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自豪感——百年新诗百首选学[9]
作者:山城子 2019年02月26日 13:18
411 收藏
倡导新文化运动的自豪感——百年新诗百首选学[9]
学习者:山城子
选:
鸽子
文/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
看他们三三两两,
回环来往,
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学习:
这应当是中国新诗最早的自由体了。是胡适先生于1917年晚秋时节写的。
起于天气,还来个惊叹号,透露出极好的心情。
承以看到一群鸽子在天上游戏。
之后转入观看“三三两两”“回环往来”的感叹——“夷犹如意”(那样地从容不迫得很是心想事成呢)。写到这里,已经有了些许拟人的味道了。如果不是写人,写几只鸽子会有什么深意?含蓄着什么呢?不含蓄着真实的情怀,那就不是诗了。
且看合于落笔的末行,应当明晰起来了。“忽地里,翻身映日,”这可非一般的比喻了,应当是诗人处于新文化运动的前沿,感觉到运动本身深远的影响了。“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于是就这样赞美——毕竟当时他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其他倡导者相处得很是和谐融洽,那“三三两两”,不就是他们一起战斗的身影吗?
于是,这样将自由翱翔的飞鸽拿来比喻他们这些倡导者,其真实的情怀就是一种身担重任的自豪感的抒发了。
这样,一首以景寄心,以鸽喻人的明白如话的新诗,就穿越了百年历史。且告诉我新诗就是这样含蓄地从心里流泻出来的情感。且完全的中国味儿,那些说什么舶来品的可以休矣。虽然,写这首诗的时候,胡适先生从美国回来到北大任教不久。
2017/2/3于故乡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