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一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女孩在墓碑前抽泣
声音淹没在扫墓者的河流里
当赶集一样的人群散去,她还跪在那里
哭声露出来,像柳枝折断处的嫩浆
我感到有一条沟壑在加深
隔阻了车辆和一个母亲回家的路
我看一眼墓碑上的文字写着:
慈母:某某珍——
生于1970年4月8日
卒于2010年8月28日
大风中她的身影越来越小
像一把刀在石头上磨薄
点评
一看到诗题《清明》,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说明,此种宽泛意义上的“互诗性”是具有普适性的。清明祭奠亲人的“清明文化”及其祭奠活动,具有悠久的传统,留下了无数哀婉的“清明诗篇”。期间,“诗生诗”的写作现象也不少。这首《清明》从诗题到立意与此前很多写清明的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三句,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很相似,不同的是,那种古人“欲断魂”之极度悲伤,与今人“赶集一样的人群”之间形成了强烈反差:今人多了一份仪式感而少了不少庄重与肃穆。唯独一个中学生长久地跪哭在死去母亲的墓前,其悲,其惨,着实令人揪心,使人爱怜。诗人出于怜悯心,或者说,出于好奇心,上前一探究竟,才知晓,她的母亲死时才40岁芳龄啊!第一节到此收束。为了放慢全诗叙述的速度,调节叙述的节奏,诗人只得另起一节。由此,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留下了空白,刚好使人停下来想想:为什么这位中学生长久跪哭不止?为什么只有她一个人来祭拜?她的父亲呢?她的其他亲人呢?她母亲是怎么死的?这些疑窦,对诗人来说,只要注意到了就足够了,其确切的答案已不那么重要了。
第二节进一步聚焦,呈现出这位祭母的中学生在诗人脑海里的悲切形象:她的身影像一把刀,在石头上不同霍霍地磨着,越来越小,越来越亮,使人久久难以释怀。诗中始终流淌着朴素的温情的人道主义;其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使它在读者心中也会越来越亮……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程继龙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蒋浩 蒋登科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海鹏 李犁 刘向东 李云 李之平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张光昕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