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超峰:浅论《诗经》及其基本精神

作者:吕超峰   2018年08月29日 09:57      1038    收藏
 王建欣先生问我:“你认为最代表中国古典诗学成就的著作是什么?王先生,对文学,特别是“古典文献学”颇有研究心得,我的回答很简单:“我不会选择《红楼梦》或者《论语》,我觉得《诗经》最代表中国人的精神,也最说明中国人的价值取向。”
       我个人认为:回顾到经典本身来谈经典,要比对照别人释义去读原著来得全与深。有人讲:“《诗经》文辞古奥,语序晦涩,思想复杂以及叠文杂糅。很难读进去或者领略到真正的精神所在。”我说:“这是一方面原因,毕竟让现在的人去读两千年前的著作,确实难度重重,没有读一读韩寒与郭敬明来得痛快,可你一旦沉浸其中,会发现古人构建的这个精神家园,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感情寄托与浪漫生活的根基之所在。高考以后必然会不太重视外语,那么我预测下一步将会以“古代汉语”取代,这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必然产物与整体走向,也是逻辑的必然。因为经济发达的地方,思想文化必然繁荣,文化繁荣的地方人们必然会寻找心灵家园与整体的价值取向,靠哲人的万能思想或者上帝之手,就能拯救迷失地自我,让人找到真正的情感栖息地吗?我看这些问题还有待商榷的,官方似乎也认识到了这方面的缺陷,所以提出要构建民族的精神家园。
       我觉得自由派的知识分子,首先明白自由的涵义,才可以得到人生的大自由。那么在“西学东渐”以前,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儒学,心灵的归宿是什么?是诗。而《诗经》是古典诗学的源头,她所蕴含的精神,影响了后世诗学的发展走向。所以讲中国古典诗学,不可能离开《诗经》,“诗三百”,体系庞大,靠一篇文章只能说个梗概,我想列举几首具有代表意义的诗,来说明《诗经》的基本精神。《诗经》,我认为在孔子删诗之前,应该有一个关于“诗”的正式文本,自从周初设立采诗官制度后,民间及官方的有关“诗歌”的采集与记录已成制度化,且趋于程序化。夏朝以来,中国便有了史官,用于记录时事,美化风俗,我们现在的‘五经’,有四部都是靠史官的传承得以流传下来的,其中《尚书》与《易经》,没有异议,有人会说《礼记》不是靠史官留下的,而是孔子创作的。我只能说,说这句话的人是缺乏历史常识的,周公旦创制周礼,孔子只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增删工作。诗经也是这样的,孔子之前,在皇家档案或者社会上有许多关于夏商周的诗歌文本或者一手资料,孔子就是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自己所持有的思想观念,进行增删工作。孔子增删一遍后,在《论语》里面对学生说:“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那么很显然,孔子对“诗”的整体评价,就三个字“思无邪”,这是建构在孔子“删诗”基础之上的。有人会问孔子会删去哪些类型的诗呢?我觉得大概有三类,由于年深久远,没有可支持性的论据,只能根据孔子的基本主张,给出相对合理的推测,如下:
    一,乱臣贼子的言行。孔子一辈子都在讲“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要名副其实,否则名存实亡。那些歌颂乱臣贼子反叛有道,记录以上犯上时事的诗会删去。
    二,背离“忠恕之道”的诗。孔子认为,忠恕是达到“仁”的方法,是所谓“克己复礼”,经过宋儒改造成“归为仁”。那些背离于此,且不利于教化的诗被删去了,正如杜子美所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自孔子以来的儒者情怀形象的表述和敢于承担世俗责任的缩影。
    三,关于“怪力乱神”的诗。在《论语》里孔子说过一句话“子不语怪力乱神”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意即“敬而远之”。正因为孔子在《论语》没有提“占卜”“傩戏”等等巫术,我认为也是中国没有象西方那样产生“上帝”的一个重要原因。使中国的儒者专注于世俗与“天地君亲师”。这里的“天”没有上帝的意义,是“自然之天”,是“义理之天“,是万物之所以然的根本,是宇宙恒常,四时交替,寒署往来的准则,可“天何言哉”,天没有言语,一且却那么自然,这便是天“大意志”的体现,后世儒者,特别是宋儒将这种天的意志归为“理”,虽有禅宗的意味与道家的精神,但根本是儒者的情怀。这也就是基督教虽产生一千六百余年而没有东渐,东渐后且受到世俗政权打击的原因,就在于他与中华文化在根本的构建基础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会有人问我孔子“删诗”的意义何在?我觉得:孔子“删诗”的这一举动,类似于现在教科书的审查制度,或者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将一些零碎的诗歌按照自己的思想收集汇总起来,再进行必要的删除。这样一来保存下来了传世的经典,也为后世儒者确立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后世儒者所谓“言必称尧舜,行必宗周公”,“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等等很明显都与孔子的这种影响有关。二来也让许多历史资料消失殆尽,让我们失去许多反映风俗人情,社会百态的诗,后来从“打倒孔家店”以及文革“批林批孔批周公”运动以来,这也成为有些人批评孔子的一个方面。《诗经》到了秦始皇时,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焚书坑儒”,《诗经》与其他儒学典籍一起被焚烧,到了汉朝文帝时期,鲁地伏生默写了《尚书》,《诗经》也同时被默写下来,这就是“今文诗经”。后来孔子的故居 一大批秦始皇“焚书坑儒”前的儒家典籍,其中就有《诗经》,这个版本的《诗经》由于是用篆书写就的,所以又成为“古文诗经”,从此古今文一直争论不断,汉朝郑玄为了调和古今文写了许多文章没有让他们停下来,后来朝廷为了让他们统一观点,专门召开了学术讨论会议即“白虎观会议”,也没有让他们偃旗息鼓,《毛诗正义》这本书出现后,综合了两个版本,取两家之所长,考证字词之源流,辨别语句之真伪 ,按训诂,以音律,重义理,统一了古今文之争,所以我们又称《诗经》为毛诗。
       我们接着探讨《诗经》的基本精神:
 先看《诗经•小雅•大田》篇: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 既备乃事,以我覃耜。
                                                           俶载南亩,播厥百谷。 既庭且硕,曾孙是若。
                                                           既方既皁,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去其螟螣,
                                                           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 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有渰萋萋,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穧。
这首诗,是在写农作物的播种与生长,其中最重要的两句话便是“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里提到了“井田制”,分为“公田”及“私田”,公田是周天子的田地,私田为农民耕种。我认为这种“公田”制度,一直延续到清亡,在汉至元,称“京畿”,设“京兆尹”治理,明清称“直隶”,设“直隶总督”以治之。这部分先种“公田”,然后治私事的人,就是主流史学观点所谓当然“自耕农”。后来的商鞅“废井田,开阡陌”改变了这种格局。 
       所以我认为《诗经》所蕴含的第一种精神是:记述时事,尊重历史。后来的诗有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我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以及后来的学者提出“以唐诗印证唐史”,这种以诗的格式记述时事,回顾历史的精神无疑发韧于《诗经》。
       我们再来看《诗经•国风•秦风》中的“兼葭”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与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理感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说:“伊人,犹彼人也。”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正可谓“秋水伊人,千古伤心”。“兼葭”与“关鸠”篇,开了中国古典诗学异于欧美诗歌的另一种美学造诣即“朦胧美”与“含蓄美”。
        所以我认为《诗经》的第二种精神:诗开朦胧,以言含蓄。
        回归到《诗经》本身,就其整体篇目而言,其实他开了以后诗学发展的基本派别。象《硕鼠》篇,不是在讲一只大老鼠,其实开了后世“悯农”诗的先河,例如后世李绅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有异曲同工之妙。《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雨霏霏。”与后世贺知章的“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等等诗歌相似,所以开了“乡愁诗”的先河。《兼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与《击鼓》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等篇目更是为后世“爱情诗”之先导。
        所以我认为《诗经》的第三种精神是:以分诗类,导明诗派。
        我们去读《采薇》与《桃夭》等等篇目,会发现先人给我们构建的一个精神世界是“高洁明亮,朦胧含蓄”的,这种美感就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所以古代中国没有产生思维缜密的“数理”也没有产生奔放猛烈的“体育”,就在于这种“美感”的陶冶。在这种美感中,动作极其莽撞与粗鲁,是不容许出现的,非常理性,思维异常缜密,是产生不了这种美感的。
        所以我认为《诗经》的第四种精神:诗重高洁,摒弃无物。
        综上,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诗经》中的四种精神:其一,记述时事,尊重历史。其二,诗开朦胧,以言含蓄。其三,以分诗类,导明诗派。其四,诗重高洁,摒弃无物。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2.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二辑
  6.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7.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8.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9. 第五届“巴山夜雨诗歌奖”征集活动启事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3. 久违了,携着泥土香的诗——与农民诗人田间布衣一席谈
  4.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5. 诗意浓浓!文艺大咖齐聚鼓浪屿……
  6.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7.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一辑
  8.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9.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10. 《诗刊》2023年度陈子昂诗歌奖揭晓
  1. 第七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征集启事
  2. 谢有顺:母亲的酒事
  3.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4. 每日好诗第42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8.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10.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