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草书间各作虫,吾庐独对一灯明。
袭来已是清秋气,窗外微闻落雨声。
诗歌最主要的属性,是生活的艺术化表达。它既不是生活的翻版,也不是远离生活的海市蜃楼。因为生活事务,可以交给形形色色的应用文去承担;用文字构造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作为表达理想的方式亦未尝不可,但终究不如现实生活的艺术化表达来得亲切。
诗题“在校值班”。值班琐琐,无一字及之,见出公事的清简与身心的闲适,惟此闲适之心,方能体物寄情,各极其妙。
首句用一个“虫”字巧妙地把草间的“虫”与书里的“蠹虫”关联起来,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结合次句“吾庐独对一灯明”,原来书之“虫”分明是在屋中灯下读书的“我”,令不人禁莞尔。第三句转写物候变化:凉意袭人,知是深秋,转得自然;结句由秋凉而始留意窗外,仔细听来,微闻落雨之声。此诗思路,系由窗外秋虫之声,联想到自己“书中作虫”的事实,继由感秋凉而知秋雨始落,弹奏出一片虫声雨声的交响。至于对秋虫处境的关心如何?对“书虫”生涯的感触如何?则尽在不言之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