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不,这是我,约翰•邓恩,你的灵魂” ——布罗茨基《献给约翰•邓恩的哀歌》译后记

作者:王家新   2018年12月11日 16:54  诗歌月刊    437    收藏

翻译这首伟大的挽歌,于我首先是出于“回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编选《最明亮与最黑暗的:二十家诺贝尔奖获奖诗人作品新译》时,我第一次读到它的中译本,即李笠翻译的《悼约翰·邓》,就深深地被它震动了。

多年来,我时时想回到这首诗。而回到一首诗并真正进入一首诗的最好方式就是翻译。只是我手边的几种布罗茨基英译诗选都没有收入这首挽歌,直到最近我读到一本由移民美国的乌克兰诗人伊利亚·卡明斯基(Ilya Kaminsky)与人合作编选的世界诗选,我一眼就看到了这首诗!

因此,我对这首挽歌的翻译,如按本雅明在《译者的使命》中的说法,完全是出自对“生命”的“不能忘怀”。当然,就翻译本身而言,也是出自语言本身的“未能满足的要求”。

至于一位俄国年轻诗人(布罗茨基是在23岁时写下这首诗的!)为什么会为一位十七世纪英国诗人献上他的挽歌,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布罗茨基生性叛逆,早年从高中退学以后边打工边写诗,并自学波兰语和英语,翻译了米沃什、约翰·邓恩等波兰语和英语诗人。后来在一次访谈中他曾谈到邓恩对他的影响,说他从邓恩那里学到了诗歌的结构和陌生化技巧,学到了观察生活和世界时所采取的态度,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在这首挽歌中感到。

而在翻译这首诗时,我还不时想起了约翰·邓恩的一句名言:“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译成一种更好的语言。”

布罗茨基就是一位对生与死、对存在与虚无进行“翻译”的非凡诗人!据他的早年诗友耐曼回忆,临近1962年,布罗茨基“开始用自己的声音讲话”(这一年他写出了他的惊人之作《黑马》),1963年,他完成了这首约翰·邓恩挽歌,而到了1965年,他们拜以为师的阿赫玛托娃“就知道他是一个大师级的诗人,而我们都不知晓。”

的确,任何有着特殊敏感的读者读了这首挽歌,就会感到“一个大师级的诗人”出现在他们面前。

“最主要的事情是构思的宏伟”(布罗茨基)。而这也正是这首挽歌首先给人的印象。我们也不能不为诗中所展现的非凡构思、想象力、精神视野和诗歌技艺所折服。首先是他非常大胆地刻划了一长串几乎无穷无尽的物体的“睡”(这让我联想到洛尔迦的那首《伊·桑·梅希亚斯挽歌》,它的第一章也很惊人,一连串穿插了近三十个“在下午五点钟”)。奥登当年在为布罗茨基诗选作序时,就曾特意提到这一点:“在他的长诗《献给约翰·多恩的挽歌》里,‘睡’这个词出现了——如果我数得准确的话——五十二次。这种重复很容易令人不快,有做作之嫌;事实上,它被完美的技巧修饰了。”(奥登:约瑟夫·布罗茨基诗选序,程一身 译。下同)

而这,还不单是写法上的大胆,这出自一首悲痛挽歌的內在要求。也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随着列举的物件在增加,随着诗行在增多,形成了一种內部的力量,所描写的范围很自然地扩大开来,从房间和近处,扩展到全世界”。(《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20-90年代主要作家》,谢·伊·科尔米洛夫主编,赵丹 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这就是说,这首挽歌不仅是献给一位诗人的,也是宇宙性的。它不仅气象非凡,包容了宏伟而深远的悲伤音乐,也充满了为我们一时难以穷尽的精神內涵。而我的翻译,不仅要使中国读者从诗人那里获得一种非凡的视野,也要使他们能真切地“听出”这首诗,小至一些细节,如“听不到任何低语声、簌簌声和震动。/只有雪的挤压声”(这来自一首诗内部的“挤压声”!),高至寒夜苍穹里那“哽泣的声音”,或者说,要最终使他们从自己的生命中也发出这样的回应:“不,这是我,约翰•邓恩,你的灵魂”——也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来到一部伟大作品的面前!

我的翻译依据的是克莱恩的英译本。克莱恩是布罗茨基诗歌最早的译者之一,1973年就出版了布罗茨基诗选(Selected poems,Joseph Brodsky;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by George L. Kline ,with a foreword by W.H. Auden. Penguin),奥登在序言中就极大地肯定了他的翻译:“我不懂俄语,因此被迫将我的判断建立在英语译文上。我认为克莱恩教授的翻译公正地对待了原作,其主要理由是它们使我相信约瑟夫·布罗茨基是个优秀的手艺人。”在该序文的最后奥登又说:“读了克莱恩教授的翻译之后,我毫不犹豫地表明,在俄语里,约瑟夫·布罗茨基一定是个一流的诗人,一个祖国应该为他而骄傲的人,我对他们两个都很感谢。”

克莱恩译本是我目前看到的唯一英译本,当然,可能或者说我希望还有其他译本。如按本雅明的说法,伟大的作品一经诞生,它的译文或者说它的“来世”已在那里了。而我的翻译,无非是再次听到并响应了这种伟大生命的召唤。

 

                                           2018,1,15


(原载《诗歌月刊》2018年第12期,其中“译后记”有所修订和扩展)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