辑、高级编辑。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