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诗歌节举行 关注大学生校园诗歌命运

作者: 新浪读书   2017年10月17日 15:07   新浪读书    762    收藏
诗人芒克诗人芒克

  10月15日,由诗人芒克发起的第三届北京诗歌节在北京落幕。本届诗歌节为期三天,举办了高校诗歌与刊物研讨会、“声•字”大型诗歌民谣朗诵会等系列活动。芒克、树才、余秀华等二十余位当代诗人莅临现场,音乐人徐怀超、张荡荡、闫泽欢等人受邀出席。从本届开始,北京诗歌节专设“金葵花奖”,奖励优秀的原创诗人,诗人树才、默默从芒克手中首度接过了金葵花奖章。

  2017年正值新诗百年,而大学生校园诗歌活动,是中国新诗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当下中国诗坛的许多中流砥柱,都曾是校园诗人成长起来的。本届北京诗歌节的一大特色,是对大学生校园诗歌命运的关注。第三届北京诗歌节,不仅邀请十八所高校文学社团共同参与,集中研讨高校诗歌与刊物的生存现状,还评选出了最佳高校诗刊奖。首获北京诗歌节最佳高校诗刊奖的,是北京大学《未名湖》以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的校园诗刊。


  集中研讨大学生诗歌:“诗意可以滋养校园,甚至反哺老师”

  14日上午,“高校诗歌与刊物研讨会”在第三届北京诗歌节上亮相。受邀参会的,包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中国人民大学《静思》学社等近二十家高校文学社团。诗人树才主持了这场研讨会。

  大学毕业已经三十年的诗人树才,彼时正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园诗人,也正是在校园诗歌活动中爱上诗歌,结识了芒克先生,从而生命中拥有了一段绵延三十余年的友谊。“我居然能动用校长的车然后把芒克老师接过去,校长还说树才你挺能干的。”

  “大学校园一直是诗歌的萌发之地。”树才表示,回首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校园诗歌,数十年后依稀可感那种理想主义精神。思想活跃、感触敏锐的大学生们,组织起一个个诗歌社团、创办了各种诗报诗刊、举办朗诵会、研讨会等各式各样的诗歌活动、出版编辑诗集诗选,以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着新诗潮的发展和流变。大学生诗人在那场诗歌大潮中人才频出。当下诗坛的中流砥柱,譬如西川,已步入新诗史册的诗人,譬如海子,无一不是当时大学校园诗歌的“产物”。往前追溯,大学生校园诗歌活动,在我国近百年来一直有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标志中国现代诗歌诞生起,新诗就始终伴随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左右,成为大学生们最青睐的表现新思想、新观念,传达青春情感的文体。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大学即非常活跃的校园诗人闻一多、朱自清、卞之琳、何其芳等,后来都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

  面对正在度过大学生活的校园诗人和诗歌爱好者,诗人陈东东、伐柯等也对纷纷回忆了当年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往年的校园诗歌状况。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9级诗人宋琳,回忆了自己参与创办大学社团、办校园诗刊的过往,“这对诗人之间建立友谊是非常重要的”,“人是有情感的、有思想的生物”。昔日的四川大学校园诗人赵野,诗歌的生涯源于在川大办一次黑板报。他在川大时曾经是非常活跃的,“当时四川的大学生急于想把朦胧诗给pass掉”,“当时很年轻,年轻人应该有这种底气或者豪气”。诗人杨卫表示:“人生,不可能有专家。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作为关照人生的东西,诗歌也好,其他艺术也好,所有的冒险是值得的。你冒多大的险,你在艺术与创造上就走得多远。”

  在诗人祁国看来,一所大学有没有诗社,是衡量大学品质的指标之一。“在校园里传播出诗意和情怀,对一所大学也很重要,滋养校园,甚至反哺到老师。”


  光影歌诗之间  余秀华首现北京诗歌节  

  作为古老的诗歌国度,中国的“歌诗”传统十分悠久,自古以来,诗、乐、舞三种活动便融为一体,承载着中国的诗歌文化,礼乐文明也由此形成。数千年来,诗词戏曲,皆为可吟可唱的作品,直到今日,许多诗歌仍被谱曲吟唱,行吟诗人也不断涌现。民谣是诗与歌的跨界和融合,其歌词往往就是诗歌。因此,当下民谣的热传,也将受冷落的纯诗歌拉回人们的视线。在光与影之间,在诗与歌之间,14日下午,“声•字”大型诗歌民谣朗诵会隆重上演,一直播、CCTV微视等平台同步直播。

诗人余秀华诗人余秀华

  芒克、树才、宋琳、陈东东、高晖、邢宝华、默默、舒羽、二毛、远村、赵野、杨卫、渝儿、祁国、伐柯、陆鱼、徐柏坚等知名诗人,徐怀超、张荡荡、依法莲乐队等“走唱运动”的代表音乐人,纷纷登台朗诵与表演;女诗人余秀华也首次登上北京诗歌节的舞台,带来《别宜昌》、《何须多言》两首诗歌的朗诵。今天的校园诗人与昨天的校园诗人们同台竞技,中央民族大学马小贵、陕西师范大学刘阳鹤、北京大学西哑、北京师范大学从安,分别带来了自己的作品《魏公村的幽灵》、《聒噪诗》、《天台之歌(节选)》、《雕像》。

  “声•字”大型诗歌民谣朗诵会下场,还见证了潜心五年、从八万首备选诗作遴选而成、具有“当代诗歌”美学特质的汉语选本《当代传世诗歌三百首》首发,以及诗人陆渔诗集《以为是爱情》首发。

  北京诗歌节总策划董海平表示,通过前两届的丰厚积淀,北京诗歌节凭借实力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第三届诗歌节将延续前两届风格,一如既往地为诗人和诗歌服务,“这不仅是一次诗人圈内的盛会,更是诗人和大众、学院与坊间的交流契机”。

  奖励优秀原创诗人 金葵花奖首颁树才与默默

  从第三届开始,北京诗歌节专设金葵花奖,奖励优秀的原创诗人。在“声•字”大型诗歌民谣朗诵会上,诗人树才、默默从芒克手中首度接过了金葵花奖章。


2017优秀高校诗刊颁奖典礼2017优秀高校诗刊颁奖典礼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未名湖》,在第三届北京诗歌节上获颁“最佳高校诗刊奖”一等奖;北京师范大学《铁狮子坟诗选》、中国人民大学《静思》、国际关系学院《先河》&《麦芒》、中央民族大学《朱贝骨诗刊》、中国石油大学《喧嚣之外》《海燕诗集》《海燕文学》分别获颁 “最佳高校诗刊奖”二等奖。

  在本届诗歌节上,不少大学生朋友都表示,在今天的大学校园,诗社、诗刊依然是更校园里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但部分校园诗社、诗刊存在经费困难。鉴于此,北京诗歌节组委会特推出了供大学生内部交流之用的学院诗刊《观物》。“回归当下文学书写,我们面临着尴尬的窘境——当我们拉开现代文学所有的抽屉,每个抽屉都盛放着某种主义,而每种主义都已饱和得无以稀释。”“我们对古老的法则仍怀有敬仰之情,但不止如此,我们对新的事物仍然无限好奇。”《观物》,“旨在于挖掘和探索新的可能性书写的诗刊”。《观物》创刊号设置了四个板块:《观·锐》,集中展示13位青年在校诗人的作品;《观·思》,萃集13位校园诗人的诗歌观察和诗学能力;《观·群》展出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复旦大学复旦诗社、中央民族大学朱贝骨诗社的创作情况;《观·界》呈现了在外留学的中国青年诗歌作品。

  据悉,本届诗歌节由微乎科技主办,WUO文化、时间旅行者、1116俱乐部、走唱运动等联合主办,由京瑞温泉国际酒店和意菲尼环境科技提供场地和会务支持,由一直播、CCTV微视提供视频直播支持,喜马拉雅FM提供音频支持。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