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上海市民诗歌节”我来读诗5:杨召江朗诵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作者:东方教育时报   2016年08月15日 07:33  东方教育时报    839    收藏

2016第二届上海市民诗歌节重磅推出“我来读诗”活动,邀请国内朗诵名家朗诵中外名诗,近期将与“教师博雅”(ID:jiaoshiboya)“蝴蝶为你朗读”(ID:dancingbutterfly2271)“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共同发布朗诵作品。


第二届上海市民诗歌节正在征集原创诗歌和诗歌朗诵作品,详情请点击:

             第二届上海市民诗歌节暨第十届市民诗歌创作征文启事


>>>建议在WIFI下欣赏<<<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作者:食指

朗诵:杨召江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640.webp去.webp



诗歌微讲坛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钱文亮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薛翠渊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于山东,1968年与一批北京知青一起到山西省杏花村插队落户。1971年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读小学时开始热爱诗歌,二十来岁时写出的名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著有《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食指的诗》等。2001年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1968年底,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中,食指写出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为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奔赴乡野边陲的一刹那,作者的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凡是经历过那种场面的人,都会永世不忘。作为人文色彩强烈的时代文本,它最早表达了觉醒中的一代青年走出权力话语所制造的“乌托邦神话”,向着个体真实经验的回归与反思。


虽然该诗表达的是一代年轻人面临时代变动所感受的心灵阵痛,却选取了一个相当日常化的场面:车站里熙熙攘攘的告别。对于被卷入那场浩大的社会运动的多数青年而言,这种经历无疑是非同寻常的;他们不仅会因为与亲人的离别而悲恸,也会因人生道路的重大变化而产生留恋、迷惘等复杂的心理。因此,在这首诗平淡的字句底下,包孕着丰富而微妙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内涵。


首节,诗人截取别离的瞬间,以独特的视角与主观感受,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描写了一幅具有时代特征的场景:“一片手的海洋翻动”,既写出了人们依依告别时挥手的动感,又写出了火车站送别的人数量之多;接着是听觉描写,即汽笛长鸣;而“北京站”“剧烈地抖动”的幻觉,则将诗人感情受到剧烈震动的瞬间感受,写得形神兼备,非常巧妙自然地暗示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


诗的三四节是写得最妙的。仿佛古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现代白话版。“妈妈缀扣子”是人类对母爱最为经典的童年记忆,也是中华文化眷恋母爱的源远流长的传统,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政治神话的虚假苍白不击自溃,而隐藏在其背后的现实的黑暗、悲哀也因此而暴露无遗。至于空中飘零的风筝的简单比喻,则进一步强化了母子即将分离时“我”的恐慌与无助感。诗人将这一细节和细微的心理波动处理得自然而巧妙,从而将自身当时的体验与想象表现得真切而动人。


第五节再次通过把实际上的列车的移动,刻意地写成是北京在缓慢移动,不落俗套,很有新意。这一被动视角的选用有效表达了我被迫离开北京时那种被遗弃的感受。    

 

诗的第六、七两节,以一个孩子的动态和情态抒发了作者一种近乎绝望的感情。“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在作者心目中,北京和母亲已经凝成一体,是活生生的不可分割的一个人,是一个可以被孩子们抓住衣领的母亲!这种移情写法用得十分恰当。作者继而喊道:“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这个直白的结尾,把诗人的离情推向最高潮,全诗的悲怆、紧张氛围至此达到了极致。其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令人不能不为之动容。


就诗的形式来说,这首诗的主要特征是语句的单纯和匀称,并特别注重音韵在传达情感方面的协调作用。全诗句式整齐,以“ong”和“ing”的韵穿插其间。食指诗歌外在形式上的特点及其意义,正如有论者评价说,“郭路生表现了一种罕见的忠直——对诗歌的忠直。……即使生活本身是混乱的、分裂的,诗歌也要创造出和谐的形式,将那些原本是刺耳的、凶猛的东西制服;即使生活本身是扭曲的、晦涩的,诗歌也要提供坚固优美的秩序,使人们苦闷压抑的精神得到支撑和依托;即使生活本身是丑恶的、痛苦的,诗歌最终将是美的,给人以美感和向上的力量”(陈超语)。这也正是《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诗的魅力所在。


上海市民诗歌节



朗诵者:杨召江

640.webp

杨召江:广东省朗诵协会副会长,新疆兵团朗诵艺术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曾担任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主播和主持人。广东团省委特聘“广东青少年文化艺术导师”,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特聘专家。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草原悬星语,只手叩星辰
  2. 乌兰察布与《诗刊》社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打造北疆诗歌新高地
  3.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夜和夜在这汇聚
  4. 北疆诗韵·放歌火山:《诗刊》社·乌兰察布首届星火诗会成功举办
  5.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6. “诗刊祥云诗歌小院”正式授牌
  7. 9月4日晚8点 | 诗歌大擂台(第33期)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10.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9月4日晚8点 | 诗歌大擂台(第33期)
  2. 诗遇火山,星耀北疆: 《诗刊》社·乌兰察布首届星火诗会将启幕
  3.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4. 以祥云之笔,绘青春诗篇——《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云南祥云·遇见青春”座谈会综述
  5.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暨“青海湖之恋”七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6.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诗意乌兰察布暨首届星火诗会改稿会
  7. 张于荣长诗集《与一条船谈论大海》出版
  8.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曹彦煜:呼和青山
  9.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乌日娜:秋天的内心
  10. 义勇军进行曲(组诗)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