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主编胡弦推荐诗人:陈翔

2018年6月第1期 (总第1期)

作者:胡弦 陈翔   2018年06月20日 08:36  中国诗歌网    5002    收藏

20180606110814


耐心,也许是我读陈翔诗歌的第一印象。耐心,当代社会的核心词汇,也许,应该把它引入诗歌写作的核心区域,成为诗歌抒写的要义。与快节奏和物化的现实生活相比,写诗是另一种生活。即便诗的节奏如暴风骤雨,仍要人能看到你在慢慢写。耐心,带着诗歌写作的源头性品质,所以,对于出生于1994年的陈翔而言,其不急不躁甚为可贵。

正是因为耐心的叙述,对客观事物的冷静观察,使得陈翔的诗歌有了沉思的特质。沉思,使得陈翔的诗歌能够发现此物与彼物之间的联系,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进行抒写。也正是耐心的抒写,使得这些诗获得了一种安静的力量,并进而拥有了一种哲学意味。他的诗有形而上的思离,更多是接地气的个体经验:从生活的某个细节入手,由个体经验发散开去,由物及人,即他在描写它物的同时,总是试图和人发生关系,且试图弄清楚人在其中所处的位置。最终像黑格尔指出的那样,一切为了人。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陈翔的诗歌写作对于物化社会而言是“有用”的。人,是陈翔诗歌最终的落脚点。

——推荐人:胡弦(《扬子江》诗刊主编


诗人简介 
    


陈翔,1994年生,江西南城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现居北京。曾获光华诗歌奖(2016)、樱花诗赛奖(2015)。诗作少量发表,散见于《诗刊》、《星星》和《中国诗歌》等。


20180606165319


陈翔的诗


  听柴可夫斯基


左手和右手之间,隔着音乐;

我们交出心,任乐手们弹奏。

他们对待乐器的方式,好像

情人的身体:雕刻这金色的

感官,使她们完整并且绽放。


音乐是一层层楼梯,领我们

通往另一重现实。仿佛画中

那些飞翔的男女,感到死亡

可以如此轻盈。随弦乐上升

心坠入辽阔,灵魂楔紧灵魂。


听见与听不见之间的,是美;

巴别塔毁灭,人类还有音乐。

当音符从云端跌落,如骰子

掷入心室,肉体接近不存在,

共振成,这乐章里一抹色彩。


恋人的心,只为另一颗占有;

缪斯奉献回声,从来不保留。

自由平等博爱或死亡,这些

我全部赞成,并且更赞成美。

如果美有刑罚,何妨再多些。


  雨中曲


声音熄灭。舞台上幸存的灯光

让我们所在的场所变得亲密。

琴弦来自海深处,预感中的雨水

终于降落到我们身上,骨头

颤动着醒来,来到了此刻:


音乐会在春天的雨中奏响——

笛、提琴、簧管、小号、定音鼓

这些数学的形状,这些金色的耳朵

在乐师们手中,被拨弄、制造出

清洁的旋律,和雨一起充盈这温室。


像湖泊拥有同一片天空,我们

拥有同一片屋顶,在音乐的房间

每个人做自己的梦,连血液

也感受到起伏,空气是自由的

我们心上的穹顶轻轻旋转。


雨落在房间里。似曾相识的雨

千百年前,也曾落在与你我相似的

陌生人眼里。那时还没有音乐会

他从哪里听见了这奇迹的歌?

他像领受圣餐那样领受它。


在历史和无常面前,我们同样是

被雨溅起的尘埃,承受匆匆的

痛苦与爱,轻易陨灭的生活。

而雨水并不懂得这些。它像时间

没有记忆,只是一次,又一次地


发生着。短暂的空白过后

雨和旋律重新进入我们。耳畔的

寂静水珠一样滑落,带来

潮湿的香味,回忆和盐:

音乐有一副自己的感官和心。


雨继续下,在没有尽头的世界

在没有出口的夜,在我们体内

黑暗和光交替,像钢琴上的

黑键和白键,像一片云和它的阴影

灵魂并排坐在阴影下,用耳朵触摸音乐。


真实的光线最后降临,把

全部雨水收回它透明的伞内。

现在,雨离开了这里,真切得

像一场死亡。我们将被留在原地

如同大海退去,那些被留在岸上的贝壳。


  在动物园观赏鸟


十,二十,三十只

这么多的鸟,同时拥挤

在玻璃房内一棵假树上


二月的阳光

从铁丝网眼里渗入

血一样:黏稠、单薄


我们站在玻璃外

看鸟在假树枝上静立

在被绞住的天空下飞来飞去


在凹陷的内部

四壁的山水包围着它们

像猎犬包围着猎物


当绿色的饲养员打开门

走到这些生命的后面,把

黑色的玉米插进灰树枝


如此重复了三次

她肢体的摆动,熟练、优美

像做着一套无声的广播体操


从一棵树到另一棵,鸟啄食着

这些不可能长在树上的果实

仅仅出于活下去的习惯


它们吃、它们睡、它们飞

日复一日,从一个位置抵达

另一个,精确地度过了一生


隔着玻璃,世界被分成了两块

房间:一间更大,一间更小

鸟生活在我们的对面


(自由是危险的。尤其

当我们的食物来自别人

这时,对天空的追逐意味着死)


鸟,看着我们——

站在大厅中央,我们

的内部在凹陷……


生命的热情原来毫无必要

我们同样从一根树枝

跃向另一根。


  未遂的雨


出来的时候,雨已经

停了;地面的水渍

表明它来过。这些湖

铺展它们的空与冷,大不过

一片玻璃。我们走在玻璃和反影

中间,风摇动叶片,雨点

落下,破碎的声音

像瓷器。某种强烈渴望的东西

拒绝了我们;吸引,又推开

正如一块急转的磁铁:

一次未遂的雨。

磁场仍在。我们移动

在空旷里,在时间里

进入树和天空的界面,分开水汽和云

就像分开春天海岸的流沙。

没有什么被破坏,也没有什么完整;

一些事物正从我们身上掉落,

而我们还不了解那些名字。

雨重新开始。像针咬破了大气;

眼前的一切,街道和身体

将越来越潮湿。我们继续

走,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停。


  水泡


比身体其他部分更白、更危险:

隆起的小山脉,椭圆形,

漂浮在掌心的洋流上。


这些立体、离散的点,

多给它们一些光,

就变成游移变幻的冰山


在巴掌大的地图上

在掌纹裁定的海陆间

涌现,确立新坐标。


我摩擦着它们,从曲线的

运动中寻找切点。阳光下,

我的手掌和一片叶子没有区别。


当载满水的岩石凸起,

透明,圆顶,接连着,

像一个又一个标点。


很难忍住不去破坏,

尽管它们的痛也是你的痛。

用手指做成镊子,鹰爪般


紧紧握住这些球体,

把毛细血管从地表

剥离,叼到半空


又重重坠落:

一小片瘪了气的红色

滞留在水面。


(刊发于《扬子江诗刊》 2018年第3期)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诗意乌兰察布暨首届星火诗会改稿会
  2. 北疆诗韵·放歌火山:《诗刊》社·乌兰察布首届星火诗会成功举办
  3.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曹彦煜:呼和青山
  4. “诗刊祥云诗歌小院”正式授牌
  5.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张城子:沉默中生出湿漉漉的眼睛
  6. 历史 ,在阔步前进!
  7. 9月4日晚8点 | 诗歌大擂台(第33期)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10.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11. 完整榜单>>
  1. 宋耀珍长篇散文诗《红》研讨活动举行
  2. 陈年喜:稿费可以解决当下生活,但未知的老年让人焦虑
  3.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晓角:三天过完十六岁
  4. 存在之思与超现实之越——王山《在白马寺遇见一只鸽子》简评
  5.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杨瑞芳:我把乡愁扛在肩上
  6. 小树林儿童诗社两部诗集首发,专家研讨“让孩子拥抱诗”
  7.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8. 冯茜诗集《大兴安岭的星光下》出版
  9. 代雨东诗词新作选
  10.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