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立胜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作者:武立胜   2018年03月22日 14:19  中华诗词杂志    1806    收藏

wls.webp


 

    经常听到有人评价别人的诗词作品“没有意境”,且因其“没有意境”,便判之为“不好的诗”甚至“劣诗”。

    何谓意境?《辞海》解释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这里的“艺术境界”,应当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广泛的文学概念。而本文开头所说的意境,则是指属于“文艺作品”范畴的诗词作品中狭义的意境。

    “唯意境论”是今人对意境至上的诗词审美标准的“惯性”沿袭。《辞海》在解释了“意境”的概念后专门提示:“中国古典文论独标境界,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艺术价值。”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云:“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代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叶夔认为意与境并重﹐强调“舒写胸臆”与“发挥景物”应该有机结合。王国维则更是在《人间词话》开篇即道:“词以境界(即意境)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他还说:“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或深浅而已。”由此可见,前人的确把意境作为诗词审美的重要标准。

    然而,事实上,古往今来,尚无谁人制定过、也制定不出一个权威的诗词审美评价规则。一首诗词作品诗之优劣,没有1+1=2或1-1=0这样的标准答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可以分析出不同的诗词审美标准。从形式上,有人提出声韵美、均齐美、对称美、参差美、节奏美等。从风格上,司图空的《二十四诗品》既可以算是对诗词风格的分类,某种意义上亦可以算是诗词风格上的审美标准。诗论大家李元洛先生在其所著的《诗美学》中,将诗之审美分为思想美、感情美、意象美、意境美、想像美、时空美、阳刚美与阴柔美、含蓄美、通感美、语言美、形式美、自然美等等。但是,李元洛先生如此细致、系统、全面、深入的分类,恐怕也不能说已经把诗之审美作到了穷尽。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发现,分类越是细致,意境美在诗美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些被人们普遍认为以意境取胜的诗句美不美?固然美。但是,“流莺三四语,啼破半窗青”(宗渭《早起》),“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又何尝不具备诗词其它美的品质呢?

    因此,尽管意境是诗词作品的重要审美元素,但绝不能把意境作为诗词审美的唯一标准。有理、有趣、有情、有思想,等等,都是诗之美质。如仅以有无意境作为衡量诗词好与不好的标准,则未免有失偏颇也。

  

诗之优劣,不在于用韵之新旧

 

    新旧韵之争论,本已风平浪静。今日旧话重提,并非无事生非,确因有感而发也。

    前不久,假参加“张恺帆诗词研讨会”之机游安徽无为县米公(即米芾)祠,作新韵绝句《游米公洗墨池》二首,其一:“澄波半亩渡云来,宝晋文光射玉台。何水更能同此水,墨汁洗后愈清白。”其二:“竹散清风绕碧池,当年洗墨尽人知。先生轶事传千种,何必回回说拜石。”之后按组织者要求发在了会议微信群里。即刻,群里一位诗友发问:“台与白,一平一仄,不能通押吧?”我一看便知这位先生不懂新韵,为避免争议,便未再搭言。同样是前两日,一位诗友拉我进入一个微信群。入群后发现其连发了三条征稿及诗赛信息,都是只限用平水韵而不接受新韵。

    由此,又联想起我与山西一位诗友就新旧韵问题的交流。此诗友曰:“用新声韵写不出好作品。”我说:“如果你敢肯定所有平水韵作品都比新声韵作品好,我就承认你的论断。”此兄不复作答。

    其实,与此兄持相同观点者不乏其人。然而,果真用新声韵写不出好作品么?试看:“数代安居邻里夸,无端日子被开发。忧心还嘱堂前燕,此处明年不是家。”(徐淙泉《搬迁》) “誓约然诺两情深,腮印娇儿小嘴唇。正月初三打工去,心头一片艳阳春。”(隋鉴武《新年后出外打工》)“炊烟熏暮霭,山影没黄昏。草叶托花梦,树声惊鸟魂。琴清风入室,人静月当门。一曲弹拨后,谁识弦外音。”(徐善加《山居》)“遥看花溪内,纤竹掩草堂。碑亭风瘦影,水槛镜浮光。笔隽千秋气,名留一室芳。三别三吏后,谁敢比文章?”(谷萃健《谒杜公部草堂》)这是我随手从刊物上找来的普通诗友的新韵作品,这些作品虽不能算是传世之作,也绝不能划入“劣诗”之行列吧?既然如此,也就无需找更多的新声韵作品作为“正例”,也无需再找不好的平水韵作品作为“反例”。因为,即便再没有常识的人也知道,不可能所有的平水韵作品都优于新声韵作品。就算是那位断言“用新声韵写不出好作品”的老兄,也绝对不敢说他的任何一个平水韵作品都优于新声韵作品。

    或许有的人会说,旧韵的“优作”数量肯定比新韵多。这个,我当然承认。毕竟新声韵尚处于被诗词作者接受、认可和使用的起步阶段,旧韵作者与旧韵作品的“体量”本身就比新韵要大得多。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如果说旧韵的“优作”数量多于新韵,那么旧韵的“劣作”数量也一定会多于新韵。道理很简单——“体量”使然。那些所谓的“劣诗”、“伪诗”,绝非新韵作者的“专利产品”。

    旧韵之与新韵,如同一个家族里的大哥与小弟。大哥愿意用毛笔就用毛笔,小弟愿意用钢笔就用钢笔。笔只是工具,字才是成果。谁能说,用毛笔的就一定能成为书法家,用钢笔的就一定是“臭字篓子”呢?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