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诗人在杜甫草堂头脑风暴 畅谈“现实和想象中的城市与诗”

作者:张杰   2017年09月15日 10:00  封面新闻    721    收藏

9月13日晚上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后,参加“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中外诗人们迎来了行程满满的一天。9月14日上午,诗人们在新华宾馆以“天府诗韵·现实和想象中的城市与诗”为题,对城市、诗歌、技术等重要概念进行了观点交流,灵感火花不断。下午,诗人们又乘车前往杜甫草堂,参加了一场中外诗人同台读诗活动。


微信图片_20170915115606


“你快速阅读许多日新月异的当代诗歌,就像在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


诗歌与人生存的自然和科技环境又密不可分,诗人又是如何看待诗与城市、技术之间关系? 9月14日上午,“2017首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的近百名中外诗人们相聚一堂,在梁平、叶延滨、高兴、树才四位诗人的主持下,就“天府诗韵·现实和想象中的城市与诗”的论题,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荷兰诗人杨贝柯,罗马尼亚诗人迪努·弗勒门德, 美国诗人徐贞敏,中国诗人叶延滨、高兴、沈苇等人先后做了交流发言。诗人们从各自创作和人生体验的角度,对诗歌、城市,以及诗歌与城市关系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而精微的洞察。 美国诗人徐贞敏,中国诗人叶延滨、高兴、沈苇等人先后做了交流发言。诗人们从各自创作和人生体验的角度,对诗歌、城市,以及诗歌与城市关系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而精微的洞察。


城市作为人类的重要存在场合,被诗人深入思考。荷兰诗人杨贝柯对诗歌与城市的关系,有很特别的观察:“作为一个物理空间、一个共同体、一种居住场所、一个有机体或一系列的动作,城市对当代艺术形式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活动中心或一件艺术品,更多的是作为展示现代艺术形式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和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诗歌是一座语言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异质体,既可以部分起作用,又可以整体起作用。正如城市包含了使其充满活力的排水、电力和交通系统一样,诗歌包含了隐喻、象征、音韵这些元素。你快速阅读许多日新月异的当代诗歌,就像在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一辆公共汽车瞬间阻挡了你的视线,汽车离开后,视线变得开阔,十字路口却挤满了过马路的人们。”


技术与诗意的关系,也一直是诗人关心的焦点话题。罗马尼亚诗人迪努·弗勒门德说,“我不知道, 在未来,技术是否会创造出比诗歌这种简单的多功能逻辑,更为细腻的东西。虚拟现实是否会日益侵入真实生活,并不令我忧虑。未来的诗人 李白在同一首四行诗中,是否会用“低头思电脑”来替代“低头思故乡”……情感的衰退将起作用,为什么不会呢?然而,另一项灵魂工程 就必须开始运转,小心翼翼地,特别特别小心翼翼地……”


来自美国的女诗人是个“成都通”


美国诗人徐贞敏对成都的了解堪称地道的“成都通”。她在发言中首先感谢成都,“老实说,如果不是成都的缘故,我可能不会成为一个诗人,或者说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双语诗人。”徐贞敏说,自己曾经想到“总有一天我会将我的诗付梓出版,但要不是因为2001年的成都之行,那一天可能会迟到半辈子。”当时在攻读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的徐贞敏,在从事中文现代诗研究时,她的导师莉迪亚·刘建议她到成都见一见诗人翟永明,从此她认识了更多的成都诗人,了解更多的成都诗歌,并且在翟永明的鼓励下,开始了中文诗的创作。在徐贞敏看来,“成都作为诗歌天堂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有着囊括了大量作家、学者、音乐家和学生的社区,而这些社区成员们都互相交流作品和思想。趣味横生的交谈在成都已经司空见惯,在这里,想法和玩笑能不翼而飞,彼此碰撞,须臾之间就成了装饰艺术、妙笔丹青。成都之所以作为诗歌之城,不在于它的高楼大厦,而是因为它富饶的诗与艺术的传统,是因为在这里,每一天都被赋予意义(通过与朋友共度时光、分享创作、谈笑风生),是因为作家、音乐家以及读者社区之间的包容,是因为这座城的活力,耗时甚长的火锅晚餐与午夜烧烤,以及这里用节日、读书会、沙龙、艺术展与社区活动等形式对诗歌与艺术的支持。”


来自新疆的诗人沈苇则用诗一样的语言谈到他认识的“故城”——楼兰、尼雅、丹丹乌里克、交河、高昌、阿里麻力、天山深处的乌孙城、帕米尔高原的羯盘陀……“在生活之城,在热闹与便捷、严峻与不堪并存的现实中,我对西域消失的部分更感兴趣,它能点燃我的历史想象。或许我已患上严重的单相思:如此迷恋世界消失的部分……为了生活和诗,更为了诗里的“元素”和“大气层”,我愿意认识更多死去的城。每一座故城、每一个遗址,都如此慷慨,在为我们提 供新的视点和起点。”


在朗诵会现场,由吉狄马加先生主持了来自以色列的诗人阿米尔·欧尔的诗集中文版《时间博物馆》的首发式,并向在座的诗人们介绍了阿米尔的诗学特征,认为他的诗通过翻译,将会被更多的中国读者所喜爱。阿米尔上台发言说,对自己的书能在成都国际诗歌周上首发,“感到非常荣幸。成都是一个对文学充满敬意的城市。”自己的诗作被翻译成中文,也让他感到很激动,“中文是古老的伟大语言。”


中外诗人草堂读诗  

让诗歌遇见川剧、民谣


“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柳永《一寸金·成都》,张籍《成都曲》,陆游《成都书事》等古典诗词被精彩演绎,中国和外国诗人轮番上台朗诵自己的现代诗作……,14日下午,2017成都首届国际诗歌周在草堂举行了“草堂读诗”活动,中外近30个国家的近百位诗人,相聚草堂,吟诗赏词听曲。诗人们通过诗歌这一共通的人类语言,彼此感受对方的诗句,增进了对彼此心灵和精神的深入了解。恰逢细雨霏霏,凉风阵阵,在草堂的翠竹苍松、红墙灰瓦间,诗人们也再次从深切感受到成都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之美。


微信图片_20170915115706

中国诗人沈苇


微信图片_20170915115703

法国诗人 伊冯•勒芒草堂读诗


在朗诵环节,李瑾的《世说新语》,车延高的《石匠》,李少君《西山如隐》,叶舟《绝句》,李亚伟《深杯》被专业朗诵人员上台朗诵。诗人李琦、娜夜、沈苇则分别上台朗诵自己的诗歌《这就是时光》、《想兰州》、《沙》等。来自俄国的著名诗人、翻译家、普希金文学奖获得者马克西姆·阿梅林上台朗诵他的《无题》拉开国外诗人朗诵的环节。之后来自法国的诗人伊冯·勒芒朗诵了《柯布西耶的电梯》,以色列诗人阿米尔上台朗诵 《绽放》。


微信图片_20170915115657


微信图片_20170915115700


在诗歌朗诵的同时,川剧唱段、水袖舞蹈、川剧变脸、茶艺、中国功夫,来自欧洲的民谣乐队带来的清新文艺的演出,自然穿插其中,深深吸引了中外诗人们,以及在草堂的普通游客们。现场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著名汉学家、美国诗人梅丹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副院长斯蒂芬·切利,以色列诗人阿米尔·欧尔,以及沈苇、娜夜、树才、高兴、雷平阳、李亚伟、李琦、向以显、李永才等人都神情专注,很多诗人都拿起手机一直对着台上录像。


微信图片_20170915115654


在朗诵会活动之外,记者也采访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副院长斯蒂芬·切利,他是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来成都,成都给他最深刻的印象是,“这里的人非常友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人都显得很有活力。成都的天气湿润,空气也给我带来很舒服的皮肤触感。”在成都参加诗歌周,让切利爱上了成都,对四川有了更多的兴趣,“这次行程安排非常密集,没有时间去更远的地方,下次我会专门来四川,去看看四川的山川河流,感受蜀地的自然之美。”


微信图片_20170915115650

美国印第安诗人西蒙


美国印第安诗人西蒙·欧迪斯,是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金藏羚羊获奖人。对这场朗诵会他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对杜甫雕像非常感兴趣,在朗诵会开始之前,他就高兴地上台与之合影。他说,自己对中国诗歌的了解虽然不多,“但很早就知道杜甫的诗歌,知道杜甫诗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来成都几天,去过几个地方,“也让我感受到,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密切,人与土地的关系非常密切。”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李白成为连接我们友谊的桥梁” 中国与拉美诗人以诗会友
  2. 不止于凝望,不止于赞叹——中外诗人参观故宫博物院
  3. 百年北海,诗意盎然——记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之北海诗会
  4. 长城上,千年斑驳成诗,诉予我听——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人参观慕田峪长城
  5. 诗歌搭建桥梁,编织超越时空的纽带——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侧记
  6.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7.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8.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