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歌的尴尬处境》
作者:江奕波(离魂)
当今文坛,千奇百怪。诗人作家遍地开花,如雨后春笋般一批批地涌现,是作者就敢自称诗人作家,会炒作就高中大奖,甚至很容易得到什么头衔,真正的优秀诗人作家却一再被别人遗忘和冷落。也许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那样,很多人一贯喜欢抱团取宠,一贯地嫉贤妒能,一贯地见风使舵,一贯地哗然取众人云亦云,对于别人的成就则是冷眼旁观,甚至排挤打压,以至于遍地涌现的只是一些低俗的文字,而那些真正的好诗歌和好诗人却在世俗中沉没。
我真不知道现在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也不知道那些评审专家和编辑到底懂不懂文学,反正在混乱网络中到处都是那些所谓的诗人作家,甚至于知名人士,我真不知道他们的名从何而来。我曾仔细看过那些人的作品,说实话我确实不敢恭维,现代诗纯粹是胡编乱凑,意境混乱不堪、词句牛头不对马嘴,古诗词翻腔走版,有的连韵都押不住,有的完全是按照格律表去填去拼凑;更有甚者,他们为了一点虚伪的名声而去剽窃和抄袭他人的作品。不客气地说,很多人连诗歌的基本常识都没有搞清楚,他们所写的诗歌只不过是一点潜体诗和记叙文来分行而已,然而,就是这样的作品,他们在各种文学大赛上高中大奖,也被评选为优秀诗人,真不知道那些评委和编辑是怎么去想的,如果我们中华文化只是让这样的作品去代表,那么我们的诗歌怎么不被外国人嘲笑呢?我们华夏文明几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曾经涌现过许许多多的奇人异士和绝世名篇,但是现在我们的诗歌却面临如此的窘境,难道我们作为一个诗者真的不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吗?
时代在进步,网络在飞速发展,一些所谓的诗会和平台纷纷涌现,不少人以为建立了一个诗群或者群体就能够成立自己的王国,可以为所欲为,还有一些人以为有了自己的公众平台就真的成为了大主编,殊不知他们所发表的作品含金量究竟如何,一昧发表那种作品又有何意义?就是这样,那些作者沾沾自喜,不再去吸收别人的精华,也不会去懂得提高自己的文学修为,只是一昧沉浸在自以为是的文字里,只是躺在可怜的虚名中标榜那些浅薄的文字。而那些所谓的网络及平台编辑更是如此,他们只是在追求自己的浏览量,为他们的平台带来收益,不管什么样的作品都去发布,并且大力推广。还有某些名人名家及评选机构,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关系网,根本不去分析作品真正的文学艺术价值,轻而易举地就去推承举荐,故此,一些低俗不堪的作品往往成为了举世佳作,一些根本就不配成为诗人的人也就很快吹捧成了知名诗人或著名诗人。
近期,我看到很多作者和读者都发表不少言论,有的抱怨自己的文字无人欣赏,有的自恃清高认为文字不能沾上一点金钱。平心而论,我不承认阅读量和赞赏越多的作品就会越好,但在此我不得不说一句,我们的诗歌必须要面向大众,在这个忙碌的世界,如果我们自己不主动推荐自己和一些优秀作品,那么又有谁会真正认知我们呢?大家不妨看看现在广为流传的那些诗歌,到处的无病呻吟,到处是强拼硬凑,有的低俗枯燥到令人发指,有的晦涩到作者都不知所云,没有一点哲理,没有一丝唯美,也就是这样的作品,大家却在相互分享和吹捧,难道真的就不怕别人笑话我们的诗歌吗?另外,也有一些愤青,他们自以为自己非常优秀,对别人的作品不屑一顾,对于别人的付出好像是理所当然一样,根本不会去考虑别人付出的背后是什么,也不会去思量如何去回报他人。试问一下,既然你不肯去关心别人,那么谁又不有责任去一直支持你尊重你呢?大家应该想想,我们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文字,那么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太多呢?另外,在这个物质享受高于精神享受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作者都是一边呕心沥血地创作,一边为了生存而去拼搏,作为读者,我们可以花费大把时间和金钱在那些通俗不堪的娱乐及花天酒地中,为何不可以多支援一点我们的文学创作呢?如果大家都能带着一个积极的心态对待我们的文字,那么又怎么会让我们的文学如此落寞,让真正有才华的作者心寒和失落,又怎么会让我们的诗歌处于生活的边缘?同时,如果我们的作者再固守那点可怜的自尊,自己都不去以身作则,不去推广自己的文字来感化身边的人,而是任由那些垃圾文字泛滥,那么又怎么去让读者更多地了解诗歌和走向诗歌,又空谈什么诗与远方?
也许有人还在问,我们的诗歌为何到了今天的地步?在此我可以肯定地说,那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尊重自己,我们现在的诗歌太媚俗太僵硬,让关系、利益和某些意图凌驾与文学艺术价值之上,没有真正去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心血,更没有一个端正的心态。一些人只在期待一夜成名,故此他们对真正的纯文学不屑一顾,却宁愿投入那样浮躁的炒作之中,甚至于上当受骗;另一些人带着所谓的清高和孤傲,好像自己的文字写的非常好,别人就应该给他们一个极高的评价,同时根本不愿意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自己;更有甚者,当他们发现别人的作品比他们优秀时,他们不是去学习和交流,而且嫉妒和排挤。而那些所谓的知名诗人呢?他们在得到一个虚名以后就头高于顶目空一切,根本就没有一个诗人应该具备的风骨和情怀,也不会去引导他人,只是一些欺世盗名之辈。文学之路很长,不是一朝一夕,我不否认天生的诗者,但是极为少见,学海无涯,唯有相互交流和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固步自封永远不可能达到文学的巅峰,所以我们在追求一个文学创作的唯美境界之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的修行,只有德才兼备的诗者才能有博大的胸怀,才能写出举世闻名的诗篇。
诚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文明的要求要高于精神文明,而且很多时候也是把娱乐化大众性的文化推承,致使在我国文化领域有了“戏子当道,英雄落泪”一说,一些所谓的二、三流明星一次出场费就数万,他们不仅为各种事物代言,也以各种姿态吸引大家的眼球。但是我们的网络传媒呢?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却不择手段地加以宣传炒作,而对那些为我们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都只是非常冷淡,对我们的诗歌更是漠不关心,甚至于把我们的诗者当做一个异类。大家可以想想,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我们又如何更好地发展我们的诗歌,又如何让我们的诗歌走向辉煌?我曾经说过:“一个真正的诗人并不是在于他写的作品多么优秀,而是在于他能够引导多少人走向诗歌”,如果我们都能够端正态度去引导身边的人,让大家去热爱文学,去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那么我们的诗歌和文学又怎么会置于如此地步,又何来“诗人已死,诗歌已死”一说?诗歌是时代必不可少的产物,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产物,只要我们的诗人都能把自己和诗歌真正融入一体,写出读者的心声和共鸣,那么我们的读者才不会这样消极懒散地对待诗歌,也不会把诗人当做一个异类一样看待。我们中华文化几千年,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但是我们现在的诗歌却面临如此尴尬的境地,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反思,不觉得可悲吗?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也在整治那些不良作风,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路依然比较艰难,我们唯有彻底摒弃那些歪风邪气和不良心态,唯有用灵魂去构架我们的诗歌领域,那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更多的人爱好我们的诗歌,那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诗歌,才会有真正的诗和远方。
作于2018,1,7日
注释:
作于2018,1,7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