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耀:圣经,诗,神学诗学

作者:刘光耀   2016年07月26日 09:39  中国诗歌网    664    收藏

为什么要谈论神学诗学呢?

我心里想,就我自己和周围几位朋友的情况说,乃缘于对现下中国诗歌、小说、影视及戏剧等的不满:在那里,你找不到人所需要的精神。读着、看着这些作品,让我禁不住一次次脑际想起黑格尔那句有名的话:精神的东西一概离中国很远。当然,宽泛地看,中国怎么会没有精神呢?但是,黑格尔的精神指的是基督教精神,这种精神不是派生于物质、依附于物质、为了物质的,而是纯粹出于精神、为了精神、并最终回到精神,但又能成就人格、人性,能实实在在地带给人永恒,带给人今生今世永恒的价值与尊严的。很明显,这种精神中国就真没有了。当然,人们也许会说,中国有中国的精神,这也就足够了,文化是多元的,为什么一定要有什么基督教精神呢?没有这种精神,中国也五千年文明了,中国人每天日子也过了。这些也都有道理,可问题却还是有的。

一,“多”源于“一”,并归于一;若切断了同“一”的渊源联系,“多”势必终将枯竭不存。中国精神同这个“源”的远近情况如何呢?

二,“精神”可以有许多,可“真”、“真理”或合乎于真、合乎于真理的精神,即绝对性的精神岂不只有一个?习见的中国精神是真理的、绝对的吗?在精神问题上,可以只满足于仅拥有“相对”吗?那不会有问题吗?譬如,相对地看,希特勒的法西斯“精神”岂不也是一种相对“精神”?但它能否以“多元”的名义要求其合法性呢?它若合法,犹太人岂不就要遭罪了?

三,没有基督教精神中国诚然也自有文明,日子诚然也过了,可那是在怎么文明、怎么过的呢?别的不说,国人也津津乐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等,不仅在起源上不是由中国的精神孕育出来的,即使“拿来”之后它们在这块土地上又光景怎样呢?

四,尤其是文学,它要做的是对包括人的身体和灵魂全都在内的生命、人性的无止境的寻索、开掘。这便意味着:它必须像基督教那样,信仰一个“看不见”的即无限的“神”。原因很简单:如果不将立脚点放在无限而放在有限的东西(哪怕这个东西是“世界”、“宇宙”、“存在”或“人本身”!)上,文学的探究如何可能会“无止境”呢?我们常说“文学是人学”,这自然不错。可怎么去做这门学问呢?该怎么去看人呢?从逻辑上看,人要看清自己岂不是要跳出于自己之外才有可能吗?俗话说:人自己看不见自己。可要到人之外去看的话,这个在人之外的地方又是哪里呢?“人学”其实是要从“神学”上去做的,要从神的形象和样式去看人的形象和样式的,故实际上文学怕应是“神人学”才对吧!

以此观之,如果说中国文学不能令人满意,对其之阅读带不给人精神的满足,那么,这就意味着黑格尔的话至少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在这里,也应是“兼听则明”吧,尽管他让人觉得不太好听。

因此,愚以为,神学诗学之首义当是神学。即要懂神学,知《圣经》:不知经,何以诗?这是不少朋友阅读时文时的常有之感。当然,话说回来,懂神学、知圣经者也未必就一定能写出好诗。留心其作者自称有基督信仰的诗作,这一点让人印象很深:不少诗作给人的感觉是有信仰,无诗歌;或有神学,无文学,即有了从圣经角度看无所不当的东西,但却没有了文学的美与魅力。这便引出了谈论神学诗学的另一层缘由:如何使基督信仰精神能文学地、富于诗之魅力地传达、表现出来呢?不消说,这是个诗艺问题,是关乎所谓诗学法则的问题。

那么,对这个问题,谁有发言权呢?

这让人首先想到的是诗人——当然,“诗人”在这儿是广义的,包括小说家、戏剧家、电影家等在内;这里说到的“诗”也当如是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不通一艺莫谈艺”,这是这本集子里所约的各位作者都一定要是诗人的原因,且不少诗人如阿吾、李建春、周伟驰、施玮(美国)、宋晓贤和老诗人、老作家原甸先生(新加坡)等,早已是诗名盛负了,施玮更是当今“灵性文学”的倡导人。“诗学”之为“学”,是从“诗”中“学”出来的;诗学法则离开了诗作自然无所从出。在一定意义上,不是诗学家而是诗人,才是诗学的给出者。诗人对包括自己在内的文学写作经验所做的反省,对于诗学无疑是重要的。在神学诗学构建初期,尤其在尝试以自己的创作来体现基督教精神的诗人、作家尚为数不多时,这样的诗人之谈论显然便益显重要了。

当然,诗人未必是诗学家,好诗学家也未必是好诗人,而那些伟大的诗学法则、体系、范式等的给出者,如中国的老子、孔子,西洋的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则更常常首先是哲学家。说到堪称神学诗学家的,如圣奥古斯丁(St.Augstine)、巴尔塔萨(Balthasar)等,则首先是神学家。尽管他们这些人当中的许多也写诗,通艺术,如孔子、柏拉图、圣奥古斯丁,但他们都主要是以哲学、神学,而不是以诗、艺名世的。至于西方第一个写出《诗学》一书、为西方诗学奠基的亚里士多德,于文学写作上则似乎是隔得挺远呢。

这便意味着,对诗学最有发言权的,也许是哲学家、神学家,或是“诗人哲学家”、“诗人神学家”。本书所约的作者,大多数都既是诗人,又是学者,且有的更是哲学、宗教学界卓有实绩的知名学者,如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周伟驰博士、武汉大学荣光启博士的诗歌研究,则向为业界所称道。我在想,在中国,也许最优秀的神学诗学家会是在优秀的宗教哲学家或神学家中,而不是在优秀的诗人当中产生,除非这个优秀诗人也同时是优秀的哲学家或神学家。因为恰如诗学的历史所表明的,诗学范式、诗学体系的建立有赖于相应哲学、神学的形而上学为元叙事、元话语,而这一点显然是时下中国的诗人们所较欠缺的。

若大体可以这么说,有志于神学诗学的朋友首先要留意的,也许便是圣经、神学与哲学吧。我留心圣经、神学虽也时间不算太短(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但因缺乏“听道”,心里总战战兢兢,害怕出错。我的打算是:今后好好跟着我的朋友、我心目中中国非常优秀的圣经和神学学者,合肥学院的章智源老师学习圣经,研究神学。章老师五十有余,却像大三、大四的学生那样年轻,也像大学生那样常背着背包,骑着摩托在合肥街巷穿行,为人“传道、授业、解惑”。有诗一首为证:


致智源


我多么愚蠢,

亲爱的弟兄!

要过了十年才想起询问:

你怎么总青春赛少年?

岁月的负累早让我两鬓霜雪,

时间是否已将你遗忘?

使徒一样激情,永远

俗尘不染你童子般微笑的面容!

驾摩托在都市的街区穿行,

你让人看见那位平息风和海的船长之身影!

双肩包鼓鼓囊囊,像施洗约翰

跨埃及海,经犹大的旷野,

在神州,像在加利利海边,呐喊:

“悔改吧,我的同胞,这里有可吃的书卷!”

亲爱的弟兄,

你知道我在瞎撞,像昏懵的老人。

快拉我加入你的行列吧——

大三大四的学生,

你真比天使还要年轻!

本文为《走向神学诗学:十四诗人谈》之序言。转自微信公众号:中西现当代诗学。

责任编辑:王小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地理坐标和时间维度——论李强的诗歌创作
  4.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8.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9.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10.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翻越高山,跨过河流,把诗歌带回家
  4. 当千年鼓乐碰上现代诗——中外诗人观赏大唐芙蓉园鼓乐表演
  5. “文明会有不同,但诗歌让我们得以沟通”——中外诗人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走进西北大学
  7.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8. 中拉诗人共写一首诗献给秦岭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 | 艾诺依访谈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诗歌座谈会在京举行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8.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9.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