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后,文学家和文学学者从语文教育界淡出,语言学家在这一领域占据了支配地位。于是,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交际性、实用性,忽略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审美性、人文性。这种严重的偏颇,带来了两个突出的后果:一是缺乏文学审美性的语言文字知识讲授,机械、刻板、琐碎,很难引起学生对语文发自内心的兴趣和喜爱,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魅力的灵动感悟,因而无法从根本上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的语文水平普遍低下,语文教学劳而无功。二是停留在工具实用层面的语文教育,再加上生硬的政治实用性过强的灌输说教,遂使语文学科富含的人文精神流失殆尽,语文丧失了增富美感、陶冶情操、滋润心灵、塑造人格的人文化育功能。这样的语文教育所依托的社会文化背景,先是宣扬矛盾斗争、糟蹋文化知识的极左思潮的横行,后是拜金拜物、技术至上的实用主义的流行,导致不在少数的青少年学生不仅语文水平低下,而且行为失范,价值失衡,人格残缺,心灵扭曲。此种严峻状况,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不满和有识之士的深切忧虑。20世纪90年代末,展开了一场全国性的语文教育改革大讨论,使语文教育的理念,从前此的片面突出工具性、实用性,矫正为大力强调文学性、审美性,语文学科的人文化成作用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认识和肯定。与这种较为健全的语文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新大纲、新教材,也在世纪之交问世。思想艺术传统深厚悠久的古典诗词,作为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丰富资源,在世纪之交这场语文教育改革大讨论中,受到语文教育界和文学文化界的高度重视。中华诗词学会抓住时机,重倡“诗教”,引导诗词进入校园,推动了诗词教育活动在大中小学校园里蓬勃开展并初见成效。本文试就诗词教育的人文化成作用,谈几点浅见,求正于方家同好。
一、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
时间是伟大的造物,多情而冷酷,它能成全一切,也能毁灭一切。世间万类,无不在时间过程中产生成长,也无不在时间过程中归于寂灭。在某一时刻诞生的生命,同时就遭受着时间的无情戕害;在时间过程中成熟的青春,同时就被时间残忍地废弃。生命正是在时间不易觉察的渐变中,一点点发育长大,又一步步趋向消逝的。有没有时间意识,标志着人的生命是否走出蒙昧状态;时间意识的强弱,标志着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程度。生命是一个时间过程,认识到时间的一维流逝性和不可逆性,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短暂性和一次性。有了时间意识,才会有生命意识,才会认识到人生的有限,从而爱惜时间,珍惜生命,抓紧有限的人生及时有为,建功立业,并充分地享受人生的快乐。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空前快速,生存竞争空前激烈,更使欲有所为的人们悠闲懒散不得。时间生命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此。时间生命意识的有无强弱,最能说明一个人的心智、理念和情感是否健全。青少年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阶段,受心智发育程度的限制,或由于年幼无知,或仗恃富于青春,往往呈现出“时间生命意识”匮乏的状况,他们常常只盼望一天天成长、成熟,而忽略了自身在成长与成熟的同时,也是在一天天接近消亡的事实。因此,他们不甚懂得惜时,学习和做事缺乏紧迫感,进而影响他们一生的习惯形成和事业成败。古典诗歌从《诗经》的《蟋蟀》、《蜉蝣》开始,产生了无数表现时间生命意识的作品,屈原的《离骚》、汉乐府《长歌行》、宋子侯的《董娇娆》、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曹操的《短歌行》、阮籍的《咏怀诗》之三十三、刘琨的《重赠卢谌》、陶潜的《杂诗》、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李白的《将进酒》、杜秋娘的《金缕曲》、文嘉的《今日诗》、《明日歌》可为代表。有意识地、经常性地、系统深入地教给青少年学生优秀的惜时名篇,用诸如“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等千古名句来启蒙、警醒青少年学生,使他们及早具备明确的时间生命意识,或捷足先登,或笨鸟先飞,以占有先机,著我先鞭,这对他们未来人生事业的发展都将泽惠无穷。
二、关爱同情与体恤悲悯
人性之中最为美好的部分,就是人际之间关爱同情、体恤悲悯的人道情怀。深受儒家仁学思想影响的古代诗人,总是用悲天悯人的眼光,关注着人间的痛苦、不幸,体贴着他人的境遇、遭际。他们认为,人与人既然都在同一时空中生存,生活和命运就是密不可分的,诚如陶渊明所说:“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所以,他们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出了深切的人际关爱同情和体恤悲悯。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曹植的《送应氏》之一、陶潜的《归园田居》其四、鲍照的《拟古》之六、李白的《丁都护歌》、杜甫的《兵车行》、《三吏》、《三别》、《又呈吴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顾况的《囝》、孟郊的《寒地百姓吟》、李绅的《悯农》、张籍的《野老歌》、元稹的《田家词》、白居易的《秦中吟》、《新乐府》、《采地黄者》、《新制布裘》、皮日休的《橡媪叹》、聂夷中的《咏田家》、杜荀鹤的《山中寡妇》、罗隐的《雪》、梅尧臣的《汝坟贫女》、王安石的《河北民》、苏轼的《吴中田妇叹》、杨万里的《农家叹》、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陆游的《太息》等,都是关心民生疾苦、同情下层人民不幸遭遇命运的名篇。还有古典诗词中数量庞大的离别相思之作,饯行送别、间阻思念之际,无不溢满着对对方的关心、安慰、宽解、牵挂之情。那些出自男性作家之手的代言体的闺怨、宫怨类作品,哀婉凄恻,表现出对妇女遭受冷落遗弃、青春虚度、年华空耗、生命闲掷的不幸痛苦的真挚同情和细致体贴。而最令人感动的,是那些写于诗人患难之中的作品所流露出来的对他人对大众的同情悲悯。遭谗被毁、贬谪流放中的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屋破漏雨、长夜难眠的杜甫,衷心祈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贬谪的白居易引琵琶女为同调知己,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人诗句。用这些名篇佳句教育青少年,可以唤起他们关注民间疾苦的爱心,让他们学会同情体恤,变得良善慈悲,从而有效地矫治冷漠、自私的病态心理。
三、乡情亲情友情爱情
早熟的农业文明,世世代代、父子祖孙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的定居生存方式,孕育了古代中国人深固难徙的根意识和家乡观念,“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浓挚的乡情在古代诗歌中弥漫为一派乡愁的汪洋。而乡情乡愁又总是和血缘亲情紧密相连,思乡的核心即是思亲。“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陟彼岗兮,瞻望兄兮”,这是三千年前《诗经》里的征人,唱出的思念亲人的歌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少年王维异乡佳节的感受。苏轼思弟的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是多么暖人心意;而他写给弟弟的诗句“与君世世为兄弟,共结来生未了因”,深厚的同胞手足之情又是何等感人肺腑!朋友在古代列“五伦”之一,多情重义的古人留下了许多金兰之好、刎颈之交的佳话。笃于友情的古代诗人,在《诗经·木瓜》里就讴歌过“永以为好”的友谊。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梦李白》均为抒发深沉友情的绝唱。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古代诗人看重道义之交,危难之时,忠于友谊,不计利害。南宋词人张元干在抗金名臣李纲、胡铨贬官除名之时,不顾奸相秦桧的熏天气焰,写下了大义凛然的《贺新郎》相送。清代词人顾贞观的《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也是写给得罪充军的友人的倾吐肺腑之作。至于爱情诗歌,从《诗经》国风、屈原《九歌》、汉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到李商隐《无题》诗、唐宋婉约词、元明清散曲民歌,其情感态度或美善兼重,如《关雎》所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深心专注,如李商隐《无题》所写“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或坚贞不渝,如汉乐府《上邪》、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或生死不变,如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或执着不倦,如柳永《凤栖梧》所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上举几类作品,对改变当代青少年学生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的生命无根感、亲情淡漠感、交友实用性、爱情随意游戏性的状况,,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志向信念与责任使命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走着一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道路。他们理想崇高,目光远大,胸怀宽广,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服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志在经略匡扶,拯世济民。他们充满自信,从孔子的“天生德于予”,到孟子的“舍我其谁”,到宋儒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均流露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积极入世精神。表现在诗歌中,像屈原的“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志在辅佐楚王,振兴祖国,统一天下;像李白的“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志在继武先圣,褒贬当世,流芳万古;像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志在宰执政柄,凌跨三代,达于大同。他们从不甘心于仅仅做一个舞文弄墨的文人,更不沾沾于无足轻重的一官半职,他们仰慕着鲁仲连,赞赏着张子房,心仪着诸葛亮,追摹着伊吕管乐萧曹。他们渴望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实现美政理想,致于太平盛世。政治上如此,在文学创作上,他们推崇风骚,师法魏晋,标榜“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决心“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认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相诫“大历以下书勿读”,“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他们追求最上最高最正,追求卓越,追求第一。使中国诗歌四言五言七言,骚体古体近体,唐诗宋词元曲,互不相让,新变迭出,代领风骚,各臻极致。他们在立定志向、担负责任、承当使命、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放声歌唱“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们志存高远,“欲上青天揽明月”;凌厉奋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往无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沉着坚定,“东山高卧时起来,大济苍生未应晚”;豪迈乐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气度恢宏,“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高度自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矢志不渝,“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古代诗人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用来矫正青少年中比较普遍存在的精神疲软、过于务实、世故滑头、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不良状况。
五、蔑视富贵与淡泊超脱
古代诗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是“儒道互补”,他们既要不负此生,热心现实,积极用世,追求政治理想的实现;但他们又决不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决不枉尺直寻,降格以求。他们洁身自好,看重进退出处,择木而栖,爱惜羽毛。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遗训,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教诲,尤其是庄子“终身不仕,以快吾志”,蔑视富贵、酷爱自由的道家思想影响,培育了古代诗人鄙弃功名利禄、珍视人格尊严的高洁品质。左思《咏史诗》写道:“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高扬主体人格,平民意识,自成价值体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挂冠归田,宁肯亲身辛勤耕作,“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忍饥挨饿,卧病将死,对官府送来的米肉,仍然不屑一顾,“挥而去之”。李白“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江上吟》有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表达了他的价值判断。《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唱出了人格自尊的最强音。苏轼一生处于新旧党争的夹缝之中,始终坚持自己独立的政见,既批评新法扰民的地方,又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虽被新旧两党视为异类,屡放外任,屡遭贬谪,乌台诗案,几至死命,也决不迎合权贵,趋附时会。许多古代诗人因看不惯世俗官场的黑暗龌龊,“远逝以自疏”,归隐山林田园,陶醉在清新洁净的大自然怀抱里,“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赏花观鱼,看云玩月,饮酒赋诗,耕读自乐。他们“不知腐鼠成滋味”,不热衷,不恋栈,粪土王侯,浮云富贵,“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他们“遗世而独立”,“万事不关心”,淡泊名利,放达洒脱,持一种非功利的人生态度。他们的价值取向是:“若使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古代诗人、诗歌所表现出的蔑视富贵、淡泊超脱的品格,有助于青少年抵御名利权势、物欲享乐、繁华浮躁的诱惑,知耻好修,有所不为,不征逐钻营,不苟且沆瀣,把人格尊严和精神自由摆放在现实利益和物质欲望之上。
六、批判意识与追求情结
中国诗歌从《诗经》开始就奠定了批判和追求的传统。十五《国风》和二《雅》中反映剥削压迫、战争徭役、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的诗,如《伐檀》、《硕鼠》、《鸨羽》、《陟岵》、《南山》、《新台》、《黄鸟》、《正月》、《民劳》、《板》、《荡》等,都是揭露批判性很强的作品。而《关雎》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蒹葭》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则表现了强烈的追求意向。《楚辞》亦是批判与追求并重,以《离骚》为例,屈原在这首杰出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中,揭露了楚国朝政的溷乱,指斥了怀王的昏庸糊涂,不辨美丑,群小的竟进贪婪,嫉贤妒能。同时,又充分地抒写了自己对完美人格、美政理想的九死不悔、体解不变的执着追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骚》以下,汉代乐府诗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各种社会矛盾,像《鸡鸣》、《相逢行》描写统治阶级生活的豪华奢侈,《妇病行》、《东门行》展示下层人民生活的悲惨艰难,《十五从军征》反映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陌上桑》揭露了上层人物的丑陋无耻,《孔雀东南飞》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迫害青年一代的罪恶。建安诗歌真实地表现了汉末战乱和人民的灾难。左思《咏史》之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批判垄断权力、压抑人才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形成这种不合理制度的深刻历史根源。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以“人生不能恒称意”为基调,抒发了诗人在门阀世族制度压抑下怀才不遇的悲愤不平。李白诗歌深刻批判上层统治集团,矛头直指“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的贤愚不分、荒淫无道的皇帝。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揭露了贫富悬殊的严酷现实,他们创作了大量关注现实的诗歌,广泛深入地暴露了各种社会问题。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则尖锐地触及了军中将士苦乐不均的矛盾对立。可以说,历代正直的有良知的诗人,勇敢地揭露批判了历史和现实中一切不合理的现象。通过他们具有广泛深刻的批判意识的诗歌创作,实现他们对社会公正、理想政治的热情追求。而除了社会现实层面的追求之外,他们对心灵自由、人格尊严、艺术造诣、高远境界、美好爱情的追求,也是倾注毕生心血,渴望向往,孜孜不倦,始终不懈的。古代诗歌批判与追求并重的优良传统,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公正意识、现实人生关怀和执着不倦的追求精神。
七、热爱祖国与热爱和平
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中国诗歌史的一条红线,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都是诗歌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写下过爱国名篇的刘琨、岳飞、文天祥、于谦、陈子龙、夏完淳、瞿式耜、张煌言等诗人,都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历代诗人在他们的诗歌创作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入世、热心济世、关心现实、忧国忧民的情怀,均可纳入广义的爱国主义思想范畴。具体地说,“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爱国思想,在反映民族矛盾、战争动乱题材的诗歌作品中,表现得更为集中强烈。《诗经》中的《无衣》慷慨激昂,生动地表现了战前士卒秣马厉兵、团结御侮的爱国激情。《小戎》、《采薇》、《六月》等也是《诗经》中的爱国名篇。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离骚》抒写他为了振兴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忽奔走以先后”,“岂余身之惮殃”,不计得失,不论荣辱,不顾安危,竭忠尽智,最后以身殉国,与祖国共存亡的一片赤诚。《国殇》热烈礼赞“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英勇牺牲的卫国将士。杜甫“忠君爱国”,他写于安史之乱前后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悲陈陶》、《哀江头》、《春望》、《北征》、《三吏》、《三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有“诗史”之誉的作品,表现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忧虑关注。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他的诗歌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呼吁抗金救国,收复中原,批判投降,抒发“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他不分壮岁暮年,前线后方,为官闲居,醒时梦中,念念不忘恢复,他的诗几乎无事不言恢复,直到临终“但悲不见九州同”,他关心的仍然是统一祖国的大业。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词,思想感情和陆游诗歌完全相同,抗金报国、收复失地是他们的人生终极关怀,为此他们可以泣之以泪,洒之以血,继之以死。文学史上的一些诗歌流派和诗歌类别,像以唐代边塞诗派为代表的历代边塞诗,南宋爱国词派,立功报国、抗敌御侮是其创作的主旋律。而产生过无数名篇的历代山水田园诗,在对大好河山壮丽景象的精彩描绘之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边塞题材、战争题材诗歌对侵略者残暴罪行的控诉,对拓边战争、穷兵黩武的批判,对社会生产和人民安定生活遭受严重破坏的描写,对将士流血牺牲和人民流离死亡的展示,则充分体现了反对不义战争、热爱安定和平的思想感情。这类反映民族矛盾、战争动乱题材的诗作,所体现出的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思想,舍生取义、勇于牺牲的精神,热爱和平安宁生活的感情,对于培养教育青少年无疑具有特殊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八、历史感和忧患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重视历史传统的民族,三代之时即置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分工明确。秦汉以下,官史与私史,正史与野史,朝代史与地方志,纪传体、编年体与记事本末体、笔记体,各种历史著作卷帙浩繁,汉牛充栋。书分四部,史居其一。古代诗人从小就从蒙学读物和历史著作中,接受丰富的历史知识训练。他们的士大夫文人身份,肩负的实际政治社会责任,也使得他们的历史感、兴亡感特别强烈,“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他们要从前人的成功失败、前代的治乱盛衰的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获得借鉴启示。吟咏之际,历史便往往成为他们关注的题材,咏史怀古诗的创作因此十分兴盛,成为古代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题材类别。在班固首立《咏史》名目之前,历史的内容早已成为诗人创作的材料。《诗经》的《黍离》吊古,伤西周之衰亡;屈原的《离骚》等诗中,更是大量引证有关尧舜、桀纣的事迹以为楚国现实的戒鉴。此后,历代诗人有感于现实,或怀念古人,或咏叹古事,或凭吊古迹,写出了无数杰作,像左思的《咏史》、陶潜的《咏荆轲》、李白的《越台览古》、杜甫的《忆昔》、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杜牧的《过华清宫》、《过骊山作》、《题乌江亭》、《赤壁》、《泊秦淮》、许浑的《金陵怀古》、《咸阳城东楼》、李商隐的《齐宫词》、《隋宫》、《贾生》、王安石的《商鞅》、《明妃曲》、苏轼的《荔枝叹》、《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等。这类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们以精美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在丰富的历史知识之中有着关于国家、社会、政治、个人的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深刻经验教训;在历史和现实对比的以古鉴今、借古讽今手法中,显示出诗人对社稷苍生的关怀和责任;在对历史上的志士仁人的赞美和对残暴奸邪的谴责中,表现出诗人的良知、正义感和批判精神;而在回首沧桑、纵览兴亡、感慨盛衰、叹惋成败、检点得失的过程中,又滋生出对历史现实、社会群体、个人生命浓郁的悲剧感和忧患意识。这种融化在诗性美感之中的历史知识和忧患意识,对于青少年理智和情感的成熟,无疑是一种极富滋补的营养。
九、创新出奇与悟性智力
一部中国诗歌史,就是一部诗歌思想艺术创新出奇、争艳斗妍的历史。才人辈出,杰构不穷,新变代雄,追赶超越。在诗歌的立意构思方面,厌弃凡庸,标新立异,不落窠臼,善用逆向思维,做翻案文章,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双重假设之笔,“反说其事”,强调“天时”的重要,慨叹偶然性因素在历史进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表现了诗人独特的史识。王安石的《明妃曲》“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言昭君之美原非丹青可画,讽刺汉元帝以画求人的昏庸愚昧,一反前人对画工的指责,为之翻案,议论精警。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突破“七夕”诗词纷纷为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打抱不平的思维定势,认为情长不在朝暮,强调爱情的质量,收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非凡效果。在诗歌的篇章结构上,不拘常法,追求奇变,像汉乐府《陌上桑》的结尾戛然而止,李白《蜀道难》的开头“发唱惊挺”,李贺诗、吴文英词的意识跳跃、怪异印象;卢照邻《长安古意》以六十四句铺写长安各色人等的豪华癫狂生活,以末节四句写扬雄的寂寞自守,对之加以否定;辛弃疾《破阵子》以前九句写梦中驰骋疆场、重整山河的豪情壮举,末句回到现实,抹倒前九句;均是奇特的“倒金字塔”结构。在诗歌的修辞技巧方面,注重炼意炼句炼字,像对“诗眼”、“词眼”的讲求,对“险韵”的大胆使用,对“叠字”的巧妙安排,以及意象叠加、数量词和虚词妙用等,一向受人称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五个字,捻断数茎须”等诗人的创作甘苦自白,还有王维走入醋瓮,孟浩然眉毫尽脱,贾岛驴背推敲等故事,都说明了古代诗人对语言的刻苦锤炼,对技巧的惨淡经营,对诗艺的锐意求新。在联想、想象方面,古代诗人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想象超常,屈原的幻境远游,李白的想落天外,韩愈的笔补造化,李贺的异想天开,还有历代的游仙诗、记梦诗,匪夷所思,浮想联翩,辟开了超现实的崭新境界。古代诗歌字新句新意新韵新、思奇情奇趣奇格奇的全方位创新出奇,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大有裨益。
诗歌不能等同于哲学,但好诗总是离哲学不远,关键在于化哲理为情思和意趣,将其有机融入事景之中,又超轶于具体有限的事景之外,表现出诗人的卓识高见,使诗歌形象具含思想的力量。《诗经》的《鹤鸣》,屈原的《天问》,汉乐府《长歌行》,阮籍的《咏怀》,陶潜的《饮酒》,李白的《日出入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放言》,李商隐的《乐游原》,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哲理诗。东晋的玄言诗,重议论的宋诗,还有偈语禅诗,表现的重心即在说理。凡此,皆可用以启迪青少年的悟性,开发青少年的智力。
十、博雅情趣与审美人生
1、品书题画。2、抚琴敲棋 。3、听乐观舞 。4、饮酒赋诗。5、走马使剑。6、新诗中的相关表现。7、诗意化的审美人生观。8、对青少年的意义。
十一、天人合一物我同构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董仲舒《春秋繁露》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竅理脉,川谷之象也;……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这种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加上农耕的生产生存方式,使得古代人对大自然有着一种天然的依赖与亲和。在这样的生存背景、思想背景之中孕育产生的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关系臻于水乳交融的程度。它不仅决定了中国诗歌的意象诗性质,而且决定了它的情感抒发方式,即托之于客观对应物,借景抒情,借景言理。这种意象化的表现手法所形成的最高诗美境界就是意境,意境乃是诗人之心与自然之物的天人合一。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亦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一类诗句的意境,其间心与物、意与象、天与人已然融化为一,妙合无垠。《诗经》作品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其实就是诗歌的自然意象,孔子认为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楚辞》中的“芳草”意象更是缤纷繁多。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意识觉醒很早,魏晋时代已经成熟。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影响下及隋唐,形成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此后山水田园一直是古代诗人乐于归隐的净土,反复抒写的题材。他们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写景咏物,寄意抒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他们对自然景物的喜爱投入,已到了“膏肓之疾”的程度。苏轼面对海棠,竟然“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陆游面对梅花,痴想“此生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还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杜甫的“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山鸟山花吾友于”,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人与自然,没有拒斥、分离,只有亲和、融洽,自然就是诗人自身。所以,他们观生察物,触类兴感,惜春悲秋,爱物自爱,怜物自怜,一朵花的开落,一片叶的青黄,一茎草的荣枯,都会触发他们生命的悲情;日月的升沉,潮汐的涨退,朝暮的更迭,季节的轮替,都会引发他们心灵的悸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孤光未满先忧缺”,“惜春长怕花开早”,“惜春只惜年华晚”,便都是人与物之间异质同构关系的感人写照。引导青少年进入古代诗词的天人合一物我同构境界,体验感悟,只有当他们能够从草木的繁茂中看到青春生命的美好,从草木的凋谢中看到自我生命的衰败,从季节岁月的不停流逝中看到自我生命的消耗时,他们才会去真正地怜悯、珍惜、爱护自我、同类与万物,身心的和谐,人际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够在他们身上真正实现。
十二、题材体裁与手法风格
古代诗歌的题材和形式林林总总,手法和风格多种多样。题材内容方面,触及了社会生活、思想情感和大自然的物物事事,方方面面。离别诗,怀人诗,咏物诗,咏怀诗,咏史诗,怀古诗,闺怨诗,弃妇诗,宫怨诗,纪行诗,记梦诗,游仙诗,艳情诗,宫体诗,玄言诗,禅悦诗,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田家诗,节令诗,祝寿诗,应有尽有。体裁形式方面,有上古歌谣的二言,《诗经》的四言,《楚辞》的六言加“兮”字,汉魏的杂言、五言、七言;有古体诗,近体诗;古体中有《诗经》体,《楚辞》体,乐府体,歌行体,五古,七古;近体中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在古体和近体之间,有转变标志的永明体;诗之外,有词曲,词有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曲有只曲、套数;此外,还有陶体,初唐体,太白体,元和体,香山体,晚唐体,西昆体,花间体,易安体,诚斋体,铁崖体,拗体,回文体等等。表现手法方面,《诗经》首创的赋比兴三大手法之外,古代诗歌的意象化手法和使事用典手法最值得注意。意象化手法在上一节已经谈到,兹不复赘,这里只简单谈一谈使事用典。此种手法在西方庞德、艾略特诗中虽被使用,但在西方诗歌中并不普遍,不像唐宋以下的中国诗人诗歌,把使事用典作为创作时的常备方法加以普遍地运用。因此可以说,使事用典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诗歌表现手法。一方面是诗人的学者化,遍读典籍,学问渊博,创作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无不妥贴;另一方面,近体诗词形式精短,字数有限,要达到以有限传示无限的创作目的,嵌入典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做法。所以,使事用典为唐宋以来的诗人所共同喜爱。唐诗人中,杜甫诗号称“无一字无来历”,宋人“以学问为诗”,使事用典更为普及,尤其是以黄庭坚为代表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江西派诗。在词学领域,周、姜雅词喜欢化用唐人诗句增添书卷气,“驱遣经史,镕铸百家”的辛弃疾词,更有“掉书袋”之评。区区一个典故,几个字,往往包含着复杂漫长的历史人物故事,或是融化了前人作品的语言、意境,一以当十,以少总多,既能使诗歌文本显得典雅奥博,意蕴深厚,表情含蓄,又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知识量和信息密度,提高了文本的读解研究价值。因此,欣赏古诗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享受,同时能以使人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变得见闻宽广,学识渊博。在美感风格方面,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时代、不同诗人、不同流派的作品,风格迥异,千姿百态,千差万别。仅以唐代几位大诗人的主导风格为例,王维清腴,孟浩然清淡,高适悲壮,岑参奇峭,李白飘逸,杜甫沉郁,韩愈险怪,孟郊寒酸,李贺冷艳,白居易浅切,杜牧俊爽,李商隐丽密,真个是互不雷同,各具风采。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将诗歌风格总结归纳为“雄浑、冲淡、绮丽、自然”等二十四种,并各用一首精美的四言六韵诗对之加以描摹。而在多种多样的诗歌美感风格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凋饰”的清新自然风格,最受古人推崇。古典诗歌多样化的内容、形式和手法、风格,有助于青少年认识到人类生活情感的复杂性,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开阔他们的眼界视野,增添他们的知识信息量,净化他们的心灵世界,丰富他们的审美趣味。
古典诗歌精致到近乎完美的艺术形式和历久弥新巨大深远的艺术魅力之中,蕴蓄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精神富矿,等待着我们去勘探开采,充分利用。大力弘扬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可以避免青少年学生在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实用至上、利益至上的商品经济时代,沦为只有知识没有文化、心理残缺灵魂荒芜的可怜而又可怕的技术人、工具人。我们坚信,用古典诗歌长时期地熏陶濡染、沉浸滋润广大青少年,就一定能收潜移默化之功,渐渐变易他们的形象气质,精神风貌,知识结构,思想情感,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使他们分清是非,明辨美丑,厌弃痞混,告别粗鄙,疏离低俗,健康成长为一代志远气清、格高韵扬、器大声宏、思锐情深、灵心善感的气质高雅、风神秀美、体魄茁壮、人格健全的新型公民,使诗词教育的人文化成作用,大见成效!
2002年5月1日 写毕于扬子居
原载《中国诗学研究》第7辑
立足普及,致力提高
--安阳文化大讲堂诗词系列讲座
(安阳图书馆、安阳博物馆、安阳电视台主办)
2、感受、感染、感悟——诗词鉴赏方法举隅
3、教材、教法、教师——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专题
4、先民的歌声——上古歌谣专题
5、“四诗”与“六义”——《诗经》专题
6、静女其姝——邶鄘卫“三风”专题
7、南国的歌吟——屈原与《楚辞》专题
8、民间叙事与文人抒情——汉代诗歌专题
9、建安风骨——三曹、七子与邺下诗歌专题
10、陶令的田园与谢客的山水——陶渊明、谢灵运诗歌专题
11、五言诗的高原——魏晋南北朝诗歌专题
12、北国的质朴与南国的艳丽——南北朝乐府民歌专题
13、诗意弥漫的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社会文化
14、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初唐诗歌专题
15、清腴与清淡——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专题
16、悲壮与奇峭——高适、岑参边塞诗专题
17、诗仙的天才诗艺——李白诗歌专题
18、诗圣的兼济情怀——杜甫诗歌专题
19、雄奇险怪——韩孟诗派专题
20、浅切通俗——元白诗派专题
21、俊爽与密丽——杜牧、李商隐诗歌专题
22、历代长短句之宗——《花间集》专题
23、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南唐词专题
24、雅俗之间——宋词的繁荣与社会文化
25、北宋的流行歌曲大师——柳永词专题
26、高出《花间》的小令词——晏几道词专题
27、新天下人耳目——苏轼词专题
28、婉约词正宗与集成——秦观、周邦彦词专题
29、生香真色——北宋词专题
30、极盛与渐衰——南宋词专题
31、雄心与高调——辛派爱国词专题
32、婉约词的变格——姜吴雅词专题
33、流光容易把人抛——蒋捷词专题
34、风华与老成——唐宋诗比较专题
35、蛤蜊蒜酪风味——元散曲专题
36、诗词曲异,各臻其妙——诗词曲比较鉴赏专题
37、民族诗歌的一脉血缘——古今诗歌传承专题
38、前人文本从后人文本里走出来——古今诗歌比较鉴赏专题
39、刷洗的旧诗与放脚的鞋样——胡适诗歌专题
40、东方老憨的华胄情结——闻一多诗歌专题
41、哀怨芬芳的雨中丁香——戴望舒诗歌专题
42、花间影像,白石形迹——卞之琳诗歌专题
43、横移中的纵承——纪弦诗歌专题
44、蓝墨水的上游——余光中诗歌专题
45、与李贺对饮——洛夫诗歌专题
46、中国的中国诗人——郑愁予诗歌专题
47、影响的焦虑——任洪渊诗歌专题
48、豪放与悲慨——昌耀、杨牧新边塞诗专题
49、意象的回归——朦胧诗专题
50、会唱歌的鳶尾花——舒婷诗歌专题
51、以俗为雅,以丑为美——于坚、韩东新生代诗专题
52、复意与重旨——象征主义诗歌专题
53、风骚与伦理——爱情诗专题
54、情感寄托与灵魂皈依——乡愁诗专题
55、原型形式的远程调控——古今诗歌语言体式传承专题
56、主情、主知与主趣——新诗三大路径专题
57、月亮的背面——古代诗歌负面影响专题
58、摹古与开新——现当代旧体诗词专题
59、强势文体的辐射渗透——“以诗为文”专题
60、诗歌鉴赏的文本细读方法示例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