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初版序

作者:洪子诚   2016年08月31日 11:30  中国诗歌网    409    收藏


2001年9月到12月,我在学校为现当代文学专业部分研究生组织了“近年诗歌选读”的课程。本书收集的,就是这次课的内容。中国现代诗的细读(或“导读”)这种性质的课,自80年代以来,北大中文系已有多位先生开设过。记得80年代中期,谢冕先生就开过“朦胧诗导读”,我还参加了其中的一部分。在此前后,孙玉石先生也有“中国现代诗导读”的课。孙先生的这一课程持续多年,选读的诗作,涵盖自20年代的“初期象征派”,到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派”“中国新诗派”的“现代主义”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的讲授和课堂讨论的成果,部分已结集出版。

80年代在大学课堂上出现的这种解诗(或“细读”)的工作,其性质和通常的诗歌赏析并不完全相同。它出现的背景,是“现代诗”诗潮的兴起,和“现代诗”与读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直接面对有关诗歌“晦涩”“难懂”的问题。以中国20世纪诗歌状况而言,伴随30年代现代派诗潮所提出的诗学问题,“晦涩”“懂”与“不懂”是其中最被关注的。这个问题,在八九十年代重又出现。解诗和“细读”活动,其基本点是借助具体文本的解析,试图探索现代诗有异于传统诗歌的艺术构成,也试图重建诗歌文本和读者联系的新的途径。如果依朱自清先生的说法,那就是,这种解析自然也要“识得意思”,但重点关注的可能是“晓得文义”。80年代以来解诗、“细读”所依据的理论和方法,显然受到英美“新批评”的启发,而直接承继的,则是我国30年代《现代》杂志和朱自清、废名、卞之琳、朱光潜、李健吾等在三四十年代在诗歌解析上的理论倡导和实践。当然,也会从台湾一些诗人、批评家那里接受影响。

不过,“近年诗歌选读”这门课的目的其实要简单得多。开这门课的原因是,大概已有近十年,中文系没有开过当代诗歌的专题课。从我自己方面说,90年代初,在和刘登翰合作完成了《中国当代新诗史》之后,我的研究和教学便转到当代文学史,和现当代诗歌的关系不再那么直接。也读诗,但不很经常,也不很系统。零散的阅读所形成的印象是,90年代确有不少好作品,也有不少好诗人。不过,在90年代中期以来,诗歌写作现状受到越来越多的严厉批评,使我对自己的感觉也发生了怀疑。于是想通过这门课,来增强对这些年诗歌的了解。我觉得,在对近年诗歌的看法上,我自己(还有一些批评家)作出的判断,有时只是凭粗糙的印象,不愿作比较深入的了解;而这是相当不可靠的。组织这门课的另外原因是,我认为,在诗与读者的关系上,固然需要重点检讨诗的写作状况和问题,但“读者”并非就永远占有天然的优越地位。他们也需要调整自己的阅读态度,了解诗歌变化的依据及其合理性。因此,我同意“重新做一个读者”的说法。选读“近年诗歌”,目的也是要从“读者”的角度,看在态度、观念和方法等方面,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检讨。



这个设想,得到许多爱好诗的朋友、学生的响应。为这门课所做的准备,事实上在2001年五六月间就已开始。在看了我的有关课程目的、方法和选读的诗人名单的初步设想之后,臧棣和一些学生提出了补充、修改的建议,他们还确定了具体的篇目(后来上课时,篇目有所改动),并将选出的作品汇集编印成册,发给参加这一课程的学生,让他们在暑假期间有所准备。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制和我们设定的目的等方面的考虑,我们选读的,主要是“活跃”于近十年的,与“新诗潮”关系密切的诗人。因此,我们没有将在90年代仍取得出色成绩的老诗人(牛汉、郑敏、昌耀、蔡其矫等)包括在内。北岛、杨炼等“朦胧诗”代表人物的近作,也没有列入。也没有选读海子的诗,不过,由于多多的诗在过去评论不多,觉得有必要予以关注。另外,90年代出现的一些有活力更年轻的诗人,这次也没有能涉及。

在9月初开始的第一次课上,由我对课程内容、方法和参加者要做的工作做了说明。第一,每次课读一位诗人的一二首作品,由一二位参加者担任主讲,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主讲人的报告一般限制在50分钟以内,以便其他的人有时间交换意见。第二,主讲和讨论以所选作品的具体解析为主,也可以联系该诗人的创作特征、创作道路,以及近年诗歌的一些重要现象、问题。另外,上课时,参加者要提交对选读作品的简短的评论文字。在每次课结束前,由担任下次课主讲的同学布置需事先阅读的材料。第三,鉴于大家肯定有各不相同的诗歌观念,对当代诗歌的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提倡一种平等的、互相尊重的态度,也提倡不同意见、方法的互补和对话。归根结底,重要的可能不是要给出某种答案,或达到某种“共识”,而是呈现富于启发意味的多种可能性。第四,上课时进行录音。课后,由主讲人对课的录音加以整理。在整理时,主讲人可以依据讨论的意见,对自己的解析做修改、补充,并提供进一步了解这位诗人的参考资料。第五,参加这次活动的,除部分现当代文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外,还请了臧棣老师给我们以指导。吴晓东老师根据他的工作安排情况,也会抽出时间来帮助我们。因为讨论课有许多环节需要协调、组织,请钱文亮和冷霜两位同学协助我主持这门课。后来的几个月里,课进行得还算顺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课进行得不是很理想;如发生过相当情绪化的激烈争吵(在讨论翟永明诗的课上),而矫正后气氛又偏于沉闷;由于有的同学对诗很有研究,在实际上“压抑”了另外一些同学讨论的积极性,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在主持这次活动上,准备还欠充分,也缺乏经验。但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最让我感动的是参与者的认真、积极。特别是各次课的主讲人,准备时用了许多时间,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对诗的解读务求细致而有新意。实事求是地说,其中不少解读与讨论,有较高水准,我从中学到许多东西。相信不少参加者和我一样,既增强了对近年诗歌的了解,也在诗歌分析、批评上得到一些有益的训练。这些成果,对于近年诗歌研究的深化,对于进一步了解当代若干重要诗人的创作风格,对于深入探索现代诗歌阅读的问题,相信会提供有益的借鉴。这是为什么要把这次课的内容整理成书的原因。

自然,事后检讨,也存在一些缺憾。我们处理的是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缺乏必要的距离,眼界、趣味、鉴赏力上的局限,极有可能使另一些重要诗人没有被涉及。出于课程的性质的考虑,在作品的选择上,会更多注意那些能经受解读“挑战”的、复杂和有更多“技术”含量的诗,而相对冷落那些“单纯”的好作品。在阅读方法上,对于“解”的强调,相信也会多少忽略了对“感”的能力的调动。另外,阐释与批评之间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思考。近些年来,渲染诗歌“神秘性”的观点受到质疑,诗歌写作的技艺性质得到强调:这对我们来说确是一种“进步”。不过,在我看来,有成效的诗歌写作和诗歌文本,“神秘性”似不宜清理得过于干净。一方面是人的生活,他的精神、经验,存在着难以确定把握的东西,另一方面,写作过程也不会都是工匠式的设计。因而,在“进入”诗歌文本的方式上,“感悟”的能力相信是相当重要的。在这里,解析的细致和确定,与感悟所呈现的多种可能的空间,应该构成解读中的张力。在很大程度上,阅读的“快感”其实并非主要来源于对语词、意象确指的认定,而在于探索诗歌由语词所创造的“诗意空间”。在处理这两种关系上,课上的有些解读可能存在一些偏向。



在课后的录音整理和本书的编辑上,还有几点需要作些说明。讨论翟永明的诗《潜水艇》、臧棣的诗《菠菜》,因为录音出了差错,讨论的经过没有能记录下来。这是颇感可惜的:因为这次讨论是较为生动的一次。讨论多多的诗的一课,由于各种原因,情况不很理想,这次也没有收入。对西川的解读,主讲人做了认真准备,提出了他对《致敬》一诗的理解。考虑到对这首诗可能还有另外的理解,也请姜涛在课后补写了解读文字,作为课上主讲部分的参照。钟鸣的诗本来也在细读之列,因为时间关系后来没有进行。这一次课也只好空缺。这都是遗憾之处。

在诗的细读全部结束之后,我和一些学生认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必要对近些年来的诗歌问题、现象,作一点初步的描述。商议的结果,决定采用“关键词”的方式,以便使涉及现象相对集中。因此,课的部分参加者又分别撰写了诸如“写作”“叙事性”等旨在描述近年诗歌现象的文字。后来,并就这些问题交换了意见。这些都作为课的补充,一并收录在内。

全部文稿的整理,断断续续拖了半年多的时间。在交到我的手里时,已经是今年的初夏。在对整理稿通读之后,我作了一些必要的处理。有的是技术性的,如改正错字,修改一些即兴发言时容易出现的啰唆、语意含混的地方。对主讲报告,以及讨论发言,因篇幅原因,做了一些压缩。讨论时的发言,也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有一些整理修改。因此,目前的这部书稿,事实上已不完全是上课时的“原貌”,我只能说是“大体不差”而已。



在书稿整理的中间,我也曾发生过一点小的犹豫。事情是由一位学生的话引起的。

这位学生,今年夏天刚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他做的题目是新诗与传统诗歌的关系。我很清楚,他对中国新诗的态度非常轻蔑。大学本科,学的是工科的热动力专业,硕士阶段钻研的是宋代诗词,待到读博士学位时,改为当代文学。他报考北大当代文学博士生时,学习、研究的目的就十分明确,这就是思考中国的古典诗歌是如何“没落”为一败涂地的新诗的。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曾有多次争论,但谁也没有说服谁。其实,我并不是想要改变他对新诗的看法,而是觉得他的思路和方法应有所调整。他很用功,对“学问”甚至可以说是“痴迷”,阅读范围很广,有些方面也很有深度;对权威学者和经典论著,从不盲从;也不考虑表现、观点对自己的“前途”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一切,在我看来都是颇为可贵的。

这位学生在通过论文答辩后,有一次和人聊天,又说到对中国新诗的评价。他说,新诗其实是个很丑很丑的女人,但是有人给她涂脂抹粉,穿上皇帝的新衣,让她坐进花轿里;给她抬轿子的有三个人,一个是谢冕,一个是孙玉石,一个是洪子诚;前面还有两个吹鼓手,一个是臧棣,一个是胡续冬……

当朋友把这些话讲给我们听时,我和在座的老师都大笑起来,觉得比喻和描述,真的很生动,颇有创造性。当时,这些话对我并未产生多大的“震动”。主要是自80年代末以来,我对自己的工作、研究,就时有疑虑,想不出它们的意义何在。但是过后也不免有些“伤感”。我因此想到了两点。一是,我所在的这个学校,这个系自8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有关新诗的学术环境,是否对有不同看法者构成无形但强大的“压抑”?给新诗“抬轿子”、当“吹鼓手”的人其实很多,更有重要得多的人物。专提北大的先生和学生,想必是出于在这一环境中的具体感受,是一种“忍受”解除之后的“释放”。他的“笑话”或许能提醒我们,在继续肯定自己的学术观点的同时,也要对其中可能有的问题保持警觉,特别是意识到这只是一种声音,因此注意倾听相反的或有差异的声音,提防自己的观念、趣味、方法的封闭和“圈子化”。我想,对这本书的内容,也应该这样看才好。

另一点是,新诗真的是那么丑陋,那么不堪入目吗?仔细想想,我还是不能相信这位学生的描写,对于新诗的“信任”也还不愿意动摇。这点信任其实无关高深的理论,只由个人的见闻和经验来支持。即使是90年代的诗,它被有的人说得一无是处,但是,它们中有许多曾给我安慰,让我感动,帮助我体验、认识我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表达了在另外的文学样式中并不见得就很多的精神深度。而且我还看到,有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投身”于诗,在诗中找到快乐。他们为了探索精神的提升和词语的表现力而孜孜不倦。这一切,就为新诗存在的价值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然而有力的证明。说真的,在当今这个信仰分裂、以时尚为消费目标的时代,这就足够;我们还能再要求些什么呢?


2002年8月,北京蓝旗营


摘自《在北大课堂读诗》,洪子诚主编,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诗有情兮情长存——纪念拜伦逝世200周年
  2. 赴一场橘花盛宴!中外文学大咖齐聚黄岩!
  3.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4. “我与《诗刊》的故事”征集获奖名单公布
  5.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8. 世界读书日·《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分享会在京成功举办
  9.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10.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