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第五届中国(海宁)·徐志摩微诗歌大赛终评会在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建新参加。
本届微诗歌大赛共有96首微诗歌入围终评,经过7位评委紧张有序的评审,终评会初步评选产生2件一等奖、3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10件佳作奖和10件大学生特别奖。其中,草根书生的《孤独》及安世乔的《空巢的村落》拟获今年微诗歌大赛一等奖。正式获奖名单将在拟获奖名单社会公示一周后揭晓。
2017第五届中国(海宁)·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于今年4月14日启动征稿,7月14日截稿,3个月共收到稿件27984首。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届微诗歌大赛呈现影响更广泛、作者更年轻、作品更优秀的特点。
今年是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举办的第五年,比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除全国所有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参赛者投稿外,今年大赛组委会还收到了来自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等6个国家的参赛选手投稿,参与范围之广超过往届。
同时,大学生投稿作品达9001首,占总投稿数32%,相比去年的11%有了大幅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投稿大学生来自海内外的1100所高校,其中,国外高校11所,包括悉尼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等名校。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给了作品不同的“分量”。在选题上,本届微诗歌大赛的投稿作品不再拘泥于思乡、母爱等传统主题,更多创作者将目光投向了更加细微细腻的心灵感触;在用词上,创作者不再局限于追求唯美、哀愁、隐晦等,而是让大家知道,原来诗也可以是幽默的,贴近生活的。
大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投稿增多,但稿件质量没有被拉低。在今年投稿稿件中,不符合投稿条件稿件、重复稿件明显减少,且大多数参赛者都能回归诗的纯粹,在诗中展现真善美,用多样的表现形式来传递诗的生命力。
评审现场,高质量的作品让评委们享受到了一场触碰心灵的盛宴。在评审过程中,评委们时而在优秀作品的评选上展现出非同一般的默契,时而在各有千秋的作品的抉择上持有不同的见解。
最后,海职高诗教基地的师生代表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这30首拟获奖作品,让大家在优美的旋律中听到了来自不同人文字里的故事。
据了解,本次终评会在爱海宁APP直播,截至终评会结束,吸引超过14万人次在线观看。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