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俊:“诗酒饭文”品诗味

作者:张其俊   2018年10月22日 00:15  中华诗词学会    915    收藏

zq


诗味:我们读诗写诗总要寻求诗中之意味。诗味是诗中之精华。诗,总是以最精炼的形式充分表达其意味的。唐人司空图说:“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这也就是说:只有懂得了诗味,才谈得是诗啊!法国罗丹说:“艺术也是趣味。”《罗丹艺术论》近代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人们读诗、写诗,  不就是为了追求诗中的趣味,以获取其中的审美创美愉悦。


一、诗味是什么?

诗味是诗中酿造出的醇美的酒味。清人吴乔有所谓:“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答万季野诗问》。西方亦有所谓:“诗是舞蹈,散文是散步”之说,较之,则前者比后者更胜一筹。鉴于当前我们好些诗友作诗,还不是在酿酒,还只是在做饭,甚至不是把饭煮糊了,就是煮成了夹生饭。所以就值得就此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二、诗味从何而来?

1、要善于从社会现实生活中发现诗味:罗丹认为:“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例如,张晨声的《公园见闻》:“纤歌一曲遏行云,弦管悠悠好醉人。亭榭是谁在潇洒,一群白发焕青春”。诗中有声色地再现了一群退休老年人在公园晨练翩翩趣舞的情景……。

2、以热爱生活的童心,关心民瘼的社会责任去感受、感悟,挖掘,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发酵出诗味来;这便是在实践吴乔所谓“诗酒饭文”之说。例如有这么一首写亲情的小诗:“隔窗望见子抱孙,我儿对着他儿亲。但愿他儿长成后,莫要负了我儿心!”虽有失落感,却无抱怨情,唯存祈愿心。此情此景,锲入角度恰如其分,感受真切,感悟入情入理。诚足以感人。

3、就为了要酵出诗味来,就要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事物,写自己感悟独到的意象情境,用自己最拿手的表达方式去表现。只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才能体察入微,也只有写出了首先深刻感动了自己心灵的诗作,然后才会让读者产生共鸣,也会受到感动。每当我们于夜深人静时,吟诵苏轼的悼亡词绝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就会有那样感同身受的心灵震撼。由此即可见,诗味的根基在真情,真情是第一性的,这也就是白居易之所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是也。诗人往往是带着浓郁的情绪来写诗,也会调动读者的情绪来读诗,体味到从诗中酵出的美酒的滋味来。


三、如何提炼出诗味来?

写诗讲究诗味,总要设法给人以新鲜感,这就须得刻意追求创意。“惟陈言务去之”(韩愈语)。力避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敢道人之所欲言而未能道者,这就需要采取多种非常规的表现手段,包括:陌生变形,反常合道,逆向反思,谜比镶嵌,反串反托,反说反衬,反喻反兴等等,不胜枚举。即使是采用常用表现手法,也要注意从中提炼出某种个性化的耐人寻味的警策箴言来,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如丁芒的《一剪梅·六十自遣》就以“还将老骨去肥田,播个秋天,长个春天”这样耐人品味的警句作结。

1、陌生变形:就如同戏台上表演的变脸术那样,使人产生新鲜感。俄国施克洛夫斯基讲:“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要陌生化就是要对所描绘的对象作变形处理,包括变此形为彼形,变无形为有形,变米饭为美酒。变“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变“花残叶茂”为“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变“夹道万株杨柳树”而为“望中都化断肠花”《鲁迅·别诸弟之一》等等。

2、反常合道与逆向反思:反常合道乃是超出常理,却可合乎真情,苏轼曾盛赞柳宗元的《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梦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宋·释洪惠:《冷斋夜话》)。其反常合道之奇趣,深蕴于诗中间二句之中。至于逆向反思,则是以逆向思维之法。针对前人之作作翻案诗,往往会别开生面,翻出新意来。且看清代袁枚的《马嵬》诗:“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对于前人或别人之作,若有不同的感受,便可作翻案诗,也往往可翻出新意新味来。

3、谜比与镶嵌:清人袁枚说:“凡作人贵直,作诗文贵曲。……巧即曲之谓也”(《随园诗话》卷五)。这也就是说,作诗要讲究技巧,婉转曲达,仿佛是在做捉迷藏、猜谜语的游戏那样,总要给人们留个寻思回味的余地才好,而不宜驮竹竿子过里弄——直来直去。且看这首谜语诗吧:“想当年,绿荫婆娑;处自归郎手,青少黄多。受尽几多折磨,历尽几多风波。莫提起,提起珠洒江河”,(打一水上用具)。这与旧社会劳动妇女自诉其不幸的人生遭遇皆是何其相似乃尔!

镶嵌:近人林纾称之为“拼字法”,“也可以称为镶字。镶字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词中之拼字法,盖用寻常经眼之字,一经拼集,便生异观,如“花”、“柳”者常用字也,“昏”、“暝”二字亦然。一拼为柳昏花暝则异矣。“玉”、“香”者常用字也,“娇”、“怨”二字亦然,一拼为“玉娇香怨则异矣”。“烟”、“雨”者常用字也,“颦”、“恨”二字亦然,一拼为“恨烟颦雨”则异矣……(《畏庐论文》)。在毛泽东诗词中也常常用到这类镶嵌法,诸如:“万水千山”,“虎踞龙盘”,“天翻地覆”,“风吹浪打”等等,皆为其诗词增辉添彩。而镶嵌数词入诗词,则更犹如皇冠缀珠,熠熠生辉。有如唐代张祜的《宫词》之一:“故国三千里,深宫十二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该是何其凄楚动人!其他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春宵》。“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绛唇》等等莫不如是。

4、妙合与离合:妙合是一种巧合。离合则是一种拆字拼字诗法。妙合诗句有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离合则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宋·吴文英《唐多令》)。又明代金玉泉的《荒年谣》:“年去年来来去忙,不饮千觞饮百觞。今年若是要酒吃,除却酒边酉字旁”。“年去年来来去忙,不杀鹅来也杀羊。今年若是要鹅吃,除却鹅边鸟字旁。”这是苦恼人的笑,多么幽默有趣啊!

5、反串与反托:反串法或称之为反接法,是一种矛盾修饰法。最典型的例证是宋代词人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却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这种手法被钱钟书先生命之“比喻之二柄”(管锥篇)。词中抓住了“江楼月”的双重属性,从正反两方面去开拓,得以充分展露代言思妇之矛盾心念。又如初唐宋之问的《渡汉江》诗:“岭外音书绝,经冬夏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中通过“怯”与“不敢”,生动地体现出潜逃回乡的诗人近乡时惴惴不安的矛盾心态。若将“怯”改作“切”,“不敢”改作“急欲”,则诗味尽丧矣!而反托则是从反面托起正意,更会耐人寻味。又如晚唐陈陶的《陇西行》其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用叠印的手法写早已战死沙场的丈夫,却仍然活在妻子春闺的梦里。“盖从反面托出,较之正面,意味倍深也”(刘公坡《学诗百法》)。

 6、其他:尚有反说(说反话,正话反说),反衬(以反衬正,突显中心),反喻(以本体的反面去设置喻体),反兴(用起兴事物反衬与之背道而驰的中心事物),如此等等,花样翻新,不胜枚举。只要是有助于提炼出诗味的醇美酒香来,皆可创新之。

末了,“诗酒饭文”品诗味也许还可用这首小诗来表述:

“文似看山喜险突,诗宜曲径暗通幽。云横岭断溪桥现,水复山重特一途。”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