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在诗歌中安然居住

作者:张洁 花语   2017年07月24日 08:38  中国诗歌网    3699    收藏

编者按:

    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同时也是诗人。她们以柔软细腻的诗心,勾勒着生活点滴、倾诉着爱恨情仇。她们用人生来膜拜诗歌,也用诗歌温暖人生。“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中国诗歌网最新推出“女诗人系列”访谈,带你近距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风景。欲知“女诗人养成记”,请随我们一起,探访她们的生活现场,感受她们文字中的温度。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

53-女诗人-内页


张洁(诗人主页)女诗人居襄阳。鲁迅文学院第31届高研班学员。已出版个人诗集《草上的月亮》《60首诗·张洁卷》、合集《十二女子诗坊》等。获首届金迪诗歌奖年度优秀诗人奖,《新诗大观》2013年度优秀诗人奖,《时代文学》2014年度诗人奖,第五届“自由诗歌奖·最值得研究的诗歌人物”。另著有评论、随笔和心理分析小说。



访谈
 



1、花语:襄阳,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你生于襄阳,童年留给你最深的记忆是什么?对你的一生有什么影响?

张洁:襄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对于历史中的襄阳,特别是古代的襄阳,我也很向往。然而也许是汽车的尾气太重了吧,即使走近古城墙根,我也很难嗅出它曾有的幽香……时间或许能成为一种沉淀,但是奔涌的洪涛却难以做到……那,还是谈谈我自己吧。我出生在湖北襄阳一个普通的农家。我们村子很大,全部姓张,算是一个大家族,距离市中心二十几公里,现在已划归市区。但在我小时候,可是感觉天遥地远的,我直到初中毕业那年才第一次进城。说起童年,我至今尚未写出它,我想我永远也写不出它。它给我的,几乎等于我的全部。回忆童年,心中的滋味是非常复杂的。童年的人、事,当时的感受,至今历历在目。我常常忘记后来的事,但起初的,却想忘也忘不掉。如果我要完整全面地呈现我童年时的一切,我想我一定将成为当今最为苦情的诗人。可惜我不能写。甚至我至今无法真正消化那些东西……我们不能不承认,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发生了那么多事,轻飘飘的纸页如何承载得动呢……但我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去回忆,去用诗歌触及它。我巧妙地避开很多荆棘蒺藜甚至枪林弹雨,仅仅只拾回一片落花几粒石子。仅仅如此。要评估故乡和童年对我人生与写作的重要性,我觉得怎么说也不为过的。尽管我没有写出它的真实,但它的真实一直在影响我,影响我的生命和我笔下的文字。


2、花语:听说你从小到大都很会读书,做学霸的滋味如何?

张洁:我上学的时候还没有“学霸”这个词,不过我自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没有害怕过考试。当时年纪小,满足于老师的宠爱和同学羡慕的眼光,信心满满,以为这世上就没有我做不成的事。然而,走过半生之后回头看,当年的“荣耀”结出的唯一果实,就是难以破碎的骄傲。这骄傲让我吃了不少苦头。现在我必须学习另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谦卑。


3、花语:很多诗人都曾经做过文学少年、文学青年,你也是这样吗?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当时有什么特别影响到你的人或事吗?对你来说,最初的写作动机是什么?写诗始于何年?

张洁:看过一些传记类的文章,发现很多作家诗人很早就有写作的冲动。我在这方面好像有点异类呢。怎么说呢,感觉我经历的就是一个在许多人启发下不断自我发现的过程。小学初中时期,我很讨厌写作文,也不记得有过自发的写作。但上师范后第一次作文就受到老师的表扬。一年级时我同时遇见了两个老师,一个借给我很多书,要我大量的阅读;另一个给我布置了练笔作业,要求我每周写2-3篇文章交给他。从那时候起,我才开始有意识地观察世界和生活。我们校园周围所有的植物、学校所有的老师和班级的同学,几乎都被我记录或描写过。不久我加入了校园文学社,在那里,在和社员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开始懵懵懂懂产生了写作的愿望。之后我开始偷偷写小说,说起来好笑,那时我的小说都是投给《收获》呀《萌芽》呀这些刊物,我还记得有一张退稿信说我没有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哈哈,都是那个时代的创作原则。现在回忆起来,最初的写作动机恐怕与成名成家的理想有直接的关系。八十年代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期,而我们师范生的前途大致已经能够一眼看到底——一辈子做个穷教书匠,默默无闻。所以在师范生中最容易产生“野心家”或“空想家”,希望通过写作来实现自己的“剩余”价值。但是,理想归理想,要坚持下去,谈何容易。大多数人毕业之后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早早晚晚都放弃了。我也经历了坚持-放弃-重拾的过程。这个挣扎的过程内心很苦。很多年里,我心里想的是不能叫我的恩师失望。毕业之际,我从一个同学那里得知,教我古典文学的王老师曾对他和另外几个同学夸赞我,意指我将来有希望赶超“大书上的张洁”。我十分惊讶。因为我自己从没这样想过,更不知道老师竟如此看重我。从此我要变成老师眼中的那个人……呀,再说下去,故事太长,还是回到题目吧,写诗始于何年?虽然我在八十年代就在两位老师的引导下接触到现代诗,但当时的兴趣却在小说上。所以写诗的时间并不长,真正意义的诗歌写作开始于2009年。2008年的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我们当地非常优秀的一位前辈诗人,在和他的短信交流中随手涂抹的几行句子,竟然被他夸赞,说是好诗。我重新回到诗歌,就是从这里开始。然后,一发而不可收。当时没有考虑别的,就是想写,写,写。写诗成了我最大的乐趣。到这个时候,写作的意义于我已完全不同于青年时期,二十年中积累的生活和情绪,需要表达。这个时候体验到一种真正由写作本身带来的纯粹的快乐。


9


4、花语:你师范毕业做了教师吗?喜欢你的工作吗?你的工作与诗歌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张洁:是的。一直做中学教师。虽然我尽力把工作做得相当不错,但老实说,我并不喜欢做教师。我一直渴望的是做图书管理员,可以每天读书。后来我读到博尔赫斯的句子:“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哇,这不就是我心里话吗!至于工作与诗歌写作之间的关系,我想任何一个谋生的职业对于作者的文学创作来说,大约都会产生正负两面的影响。一方面,工作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和体验的窗口,另一方面,职业的特点也会使写作在某个方面受限。具体到我自己,似乎又成了一个例外。一方面,我的写作内容几乎完全与我的工作环境对象内容无关;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的循规蹈矩也并没有限制我的思维和写作,这一点,我想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突破的。


5、花语:你哪一年改行学心理学的?为什么想到做心理咨询师?

张洁:大约10年前吧。最初就是想通过学习达到自我医治。然后取得了证书,能帮助一些人,特别开心。


6、花语:你觉得现代人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吗?在维护个人心理健康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洁:我想你也知道的,严重,很严重。大概你我的身边都不缺少在心理疾患中苦苦挣扎的人。具体的数据我就不引用了。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生活的变故、身体的疼痛或衰败、安全感价值感的丧失,等等,都会引发心理问题。大多数人遇到问题时采取压制回避的态度,累积的结果,就是愈来愈严重的抑郁、焦虑等。抑郁症在当今差不多算是顽疾,主要原因不是治疗者不懂病因不懂治疗方法,而是他开出的药方抓不到药。这药方就是爱,无条件的爱;就是关系,接纳的、支持的关系。


6、花语:我看你很多照片都身着红色衣服,红色是你最喜欢的颜色吗?如果用颜色来形容自己的作品,你选择哪种颜色?

张洁:哈,也不是啦。可能是年龄大了,又或许是时代变了,我最近几年的确衣服颜色鲜艳多了,大红大绿也穿起来了。记得年轻时可不是这样,那时我只重黑白二色。用颜色来形容自己的诗歌作品,嗯,还真有点难呢,说不好,各种颜色都有?也许,红橙黄绿青蓝紫,上帝原创的世界才是最完美的。人的创作,不过是在尝试对这唯一原创作品的模仿。


8


7、花语:有人批评中国人缺少信仰,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知道你相信上帝,对你来说,做一个基督徒意味着什么?

张洁:是的,我也看过不少这方面的论述。不过,我以为,笼统地批评某个文化,或者意义不大。任何一个民族今日的心灵面貌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当大家开始意识到出了什么问题时,也正是归正道路的起点。我是信仰基督的。我也认识很多同样信仰的诗人作家。对我来说,做一个基督徒,首先意味着被爱和医治。前面我说过,十多年前我曾寻求过心理学的帮助,心理学的确能对人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心理医治能开出药方却抓不出良药,因为心理学提供不了良药。这药只在上帝手中。做一个基督徒,同时也意味着爱、信靠与顺服。爱那位无条件爱我的上帝,并把祂的爱传递给身边的人。顺服上帝的指引,并且在凡事上信靠祂。这让我不再靠自己,也不依靠任何人的势力,相信自己的一切都掌握在上帝手中,祂必时刻与我同在,按祂的美意为我成就一切,这让我活得更轻松和自由。


8、花语:虽然多年前就听说过你,也在网络上有过一些互动,但一直没有见过面。感觉你性格很沉静内敛,是这样吗?是否也有焦虑或矫情的时候?

张洁:我比较内向羞涩,很不擅长人际交往,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我总是会想要逃跑。沉静,有一点点吧;或者说,我还在学着更沉静。期间还会冒出焦虑呀矫情呀这些。从前我背过一句箴言,叫“群聚防口,独居守心”,常以此提醒自己。现在我更多地借助于祈祷。


10、花语:文学在现代已经渐渐失去了它引导人类心灵生活的功用,诗歌更是愈来愈边缘化。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还能做一个纯粹的诗人吗?

张洁:的确如此。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有必要努力做一个纯粹的诗人。


11、花语: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你如何看待“名”?感觉你比较低调,是不是真的做到淡泊名利了?

张洁:张爱玲曾经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她说出名趁早,当然有她特定的语境。我曾经写过一首小长诗,题目就叫《名》。“名”的历史,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这里我就不多谈它了。我认为,名也好,利也罢,本身都是好的,至少也是中性的。但追求名利的手段方式却值得警惕。另一方面,如果一旦将名利视同偶像来崇拜,名利就必然成为自己的枷锁,带来的结果就是灵魂之苦。


12、花语:“诗,始于气质,终于灵魂。拥有伟大的灵魂,才能写出伟大的诗”是你的诗观吗?

张洁:是的。2012年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加以阐述,题目叫《诗歌:从气质到灵魂》,后来收在我的诗集《草上的月亮》出版后记中,网上应该也可以搜到。

我当然知道,当今是价值多元的时代,人有各样的活法,诗有各样的写法。但我有我的坚持。我相信上帝赐给人类语言的能力,一定有极其美好的旨意。


5


2000年左右,诸葛亮广场


13、花语:你眼中的好诗应该是怎样的?

张洁:如果要详细描述界定,可能需要长篇累牍。我愿意浓缩成一句话:内容有价值,形式有美感,语言有发明。还有:原创性。


14、花语:你除了写诗,还写作诗论诗评,能谈谈你对中国百年新诗的看法吗?

张洁:在我个人的阅读视野里,我看到中国新诗百年来积累的大量的财富,等待我们去发现,再发现。我不喜欢耸人听闻去赚取眼球,也不欣赏矫枉过正。真理应该是中庸的。


15、花语:在诗歌评论方面,有没有遇见烦恼的问题?

张洁:有。烦恼的就是常有人客气或不客气地要我去评论(就其目的,更准确地说是要我去夸赞)他的作品。因此,我有很长一段时间离开,不再涉足评论。


16、花语:阅读你的诗歌作品,感觉你一直在求变求新,是这样吗?你如果评价自己的创作?你有写作计划吗?

张洁:过去提起写作,人们常常会评论风格。我知道有许多人追求风格,刻意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有理论主张风格就是辨识度。风格越清晰可辩,就越成功。对此,我持保留态度。前句所说的“成功”,在我看来就是局部、暂时的、功利性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不断超越和突破自己。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限的,即使毕生努力,所抵达的远方也极其有限。我们脚印留下的曲线,或许也正是我们的风格。这是自然而然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再敏感多情,但却可以更加智慧。另一方面,我相信,并亲身体验到想象力不断发展带来的幸福。这些,应该都反映在我的作品中。

我的写作目前没有计划。写小说等其他文体应该有计划,写诗不必。因为身体原因,我的小说计划已搁置。诗,来自于上帝所赐的灵感,无法提前计划。正如弥尔顿创作《失乐园》,提笔前总是呼求圣灵的恩赐,而圣灵的确每夜访问他。


17、花语:你以怎样的频率在写诗,你的创作量大吗?

张洁:总的来看,我的创作量不算小。没有大致不变的频率,有时我一天就写好几首,有时半个月也不着一字。但基本上我每个月都会写。一年的创作量,多的时候一两百首,少的时候几十首。


2


18、花语:阅读你的作品,感觉你有过相当数量的阅读,阅读与你个人写作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心得跟我们分享吗?

张洁:嗯,是这样的,我本身是中文专业毕业的,相对而言,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文学作品。中国古典文学,是我年轻时打下的基础。真正开始写诗之后反而不读了。十几岁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唐诗宋词,又背又抄的,挺着迷。现在回想,也许正是对古诗词的着迷,成了当年的我与现代诗之间的一个障碍。除了古诗词,我也喜欢古文,甚至野史笔记等。相比之下,中国古典小说,我倒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我不喜欢过于故事性的东西,我喜欢的是故事背后的东西。而这,显然,中国古典小说没能带给我。其实,从整体来看,我的诗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并不大,可能偶有用典而已。但以古典文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却无遗是深入骨髓的。已经融化在血液中的东西,没有人能分清它们从何而来了。

外国小说,开阔了我的文学眼界。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曾经有两年的时间,我几乎遍读了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那时我尤其钟爱《百年孤独》这类非现实主义的作品。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我一开始根本读不懂,但却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从广泛的阅读中,我第一次知道了,我们在文学理论课堂上所学的东西是多么陈腐而又可笑;第一次知道了,文学其实是一种创造,仅次于上帝创造之创造。我在外国小说中所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同样也波及到我的诗歌写作。至于外国诗歌,因为不能阅读原文,所以其实读得很不全面很不系统。我分不清什么流派什么主义,仅在已有的译本中选择喜欢的阅读。我尤其爱读外国诗人的诗论诗评。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只能阅读译诗的不足。自我感觉,大量的阅读对我的写作影响不小。当然有些影响也许目前还未显明出来。其实,阅读的益处,首先是思想上的。如果一个写作者思想上不成长心灵上不成熟,他的写作无论起点多高,后来都将是自我重复。一个好的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读者。


19、花语:经常出国有些怎样的感悟?和我们简单描述一下你当下的生活状态好吗?

张洁:对异域之美的欣赏,仅仅是最初浅的层面。而站在另一种文化风景中,回望自己的来处,或许能看得更全面和清晰?至少应该会有新的角度、新的发现。并且,也勾起了我对历史的兴趣,我更想去追根溯源。

目前的我比较自由(包括身心灵),阅读和学习植物占据了我大量的时间。大多数时候我宅在家里。礼拜天我聚会。冬天旅行。


20、花语:你足够重视自己的身体吗?听说前几年你生了一场病,是怎么回事,现在完全康复了吗?身体对写作的影响大吗?你觉得一个诗人作家在身体健康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张洁:有人说,如果不生病,你就不会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对我来说,真是这样的。如果不是前几年突如其来的身体状况,我还以为自己是二十岁,可以任意驱使自己的身体。腰椎间盘突出症尽管不要命,但是最严重时,在医院躺了一个月走不了路,每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疼痛,折磨得我生不如死。而且这病无法根治,之后还是要特别注意保护保养,否则很容易复发。生病对我写作的直接影响就是我放弃了写到半途的长篇小说。据我了解,许多作家诗人都会有或轻或重的腰椎颈椎不适,也算是职业病吧。我想给所有的朋友一个小小的忠告:在生病之前,提前注意到你的身体。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是必要的。


21、花语:说两句让你受益匪浅的哲言

张洁: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使徒保罗)

寻找真理,你或可以找到安慰;寻找安慰,你既得不到安慰,也得不到真理。(C.S.路易斯)


22、花语:未来,你有什么样的展望,能否提前透漏一下?

张洁:呀,具体的,没有。笼统的,有一个方向吧,就是——继续成长。


4

90年代,汉江河边


简评四则



著名诗人、翻译家王家新:


很高兴“发现”张洁的诗,不仅因为她就“出自”我的家乡一带,更在于她的诗本身和艺术追求本身让我感到很亲近。她的诗已达到一个相当水准,而且展露出她的潜力——她会不断突破、提升和刷新自己的,我相信。


著名诗人田禾:


张洁是一位固守传统,然而又是现代意识强烈的诗人。她的诗歌,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是深入到灵魂的而又有根的写作,她把根坚实地深扎在襄阳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最后开出繁茂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张洁的诗歌,短小精粹,智慧空灵,或轻柔唯美,或刚猛严峻,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内蕴而有深度。


著名诗歌评论家、教授苗雨时:


从灵魂写作到神性书写,从此岸跃向彼岸,从现实关注进到终极关怀。张洁的诗,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虽然此种超越中,带着留恋和感伤,有着探索和彷徨,但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奋然前行。她从自身的生存转折中建立起了对生命的自信。她的诗写,超出了性别意识,而以个体生命“人”的身份,与世界和人类对话。她正视人类现有的生存困境,站在社会良知的立场上,维护人的尊严,抗拒人性的各种异化,为自己营造了一种高贵的精神场域,从生存的废墟上剥离出“一个高尚而歌唱着的圣洁灵魂”。因而,她的话语方式,少了些女性的柔媚与自恋,而多了些大气和遒劲,具有刚柔相济的“双声”写作特征。她的诗,把生命的感性与理性、沉思与抒情有机地融合起来,把外在事物纳入心灵,转化为生命的本质,然后以贴近心灵、贴近生命的原创语言,完成话语的定型,从而形成了她诗的整体韵致和风格。


著名诗人杨林:


张洁的诗歌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痛感。爱之愈切痛之愈深,她对这个尘世爱得太深,诗歌所展现的就是感动、透彻与境界。她始终将这种痛与爱植入诗歌之中,形成具有浓郁而又感人至深的独特语境,并营造出一种使人迷恋的气场,而这气场又明显区别于一般女性的柔情。她有时候是悱恻的也是悠远的,有时候是悲哀的也是透悟的,有时候是细腻的也是浩淼的,有时候是孤绝的也是纯粹的。她极其善于将生活的内质呈现出来,用诗性语言去处理个我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并逐步提升诗歌所赋予的额外智性境界。“一切的悲哀都是时间预设的结局。牧草绿了,又黄了。曼陀罗开了,又谢了。相爱的人们,聚了又散了。”她似乎是痛过之后格外地清醒,又似乎是从生活的悲苦里抽身而出,让我们跟着她感动而后超越。是的,正如她说的:“他们并不知道,是你们,把天说亮的”,张洁就这样用既感性又理性、既设身处地又置之度外的诗写策略,让读者在她的诗歌语境里沉迷、感悟与透彻。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光阴里的诗意与传承—— “青春诗会”40年:记录时代脚步,见证数代青年诗人成长
  2. 陆游邀请你来写诗!第三届桂冠诗歌奖启幕
  3. 重立人民性与重塑主体性——对当前新工业诗歌写作的一次掠观或几点体会
  4. 每日好诗第448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每日好诗第448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7. 第445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9. 诗人陈先发当选安徽省作协主席
  10. 金奖八千〡首届“今世缘典藏杯”诗歌征集活动开启
  1. 《青春,如风有信》(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中外对照文版新书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2.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5. “东京梦华·菊香宋韵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开幕式暨座谈会成功举办
  6. “青春回眸•青春诗会四十届庆典”开幕式暨“青春四十届·致敬诗歌和青春”座谈会隆重举行
  7. “每日好诗直播间”暂停一周
  8. 第444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10. 博士论文《〈诗刊〉社“青春诗会”研究》(节选)丨左存文
  1.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2. 在秋的收获中聆听诗的声音丨《诗刊》2025年征订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4. 每日好诗第447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6. 每日好诗第447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新时代新工业诗歌呈现出应有的精神和气象
  8. 每日好诗第446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9. 第四届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颁奖
  10.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在伟大改革实践中激荡文学澎湃力量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6.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