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

作者:王军   2019年07月26日 14:08  中国纪检监察报    533    收藏

zgsgw11

红旗,中国革命的色彩。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山下旌旗在望”,到中央苏区“风展红旗如画”;从两万五千里长征“红旗漫卷西风”,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从离别韶山32年作“红旗卷起农奴戟”,到重上井冈山“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都折射出毛泽东的“红旗情结”。可以说,“红旗意象”“红旗情结”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历史进程和民族命运的塑造之中,体现着强烈的革命时代精神,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8月,陈毅向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情况时,曾以称赞的口吻说:“秋收暴动最先挂了红旗。”8月20日,毛泽东即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向中共中央报告:到湖南来这几天,看到工农群众对国民党则已另眼相看,认定“国民党旗帜已成军阀的旗帜,只有共产党旗帜才是人民的旗帜”。秋收起义前夜,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赶制了100面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这是最早的红旗。

秋收起义后,红旗插上井冈山。在井冈山两年多的时间,毛泽东诗词中体现了浓浓的“红旗情结”。比如:“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等。

1930年1月的《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在“红旗情结”中,既感受现实,更关注理想。从这首小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日后在艺术上提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相结合趣味的滥觞。这首词正如毛泽东在同年同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中描绘的那样:“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一词一文,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必胜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正如毛泽东所言,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当时,红军指战员平均年龄不足20岁,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战胜千难万险,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是红旗,是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崇高理想而宁可奋斗牺牲的精神。1935年10月,在长征到达六盘山时,毛泽东作诗:“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实录毛泽东》里战士回忆,“战士们举着的红旗在迎风招展,我们的队伍像奔腾的铁流,涌向前方。此情此景,真是壮观万分,我们的心情也实在难以用语言表达。”1935年10月是个节点,此前一年,长征开始;此后一年,胜利会师。此前14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再过14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经过“风卷红旗过大关”“壁上红旗飘落照”“万水千山只等闲”“百万雄师过大江”后,毛泽东终于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按下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民族命运和国家面貌。天安门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所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红旗情结”始终没有减退。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关键时期,诗人柳亚子作了“天安门上万红妍”。毛泽东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妙香山上战旗妍。”

1959年,毛泽东回到老家韶山,离别故土已经32年了,作《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毛泽东的“红旗情结”在他的战友、同事诗词中也多有体现。1955年6月,周世钊陪同毛泽东游岳麓山后作诗:“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1959年底,针对国际上反华浪潮甚嚣尘上,毛泽东作了三首《读报有感》,董必武和诗五首,其中一句是“革命红旗要擎紧,责无旁贷是神州”。1963年郭沫若作了两首词,《满江红·领袖颂》和《满江红·读毛主席诗词》,其中有“迎东风革命展红旗”“红旗卷地地如绣”等句。1964年10月,毛泽东观看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在听到《秋收起义歌》里“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时,右手托住下巴,神情凝重。1965年,叶剑英写了一首七律《望远》,请毛泽东指正。这首诗首联是:“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飘渺没遥空。”反映了马恩列斯离世之后,共产主义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身上。毛泽东非常欣赏,将题目改为《远望》,其他一字未动推荐到《光明日报》副刊发表。同年生日这天,毛泽东手书这首诗送给儿子毛岸青和儿媳邵华。


(王军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