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一个诗人的内战“时感”

作者:姜涛   2016年09月30日 14:34  中国诗歌网    496    收藏

近三十年来,作为新诗现代化的典范,有关诗人穆旦的讨论持续不绝,其形象甚至有被过度“消费”之嫌。然而,这并不等于说,穆旦作为一个话题,真的已被穷尽,被穷尽的或许只是讨论的方式、方法,抑或背后关切的问题。比如,王佐良写于一九四六年的文章《一个中国诗人》,在穆旦研究史上起到过奠基作用,诸如西方现代诗人之影响的提出、“用身体思想”之诗艺的概括,以及诗人“非中国”品质的强调等,都确立了后来讨论的框架,但王佐良有一个判断,似乎没有引起来多少关注,这个判断与穆旦的政治意识有关:“一开头,自然,人家把他看作左派,正同每一个有为的中国作家多少总是一个左派。但是他已经超越过这个阶段,而看出了所有口头式政治的庸俗。”在王佐良看来,作为一个作“左派”,穆旦最大的好处恰恰又超越了“左派”,因为他“并不依附任何政治意识”。

具有一定的政治意识与关怀,却超越(外在)于确定的集团、党派立场,这样的“左派”形象无疑吻合现代主义文艺的一般想象。换个角度看,这大概也意味着,此类作者的政治意识,读者可以从道德和美学的层面体认,但毕竟外在(超越)于真实的政治实践,其实不需特别严肃的对待。果真如此吗?我们或许可以追问:一个诗人无党无派的政治意识,只是某种“良知良心”的显现吗?它有无特定的展开前提?又与何种现实诉求相关?类似追问不胜其烦,但新的阅读契机包含其间,不仅涉及诗人的个体评价,更是关联对其代表的写作及文化方式之能性和限度的省察。在一九四七至一九四八年国共内战期间,穆旦恰好写出了一批政治意识相当饱满、甚至尖锐的作品,为上述追问提供了进行下去的可能。

一九四六年下半年,国民党单方面召开“国大”,大举进攻各地解放区,国共内战终于全面爆发。和平的愿望彻底落空,对此曾抱有期待的人士,以各种方式表达了痛切、激愤之情。穆旦作为诗人,同时作为一名报人(此时正在沈阳主持一份“惹祸”的报纸——《新报》),也在诗中做出了回应,自一九四七年春开始,连续写下《时感四首》、《荒村》、《饥饿的中国》、《甘地之死》、《诗四首》等作品,类似于一个连续展开的、动态的政治观察与评论,分别对应于国共和谈失败、内战全面爆发、恶性通货膨胀、“反饥饿、反内战”运动,以及战局逆转、历史走向明朗之后的时事观感。在一九四九年出国前自选的诗集中,这组“内战之作”被他饶有意味地命名为“苦果”。熟悉穆旦诗风的读者,阅读这一“苦果”系列,感觉会有所不同:他没有特别采用擅长的戏剧性手法,去开掘敏感个体与外部历史间的错综纠葛,对现实没有做更多“玄学”提升,一种强烈的时事性、甚至代言性出现在他笔端。


   多谢你们的谋士的机智,先生,

  我们已为你们的号召感动又感动,

  我们的心,意志,血汗都可以牺牲,

  最后的获得原来是工具般的残忍。

   ……

   多谢你们飞来飞去在我们头顶,

  在幕后高谈,折冲,策动;出来组织

  用一挥手表示我们必须去死

  而你们一丝不改:说这是历史和革命。


这两节引自一九四七年二月《时感四首》的第一首,书写了内战爆发后“我们”的社会感受,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谋士的机智”、“飞来飞去在我们头顶”、“在幕后高谈,折冲,策动”等词句,似乎都有非常具体的时事影射。一九四六年“政协”召开及国共和谈期间,国共双方的代表,马歇尔以及“第三方面”人士来往穿梭,的确十分密集地进行“高谈,折冲,策动”。参与其中的梁漱溟在回顾中,就曾详尽记录了谈判各方“飞来飞去”的信息,当这些信息集中在一处,本身就具有漫画的色彩:“四月三十日,马歇尔飞南京,蒋介石飞西安。五月三日,周恩来飞南京。五月八日,我们民盟也飞上海了。从此以后,和谈就在京沪一带进行。”这些东西南北、聚散分离的飞行,其实已暗示了各方立场的错杂分歧。将梁的回顾和《时感》对读,穆旦有何影射,不难猜想。

上面的诗节中,值得关注的,还有“我们”这个人称的使用,“我们”与“你们”的区分,构成了某种垂直性的紧张:“你们”作为领袖、政客、谋士,飞在天上,以各种堂皇的名义,驱策战争的走向;“我们”只能在地上仰望、挣扎,作为被驱策者,承担战争灾难性的后果。事实上,“我们”这个代言性人称,在穆旦此一阶段的诗中频频出现,而且“我们”与“你们”(“你”)、“他们”(“他”)的区分,也几乎成为一种原则,支配了穆旦四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写作,如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前的名作《旗》:“我们都在下面,你在高空飘扬”、“战争过后,而你是唯一的完整/我们化成灰,光荣由你留存”。作为历史正义或集体意志的化身,“旗”(“你”)飘扬在“我们”之上;“我们”仰望着“旗”,但只是下面的牺牲者,不能真正将“你”掌握。“旗”和“我们”既联系又分离,胜利的喜悦与历史的忧惧,暧昧交织于垂直的人称张力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人称结构中, “我们”似乎不简单等同于“人民”、“群众”等概念,隐隐约约,“我们”对应了一个承受战争后果,渴望和平与正义,又对历史走向保持忧惧的中间阶层

诗人邵燕祥,是穆旦的“粉丝”之一。据他回忆,《时感四首》“写的就是我们下边的人们,老百姓,都被上边的人在干杯、在觥筹交错之间就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太受它的影响了。当时我有很多诗受他的影响,这首诗(《失去譬喻的人们》)连思想都受它的影响”。作为当年的读者,邵燕祥也读出了 “上边”与“下边”的垂直区分,而且认为这种上下结构,更为根本地影响到了“思想”。这意味着,“我们”的人称设置,不只是穆旦诗中的形式因素,它本身就包含了社会历史认识的方法论意涵。顺着这一思路,再看《时感》第四首中的一节:


   我们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希望,

  然后再受辱,痛苦,挣扎,死亡,

  因为在我们明亮的血里奔流着勇敢,

  可是在勇敢的中心:茫然。


注意第一句“我们希望能有个希望”,这个句式有些缠绕,却带来一种特殊的滚动感:一方面,历史能为“我们”的“希望”推动,即便经历“受辱、痛苦、挣扎、死亡”,仍有不断敞开的可能;但另一方面,“希望”的中心又突然抽空为“茫然”,向前的滚动也一下子终止,内卷为一种封闭的循环。“内战”爆发之前,国共双方打打谈谈,或“以战逼和”,或“以和备战”,“和平”与“战争”的消息交替传来,造成一种普遍焦躁、茫然的社会心理。在这样的背景中,上述辩证展开又不断内卷的句法,同样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定的认识方法。《时感》发表的当月,袁可嘉就在《大公报•星期文艺》上发表著名的《新诗现代化》一文,全篇引述了这第四首,认为“这首短诗所表达的最现实不过,有良心良知的今日中国人民的沉痛心情”。在希望与绝望的“交互环锁,层层渗透”中,作者“很有把握地把思想感觉糅合为一个诚挚的控诉”。

身为“新诗现代化”的理论吹鼓手,袁可嘉的评论不单指向了穆旦复杂的诗艺,同时指向诗中“最现实不过”的政治感受。这种沉痛感受基于“今日中国人民”的“良知良心”,袁可嘉也暗示,后者并非只是一种抽象态度,恰恰是由“交互环锁、层层渗透”这一强有力的句法糅合而成。借助这样的句法(方法),“内战”不仅作为时事,同时也作为一个紧迫的思想命题,在“层层渗透”中被“层层展开”地提了出来:战争的正义怎样体现?战争的后果又由谁来承担?内战是否是暴力的又一次循环?战争中的历史走向又会如何?要回应这一连串咄咄逼人的提问,仅从“新诗现代化”的层面,重申“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一类风格判定,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重构阅读的历史视野,回到内战时期特定思想、言论情境中。

四十年代,从国共政争到军事对决,在“两大”对峙的前提下,不断有“第三方面”,“第三道路”,“中间路线”,“多数人立场”、乃至“新第三方面”等提法出现。在“民盟”、“民社”等党派,以及通过报刊、媒体自由议政的知识群体之外,如“浩大无边的海洋”、占人口中大多数的中间阶层(中小资产阶级),就是一种潜在的、可观的政治势力。当时有相当多论者,宣称不代表任何党派,只站在“中间”或“多数”的立场说话,由此出发,也很容易得出两个政党、两个政府相争于上,而多数百姓受苦于下的政治判断。譬如,在梁漱溟看来,这样的困局源于中国社会的历史特殊性。由于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很大,缺乏阶级、种族、宗教、地域之间的严格壁垒,散漫而和平,因而中国内部的分裂乃至革命,从来不是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对抗,而只是“浮在上面的政府与政府的冲突”。政治分裂于上,社会却散漫统一于下,民国三十年来的政治也没脱离这种逻辑,“因缺乏武力的主体而陷于纷乱”。穆旦笔下的“我们”的人称结构,特别是“上边”与“下边”的垂直张力,与这种政府(政党)/社会的二元论理解,相距并不遥远。

然而,“我们”能否作为一个全称命题来使用,是一个可以辨析问题。那个“汪洋一片”的中间群体,即使处于两个或多个党派之下,仍包含相当复杂的层次,其现实感受和政治诉求并不一致。穆旦诗中表达的焦灼与烦恼,更多存在于城市知识分子,特别是小职员和公教人员身上(他自身所属的阶层),这个群体渴望生活安定,渴望社会进入秩序的轨道,内战持续导致的经济崩溃和通货膨胀,对他们的冲击也最大、也最为直接。穆旦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这个阶层的“希望”与“绝望”,在盘曲往复的诗行中将其“时感”糅合成“控诉”,但其他社会群体的处境和诉求,穆旦并不一定有更多的把握。在他的诗中,一旦涉及更为底层的农民和劳动者,“他们”这个人称就会出现:与“我们”相比,“他们”是更为卑贱、无名的牺牲者,作为被历史“用完”之后的剩余物,“他们”被分别于“我们”之外,或以“荒村”的风景形式,朝向“原野和城市的来客”(一九四七年《荒村》)。与之相关的是,如果说“汪洋一片”的中间势力,并不是一个同质的存在,所谓“政府分裂于上、社会统一下”的认识框架,也可能是一种相对固化的看法,因为历史急遽的变动与革命实践的不断展开,已在政党与不同阶层之间创造了新的社会矛盾、新的社会关系。在复杂的变动中,所谓“我们”的代言立场、“上边”与“下边”的二元结构,即便出于“良知良心”,都已不再是自明性的,能否有效地揭示“今日中国人民”面对的现实,其实是颇值疑问的。

上下垂直的人称结构之外,为穆旦所特有的“交互环锁,层层渗透”的糅合句法,也可做类似扩展性的讨论。依照唐湜的说法,穆旦也许是中国诗人里最少绝对意识、最多辩证观念的一个。在他四十年代前期具有玄学意味的诗中,辩证展开的句法也具有一定方法论意味,因为它总是与对历史进程、时间进程中人之处境的思考相关:一切是运动的、不断展开的,个体行动不过是“犬牙交错的甬道”中的挣扎、受难,最终永恒自然能回收这一切;在牺牲之后的安宁中,历史正义偶尔也会显出真容。在内战时期的“苦果”系列中,对于人在历史中的位置、处境的关注,仍是他写作隐在的玄学背景,但“交互环锁、层层渗透”的句法,却使辩证的展开失却了运动的进程感,而一次次地“内卷化”,历史似乎堕入一种坏的、不能挣脱的循环之中。一九四八年八月的《诗四首》,是新中国成立前诗人最后的作品,穆旦仍然代“我们”发言,试图对于内战的过往与结局,进行总体的反思和评判:


   迎接新的世纪来临!

  但世界还是只有一双遗传的手,

  ……

   在人类两手合抱的图案里

  那永不移动的反复残杀,理想的

  诞生的死亡,和双重人性:时间从两端流下来

  带着今天的你:同样双绝,受伤,扭曲!


一九四八年下半年,内战的形势渐趋明朗,历史的“路”只剩下了一条:“迎接新世纪的来临!”穆旦似乎在表达一种新纪元意识。历史翻过沉重的一页,时间即将重新开始,这是抗战胜利之后不少诗人书写过的主题,穆旦显然是在反讽式地挪用:“新世纪”的到来非但不是历史的开始,反而是历史内部人性之恶的再次重现——“一双遗传的手”暗中支配。“新的世纪”背后的集体意志,他没有漠视(“他们太需要信仰,人世的不平/突然一次把他们的意志锁紧”),但集体意志的实施,并没有打破历史内在的封闭,而只是“目前,为了坏的,向更坏争斗,/暴力,它正在兑现小小的成功”。

在穆旦以往的作品中,“战争”、“暴力”的形象并不是单一的,虽然“和平又必须杀戮”,是上帝“计划里有毒害的一环”(《出发》一九四二年),但当民族的立场以及敌我关系十分清晰,“武力”有其确定的使用主体,暴力在穆旦那里有时也会获得必要的合理性。然而,过去两年的“内战”的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却失去了内与外、敌与我之间形成的辩证、开放意识,“暴力”完全脱离了“主体”意图,脱离“计划”,成为历史循环的最终支配者:


   幻想,灯光,效果,都已集中,

  “必然”已经登场,让我们听它的剧情——

  呵人性不变的表格,虽然填上新名字,

  行动的还占有行动,权力驻进迫害和不容忍,


无疑,上面的诗句仍充满了修辞的强度,也将革命与暴力的关系问题“糅合成了一个控诉”,穆旦特有的开放性敏感却似乎丧失了。对“新的世纪”的展望,甩脱了“希望”与“绝望”之间“交互环锁”的辩证性,变成对未来“极权”单调、甚至有点刺耳的抗辩。

事实上,在“两个中国之命运”决战时刻,如何判断历史的走向,使用何种思想资源去回应时代人心的巨变,是各方人士都需要面对的问题。穆旦表达的焦灼感、历史循环感,在他所属的“圈子”里,在有“良心良知”的知识分子中并不鲜见,如“革命必循环不已,流血也必循环不已”(萧乾《自由主义者的信念》),如历史“近乎周期性的悲剧夙命”(沈从文《一个传奇的本事》)。这些基于直观的时代意识,在不同程度上,都触及到某种缠绕在中国内部的历史困局。简言之,在民国政治的展开中,无论有怎样良好的政治构想,武力似乎是任何协商、设计的出发点与最终依据。以武力完成的统一,由于缺乏充分的合法性以及与社会的紧密关联(即“武力的无主体”的状态),也会很快陷入内部的纷争之中。借用黄炎培的说法,以“武力”为始终的政治逻辑,是否同样构成了一种难以挣脱的“周期率”?而国共内战是否又是这一“周期率”的再度显现——“为了坏的,向更坏的斗争”?抑或开辟了另一种可能,即用一场“好”的战争去结束“坏”的战争,彻底打破“周期率”,终结暴力的蔓延?除了和平的呼吁或立场的抉择,相关人士也试图在历史和理论的层面去回应这一困局。历史学家杨人楩在一九四八年就在《观察》杂志上连续发表文章,将“内战”作为一个命题进行讨论。与一般的反战论者不同,杨人楩在一定程度上认可所谓“内战本质论”的看法,即“内战”可能是一场“好”的战争,是一次必须彻底完成的革命;他所忧虑的是内战的“长期化”,长期化难免会使革命及新生政权异化,造成武人专政的局面。这似乎仍是出于对历史“周期率”的习惯性忧惧。

在某种更长历史脉络中去理解“内战”的性质、走向,这大概是内战时期一种常见的思想方式,穆旦的写作并非因只是一个诗人表述,就外在于这种方式。问题是,基于历史纵深的考察,恰恰有可能受制于历史的纵深,封闭思考的进一步展开。胡绳在回应一九四八年初《大公报》的自由主义社论时,就指出了这一点:“难道‘历史的变动’(封建专制时代的王朝易代)就是现代意义的革命么?”将“革命”纳入到“历史的变动”中去认识,在胡绳看来,这种说法具有混淆的作用。他进一步阐述了“革命”和“改造”的关系,提醒“每天发生着的新的事实正在教育着人们改变着人们的旧的思想习惯”,这包括扫除旧的国家机构,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做到政治民主与经济平等,把党的工作和每一个党员摆在人民大众的监督之下。当然,这只是“新的世纪”的蓝图,不一定完全等同于历史实际的展开,但至少说明,“新的世纪”的到来,并非只是一份人性的“表格”填上新的名字,历史的“必然”也并非一种客观的铁律,而是来自创造性的政治与文化实践,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乃至世道人心以及思想方法的转换。

在四十年代末“天地玄黄”的时刻,大小自由知识分子的进退与选择,自然是一个相当老套的话题。但是否抉择,怎样抉择,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天地玄黄”的时刻也是一个开放的时刻,能否主动站在变动的历史内部,而非挪用固化的感受方式、认识方式,去把握变动的契机,形成多层次的视野,其实检验着自由思想的历史可能性。一九四七年十月,穆旦写下了另一首名作《我歌颂肉体》,这首看似“非政治”的自然主义诗歌,包含了强烈的政治抗辩性:“我歌颂肉体:因为它是岩石/在我们的不肯定中肯定的岛屿”,“那压制着它的是它的敌人:思想”。为了抗拒外在思想、语言、历史的压制,“肉体”作为一个直观的领域,被当作一块最后立足的“岩石”,远离一切,在丰富的黑暗中独在。这块最后的“岩石”,与“良心良知”一样,或许正是历史大变动中穆旦们所执着的立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穆旦的写作不断被经“特权化”,不仅与其强劲的现代主义诗风有关,同时也包含了对最后“岩石”之上独立、自主立场的激赏。而这块“岩石”之上,诗人遭遇到的困境,或许更值得耐心梳理。


原刊《读书》杂志,获作者授权发表于中国诗歌网。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丁香诗会 | 赏丁香、话诗词,西城区“致敬巨匠 百年诗情”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盛大启幕
  2. 吴付刚:君风十里,习酒飞觞
  3. 路也:两个女子夜晚饮酒
  4. 李元胜:天地之酿
  5. 陈云坤:习酒遐思
  6. 王喜|习酒:每一滴都揣着君子之道
  7. 凤仪镜子:习酒,对酱香的三种追问
  8. 李丁:窖藏往事
  9. 黎落:唱词
  10. 邓诗鸿|习酒:世纪之约
  1. 张宏森:聚焦出作品出人才 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2. 一路高铁一路诗——赣鄱春韵火车诗会在江西举行
  3. 每日好诗第423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谢冕:我对诗歌有一个理想
  5. 每日好诗第423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荣耀·乡情”艺术暨“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7. 新《诗刊》为何要发一篇“旧文章”
  8. 《诗刊》改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 第419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0. 创刊40周年 | “我的《诗歌报》/《诗歌月刊》记忆”征文启事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