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全息投影

作者:李中贤   2016年08月17日 15:39  中国诗歌网    450    收藏

   ——臧修臣当代史诗论

 一切文艺形式都在演变和发展之中,诗人臧修臣的格律体史诗承载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守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创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特别在全球化语境及其多元文化谱系中,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与现代意识更使史诗别具一格,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北京举办的多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一直以来,对史诗文体的学术定位,中外存在很大差异。如西方美学家黑格尔就认为“中国没有史诗”,对于这种片面认识,曹卫东教授曾撰文做过精辟分析。他针对中外史诗创作的现状,经过论证予以纠偏,有力地卫护了中国史诗在全球语境下的学术定位。


  臧修臣史诗深深植根于中华沃土,他善于驾驭各种题材。利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艺术形式,自由转换,舒放自如,从而达到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呈现中华文化的和谐之美。大凡史诗,都承载着民族的梦想与希冀,担当者重塑民族之魂的历史使命。从这一角度品评臧修臣的史诗,才能读出一种人间正道,才能读出一种慷慨悲歌的英雄之气。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上来审视,臧修臣史诗分明是人类文明的全息投影。


  臧修臣史诗的起点高,境界大,在艺术上总是另辟蹊径,出奇制胜。一部《中华史诗》,拉开了他史诗创作的序幕,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洋洋二十部巨著,开创了中国当代史诗新纪元,在世界诗歌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中华史诗》、《大国学基石》、《中国文学史诗》、国学三圣三部曲(《孔子史诗》、《老子史诗》、《孙子史诗》)、《邢襄百杰颂》等,堪称诗坛奇书。


  这些巨著,常读常新。每重温一遍,都有新的感受和启示。一如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海汪洋,是那么浩瀚,那么深邃。其叙事方式与西方史诗迥然不同。荷马、但丁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神曲》等经典作品往往以虚拟的神话故事为依托,以此影射现实,寄寓情思。臧修臣则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直面历史,臧否历史人物。并在宏阔的背景上,链接人类文明的碎片。


  下面,我选择系列史诗中的部分作品,略作扫描式点评——


  《中华史诗》是一部划时代的诗史。这部规模宏大的巨著,既是史,又是诗,而且是中华第一部史诗。诗人在诗中开宗明义阐述了其鲜明的创作意旨,而且语言简洁明快,自然流畅,寓意深刻:


  有日自东出,终归西山头。

  自然法则至,人力能及否。

  无穷宇宙间,无始也无休。

  人来在其中,能有几个秋。

  和谐与自然,不愧百年后。

  肉身有几时,精神永不休。

  莫忘民族史,觅宗探源头。

  浩瀚中华史,相承万千秋。

  浩荡时空星,波澜壮阔由。

  跌宕起伏行,辉煌苦难舟。

  一脉到如今,世间吾最优。

  常持明镜观,清吾体上垢。

  壮吾民族魂,强魄站潮头。

  华夏后来人,莫把祖宗丢。


  从以上引句可以看出,诗人面对几千年复杂多变、风云际会的历史,登高望远,十分清醒。这种以史为镜,渴望民族复兴的美好心愿,更增添了史诗的思想力量。在艺术上,《中华史诗》夹叙夹议,求新求变,业已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如西方史诗以虚幻的神话故事为叙事主体,而臧修臣则直面现实,在史诗中融入现代意识,将史诗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再看弘扬古今孝文化的史诗《孝典之歌》:


  开卷序诗《孝之谛》系点题之歌,读来大气磅礴,深沉凝练。诗人以典故入诗,警醒人类,至为恳切,将中华孝文化提高到一个新境界,诗曰:


  鸟雀反哺,羔羊跪乳。

  禽兽感恩,况为人乎。

  炎黄子孙,孝为徳本。

  华夏文明,孝为灵魂。

  孝为忠基,忠为诚系。

  诚为信谛,信为道义。

  义节坚忍,操守徳真。

  大德为仁,仁者为君。

  至孝大爱,天地胸怀。

  至孝真诚,正气澎湃。

  北民孝仁,礼智道弘。

  孝为善首,龙族飞腾。


  以上序诗,仅二十余行,却将中华孝文化内涵揭示得淋漓尽致,力透纸背。它是文化的,也是哲学的。它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昭示了亘古不变的真理。


  《孝典之歌》以古今孝行的48个典型事例讴歌孝行之美,第一章的“孝行动天——虞舜”塑造了一个以德报怨,至淳至善的孝子形象,是那么真实可信,那么感人至深,凝聚着诗人的美好愿望和心理诉求。诗中穿插的几个经典故事,千百年来在民间流传甚广,堪称一幅流光溢彩的“百孝图”。


  诗人的创作初衷,就在于开掘孝文化的深层意蕴,揭示孝文化的内在本质,阐释孝文化对社会风尚的积极影响。在当今乡村风行的城市梦与打工潮的时代背景下,多少留守老人孤苦无依,多少留守儿童成为弃儿。针对这些普遍社会现象,诗人在“后记”中写下一段精彩的警示之言:“纵观今之盛世,人们追求物欲的思潮湮没了道德的高地,浮躁之风吹弯了真善美的古柏。人们为了追梦,四处流动八方迁徙,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赡抚成了当今一大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应高扬敬老爱幼的传统旗帜,用我们的大爱孵化正气,用我们的孝心凝聚正气,用我们的浩然正气释放正能量,用正确的文化方向去追寻中国梦的精彩。”以上是诗人的点睛之笔,不可不读。这段隽永的文字,虽非分行之诗句,却不乏诗意与节奏美。


  《诚信之歌》乃正气三歌的又一部力作。


  诗人臧修臣在“诚信颂”的序言中,奋笔高歌:


  日月诚兮,施以光明。

  天地诚兮,万物葱茏。

  江河诚兮,大洋不冰。

  山岳诚兮,巍然高耸。

  玩物诚兮,虽微茂盛。

  人之诚兮,谓其本性。

  诚而有信,浩然气冲。

  信而有道,大道在行。

  行而有义,伟岸其行。

  守义有节,磨筑其灵。

  诚信节操,君子乃正。

  正道沧桑,其途远宏。


  一个外来务工的农家少女,面对雇主因婚变抛弃的一双婴儿,出人意料地主动承担重任,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奉献,而是更高意义上的“诚信”。诗人臧修臣在“诚信颂”中,反复吟唱诚信的深远意义,如大地浩歌,鼓舞国人践行诚信,守望诚信;


  信义家政故事奇,

  演绎人间至善诚。

  血汗谱写正气歌,

  唤醒良知呼天风。


  诗人借传奇女子的传奇故事,呼唤良知,呼唤正义,振聋发聩,掷地有声。诗人对女子的相貌未着一字,但是字里行间却处处让读者感到,李泽英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在三圣史诗三部曲的后记中,诗人写道:“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优秀的传统世界观、人生观及伦理道德陶冶今人情操,祛浮躁之风,祛物欲之念……才能真正地确定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如何去追逐,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梦,用众多个体之梦,整合为恢弘的中华民族之梦,让世界了解一个真正的中华民族,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什么。历史证明,只有文化崛起,民族才能崛起,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才能真正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可见,诗人臧修臣的创作目的是很明确的。这段豪迈的文字,即是诗人创作三圣史诗的终极目的。但要用史诗的形式来完成,来体现,来潜移默化地感化国民,无疑是一次高难度历险。


  《孔子史诗》塑造出儒学大师孔丘的立体形象。


  诗人臧修臣以孔子一生的50个典型画面,剖析先圣心迹,诠释儒学经典,理性与形象水乳交融,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现从《孔子史诗》摘取一个细节,一睹先圣风采:


  聃知泰岳,名噪丘尼。

  泗水之畔,思想涟漪。

  雄才大略,见解独辟。


  由此可见孔子在老子心中的地位。然而孔子却执意拜访老子并尊之为师。这种好学不倦的进取精神,体现在六行诗中:


  丘闻子语,如雷贯顶。

  敬仰其睿,比拟犹龙。

  别师而归,尼山扬弘。


  老子之言,使孔子茅塞顿开,说明老子道行之深,更兼智者心有灵犀,善于取长补短。诗人臧修臣以诗论道,化道为诗,诗行中隐隐透出两位圣者的仙风道骨,令人仰视之。


  《老子史诗》乃另一朵可与《孔子史诗》媲美的奇葩。


  老子与孔子齐名,他的超脱,他的潇洒,他的超凡脱俗,在《老子史诗》中都有精彩展现。“青牛西去”的传奇故事,是神话,也折射出老子的大道风采。一部《道德经》,被誉为“天书”,流传后世。终南布道的佳话,令后人向往之。这些典型细节,在史诗中比比皆是。


  孔子拜访老子的传说故事,引人入胜,情趣与理趣并重。翻开“答孔问礼”一章,引我进入一种境界,一种氛围。一行行佳句如哲思禅语,点点入心。大师的音容笑貌与窃窃私语,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超越时空的场景,从云端隐隐显现,那划时代的圣者聚会,成为千古佳话。诗人精心剪辑细节,化而为诗,留下一个个经典镜头。请看孔子前往异地拜访老子前的一个特写镜头:


  谦谦君子,好学不伪。

  名士为师,求教甚慰。

  闻聃在周,其名远蜚。

  欲往问礼,敬叔相随。

  沐浴更衣,前程唯唯。

  牛车辘辘,扬鞭劲催。

  日夜兼程,恨不翼飞。


  看,孔子求师若渴的心境被诗人描写得如此传神。


  另一位大师闻孔要来,亦是欣喜异常:


  聃知泰岳,名噪丘尼。

  泗水之畔,思想涟漪。

  雄才大略,见解独辟。

  智者悯智,才者才惜。

  闻丘将至,心水石击。

  渴望面丘,相聚洛邑。


  以上两个镜头,永远定格在历史荧幕上。


  下面是孔子和老子近距离接触的画面:


  聃闻丘至,风雨来寻。

  孔觐执手,腰曲不伸。

  诚恳求教,聃悦欣欣。

  丘之惑疑,不耻下问。

  聃诚谦谦,待之为宾。

  倾其所知,授其学问。


  从以上诗行中,我们感受的是真性情,毫无做作,毫不虚伪。这不是一般的师徒关系,不是一般的谈经论道。通读《孔子史诗》和《老子史诗》是一种愉悦和审美体验。


  《孙子史诗》是一部可与《孔子史诗》、《老子史诗》并列的经典之作。全书计三十章,环环相扣,以此聚焦孙子兵法的闪光点,全方位雕塑出这位天才军事家的雄才大略。诗人深得孙子兵法要领,在《孙子兵法》这个大舞台上,上演了一处有声有色的戏剧。编剧和导演,就是诗人自己。


  请看《孙子史诗》的一个精彩片段:


  扎篱笆,栀子花,

  满庭芬芳幽奇葩。

  开荒自耕五谷播,

  菜园蔬果竞相发。

  日落息,松油明,

  灯微焰低究兵戎。

  庭院石板棋盘布,

  对弈伍员品佳茗。

  共探世外烟云雨,

  身处茅屋心猿纵。

  列国时局了如掌,

  于无声处听惊雷。

  风云激,忆天下。

  欲扫乾坤任叱咤。

  雄韬武略倚天剑,

  横扫阴霾振中华。


  ……


  至此,一个爱国忧民的兵家先圣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从圣者的日常生活入手,见微知著,以此描绘出一个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


  在臧修臣史诗系列中,还有一部引人注目的另类大书,这就是煌煌巨著《中国文学史诗》。这是一部可与《史记》比肩的“奇书”,抑或是诗化的文学发展史。全诗一千余页,十八章二百余节,其笔法之奇,规模之大,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笔者曾写过一篇《中华文学的宏大史诗》的评论文章,重读《中国文学史诗》(上、下集),依然心潮澎湃,深感言犹未尽。难怪《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著名学者韩小蕙称之为“奇书”、“奇绝的书”,她高度评价其史诗:“看过以后觉得特别地震撼”,还说:“其实写文学史本身就非常难,然后用诗歌形式写作,我觉得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一件事,居然让他做成了,就这两点让我特别地感慨。”她还说:“臧修臣的语言不是新派的语言,而是汪洋之势,滔滔千里……”韩小蕙认为《中国文学史诗》有四个特点,就是胸怀大,境界大,观点把握准确,文字如大江大河,这些都属于艺术审美的范畴。什么叫胸怀大,就是诗人的视野与学识,一般人很难企及,这需要何等胸怀?什么是境界大,就是诗人能从历史与社会的大时空梳理文学史,而不是局限芝麻大小的个人琐事或技巧。什么叫观点把握准确?就是史诗能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而且根据诗人、小说家的异同,以及各文学流派的历史定位,用诗的形式基本上给予中肯的表达。什么叫文字如大江大河,乃指诗人以诗的语言完成了这部文学的史诗。韩小蕙由此认为:“所以我觉得我们用文字写文学史一写几百万字,有时还不一定写的准确,但是臧修臣用诗歌的形式,用的篇幅也不是很大的两本书就给表达出来了,而且基本该涉及到的作家作品都提到了,我觉得真是一本很奇绝的书。”以上这些石破天惊的评价早在读者意料之中。


  其实,臧修臣的一系列史诗,哪一部不是奇书?


  以下让我们镜头转向世纪伟人邓小平,欣赏一下《邓小平史诗》中的精彩篇章。


  我曾经读过多种版本的邓公传记和新诗体长短诗作,但格律体史诗《邓小平史诗》却仅此一部。著名军旅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王久辛称其“有很高很重要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此言不虚。这部史诗共56章,每章截取伟人革命生涯的一个横断面,它剪裁得当,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各个章节之间形成纽带,然后通过典型细节使伟人形象逐渐丰满而光彩夺目。


  著名文史专家宋毅军称《邓小平史诗》“独树一帜,成为绽开在诗苑的一朵奇葩”这绝非溢美之词,当你缅怀伟人邓小平的丰功伟绩,《邓小平史诗》会给你心灵的震荡和全新的感受。


  综上所述,臧修臣史诗的审美价值已超越文学本身。它激越高亢的旋律如黄钟大吕,天风海韵,为中国史诗创作注入活力,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它涉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的方方面面,珠联璧合,相映生辉,极大地拓展了现代史诗的表达空间。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自信与自豪。


  正如包明德在《中国梦的文化谱系》一文中引用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之言:“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包明德进一步强调:“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之际,很需要我们怀着博大胸襟,秉持积极的姿态,弥补人类文明的缺失,把中国最好、最美、最有价值的东西推向世界,献给各国各民族的人们,帮助他们读懂中国、理解中国、心仪中国。这是我国文艺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和责任。”这段语重心长的话,既是对国人的期许,也是对臧修臣史诗的肯定和赞扬。


  臧修臣史诗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及超越国界的大气魄和史诗风范成就了作品的大思,大美,大境界。近二十部史诗构成一个大气场,一个璀璨星空。他的史诗自始至终气韵贯通,浑然一体,一如行云流水,喷珠吐玉,气象万千汇成东方美的奇丽胜境。它昭示世界文坛,中国不仅有史诗,而且是史诗大国。我们不仅有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还有汉族当代诗人纪宇的20000行长诗《20诗集诗典》、大解的16000行长诗《悲歌》、马新朝的1800行长诗《幻河》等杰作。而臧修臣的近20部长篇史诗,筑成一脉横贯南北的诗的长城。点燃一束烈焰腾空的诗之“奥林匹克”火炬,在当代诗歌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责任编辑:马大山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