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青春 与诗同行

作者:钟秋兰   2019年08月30日 09:08  江西日报    3184    收藏

微信图片_20190830092443


诗人的心中都有一团火,他们心里流淌的文字,比歌声动人。

8月30日,一场诗歌的盛会在上饶横峰开展,来自全国的15位新锐诗人,以“青春”之名相聚。

这是以《诗刊》社为主举办的第35届“青春诗会”,前34届,代有“才人”,各领诗坛风骚,他们是顾城、舒婷、江河,是于坚、翟永明、韩东、西川……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后来中国诗坛的代表人物。

“青春诗会”对于诗人们来讲,更像一座灯塔的存在。接近它,走上去,能感受到风从哪里吹;它是诗人心中的象征和招引,为诗坛发现和培育青年诗人、壮大我国诗歌队伍、促进诗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本次在上饶横峰举办的第35届“青春诗会”,是全国诗人的盛会,也是我省文坛的盛事。


诗人们在横峰采风


“青春诗会”落户横峰

致敬方志敏烈士


2018年10月12日,第35届“青春诗会”签约仪式在北京《诗刊》社举行。会上揭晓了2019“青春诗会”的举办地——上饶市横峰县,这里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可爱的中国》作者、诗人方志敏战斗过的主战场及第二故乡。第35届“青春诗会”在横峰举行,毫无疑问是一场青春澎湃、不同凡响的诗意盛会。

“青春诗会”是中国诗歌界影响力最大的诗歌品牌活动,有时甚至具有标志性的现象级意义。

《诗刊》主编李少君道破了选址横峰的原因:“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之年,正值方志敏同志诞辰120周年,在方志敏烈士战斗过的地方举办‘青春诗会’格外有意义。当年,方志敏烈士这样表达他对‘可爱的中国’的未来憧憬:‘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他当年的憧憬,如今都已逐步成为现实,我们让青年诗人去横峰切身体会这一历史的巨大变化,就会更加珍惜现在。‘青春诗会’必定会为横峰、为可爱的中国、为新时代抹上诗意的色彩,带动更多的青年诗人为祖国抒情,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抒怀。”

今天,诗人们站在秀美横峰的土地上,满目清风中,眼前已然是一个实现了革命先烈梦想的“可爱的中国”缩影。


秀美横峰


上饶举办全国性诗会有文学土壤


当“青春诗会”走进横峰,这方热土呼唤着诗人的炽烈灵魂与真挚情怀,必将点燃诗人们的创作激情,留下无悔于青春和时代的诗篇。

本届“青春诗会”经过半年多的征稿,得到了广大青年诗人的积极响应,共收到参评稿件892份。经过资格审查,有744份稿件符合条件。经初评,产生80人候选名单;二次筛选产生第二轮名单;最后,由终评委汤养宗、胡弦、陈先发、阎安、刘笑伟、杨庆祥、傅菲经投票选出最终名单,确定了参加《诗刊》社本届“青春诗会”的15位青年诗人,其中,江西诗人占了3席,分别是漆宇勤、吴素贞、林珊。

“青春诗会”落户上饶除了致敬方志敏,也与上饶有着深厚的文学土壤有关。作为方志敏同志的家乡,上饶在传承红色基因、繁荣红色文艺方面,作出了努力与贡献。

8月12日,首届方志敏文学奖启动仪式在上饶举行,方志敏文学奖设小说、散文和诗歌3个奖项,该文学奖将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文学活动。

8月19日,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颁布,我省获得特别奖及优秀作品奖的电视连续剧《可爱的中国》、电影《信仰者》创作及题材都来自上饶。“五个一工程”是中央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的文化品牌,上饶连中两部作品,正是其文化实力的体现。

诗群崛起是上饶文学保有实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本地区的诗群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这个地区的诗歌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地位如何。上饶市文联主席兼作家协会主席张天霞介绍,近年来,上饶涌现的灵山诗群、婺源诗群、鄱阳诗群、余干诗群、广丰诗群、三清诗会在全省影响力都较大。高质量诗群的形成要有一定数量的诗人,而且作品也要具备一定的质量,上饶诗歌整体的实力,与上述诗群的形成崛起密不可分。其中,灵山诗群的活跃也是上饶乃至江西整体诗歌活跃的一个剪影。

以渭波、徐勇、傅菲、林莉、熊国太为代表的灵山诗群,长期生活在基层,写出的作品接生活地气,传人民心声。这一诗群从上世纪80年代发轫,至今30多年,已有较大影响,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等重要诗歌媒体发表了大量优秀诗作,许多作品成为江西诗坛乃至全国诗坛的重要收获。其中女诗人林莉参加了《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诗集《在尘埃之上》入选中华文学基金会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5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灵山诗群丛书》,是这一诗歌群体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


与江西诗歌创作渐入佳境有关


纵观近年江西诗歌创作,在重要或重大题材领域的创作取得了突破,出现了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同时在城市化语境下的后乡土写作以及多元化语境下的口语写作等方面,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与往年相比,2018年是江西诗歌创作的丰硕之年。其中女诗人的表现尤为突出,林莉、林珊、吴素贞、周簌(如月之月)、汪吉萍、苏隐没、婧苓、张萌、汪亚萍、邹冬萍、伍晓芳等诗人在《诗刊》《星星》《扬子江》《诗潮》《绿风》《诗选刊》《草堂》《汉诗》《中国诗歌》等专业诗刊以及《人民文学》《延河》《延安文学》《青岛文学》等综合性大型文学期刊发表了大量的组诗。周簌以第一名的创作成绩获得第八届“诗探索·中国红高粱诗歌奖”,这是江西诗人首次获得该奖项。另外,林莉入选《诗探索》中国“当代新锐女诗人二十家”、吴素贞获得《十月》“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爱情诗接力赛9月月冠军等。

从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刘晓彬新出炉的《2018年江西文情报告》之“诗歌创作年度观察”,可以发现,新时代的江西诗人在深入生活过程中,获得了丰富而深刻的创作感受,把大量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诗意美进行了提取,借助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反映新时代生活和表现新时代精神。这些诗作,不仅拓展了当下诗歌创作的题材领域,而且使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

诗人们为新时代讴歌,江西省文联近年来也加大了对此类题材的扶持力度。其中在2018年受到“‘江西故事中国梦’江西文学重点扶持工程”扶持的诗集有王彦山的《大河书》、陈离的诗集《世界上的人》和赖咸院的诗集《一个人的安源》等。

中国作协每年组织实施的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以及江西各地方文联、作协、诗歌学会组织的各类采风活动,让诗人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到很多新的诗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比如每年的“谷雨诗会”以及《星火》杂志组织的“香樟笔会”和南昌市诗歌学会联合媒体组织的“诗歌下基层”等活动已经成为诗歌创作品牌。

“此前也有上饶诗人参加过‘青春诗会’,如汪峰、林莉等,”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子介绍:“前有上饶诗群的实力,后有江西整体诗歌水平质量的提升,‘青春诗会’放在上饶,放在江西,是对我省诗人能力的一个呼应。”


我省需要一本旗帜性诗歌刊物


1994年,还在读初一的少年漆宇勤13岁。一个农村的孩子特别想给自己鼓劲,那时他模仿正火的汪国真,写了首口号式诗歌《理想》,具体的已经记不清了,但多年后他仍忘不了那一首诗的名字,更忘不了文学的火苗自此种下的美好。

作为来自萍乡小城的他,写过诗集《安于生活》《无法拒绝》《向阳光微笑》,写过长诗组歌《我对你的爱萍水相逢般绵长——关于一座赣西小城的抒情》,萍乡的泥土是黑色的,他的诗歌也有着铁一般的颜色和深情。

2007年,和漆宇勤同年出生的吴素贞在一个山村小学教书,那一年她参加了江西的一个谷雨诗会,遇到了来自《诗刊》的一个编辑,她把自己的组诗给了对方看,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全国各个刊物开始不停发表,到今年已经写了12年。

“对乡村意象的探触以及事物内部多层次的呈现,建构了诗人对诗歌文本的丰富以及创作技艺所展示的精确。”刘晓彬这样评论吴素贞的诗歌。她的组诗《洗鹤盆》《莲花》《养一只虎》以多重视角和大量意象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言说途径,其鲜明的个性意识里以“女性独有的内心呓语”和“带着令人诧异的物象之幻”的情境抒发了个体对生命的体验。

2019年,漆宇勤、吴素贞一起站在了“青春诗会”。他们对江西诗坛抱有更深的期望。他们认为,虽然今年“青春诗会”有3位江西诗人参会,但不能代表整个江西诗坛。和外省的诗歌创作相比,江西诗歌成就在整个江西文坛不算丰硕,和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也有差距。

没有一面旗帜的树立,就没有四面八方的人汇聚在同一个方向。吴素贞认为,“青春诗会”在江西举办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对江西诗人和诗坛都有触动作用,意义非常深远。但本次举办后,有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再等来在江西举办,后续的发展,需要一面旗帜作为本省诗人后面的强有力的支持,比如江西省应该有自己的一本诗歌刊物,来作为本省诗人们聚集的大本营和平台,“在写作者力不从心的时候,刚起步的时候,去引领一下他们,让诗人们少走弯路,发出江西好声音。”吴素贞说。


让江西诗人借“青春诗会”走得更远些


“青春诗会”,是年轻的血流淌和奔跑的声音。相对前几届,李少君感觉年轻一代的成长速度很快,90后迅速增多,80、90成为主力,青年诗人开始走上主舞台亮相,多样化、现实主义的写法和创作展示着青春活力。

他认为,一个地方的文学发展,一个诗人群体的壮大,需要当地的扶持,文联、作协需要参与做出更多的务实性工作。出版丛书、开文学研讨会、进行文学创作者的培训与互动交流都非常有必要。

李少君对记者说,江西是一片让人心旷神怡的土地,他来过江西很多次,也写过鄱阳湖和三清山,为《灵山诗群丛书》作过总序,“青山绿水就是最大的现代性”,他希望江西诗坛、江西文学借助“青春诗会”的影响更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成绩。

刘晓彬也认为,此届“青春诗会”首次落户江西,有利于江西诗歌的长足发展,对于推动江西诗歌的整体出征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他对江西诗歌创作提了几点建议,即四个“借助”:一是要借助“青春诗会”的辐射作用,在写作队伍上不断进行壮大,扩大江西诗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二是要借助“青春诗会”这个平台,虚心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三是要借助“青春诗会”的影响力,抓重点不放松,不断挖掘并推出具有潜力的优秀诗人,只有这样,精品佳作方有可能在他们笔下诞生;四是要借助“青春诗会”的东风,唤起整个社会对江西诗歌的关注与支持。

“青春诗会”每一届的指导老师都非常强大,在第一届,诗坛前辈艾青、臧克家、田间、贺敬之、李瑛、蔡其矫等到会授课,严辰、邹荻帆、柯岩、邵燕祥等亲自辅导,为与会的青年诗人修改作品;本届诗会舒婷等著名诗人也到会,对青年诗人进行指导。

第35届“青春诗会”在江西的举办,意义重大:是“青春诗会”首次走进江西,填补了江西的空白;是一场以“红色”为主题的“青春诗会”,唱响爱国、青春、时代的主旋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次‘青春诗会’,对江西诗歌有很大的提升,对3位参会的青年诗人有很大的作用和提升,对我省80后诗人也有很大的提升,让他们加速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江子说。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