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的火炬烧得更亮 2017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系列活动开启

作者:张杰   2017年10月17日 09:15  华西都市报    363    收藏

  诗歌周活动中,中外诗人分享诗意。中为担任诗歌周组委会主任的著名诗人吉狄马加。

  

    灿烂的阳光,清洁的空气,深秋的大凉山,依然温暖。在群山环抱,碧波荡漾的邛海之滨,来自美国、英国、阿根廷、智利、拉脱维亚、泰国、亚美尼亚等国,以及国内多个城市的近百名诗人、诗歌翻译家,相会在一起诵诗、谈诗、思诗,给西昌这座美丽的城市,注入浓浓的诗意。


  10月10日上午,在清脆优雅的乐器独奏声中,2017西昌邛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周,在邛海之滨正式开幕。担任本届国际诗歌周组委会主任的,是从大凉山走出的著名诗人、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他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光明与鹰翅的天石》的致辞。吉狄马加说:“诗人朋友们,我们只要能把诗歌的火炬烧得更亮,当正义战胜邪恶成为不可抗拒的法则,那么,请相信光明与鹰翅的天石就会在我们的前方,也正因为此,我们迈向明天和未来的脚步才不会停止,永远不会停止。”


吉狄马加致辞相信光明与鹰翅的天石就会在我们的前方

    在开幕致辞中,吉狄马加分享了他对诗歌与现实本质关系的洞见,对诗歌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提供智慧充满信心。他说,“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合理更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需要今天的人类在国际政治的层面之外,还应该从更多的方面贡献出智慧以及更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面对重重危机来临的时候,去有效做到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正因为此,由不同的文化作为深厚基础所进行的对话和互动才更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而诗歌作为不同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它并没有远离我们的现实和生活。毫无疑问,在今天它已经再一次成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取向的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诗歌依然在发挥着介入生活和现实的作用。”


  吉狄马加曾用“光明和诗歌涌现的城池”等诗句,赞美成都这座诗意之城,深得人心,传播甚广。此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大凉山,吉狄马加也再次创作诗句来传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的热爱,“朋友们,就在此时此刻,我想到了‘光明与鹰翅的天石’这样一句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的诗句。因为在这片天空与群山静默如初的疆域里,亘古不变的太阳依然在巡视着大地上的万物和生命,时间的光影同样在周而复始地行走过黑暗与光明所构筑的世界,如果你相信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同时你还相信所有的存在都有其隐秘的来源,那么你的心灵和思想才可能与你眼前的这个并非虚拟的现实融为一体。当我们伫立在苍茫的大地心无旁骛地去聆听,我们就能从时间的深处听见风的呓语和光的赞词,由此我们也才有可能在瞬间目睹并接近真理的化身。”


  在演讲的最后,吉狄马加再次提到“光明与鹰翅的天石”这个诗意意象,“诗人朋友们,我们只要能把诗歌的火炬烧得更亮,当正义战胜邪恶成为不可抗拒的法则,那么,请相信光明与鹰翅的天石就会在我们的前方,也正因为此,我们迈向明天和未来的脚步才不会停止,永远不会停止。”


中外诗人探讨诗歌具有社会性,好比“有机森林生态系统”

  国际诗会自然少不了诗人们的思想碰撞。在10日上午和下午,连续举办了两场研讨会。来自拉脱维亚大学现代语言系教授、编辑、评论家乌尔迪斯·贝尔津斯,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诗人阿莱汉德罗·巴卡罗,以及吉狄马加、邱华栋、阿来、侯志明、梁平、倮伍拉且、龚学敏、阿苏越尔、向以鲜、伊沙、李琦、干海兵、鲁娟等中国诗人一起,以“诗人的个体写作与诗歌的社会性存在”为主要议题,分享交流各自对诗人作为个人化写作与诗歌作为社会性存在的关系。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诗人邱华栋从他个人的角度谈到诗歌写作的个体性与诗歌的社会性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有30年写作历史的诗人,他说:“作为一个诗歌写作者,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努力寻找到一种自觉的写作状态。那么,什么叫自觉的写作状态呢?那就是,将个人的写作与更为广大的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在社会、时代、民族、时间等坐标中,不断定位、调整、确认的过程。”他运用一棵树与一片森林的关系,深度解释这种关系,“一棵树与另外一棵树的区别是如此之大,但是当这些树聚集在一起,它们就成为可以影响更大的有机森林生态系统。”


  智利诗人奥斯卡·萨夫德拉,在诺苏艺术馆诗人之家,向大家介绍了他在智利进行校园诗歌教育实践的经验和心得。他在智利经常举办面向贫苦大众和小孩子的诗歌活动,目的是让更多非诗人的大众有更多接触诗歌的机会,“让他们爱上诗歌、享受诗歌,也让更多的人知道诗歌的重要,诗要拿来读,拿来爱,诗要拿出来分享,让诗意注入到生活和现实之中。”


  在研讨会的过程中,诗人们还进行了诗歌朗诵,现场诗意的氛围格外浓厚。西昌的美丽,也让中外诗人们赞不绝口,来自泰国的诗人梦凌感叹,“这里的蓝天白云,让我很震撼!”


  本届诗歌周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四川省作协、新华文轩出版传媒、凉山州人民政府等主办,《星星》诗刊社、巴金文学院等参与承办。在接下来的日程中,诗人们还将进行多场诗歌朗诵,走进大学举办诗歌讲座,诗集签售,他们还将用脚步丈量这片诗意的土地,进行田野文化调研活动,切实感受诗意与现实的具体连接。


责任编辑:马赫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