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林:任何造作和玄虚都没用,必须提供真才实学的东西。什么是真才实学的东西呢?两点:传统是积极因素,创新更是积极因素。中国当代艺术从刘海栗那个时代开始,直到目前,基本上是信息输入国,现在中国应开始成为艺术信输出的国家。
编者按: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诗歌在一定层面已经进入了当下精神生活的核心;同时,中国诗歌网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也让越来越多的实力诗人渗透到了中国诗歌网的各大板块!正值中国新诗走过百年之际,为了展示中国实力诗人的气质和风彩,我们有了这次独家策划,对中国实力诗人进行系列访谈!
刘以林(诗人主页),诗人、作家、雕塑家、画家,1955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小山村,在这里读中小学,度过了一段艰苦而难忘的青少年时光。后来到省城合肥读大学,到首都北京读研究生,期间当过农民、教师、官员和商人。从1999年到2004年,花了5整年时间,周游了中国和全世界。环球之旅结束后,在北京之北靠近长城的大山中建造了房子,闭关3年。“闭关”是东方佛教的修行方法,大意是阻断与各界交往,观照自心,开拓智慧,其作用,与“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当,乃至更甚。目前,已经山居了13年。
简评:
你的作品鲜活,有生命力,改变了法国艺术的所有方法,是从未见过的。你的作品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非常杰出,非常东方。
——LVCAS Olivier(法国艺术家)
刘以林凭借其深入现代汉语诗歌写作内部天才性的敏悟和感受能力,以及其充满汉语诗性智慧的出色表现才能,将汉语诗歌写作的艺术境界推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的高度。
——谭五昌(诗歌批评家)
《人生六悟》,刘以林的这一本散文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散文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文本,也指出了一条散文创作应有的道路。刘以林的散文是另一种阳光,它温暖、明亮,照耀着我的的灵魂。
——敕勒川(诗人、散作家)
1、花语:哈喽,以林老师好,您的艺术作品最近在法国大红大紫,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访谈我倍感荣幸!我们先来看一则与您有关的报道:刘以林艺术作品法国巡展的第四场馆于2016年11月19日在法国南部城市Beaulieu市开幕。自2月8日以来,在漫长的9个多月巡展中,刘以林作品以原创性的全新思想、境界和技法,使法国各界“耳目一新”,受到热烈欢迎,被称为“内行和外行都喜欢的罕见的东方全新当代艺术”,甚至要邀您建像毕加索和夏加尔那样的美术馆。作为一个诗人,您的作品在法国受到如此礼遇,对此,您有何感想?!
刘以林:哈,忽然称“老师”,忽然用“您”,你是……啊您是职业习惯吗?“作为一个诗人”——呵,书归正题,法国廵展,我此次是三项作品,雕塑、油画和钢笔画。法国号称世界艺术第一平台,这次咱们东西反应不错,主要是我们提供了新的艺术信息。钢笔画不用说,欧洲人应该不会这样画钢笔画,因为他们没有整体感上的天人合一的抽象传统;雕塑和油画,你知道,这是欧洲强项,到法国展雕塑和油画,如同法国人到中国来展书法和中国画一样,任何造作和玄虚都没用,必须提供真才实学的东西。什么是真才实学的东西呢?两点:传统是积极因素,创新更是积极因素。中国当代艺术从刘海粟那个时代开始,直到目前,基本上是信息输入国,现在中国应开始成为艺术信息输出的国家。
2、我和您认识至少有十年之久,我印象里您是一个诗人,怎么一下子进入到了雕塑、油画、钢笔画等艺术门类,并站在了如此高端的位置?请讲一下您腾空而出的故事,满足一下大家的求知欲!
刘以林:我从事艺术创造是偶然的,也是爆发的,从未进行过任何美术训练,也没有爱好美术的经历,只是突然间,这些东西出现了,而且多得不合逻辑,钢笔画、雕塑、油画、建筑、编织、中国画、书法等等,几乎覆盖了艺术的所有方面。譬如雕塑,雕塑家一生作品鲜有超过千件者,我两年却做了6202件,几乎每件都原创而完整,这个数量,相当于一个人六世的能量。
雕塑只是一项,目前我遇到的共是11项。世间规律,博而不精,精而不博,一个人如果涉猎了太多的东西,一般说都会流于表面,但,我遇到的东西,一是巨大的不可思议的量,二是前无古人的全新的原创境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东方文化的原因。中国佛教禅宗认为,人的精神深处的智慧和能量是无限的,只要放下贪、嗔、痴三种东西,这种智慧和能量就会闪现出来,即便出现任何超人的能量,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第二,时代的原因。中国现在的情况,有点像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艺复兴前有千年的中世纪,中国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一半,从此一路下滑到历史低点,到现在也是千年了,中国该崛起了,在一个崛起的状态下,中国本土材料会显示无与伦比的价值,出现任何非凡的东西,也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第三,有微弱的个人原因,个人遵循道,即从事创作的态度上要与世无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就会出现超越争论的境界;同时,方法上,回到婴儿状态,“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作品就会达到高远而纯净的境界。
谈不上什么高端,只是平常心而已。我们认识是因为诗,我确实写了大量的诗,现在仍在旺盛期,所以你一直认为我是个诗人。我原来是写小说的,就是余华、莫言、迟子建他们那个班,当时我与诗人叶文福一个寢室,常常开玩笑挖苦说,一个男人不干点別的干吗写诗?后来我觉得中国知识分子几千年来人格上难以独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上不能独立,所以就办了几年公司,没有整块时间拿笔,于是写诗。之后,周游中国和世界五年;之后,在深山中三年;之后准备写作,美术的东西突然迎面而来,但,它们迎面而来,躲不了,涉及美术所有方面。世间规律,是博而不精,精而不博,一个人如果什么都会,大概会是个“万金油”。但现在情况似乎例外。这个东西语言叙述起来显得不真实,但东方文化根本智慧中一直有“顿悟”传统,从根本上说也是很寻常的东西。
艺术家刘以林在开幕式上发言。同时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尼斯滨海自由城市长Christophe TROJANI先生(右三),副市长Pasquale HATTEMBERG女士(右一),驻马赛领事馆总领事余劲松女士(右二)
3、花语:《鱼》:一条鱼走过河底所有的淤泥并歌唱它们/在岸和淤泥之间,它崇拜河水/知道一条河有出发和到达/中间咆哮高飞的过程必有营养/一条鱼终生一丝不挂,亮着灵魂/一条鱼就是水中的月亮,它照亮河谷/把水里最暖的力量送给每一个亲人/。这是您的诗作,它温暖、睿智、富含禅意、有力量,它表述简洁,直抵事件的内核!请问您写诗始于何年?您对好诗的定义是什么?
刘以林:我写诗也非常晚,1993年8月1日写第一首诗,38岁。我认为汉语新诗的好诗应是“新自由体诗”。但从胡适到现在,中国诗坛,基本是“旧自由体诗”,确实基本都是。时间将证明,“旧自由体诗”只有过程意义,不可能留存好的诗歌文本。所以,我认为,在现在的汉语语境中,好诗的基本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新自由体诗”,如果不是,它就很难是一首好诗。具体讲,有四点:
一,语言上要冶炼掉书面白话文的“白”和口语的随意性;
二,“旧自由体诗”的出发点和表达点主要是解决“像”的问题,即把某个事物写得“像”这个事物就完成了,它不解决“不像”的问题,即表面看似与此事物无关,实则有本质关系的部分。“新自由体诗”总是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三,“旧自由体诗”进入事物的角度与古典唐宋诗是一样的,即由表及里,渐次深入,而“新自由体诗”是相反的,它从最核心处爆发,由内向外,往往第一句就在核心区域,一般情况“旧自由体诗”要用五六个句子铺垫后才能到达;
四,“新自由体诗”有句,有单独的好句,与传统诗彻底对接,而“旧自由体诗”完全没有这个能力,连一个单独站立的句子都找不到,全部都是散文式的东西。我有多篇长篇论文讨论这个问题,一些杂志和民刊多有转载。
刘以林、市长Roger ROUX、朱立英总领事和夫人
4、都说阅读和行走能为诗歌注入新鲜的血液,您著有游中国记《开车走中国》、周游世界记《远行之美》,说明您曾经不惜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周游中国并周游世界,您是要把徐霞客给比下去吗?您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刘以林:徐霞客没人能比下去,虽然从今天眼光看,他的行走路线只是亚洲土地上的几条小曲线,但他用了毕生的全部,而且除了旅行本身没別的目的,他是整个人类杰出的行为艺术,此种纯粹,连玄奘的远行都有目的,徐霞客没有,全人类仅此一例。我的初衷,就是想走,收获难与君说。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有一种结果叫“腹有诗书气自华”,行万里路没有这样一个震撼人心的描述句子,但,它的力量至少与读万卷书相当,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人周游世界归来,他就会到达燃烧的年龄。
与朱立英总领事
5、花语:在汉语诗歌上,您提出“新自由体诗”诗观,坚定认为“新自由体诗”必然代替“旧自由体诗”。为什么?
刘以林:这是我感受到的中国新诗的方向,也是我写诗的原因。孔子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中国诗歌之本,它的位置,是处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书面语是文言的时代,汉语诗歌主要是冶炼掉文言中的“文”和口语的随意性,你读韩愈和苏轼的文,很难懂;读他们的诗则非常好懂,又干净,为什么?就是文言的“文”和口语的随意性冶炼掉了。这就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中国伟大的诗歌传统的核心,就这一点点,它是所是所有汉语诗的根。现在书面语变成了白话文,它的“白”入诗时要冶炼掉,口语随意性也一样要冶炼掉。这个传统如果不能接上,汉语新诗想重建高峰,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这是整个诗坛都几乎忽略的,非常不可思议,也许这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刘以林油画《高蹈者》
6、花语:您著有散文集《人生六悟》以及佛教作品《佛教一百句》等多种,您认为哲理和禅意的粹取对于诗歌的重新构建,是否另有深意?
刘以林:肯定。读读李白和苏轼的诗,再明白不过了,最高的光亮总是照耀着诗歌。
刘以林油画《我内部的我》
7、花语:您出版了大量插图书,为《人民文学》和《读书》等杂志均做过插图。请讲一下您的插图史。
刘以林:我作插图的历史很短,我出版第六本诗集《大匠之歌》时,是请魏克给我插的图,后来我的钢笔画突然出现了,现在插图书出了好几十本了,不少杂志也在用,都是朋友们鼓励。《人民文学》原来只有文字没有图,李敬泽先生任主编时,看到我的钢笔画,开始有图。《读书》是业界我最看重的杂志,一直订阅和购买,前三十多年是丁聪和赵汀阳插图,2015年5月,主编郑勇先生看见了我的钢笔画,之后一直是我插图。虽然作了这么多插图,但我觉得,我的钢笔画主要功用应该不是插图,我最近试着把我的钢笔画放大刻在石头上,非常壮观,指向了建筑和浮雕,不晓得后面的空间是什么。
8、花语:您曾经读过大学、研究生;为农、为学、为官、为商;开车走中国、周游世界、居深山中,出有诗集七部、游记两部,另有建筑作品《好望山庄》和《巨石小屋》等,这不仅说明了您知识的广博,还说明了您有非常强健的体魄,您平时锻炼吗?您认为健康的诗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刘以林:楼宇烈先生说,北大哲学系90岁以上老人多,是有名的长寿系,第一条就是不刻意养生。我在山中昼夜兼程,劳作不止,本身就算锻炼吧?健康生活就是创作力恒在的积极状态,当下一念,生意盎然。
9、花语:您有建筑作品《好望山庄》和《巨石小屋》等,您是否从事过建筑行业?如何一座建筑是建筑作品而不仅仅是建筑?
刘以林:建筑在所有艺术中是最有魅力的。搞了建筑后,我都不敢去建材市场,一去就想搞建筑不想干別的了。我从未从事过建筑业。我对建筑也是偶遇,现在只是初有体会,应该是稍后会大面积进行的东西。建筑之所以是建筑作品,是在于它的内外形体审美、与天地自然环境的契合、使人一望而心“醒”。建筑是人类呈现视觉精华的重要载体。
10、花语:您曾说“主动的人生更有价值,独立和自由是创造之门”,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刘以林:这是我周游世界的深刻体会之一,也是世界语境之一。之前,我们东方文化价值观,常常说文“穷而后工”,“文章憎命达”,人混得好作品就很难好。西方的价值观似乎相反,认为一切科学艺术创作只有在极度独立、自由和无忧状态下才能更臻化境。这个价值观影响我们的生存状态,至少我自己不愿被动地适应生活,我觉得主动的生活态度更容易让人生盎然。
三只鸟
11、花语:中国当代艺术一直饱受世人诟病。此次您的法国巡展从一个侧面提供了肯定的答案。对此,您怎么看?
刘以林:我11月25日发在朋友圈的微信,可作答:“西风强则东风弱,反之亦然。当代艺术,其理一也。西人杰德?珀尔称:“中国当代艺术侮辱了人生”,国人白明亦言:“中国并无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果如是乎?上半场,或如是也;下半场若何?世界语境,浸润已过;借鉴模仿,临界已然;功名利欲,渐沉水底;东方绵长,其元点爆发者,恐非西人俯视小角儿所可测也。”
东风
12、花语:目前,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和意大利威尼斯的艺术机构等都已向您发出了展览邀请。曾有记者向您提问。您说:“我的任务,就是安心在山中释放所遇到的这些新奇、有趣而又庞大的东西。释放是我的事,传播是別人的事。”您用的是“释放”而不是“创造”,为什么?
刘以林:实话实说,我感觉这些东西只是一种特殊的能量从我身上通过释放出来,它们自足存在,不是我的创作。我创作不出这些东西。以雕塑一项为例,雕塑家终其一生,作品鲜有过千件者,我两年得6202件,几乎件件独立完整,且世间所无,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从来与雕塑没有任何关系,可能吗?但作品就在面前;而且,雕塑只是我目前所遇众多项中的一项。所以只能说是释放比较准确。
马
猪
13、花语:您创造了一个《十二生肖与和平》的法国巡展,可谓前无古人,从尼斯到巴黎,作品包括雕塑、油画和钢笔画共135件,每种样式都受到当地人热情赞誉,充分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并非摹仿、改造和随变的“信息输入状态”,而是富有强烈的“艺术信息输出”的革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不在西方的“后面”而是“旁边”,甚至是“前面”。请描述一下您的“前无古人论”,或“事物本质论”?
刘以林:古今中外,人们从事美术,从来靠的都是两个东西:经验和视觉,比如画马,经验中有,临摹大师的东西,再加写生什么的,这样画出来的东西,基本上表现的都是大自然的一个点。到了毕加索这个时代,比如毕加索,舍弃了经验和视觉,靠的是概念和思维,画人状物,二维喧嚣,冲击力很强。我是彻底的另外情况,一不靠经验和视觉,二不靠概念和思维,我体悟到的东西是“直达本质”:事物之本质,或事物存在的最后形式,是一种哲学形式,此形式物化,作成油画和雕塑等,有几个特点:一,特征具足,抽象,至简;二,易于理解,有亲和力,不仅仅是作者的私家经验;三,古今中外艺术界不应该有过;四,内行外行都喜欢;五,人类通感,没有区域局限性,呈现在不同洲、国、人种区域均无障碍。
14、花语:请解释一下你说的“形无常形”,“色无常色”。
刘以林:以油画为例,世界顶尖的油画家之一毕加索,他的色彩并非杰出如何,但他的形体,世间没有,为“形无常形”;另一个顶尖油画家之一的梵高,他的形体一般,房子就是房子,人就是人,但他的色彩无人可比,为“色无常色”。除了思想和理念,油画在技术上领先,就此两点;如果一个画家连一点都没有,很难是优秀画家。
15、花语:在您的眼中,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
刘以林:艺术作品的好与不好,它的境界有三:
一,外行说好,内行不说好。外行看了一个作者的作品,说啊真好!内行一看,不过是临摹了三五年的颜真卿和梵高,有啥好?平庸无可取。
二,外行说不好,内行说好。内行说一个作者的作品,真是好,有完备的中国书法功底,有完备的西方现代语境,表现了啥啥,已大师了啥啥;外行一看,哈,真难看,恶心,丑,瞎搞,无可取。
三,最高境界,外行看了喜欢,内行看了震动,它在另一等高线上,超越争论,元点爆发,师造化,得心源,以自己不争而现的风格伤害了当下所有风格,自在,如如不动。
艺术家刘以林在开幕式上发言。同时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尼斯滨海自由城市长Christophe TROJANI先生(右三),副市长Pasquale HATTEMBERG女士(右一),驻马赛领事馆总领事余劲松女士(右二)
16、花语:您的美术作品自2016年2月起面世,进行世界巡展,目前进行的法国巡展是迄今中国艺术家在法国最大规模展览。之后您还有什么更大、更长远的打算?
刘以林:顺其自然吧,现在主要是日夜兼工继续释放艺术,已完成钢笔画和雕塑,油画完成70%,之后是国画这、书法、陶瓷、建筑等,随缘努力。
17、花语:“我心不争有神遇,大器非工自天成”,这是您工作室中自题的对联,是这样一个创作理念带您走向远方的吗?
刘以林:是的。老子言:夫唯不争,故天下不能与之争。我辈普通人,并无功德和才能,大器者,非人力所可成也,乃机缘之力所成。古人言:“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非虚言也。我之所得,恐一分人力尚且不足。艺术所可成大器者,四个条件:天然,无功力,精进,圆融。前二者,世间尤为稀缺,毕生从事艺术者多无此二点,此是难以直达高点的原因。有所争即不可得。艺术境界的到达有三个层次:学而至,养气而至,得无所得而至。有所争亦不可至。先人艺术上可称‘得无所得’者,苏轼、徐渭、八大山人,仅此三人或可耳,余皆难并论。前辈可鉴可师,我辈唯怀敬畏之心而已。本人近来出版的诗集名《敬畏之歌》,即心境写照。天地苍茫不灭,吾辈如同微尘,何争可有!为道日损,随缘当下,如此而已,一切惟有平常心三字。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2930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Copyright © 2006-2015 全景统计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