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天琳:就做个小诗人

作者:傅天琳   2019年01月14日 19:32  重庆日报    825    收藏

世界上有很多山,只有一座山能如此令我魂牵梦绕,缙云山。

就是那个叫缙云山农场的果园,在物质和精神同样贫瘠的年代,用她仅有的不多的粮食和最干净的雨水喂养了我。一个刚满15岁没读过多少书的青年,在山野获得了最初的诗歌启迪。

漫山桃红李白,而我一往情深地偏爱柠檬。它永远痛苦的内心是我生命的本质,却在秋日反射出橙色的甜蜜回光。那味道、那气息、那宁静的生长姿态,是我的诗。

做人做诗,都从来没有挺拔过,从来没有折断过。我有我自己的方式,永远的果树方式。果树在它的生活中会有数不清的电打雷劈,它的反抗不是掷还闪电,而是绝不屈服地,把一切遭遇化为果实。

什么是诗,这是许多年来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一听就头闷,就像被问到什么是人一样。我作为一个仅仅沉醉于表达和倾吐的诗人,忽略了对诗歌理论的学习,似乎怎么说都说不好。唯一的也是切身的感悟只有一点:诗歌就是命运。写诗就是写阅历,写人生。有时我甚至觉得,从写第一首诗开始,我就不自觉地在写自传了,喜欢我的读者如果能从头读到尾,就略等于读到了一个人。

一首诗的完成,必须有生命的参与,用眼泪和血液来写,让读者读到你的脉动和心跳。我曾读过的很多很好的诗歌,感觉它们一个字一个字,都是血和肉浇铸成的。

诗歌来自于生活,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怀疑的。也是在当下某些诗人最不屑于讲的老掉牙的话题。而我依然要说,让生活在诗歌中恢复它们本来的诗意,这是吸引了我一生的无比美妙的创造性劳动。我很庆幸从少年到青年到老年,都深深地沉浸于其中。我理解的生活,是立体、全方位的,有深度、也有广度的,既是眼睛看得见、又是眼睛看不见而只能用心灵触摸到的。诗人的职责,就是要通过事物表面,挖掘到蕴含其间的精神实质。

几十年来我所写的诗歌,虽然有长有短,有轻有重,有好有孬,但都与我的生活、我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有了这个前提,我对自己的要求其实不高:媚俗的不写,心没痛过眼睛没湿过(哪怕一丝丝一点点)的不写;做不了大诗人,就做小诗人,具体到就做我那一个果园的诗人;这辈子才气实在有限,可以原谅自己愚笨、肤浅、眼界不辽阔、气势不磅礴,但是,绝对不可以假。平生最鄙视做作、虚假。在一首好诗所应具备的若干因素中,我首先崇尚一个字:真!

同所有文学形式一样,语言是极其重要的。诗的语言,是要向读者传递新的经验,新颖、准确、生动,像水一样清澈,像山野的风活色生香,像岩石一样坚硬,有重量、有定力,牢牢站在地上。基于这种认识,我对于诗歌语言,一直以来,只有虔诚只有敬畏,自己做得不好,还常常表现出眼高手低,既固执又挑剔。不喜欢过分晦涩,无边际的天马行空;不喜欢装神弄鬼的、雨过地皮湿的、表面华丽的、油腻腻的、面目模糊似曾相识的种种;尤其不喜欢急功近利专事倒腾别人家果实的二道贩子三道贩子。

诗人是语言的创造者、净化者,如果诗人都拿不出让人提振精神、耳目一新的东西,反倒是思维混乱,口齿不清,那么这个世界还指望谁来把话说清楚甚至说得更有意义呢?

一段时间,一种方式如果写得太顺手了,如果有点小感觉东拼西凑就凑得像一首诗了,这是诗人最需要警惕的时刻。不要以为自己才华已经横溢了,才华是最靠不住的东西,它太能掩盖你内在的空洞无物了。我以为写诗同样需要老实、本分。诗人不是熟练技术工,不能踩着滑溜溜的语言,无阻力行走。诗歌的高远境界才是我们超越字词的最终追求。

我一直都不在意自己是什么流什么派。除固守对诗歌的真诚外,我首先赞成现实主义,诗歌关注现实是勿庸置疑的。我还推崇浪漫主义,后来知道表现主义主张心灵的体验和洞悟,象征主义强调感觉和意象,让我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几近痴迷。还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各路先锋对既定模式的颠覆,给诗句造成一种奇特的效果,我也能有尺度地接受一些。总之,不管潮流来去,我只选择适宜自己的切合实际的写作。

写作伴我已逾半个世纪。案桌上的稿笺越堆越厚,习惯用的铅笔越削越短,脸皮越洗越薄。曾有人相约出一套文集,天,我哪有啥文集?那就厚厚一本?也不行!厚了就不是书,就是印张和码洋,就是让人还没读完就可能生厌同时可能扔进垃圾箱的废品。在出版社工作久了,不知为啥竟生出这等怪异感受。

所以,当接到冀老师约稿电话,献给新诗100年,选诗100首左右,竟与我的小心思不谋而合。我欣喜中有种莫名的激动,这正是我期盼中的一本书啊!不厚不薄,不多不少。

细雨飘飘,桂花香;书房敞亮,大轩窗;外孙女考试得了高分,跳舞得了冠军;我正在编写的这本诗集还没交卷就已银子归仓……一切都似乎太好了!我这个天生的不乐观主义者,怕的就是太好,就是圆和满。不知如何捣碎自己的明月,顺手掰了一块月饼去喂鱼。

转身进屋,毅然将已经选好的100首删去一首,成99首。

最好的那一首,让它藏在最美的风景最痛的山水中。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