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郢哀民空自伤,涉江惟见水茫茫。
秦谋列国生心久,楚梦高唐盼夜长。
渔父超然为避世,鸱鸮得势便欺凰。龙舟看罢争强赛,只说盘中粽子香。
在端午节怀念投江而死的诗人屈原,在今人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文人一度把端午节径直称为诗人节。其实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据闻一多先生考证,最早把屈原跟端午节联系在一起的,是南朝梁时期文学家吴均的《续齐谐记》,这距离屈原在五月五日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已经七百多年了。还有一些偏重证据的学者,比如胡适先生,一直怀疑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屈原这么一个人存在。但是如今,屈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巨大符号,他的存在、他的文化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已经不容置疑。
《端午怀屈子》是一首七律。首联“哀郢哀民空自伤,涉江惟见水茫茫。”哀叹祖国哀叹民生,徒然独自伤心;在江边散步,只能看到白茫茫一片大水。《哀郢》、《涉江》都是屈原《九章》里的作品。《哀郢》的内容是哀悼楚国郢都被秦国攻陷,楚王受辱,百姓流离失所。《涉江》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当时他被放逐江南多年,对楚国政治已深感失望。“哀民”是顺着“哀郢”而写出的词,也可以理解为典出屈原《离骚》中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颔联“秦谋列国生心久,楚梦高唐盼夜长。”大意是:秦国吞并列国一统天下的野心由来已久,而楚人做着国家强盛的美梦还不愿醒来。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对列国之强弱了然于心,对秦国吞并楚国的野心也看得很清楚。出生晚于屈原四十二年的楚国辞赋家宋玉有《高唐赋》,写楚王在梦中与巫山高唐神女相遇,依照当时楚国的迷信,楚王与神女交欢,可以使得政治清明、国家振兴、人民富足,并且楚王也能身心强健、延年益寿。
颈联“渔父超然为避世,鸱鸮得势便欺凰。”《渔父》出于楚辞,东汉大学者王逸认为是屈原的作品。文中有渔父歌词:“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种脱尘出世的态度是受政治迫害而流放、苦闷抑郁中的屈原所向往的。鸱鸮即猫头鹰,颈联后一句出自《诗经》中的《国风·豳风·鸱鸮》,这是一首寓言诗,写一只母鸟对猫头鹰夺子毁巢的控诉。“凰”是雌鸟之皇,屈原在《涉江》中曾自比鸾鸟、凤凰。
尾联又回到现实中,“龙舟看罢争强赛,只说盘中粽子香。”看完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历史上战国列强的血腥争霸演变成今日百姓的娱乐竞争,作者忽然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和平来之不易,理当珍惜,数千年悠悠往事不说也罢,还是夸一夸眼前这香气扑鼻的粽子吧。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