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我这一生,生死交替
要么坚挺,要么软弱
有时,牛逼得爱谁谁
有时,又反复躬着浑浊的身子爬行
我这一生,一会儿火一会儿水
要么闪电,要么枯燥
有时,被大火里外燃烧,被海水多次呛死
有时,干渴在枯井旋即埋葬
我这一生,不是早死了一秒
就是晚生了一分
总是被抛在各式站台,心似海月如钩
心肺 手脚 子宫 乳房 腰肢 哭和笑
都没有搁置在各自的意愿上
黑夜里,两块抵触的巨石
一动不动较劲,血泪四溅……
人在精神、心理层面,是很复杂的构成。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本我”、“自我”与“超我”等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遵循享乐原则,受意识抑制;“自我”(大部分有意识)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部分有意识)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及追求完善的境界。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人格,也反映着人内在的精神冲突。
在基督教的世界观中,人是上帝的创造,里面本有理性和上帝之灵。但始祖亚当犯罪之后,所有人都成了有罪性(sin)之人(因为所有人都在亚当里面),人的心灵昏昧了,成了一方面(有一点)知道何为良善一方面又按着罪性生活、在罪中完全沉沦的存在。这是人痛苦的根源。
文学作为对人的状况的描述,世界性的现代文学中,有许多言说人的内在痛苦的作品。比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的名作:“不:我的心将变成一座高塔,/我自己将在它的边缘上;/那里别无它物,只有痛苦/与无言,只有大千世界。//只有一件在巨大中显得孤单的东西,/他时而变暗,时而又亮起来,/只有一张最后的渴望的脸,/被摈弃为永远无可安慰者。//只有一张最远的石头脸,/甘于承受其内部的重量,/而悄然使之毁灭的广漠空间,/却强迫它日益趋于神圣。”(《孤独者》)里尔克的痛苦(他也将描述为“石头”),最后指向一种盼望:“毁灭”之后,“它日益趋于神圣”。在中文的语境里,我们缺乏对这位神圣者的认识,但我们也不乏许多描述人之内在痛苦的优秀诗篇。这里我们读到的“两块巨石”应该算是。
作者的想象特别丰富,诗中出现多个精彩的意象,比如“要么闪电 ,要么枯燥”、“被大火里外燃烧”、“被海水多次呛死”,最让人触动的当然是那“一动不动较劲,血泪四溅”的“黑夜里,两块抵触的巨石”。这种想象,使人里面的痛苦显得巨大而有动感:那痛苦犹如两块巨石永恒的碰撞(人的这个痛苦是有重量的、有意义的,里尔克也是在这个意义上用了“石头”意象,这个痛苦所指向的不是虚无)。
诗歌需要给读者感受,让读者感受到言说对象在感觉、经验和想象等层面的“具体性”。作者关于痛苦的描述,是非常具体的:“心肺 手脚 子宫 乳房 腰肢 哭和笑/都没有搁置在各自的意愿上”。另外,作者的叙述,在语感上也显得娴熟,比如“我这一生,不是早死了一秒/就是晚生了一分/总是被抛在各式站台,心似海月如钩”,读起来很有节奏感。在主题、意象、想象和语言诸方面,这首诗都表现出作者在现代汉语诗歌写作方面一定的素质。
“每日好诗”专家点评名录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蒋浩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