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民:读博纳富瓦的《雪》

作者:周新民   2017年02月06日 12:16  中国诗歌网    1026    收藏

 

【法】伊夫·博纳富瓦  树才 罗曼 译

 

她来自比道路更遥远的地方,

她触摸草原,花朵的赭石色,

凭这只用烟书写的手,

她通过寂静战胜时间。

 

今夜有更多的光,

因为雪。

好像有树叶在门前燃烧,

而抱回的柴禾里有水珠滴落。

 

日常场景的哲学意味

周新民/文

 

伊夫·博纳富瓦被认为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还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早年在大学攻读哲学专业,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极深。博纳富瓦的诗,重视生命体验的深度抒写,颇具哲学意味。他往往从日常生活中捕捉不易为人注意的细微场景,用精确、简练的语句呈现出稍瞬即逝的情绪体验,显示出对生活的敏锐把握。诗作看似平实,实则隐含着深刻的智慧。

《雪》就是这样一首触摸日常场景的诗,在虚实结合中写得极有层次感,如回廊曲折,既有视角的变换,又有情绪上的转折和波动。诗歌视角的变换主要不是现实空间上的,而是把一场雪的来临折射在诗人的内心空间,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她来自比道路更遥远的地方,/她触摸草原,花朵的赭石色”,这是非常出色的想象,诗人把作为实在之物的雪完全虚化,赋予某种玄秘的情感色彩,既包含着人性的内涵,又具有自然的属性。雪的声、色乃至情、味,都变得可感可触,却又显得轻盈飘渺,同时渲染出环境的寂静和空无。雪落无声却有声,时间看似静止却又踩在诗人的心上;雪遮蔽一切,却又敞开内在的真相。 

《雪》的主题触及到对存在的敬畏。诗中的意象都是冷凝的,却暗含着情绪的涌动。在一场雪的覆盖下,一切都在,却一切都被重新赋予某种秘密。因此,这首诗是沉思的。诗的结尾由虚转实,流露出诗人对世界的惊奇之感,这就是一种新的发现。

 

来源:《诗刊》2016年5月号上半月刊“读诗”栏目。标题为编辑所取。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祥云之笔,绘青春诗篇——《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云南祥云·遇见青春”座谈会综述
  2. 青春为媒,诗遇祥云——《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在云南祥云开幕
  3.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4.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5. 诗歌大擂台第33期“十佳诗歌”评选(C组)
  6.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9. 娜仁朵兰:诗歌漫步,洗涤人生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2.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3.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4. 长枪 | 巴彦乌力吉
  5.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6.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9. 新大众文艺时代的中国新诗教育——诗教老师九人谈
  10. “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在京发布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