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月琴:“抒情阐释学”的建构——评张松建《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作者:翟月琴   2017年03月06日 12:09  中国诗歌网    486    收藏

2012年,张松建(1972-)的《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论者被誉为“真正纵观中国现代诗学全局而能纵深开展专精研究者”[1]。较之他2009年出版的第一本专著《现代诗的再出发》而言,这本专书试图“重构抒情主义的问题史,结识抒情主义从理论到历史、从审美到政治的转换踪迹”[2]。他的研究将时间跨度延伸至30余年,理论视点聚焦于“抒情主义”在中国现代诗学中的衍生与演变,触及传统向现代诗学的转换,足见他多年来研究视域拓展的广度和开掘的深度。

  历来依托“抒情传统”结构中国诗学的整体格局,如同坚不可摧的堡垒,奠定了抒情诗的正宗地位。然而,面对当下纷繁芜杂的诗歌创作生态,针对莫衷一是的诗歌批评标准,究竟汉语新诗的理论与批评出了什么问题?所谓“抒情本质论”的普遍信仰,是否也存在一定的纰漏与弊端?张松建从问题出发,试图以怀疑的姿态反思“抒情传统”引导下的研究、写作或者阅读困境。针对中国现代诗研究面临的窘况,或许选择重新出发,回到汉语新诗的起点反思具体的诗学问题,就是他为汉语新诗指出的研究方向之一。

  其实,“抒情主义”已在焦菊隐(1905-1975)、郑伯奇(1895-1979)、郭沫若(1892-1978)、穆木天(1900-1971)等笔端崭露头角,但若论以“抒情主义”为议题,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中国现代诗学,《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无疑是开创之作。张松建有感于中国古今文论中“抒情传统”的延异,思索西方跨文化观念影响下的20世纪中国诗学,他别开生面地认为,从“五四”到1949年间,诗学界从不同视角极力追捧的“抒情主义”不单是理论批评界的话语实践,更映照出中国现代诗学思维的基本构造。

  他首先突破西方概念的壁垒,为中国现代诗学的“抒情主义”廓清屏障。与西方Lyricism泛指文艺作品的美学精髓、旨在表现个人主体情绪不同,中国的“抒情主义”推崇抒情诗至高无上的地位,视之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民族性格。张松建一语诊断出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中的“抒情主义”病症,经过中国本土化诠释的“抒情主义”,已然沦为唯情感至上、尊崇神秘灵感的古老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而忽略了诗歌内部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无视“节制内敛、艺术规范与形式约束”,乃至“压抑、贬斥和抹杀其他诗歌样式的合法性”。他跳脱出西方抒情主义的历史轨迹,提倡诗学理论的历史性、现代性和中国性,返归中国本土的文化语境而梳理知识谱系,厘清中国现代诗学中“抒情主义”泛滥的源与流。

  一套诗学体系的形塑,需以坚实的理论和细密的思辨支撑。他崇尚话语协商,以商量的姿态解密形态各异的理论话语,探讨它们的关联与差异。为进一步界定“抒情主义”的内涵和外延,“感伤主义”“浪漫主义”“纯诗化”“大众化”等相关概念,在正文与注释当中皆有详细的解析,论证思维缜密、井然有序。他追根究底,不流于理论的表层含义,致力于揭穿隐藏在其背后的真实面目,还原“抒情主义”面具下的真实面孔,又呈现为“真诚性”与“真实性”、“现代性”与“时代性”、“有关‘感觉’的辩驳”、“‘崇高’的迷思”四个方面,它们异中有同,不容割裂。他站在理论制高点的批判与反思,钩织出一张完备而严密的理论之网,透彻的概念辨析则拨散了长期以来诗学理论混乱的迷雾。当然,僵化的理论是缺乏生命力的,大多数研究者习惯将理论束之高阁,而忽略批评的实践意义。难能可贵的是,张松建分析“抒情主义”的多种面向,唤醒了其批评的功能,为化解理论与批评的隔阂、推动诗学的动态化研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张松建尤其注重诗史互动,以大陆、港台书刊和英文原著第一手史料为基石,穿梭于中西诗歌理论、批评和创作的历史隧道,以理论架构创作观念,以文本实践带动理论研究。该着展现出一条辩证运动的诗学轨迹,即20世纪初期抒情主义、1920年代后期开始的反抒情主义到三四十年代的深度抒情,彰显出中国现代抒情诗学演进的内在动力。他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同时兼及理论内部的细小分枝,透过探析梁实秋所标榜的新古典主义之“理性”“节制”、柯克所推崇的“以智为主脑”“情智合一”等,使得“反抒情主义”的各支脉清晰可辨。张松建自由地出入于中外现代诗歌史,谈及里尔克对于梁宗岱、冯至、吴兴华的濡染,不乏影响研究的特色。不同的诗歌批评家,论点又各不相同。梁宗岱象征主义脉络里的浪漫情怀与神秘趣味,却是冯至有意回避的。梁宗岱与冯至同样受到里尔克的影响,但各自的发展与演进却不同,张松建的深度比较,充实了诗歌批评史的研究内容。此外,他格外留意由理论、批评联动出的诗歌文本的响应,旁涉卞之琳(1910-2000)、鸥外鸥(1912-1995)、胡明树(1914-1977)的创作,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相互阐释、相互推进,谨严之外又不乏生气。

  他探析“抒情主义”的知识谱系、理论内涵和历史脉络的论述,可谓从宏观上为中国现代诗学的研究另辟蹊径。其经纬相连、纵横交错的思维方式,绘制了30年来中国现代诗学面貌的概览图。得益于中西比较诗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学术背景,跨领域汲取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养料,论者的野心又不拘泥于此,而是将问题拓展向开阔的社会学与深远的政治学命题下进行研究,窥探中国现代诗学的内部状况,觅求新的研究视点与方法。诗歌形式与主题的变迁,反映的是现代人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状态。“抒情主义”不仅是审美趋向,更缠绕着社会时代因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考虑。故而,美学、政治、技术与市场等因素与“抒情主义”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换言之,他所论述的“抒情主义”不单专注于理论的推导,不纠缠于美学观念的框架里,而是由现象生发问题、由问题引发思考,切中与时代环境息息相关的都市化、大众化的情感现代性,将诗学研究推进更为复杂的领域。

  他又格外注重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象的结合统一,努力与理论对话的同时又跳脱其抽象性而回到个案分析。他聚焦于“抒情主义”在中国现代诗学中呈现,期望精准、细致地描摹这张地图上的每一道景观,使具体问题得以显影。关于现代文学杂志、批评家的研究,可看作个案研究的典范。论者主要选取了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又重点讨论卞之琳、袁可嘉(1921-2008)、吴兴华(1921-1966)三位批评家。不单涉及翻译、理论和创作各个方面,还着重追述三位前辈诗人、批评家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反思其诗论的突破与局限性,从不同维度展开论述,勾勒出中国现代诗歌批评的生态图景。

  该著还颇具开放性和前瞻性,时间范围并未止步于1949年以前,而是延展至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的诗歌。张松建直陈“抒情主义从‘五四’到80年代,延续了70年之久,直到90年代之后,新诗界不再把‘抒情’指认为诗歌本质,而是从语言方面重思诗歌的本质,这可以说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虽然关于抒情性和叙事性的话题还会出现,但不再作为一个支配性的解释框架了。”[3]在最后的“现代汉诗中的‘杜甫’发明:美学、政治与形而上学”一章中,张松建选取不同时空环境下的四首诗细读,集中呈现了抒情诗内蕴的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他论述客观中肯、张弛有度,不吝褒扬又独具批评的锐气与锋芒,建立了自觉的当代诗歌评价标准。“一个杜甫,各自表述”,散点式的论述方式,却饶有趣味地将冯至(1905-1993)、杨牧(1940-)、西川(1963-)和廖伟棠(1975-)四位诗人凝聚在了一起。诗人们逐渐翻新诗歌创作的技巧,联动时代脉搏,已然跳脱出“抒情主义”窠臼,提供了写诗、读诗、评诗的多种可能。这也提醒诗人、理论家、批评家和读者,应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旧有的理论和批评方式,为汉语新诗提供更广阔的呼吸空间。

  他虽指明“抒情主义”理论和批评的弊端,需要追问的是,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诗歌史“抒情”地位的瓦解?张松建给出的判断是“‘抒情’被公认为诗的本质、灵魂和生命,无论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都不可能完全‘放逐’抒情,区别只在抒情方式、程度、质量而已。”笔者格外认同他的论断:“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抒情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度,‘放弃’抒情不仅是不切实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4]。“抒情主义”的反思固然难以动摇亘入中国诗学内部的“抒情传统”。基于这一共识,面对具体的诗文本,我们无从判断抒情与知性所占据的百分比[5],然而,一首诗的完成却有赖于语言、节奏、意象、感觉、经验、情感、理智、技巧等多种因素的结合和组织。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现代诗学的“抒情主义”的一元化、普遍化与本质主义化,则有碍还原诗歌创作、批评和理论的完整性。因此,透过观照当下诗歌创作的发展动态,建构更具有兼容性、有效性的诗学体系,是未来从事诗歌研究的学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另一个问题是,在西方早前频繁出现的抒情诗、叙事诗与戏剧诗的分类,属于泛诗化的表述。20世纪初之前,西方论者通常连同韵文体诗歌一起,将史诗、传奇诗和戏剧诗都归入诗歌总类,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文体自觉。但在古代中国,诗歌是相对狭义的定义,西方的泛诗论反而在20世纪初的汉语新诗中得以借鉴而传承。[6]然而,即便引入西方的概念,但在中国现代诗学体系中,研究者则更倾向于探讨抒情、叙事与戏剧三种文类之间的疆界。如此默认的前提是每种文学样式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风格,这一质的规定性也是区分文体的必要条件。就文体之间的相互生发、交融而言,他一方面在“诗体之争”“形象之争”两章,从诗学论争的角度为抒情诗到叙事诗、小诗到长诗、纯诗到大众诗的文类转换和诗体革命,给出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在袁可嘉提出的“新诗现代化”方案一章,则涉及到戏剧化的批评范畴,从理论原则到技术分析可谓着重强调了汉语新诗的包容、有机与创造性。这些诗学问题的重新发现,对于从事文体学研究的学者而言,其参考价值不容忽略。

  全书环环相扣、逐层深入,重新书写了一部中国现代诗学的问题史。张松建并不满足于西方世界提供的理论范式,更不会轻易陷入过去中国文学史的既定框架,总是围绕问题以期达到“诗史互动,话语协商”的研究目的。其旁通曲畅的跨学科思维、融会贯通的比较视野、严谨细密的学术品格、深厚扎实的史料功底、点面结合的论述方式,皆为中国现代诗学阔出一片别开生面的研究空间。


[1] 解志熙:《诗学商量加邃密(序)》,张松建:《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页3。

[2] 张松建:《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3] 张松建:《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页63。

[4] 张松建:《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页24。

[5] [美]奚密:<反思现代主义:抒情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表述>,《渤海大学学报》,4期(2009年8月),页

[6]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4。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