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小小的,薄薄的
我不想把你比成针尖
也不想把你比成一根白玉发簪
但我突然想趴在一个人的肩头痛哭
突然想在一个人的耳边说一声
等了千年的一个爱字
说是一排马的牙齿也行
说是一匹儿马抬起后蹄踢在天庭额头上的一个印痕也行
此刻,我想把你说成羌,说成乌孙
说成一个人的小月氏
再把你说成一只党项的羊
或者就是西夏王国里递过来的一张
指纹的传书
其实,它就是敦煌的月牙
就是能让我思念和哭泣的爱人的肩头一样的月牙
就是一把飞天女反弹的,琵琶
点评
这是一首关于敦煌的诗歌。关于敦煌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这个蕴藏着伟大文化的宝库,这个偏于西部戈壁中的曾经繁华的都市,突然间荒凉,突然间又兴盛起来。诗歌的题目首先是给人多义的,可能是敦煌的月牙泉,可能是敦煌夜晚的月牙,可能是由月牙象征的遥远的思念。这种带有古典意象的月牙作为题目一开场就给人一种美好的想象。继而作者在第一段中用一系列的比喻把我的想象拉向了更形象化的意境中:好像针尖,好像发簪,但这些好像都还不够,她是趴在爱人肩头的痛哭,是等待了千年后的一声爱的问候。直到那时我们似乎被突然唤醒。
当年陈寅恪先生大声疾呼的:敦煌,中华文化之伤心史!似乎响彻耳边。只有当中国人走进敦煌,触摸敦煌的沧桑历史,体味千年的壁画、破损的雕塑、屹立的建筑时,我们才能从心里叫出一句久违了,我的敦煌,对那些灿烂的文化说一声:爱!然而这是被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盗掠的敦煌啊,我们又怎能不痛心。
接着在第二段,诗人又继续将走近敦煌的痛用具象的历史诉说,这里是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这里曾经居住着许多神奇的民族,他们甚至在敦煌的遗书里,经卷中把民族的温度用文字留下来。而这些都如同敦煌的月牙,神秘而多情。引无数知识分子千里万里来拜谒。那里藏着一个大大的中化民族史。
最后一段,诗人直接点题,写的是敦煌,是对敦煌那一轮月牙的想象。敦煌就如同被祖国安放在西部的一个月牙,那里安放着一个民族的过往,中西文化交往的风风雨雨,安放着还没有破译的神秘往事。我们共有的敦煌如同月牙清澈明亮,敦煌文化所浸润的多民族融合、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就和反弹琵琶的飞天一样,美丽而多情,神秘而令人向往。
咏物诗歌是中国诗歌的传统,用当代诗歌语言表达尤其需要巧思。这首诗歌借月牙这个意象,表达的是历史情怀,表达的是对敦煌文化的无限挚爱,写出了中国人的心声,我被感染了。
特邀点评:马知遥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耿占春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刘向东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蒋浩 贾鉴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