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作者: 曹 韵
«满庭芳 • 咏故乡上海»
涓涓细流,百汇成江,
吴侬软语凝萃。
十里洋场,多少繁华梦。
东方明珠宛若,
星月照、浦江两岸。
石库门,天井明窗,
儿时旧城厢。
常忆,离家时,
沪音在口,随伴天涯。
无计解离愁,只好忘忧。
星鬓千里归还,
满城皆、新上海人。
春风在,栀子花香,仍年年豆蔻。
作者 : 曹 韵
(词文自译)
涓涓细流,千波百汇。黄浦江,就是故乡上海的象征。那江阔云平的画卷,那轮笛声声回响,总是激起我思乡的眷恋。
上海的方言,荟萃凝聚了江浙方言的精髓,听起来独有大都会的韵致与圆熟。开埠以来,最初的移民与本地人一起,天南海北,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时间里浸染,愈久愈醇。是的,多少绮丽旧梦 ,多少过往传奇,让昔日的海上繁华瑰丽,变成了几代人的精神梦想。曾记得,当年,我从上海大厦的窗前远望,目光越过外白渡桥的宏厚铿锵。那里,就是黄浦公园以南 ,延续百年的十里洋场,车马喧喧,人潮熙攘的景象,仿佛依然演绎至今。
夜景,璀璨如星,东方明珠塔,陆家嘴的灯光楼宇剪影盛景,映照在浦江两岸,就好像星月烘托,交相辉映,闪烁在深邃无边的梦境。
总是回想起很年幼的时候住过的,位于南市区的石库门老房子。那高高的天井,壁角有青苔 ; 那宽大的木窗,玻璃明亮闪着天光 ; 还有那摆满成套红木海派家具的后厢房,玲珑雕花的红木梳妆台上,是晶莹剔透的香水瓶。
究竟是什么时候啊,离开了家乡,带着一口流利的上海方言啊远到他乡。从南方到北方的广袤高原,后来又到了更南的岭南广东。离开家乡的人儿啊,什么时候,染上了,深刻的乡愁。无法解忧,就只好忘忧。
千里之外,再回故乡,已是鬓角藏银丝。这,还是,那个上海啊 ! 却怎么也找不到幼时的感觉。老房子早已拆迁,变成了一所中学。城市外来人员租住在旧城区。回到幼年的蓬莱路上的弄堂里走一走,甚至很少听到正宗的上海话了。无论你去张江高科 ,还是陆家嘴金融区,多少年轻白领也都是新上海人。
哦,故乡与我,始终隔着远望 。
上海,那 ,作为精神象征的故乡上海啊,原来,都只是我人生里的必然乡愁。
其实,已经不再关乎离乡与否了。因为,故乡与我,就是生命里最本质的原乡。
你看,你看,春风依然,又到江南。那淡淡的栀子花开了,芳香明媚。好好感恩,就在此时此刻。请一定要相信啊,这年年而来的豆蔻青春,这一代又一代的美好年华。
注 :
满庭芳 : 词牌名。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