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阿蹦
初去董胜村,我差点当自己是刘皇叔,阡陌交错,修竹流水,仿若来到了卧龙岗。但我来此,并非求贤,只为访友,还有,斫七荤八素的诗。
日出四方山,夕照白稚山,董胜村像一根纤绳,稳稳地揪住两座山的衣袖。我出生乡野,故乡的村落,就是我们这些人的露天电影院。——四季的颜色如何轮盘般推演,朝夕的晖光如何渐明,渐暗,自是清楚,塘水皱眉,庄稼青黄,菜蔬翠绿,杂鸟啼鸣,也是常景。但如果董胜村缺了诗人董晓平的素面勾描,还有我们的另一位诗人梦海的浓墨渲染,此处纵有千般风情,怕也只能自怜自嘘。
晓平在董胜承袭祖荫,有薄田几斗,菜园两垄,新修的小楼里,夜间掌灯写诗,更有佳人递茶添香。别人纷攘着去喧闹处席卷黄金,他却悄无声息地每每从城市潜回故土。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归乡之途,他却抽身趁早,比我们先一步抵达,我能想到夜深时,诗人眺望黛黑的远山,听原野虫鸣在内心弹奏时的神仙之姿。
这种生活,看似散淡,实则不然,你的每一根神经,都必须对应于寂静,甚至凄冷。好几次,我试着返回故乡,三日尚可忍受,七天则属极限,日子再一长就是煎熬。星河灿烂,鸡鸣狗吠,到底抵不过红尘世界里的车水马龙。很多像我这样半土不洋的“杂毛”,活到最后都可归于晓平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经典谑语:“农不农,秀不秀”。
但晓平是异类,他农的时候非常农,秀的时候又相当秀。他勿须刻意转换,仿佛一生下来就有这种来去自如的鹤形身手。那一次,帮他种菜,见他卷裤腿,穿上世纪的解放牌球鞋,小学生写作业一样的神态,一棵,一棵,将菜秧送进松软的土壤,扶正,掩土,端详,那样子就像在搀扶自己不小心跌倒的小女儿。我一下就懂了。好诗人,全是地里长出来的,他在垄间踩出的鞋痕,就是他的诗行,他的脚板已然长出了根须,扎进了大地。其余的装饰物,有则取,无则弃。简单生活的要义,他谙熟于心。
初读晓平的诗歌,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这一晃就像是在前世。时间如水一般流淌,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南刮到北,每个人的脸上都被岁月的烙铁,烫出了铁锈,但好在诗歌不会老去。他的诗歌更加凛冽,愈发清冷,瘦骨嶙峋,化骨无痕。纸上的文字仿若铁锥,在黄沙上锤击,又仿佛是一枚钉子,扎进人性的深处,硌得你尖叫。
去年在群里讨论时,我还将他的诗歌简单归类于“极简主义”,故我经常称他为”干货先生“——一种修辞上的暴力美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好像是对的。但细一想,又不全是,他似乎一直在践行这样一种诗学:最短的通道,直接无视抒情,甚至取消修辞,去抵达诗歌的至境——开放,直至让人熏醉。
诗人蟋蟀说他的诗,“将所有的汁液都挤干了,直至什么也挤不出”,这是对的。想起博尔赫斯说过的一句话:“年轻时,我总是寻找新的比喻,后来我发现真正好的比喻总是一样的。”晓平,像是一个站在修辞和时间之外的旁观者,一个他者。他坚持冷峻的诗风,二十多年,一直将自己变成了一截八风吹不动的骨头。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不蹦跃,不颠躁,而是稳稳地拿着刀,睁大眼睛,一直走夜路。他拒绝了美人,也拒绝了鲜花,一个劲地逆风而上。
我得承认,起初我不确定这条路的隧道尽头是否有亮光。但现在我可以肯定,他即将或已经登上的山顶,即使看不到落日的余晖,也一定能见到第二天的黎明。 晓平是我的一个参照系,有他这截骨头杵在身边,影子忽长忽短地在你面前晃,你想旁逸斜出,他就刀劈斧斫。这真是要了命,我在诗歌里找到的近似放肆的乐趣,有一小半是被他剥夺的。另一个掠夺者,是冰竹。他的方式非常粗暴,直接将我发到群里的诗,加上标点,搞成段落,以小说的面目示人,黑罗心,看上去竟毫无违和感。笑趴众人。还有一个吹胡子瞪眼者,自然是蟋蟀,他有严谨的诗歌纪律,手里有一把蓖子,总是能找出文字隐秘的纹理里藏着的虱子。这真是要了老命。
我写的两句情诗,契合我的窘态,现在我送给他们:“我不敢为你写诗/唯恐你看出我的浅薄/如果我说,爱/最低的声音/你的耳朵,却在星辰的高处”。
干货先生,是你,让我觉得做一个勇敢的无毛倮虫,其实是行走在大地上最完美的姿态。卿本小户,奈何锦衣红袍?是的,用不着这样,夜行者,必须让每一个字都褪下它的装饰物,它才会变得安静,才能让人们通过我们,看到万物内部的光。
名
无论离开多久,
回到董胜湾,
老眼昏花的族人,
唤你的小名,如同
唤自己家里的猪。
你指着他们说,
这个是狗子伯,
那个是混子爷,
咦!地里浇菜水的老妪,
民国二十年生人,
叫猫子奶。
——她的丈夫,疯子爹,早年出走,杳无音讯。
三个儿子:辣子壳、细辣子、三辣子,
分别死于重疾、矿难
和斗殴。
当你经过菜地,
她唤你四辣子。
评:混子,辣子,疯子,狗,猪,猫……全须全影的人,替换成了动物符码。人与动物,或者说,动物即人,都在董胜村不为人知地活着自己微不足道的小命,重疾,矿难,斗殴,或者,你还可以列举更多,但结局只有两个:不得好死,或者,悄无声息地死。末声部更是照亮了全诗。猫子奶喊“你”四辣子,既是猫子奶神思恍惚的臆语(她的小儿子叫三辣子),又是诗人,对自己可能命运的忧耿。
这首诗,是我近几年读过的最好的乡村诗歌。它是一幅乡村全景图,透视技术,用得非常好,人物逼近你的眼帘,近处仿佛在你的鼻尖,但每一个字却都莫名地绕到了画卷的背面,形成密密麻麻或浓或淡的勾线,神秘,游移,如影随形。
等风来
阳光正好。
我整了三厢地。
一厢栽莴苣,一厢栽榨菜,
另一厢,继续栽白菜,
但必须空着。
皮子婶坨着背,在灶塘烧开水,
她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还有一棵柿子树。
树上的灯笼,照得见门前路,
挂得到除夕夜。
打模板的细良闲下来往地里撒籽,
城里带孙子的老婆,爱吃嫩菜秧。
此刻,他在厨房炸花生米,温酒。
这对好货,总怀疑我
和我空着的那厢地,另有图谋。
八人抬着纸糊的花轿从山头下来
佛香和黄表纸的气息,
在林间游走。
断断续续的谈论,
到祠堂为止。
女人携带油灯,画布,满天星,
将帐篷支在废弃的采石场。
潮汐没过她密实的身子,毫无征兆。
夜幕深沉,
卷扬机从铁山运送过来
一条弹跳的手臂。
猫头鹰在竹园洞察,笑声
时而响起,时而消失。
我操着暗器上山。身后
一只黄鼠狼
尾随而至。
评:粗粗的两段。成天琢磨如何分行,断句,让诗看起来更像诗热衷于搞建筑美学的职业诗人们该骂娘了。嗯,砌完了砖,又不裱糊,这不像一个写诗的。——要那么光滑干什么?要那么像干什么?我就是不裱,不糊,往别处整,往死里磕,让你看着不像,还要让你看一屋子的珍珠、宝石,随便散落一地。
第一段,“我”弄了三厢菜地,计划种什么都想好了,但空着;皮子婶与杮子树,四儿一女,大概只能到除夕夜,家人才能团聚;不能吃一点亏的细良,将小日子安排得妥妥当当,有老婆,却为了下一代分居,两口子与“我”暗里有矛盾;第二段,送葬的队伍下山,还有一个似乎无家可归的女人,也许是一个画家?也许神经不正常,谁知道呢,带着一堆家伙什,晚上在采石厂搭帐篷过夜,而此时,卷扬机正轰隆隆地驶向采石场,“我”呢,夜黑风高,携暗器上山。东一鎯头,西一棒子,敲得人脑壳疼,晓平要做什么?
他什么也没有做,他在,等风来……好一个“等风来”,让我们将这三个字,代入到前面的人物,意象,事件,这又是另外一首没有写出的诗啊。所有的,一切,都在摇摇晃晃,都在漂移,都那么不再是自己。空着的菜地种什么,会等来什么,我与细良会不会干一架?皮子婶,她的五个孩子,过年能回来吗? 也许,也许,死者会在山上说话,采石场的女人被卷扬机的手臂丢落半空,也许……谁说晓平不玩修辞?这不就是么。而这一切,带给我们的印象:乡村,虽然缓慢,但它有脚,有手,只要有风,乡村的一切,也如流水一般,会在夜空中吱扭地转动它隐秘的车轮。
董家山
她的流水,
是上水井
十个戏子的脉搏。
她的牛群,
是二面桌
深藏不露的浅草。
她的粮仓,
是狮子头
彻夜不眠的守望。
她的皎白,她的迷途,
是寒夜是草垛,
是火把照映的
备战洞里
一队黑鬼。
至于那些木板、道场、土丘,
是哭瞎的眼
和低矮的悲哀。
处心积虑的人层出不穷,
他们在族谱里畏缩。
一只畸形的飞蛾,
一团生锈的云朵,
从采石场出发,
由高处
向下游蠕动。
宋皇庙前不知所踪。
更多时候,
马园上空的风,
四面八方吹过来。
哪一阵风,
也刮不走
大石塔晾晒的红苕片。
评:董胜村有井吗?有,它的名字叫上水井。那口井里有什么?有十个戏子的脉搏。这是晓平所有诗里,我最偏爱的一首。倒不是说,晓平在这首诗里罕见地展现了他一旦抒情,会带来怎样一股摧枯拉朽的力量。而是要问,他为什么要抒情?答案非常清晰,因为这首诗的题目是,《董家山》。那是他的祖坟地,一块最适合埋人的土地。其它的诗可以练练笔,搞搞技术,这首诗如果写不好,我估计他会搁笔。是爱,是哭,是泪水,让他抛弃了技术上的犹疑,他必须从幕后站到台前,对着那块土地上的一切事物,活着,或死去的,植物,草,石头,红苕片,发表他的演说词。这就没办法了,挡不住了。这首诗歌常常让我想到,我最喜爱的一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董家山,就是晓平的科马拉村。在那里,生者沉默,死者说话,腐朽的在行走,潮湿,闷热,万物生长却透出一股子荒凉,石头,红苕,生者,死者,在其间躁动,且都长着两张面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个寂寥的乡村,都有它独特、隐密的历史。而讲述者,除了我们,还有那些寂寂无闻死掉的亡魂。
风 姑
风姑从不把桃花插在头上。
喜鹊叫,她唱歌。
三月的油菜花谢了,五月的栀子花黄了,她还别在胸前。
城郊的火车路,有人见她,提着蛇皮袋,径自往北……
——1977年恢复高考,火车风一样带走刚上门的男人渺无音讯。
风姑见人就说:我男人是风、我男人是风、我男人是风……
风姑见风就躲:别惹我男人、别惹我男人、别惹我男人……
评:风姑像风,在大地上奔跑,她在找她男人,她男人被风一样的火车带走了,后来风姑,就真疯了。乡村的疯女人爱在头上戴大红花,但风姑没有。这说明,诗人可能想说她疯得还不那么彻底,一丝微弱的理性,像一根细绳,牵着她疯跑。整首诗,就是一个字,风。这是晓平的惯常操作,不用巴罗克式的方式修饰词,他要做的是,用一个词,一个字,在主题上狠狠拉一刀子。风的特点是,任意吹,哪儿都可以去,飘荡,没有归程。而人呢?
在 劫
我们把塘里结的冰块
贴在墓碑的碑文上。
待冰块完全显现文字后,
你追我赶满湾跑。
大声念着:
×××,生于民国××年,
历任××县委书记长、
××警察局长,
卒于民国××年。
赴国难。
董兴林,贫下中农。
力大如牛,一生好斗。
命案在身。
带离途中,
被冷枪射杀。
毫无关联的两个人,
他们的碑,挨着碑。
评:一个诗人讲述大人物的历史,是这样的:姓名,叉叉叉,历任,叉叉叉,而小人物却有名有姓,死得还轰轰烈烈。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叫,董兴林,他是个了不起的贫下中农。两个死者,在山上成了好邻居,从今往后,官是官,民是民,谁也碍不着谁,你想收我的税,我就是不缴,你也拿我没辙。那怎么办?一起看青山吧,看夕阳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骂得人吐血,还一个脏字不吐的晓平啊。
作者简介:阿蹦,原名刘俊堂,70后诗人、作家,祖籍湖北孝感。曾长期在人民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等出版机构做编辑,现从事自由写作,常居北京。 电影剧本《暮鼓晨钟》获200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百合奖”最佳编剧,出版有诗集《如此多的羞耻》、《积木之途》等。在各类杂志发表小说、诗歌、影评等三百余万字。
董晓平:诗人,湖北省作协会员,《鄂州周刊》社长、主编,鄂州市作协副主席,鄂城区作协主席,出版诗集《乌有论》等。
初去董胜村,我差点当自己是刘皇叔,阡陌交错,修竹流水,仿若来到了卧龙岗。但我来此,并非求贤,只为访友,还有,斫七荤八素的诗。
日出四方山,夕照白稚山,董胜村像一根纤绳,稳稳地揪住两座山的衣袖。我出生乡野,故乡的村落,就是我们这些人的露天电影院。——四季的颜色如何轮盘般推演,朝夕的晖光如何渐明,渐暗,自是清楚,塘水皱眉,庄稼青黄,菜蔬翠绿,杂鸟啼鸣,也是常景。但如果董胜村缺了诗人董晓平的素面勾描,还有我们的另一位诗人梦海的浓墨渲染,此处纵有千般风情,怕也只能自怜自嘘。
晓平在董胜承袭祖荫,有薄田几斗,菜园两垄,新修的小楼里,夜间掌灯写诗,更有佳人递茶添香。别人纷攘着去喧闹处席卷黄金,他却悄无声息地每每从城市潜回故土。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归乡之途,他却抽身趁早,比我们先一步抵达,我能想到夜深时,诗人眺望黛黑的远山,听原野虫鸣在内心弹奏时的神仙之姿。
这种生活,看似散淡,实则不然,你的每一根神经,都必须对应于寂静,甚至凄冷。好几次,我试着返回故乡,三日尚可忍受,七天则属极限,日子再一长就是煎熬。星河灿烂,鸡鸣狗吠,到底抵不过红尘世界里的车水马龙。很多像我这样半土不洋的“杂毛”,活到最后都可归于晓平常挂在嘴边的那句经典谑语:“农不农,秀不秀”。
但晓平是异类,他农的时候非常农,秀的时候又相当秀。他勿须刻意转换,仿佛一生下来就有这种来去自如的鹤形身手。那一次,帮他种菜,见他卷裤腿,穿上世纪的解放牌球鞋,小学生写作业一样的神态,一棵,一棵,将菜秧送进松软的土壤,扶正,掩土,端详,那样子就像在搀扶自己不小心跌倒的小女儿。我一下就懂了。好诗人,全是地里长出来的,他在垄间踩出的鞋痕,就是他的诗行,他的脚板已然长出了根须,扎进了大地。其余的装饰物,有则取,无则弃。简单生活的要义,他谙熟于心。
初读晓平的诗歌,还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这一晃就像是在前世。时间如水一般流淌,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南刮到北,每个人的脸上都被岁月的烙铁,烫出了铁锈,但好在诗歌不会老去。他的诗歌更加凛冽,愈发清冷,瘦骨嶙峋,化骨无痕。纸上的文字仿若铁锥,在黄沙上锤击,又仿佛是一枚钉子,扎进人性的深处,硌得你尖叫。
去年在群里讨论时,我还将他的诗歌简单归类于“极简主义”,故我经常称他为”干货先生“——一种修辞上的暴力美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好像是对的。但细一想,又不全是,他似乎一直在践行这样一种诗学:最短的通道,直接无视抒情,甚至取消修辞,去抵达诗歌的至境——开放,直至让人熏醉。
诗人蟋蟀说他的诗,“将所有的汁液都挤干了,直至什么也挤不出”,这是对的。想起博尔赫斯说过的一句话:“年轻时,我总是寻找新的比喻,后来我发现真正好的比喻总是一样的。”晓平,像是一个站在修辞和时间之外的旁观者,一个他者。他坚持冷峻的诗风,二十多年,一直将自己变成了一截八风吹不动的骨头。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不蹦跃,不颠躁,而是稳稳地拿着刀,睁大眼睛,一直走夜路。他拒绝了美人,也拒绝了鲜花,一个劲地逆风而上。
我得承认,起初我不确定这条路的隧道尽头是否有亮光。但现在我可以肯定,他即将或已经登上的山顶,即使看不到落日的余晖,也一定能见到第二天的黎明。 晓平是我的一个参照系,有他这截骨头杵在身边,影子忽长忽短地在你面前晃,你想旁逸斜出,他就刀劈斧斫。这真是要了命,我在诗歌里找到的近似放肆的乐趣,有一小半是被他剥夺的。另一个掠夺者,是冰竹。他的方式非常粗暴,直接将我发到群里的诗,加上标点,搞成段落,以小说的面目示人,黑罗心,看上去竟毫无违和感。笑趴众人。还有一个吹胡子瞪眼者,自然是蟋蟀,他有严谨的诗歌纪律,手里有一把蓖子,总是能找出文字隐秘的纹理里藏着的虱子。这真是要了老命。
我写的两句情诗,契合我的窘态,现在我送给他们:“我不敢为你写诗/唯恐你看出我的浅薄/如果我说,爱/最低的声音/你的耳朵,却在星辰的高处”。
干货先生,是你,让我觉得做一个勇敢的无毛倮虫,其实是行走在大地上最完美的姿态。卿本小户,奈何锦衣红袍?是的,用不着这样,夜行者,必须让每一个字都褪下它的装饰物,它才会变得安静,才能让人们通过我们,看到万物内部的光。
名
无论离开多久,
回到董胜湾,
老眼昏花的族人,
唤你的小名,如同
唤自己家里的猪。
你指着他们说,
这个是狗子伯,
那个是混子爷,
咦!地里浇菜水的老妪,
民国二十年生人,
叫猫子奶。
——她的丈夫,疯子爹,早年出走,杳无音讯。
三个儿子:辣子壳、细辣子、三辣子,
分别死于重疾、矿难
和斗殴。
当你经过菜地,
她唤你四辣子。
评:混子,辣子,疯子,狗,猪,猫……全须全影的人,替换成了动物符码。人与动物,或者说,动物即人,都在董胜村不为人知地活着自己微不足道的小命,重疾,矿难,斗殴,或者,你还可以列举更多,但结局只有两个:不得好死,或者,悄无声息地死。末声部更是照亮了全诗。猫子奶喊“你”四辣子,既是猫子奶神思恍惚的臆语(她的小儿子叫三辣子),又是诗人,对自己可能命运的忧耿。
这首诗,是我近几年读过的最好的乡村诗歌。它是一幅乡村全景图,透视技术,用得非常好,人物逼近你的眼帘,近处仿佛在你的鼻尖,但每一个字却都莫名地绕到了画卷的背面,形成密密麻麻或浓或淡的勾线,神秘,游移,如影随形。
等风来
阳光正好。
我整了三厢地。
一厢栽莴苣,一厢栽榨菜,
另一厢,继续栽白菜,
但必须空着。
皮子婶坨着背,在灶塘烧开水,
她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
还有一棵柿子树。
树上的灯笼,照得见门前路,
挂得到除夕夜。
打模板的细良闲下来往地里撒籽,
城里带孙子的老婆,爱吃嫩菜秧。
此刻,他在厨房炸花生米,温酒。
这对好货,总怀疑我
和我空着的那厢地,另有图谋。
八人抬着纸糊的花轿从山头下来
佛香和黄表纸的气息,
在林间游走。
断断续续的谈论,
到祠堂为止。
女人携带油灯,画布,满天星,
将帐篷支在废弃的采石场。
潮汐没过她密实的身子,毫无征兆。
夜幕深沉,
卷扬机从铁山运送过来
一条弹跳的手臂。
猫头鹰在竹园洞察,笑声
时而响起,时而消失。
我操着暗器上山。身后
一只黄鼠狼
尾随而至。
评:粗粗的两段。成天琢磨如何分行,断句,让诗看起来更像诗热衷于搞建筑美学的职业诗人们该骂娘了。嗯,砌完了砖,又不裱糊,这不像一个写诗的。——要那么光滑干什么?要那么像干什么?我就是不裱,不糊,往别处整,往死里磕,让你看着不像,还要让你看一屋子的珍珠、宝石,随便散落一地。
第一段,“我”弄了三厢菜地,计划种什么都想好了,但空着;皮子婶与杮子树,四儿一女,大概只能到除夕夜,家人才能团聚;不能吃一点亏的细良,将小日子安排得妥妥当当,有老婆,却为了下一代分居,两口子与“我”暗里有矛盾;第二段,送葬的队伍下山,还有一个似乎无家可归的女人,也许是一个画家?也许神经不正常,谁知道呢,带着一堆家伙什,晚上在采石厂搭帐篷过夜,而此时,卷扬机正轰隆隆地驶向采石场,“我”呢,夜黑风高,携暗器上山。东一鎯头,西一棒子,敲得人脑壳疼,晓平要做什么?
他什么也没有做,他在,等风来……好一个“等风来”,让我们将这三个字,代入到前面的人物,意象,事件,这又是另外一首没有写出的诗啊。所有的,一切,都在摇摇晃晃,都在漂移,都那么不再是自己。空着的菜地种什么,会等来什么,我与细良会不会干一架?皮子婶,她的五个孩子,过年能回来吗? 也许,也许,死者会在山上说话,采石场的女人被卷扬机的手臂丢落半空,也许……谁说晓平不玩修辞?这不就是么。而这一切,带给我们的印象:乡村,虽然缓慢,但它有脚,有手,只要有风,乡村的一切,也如流水一般,会在夜空中吱扭地转动它隐秘的车轮。
董家山
她的流水,
是上水井
十个戏子的脉搏。
她的牛群,
是二面桌
深藏不露的浅草。
她的粮仓,
是狮子头
彻夜不眠的守望。
她的皎白,她的迷途,
是寒夜是草垛,
是火把照映的
备战洞里
一队黑鬼。
至于那些木板、道场、土丘,
是哭瞎的眼
和低矮的悲哀。
处心积虑的人层出不穷,
他们在族谱里畏缩。
一只畸形的飞蛾,
一团生锈的云朵,
从采石场出发,
由高处
向下游蠕动。
宋皇庙前不知所踪。
更多时候,
马园上空的风,
四面八方吹过来。
哪一阵风,
也刮不走
大石塔晾晒的红苕片。
评:董胜村有井吗?有,它的名字叫上水井。那口井里有什么?有十个戏子的脉搏。这是晓平所有诗里,我最偏爱的一首。倒不是说,晓平在这首诗里罕见地展现了他一旦抒情,会带来怎样一股摧枯拉朽的力量。而是要问,他为什么要抒情?答案非常清晰,因为这首诗的题目是,《董家山》。那是他的祖坟地,一块最适合埋人的土地。其它的诗可以练练笔,搞搞技术,这首诗如果写不好,我估计他会搁笔。是爱,是哭,是泪水,让他抛弃了技术上的犹疑,他必须从幕后站到台前,对着那块土地上的一切事物,活着,或死去的,植物,草,石头,红苕片,发表他的演说词。这就没办法了,挡不住了。这首诗歌常常让我想到,我最喜爱的一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董家山,就是晓平的科马拉村。在那里,生者沉默,死者说话,腐朽的在行走,潮湿,闷热,万物生长却透出一股子荒凉,石头,红苕,生者,死者,在其间躁动,且都长着两张面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个寂寥的乡村,都有它独特、隐密的历史。而讲述者,除了我们,还有那些寂寂无闻死掉的亡魂。
风 姑
风姑从不把桃花插在头上。
喜鹊叫,她唱歌。
三月的油菜花谢了,五月的栀子花黄了,她还别在胸前。
城郊的火车路,有人见她,提着蛇皮袋,径自往北……
——1977年恢复高考,火车风一样带走刚上门的男人渺无音讯。
风姑见人就说:我男人是风、我男人是风、我男人是风……
风姑见风就躲:别惹我男人、别惹我男人、别惹我男人……
评:风姑像风,在大地上奔跑,她在找她男人,她男人被风一样的火车带走了,后来风姑,就真疯了。乡村的疯女人爱在头上戴大红花,但风姑没有。这说明,诗人可能想说她疯得还不那么彻底,一丝微弱的理性,像一根细绳,牵着她疯跑。整首诗,就是一个字,风。这是晓平的惯常操作,不用巴罗克式的方式修饰词,他要做的是,用一个词,一个字,在主题上狠狠拉一刀子。风的特点是,任意吹,哪儿都可以去,飘荡,没有归程。而人呢?
在 劫
我们把塘里结的冰块
贴在墓碑的碑文上。
待冰块完全显现文字后,
你追我赶满湾跑。
大声念着:
×××,生于民国××年,
历任××县委书记长、
××警察局长,
卒于民国××年。
赴国难。
董兴林,贫下中农。
力大如牛,一生好斗。
命案在身。
带离途中,
被冷枪射杀。
毫无关联的两个人,
他们的碑,挨着碑。
评:一个诗人讲述大人物的历史,是这样的:姓名,叉叉叉,历任,叉叉叉,而小人物却有名有姓,死得还轰轰烈烈。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叫,董兴林,他是个了不起的贫下中农。两个死者,在山上成了好邻居,从今往后,官是官,民是民,谁也碍不着谁,你想收我的税,我就是不缴,你也拿我没辙。那怎么办?一起看青山吧,看夕阳吧。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骂得人吐血,还一个脏字不吐的晓平啊。
作者简介:阿蹦,原名刘俊堂,70后诗人、作家,祖籍湖北孝感。曾长期在人民出版社、长江出版传媒等出版机构做编辑,现从事自由写作,常居北京。 电影剧本《暮鼓晨钟》获200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百合奖”最佳编剧,出版有诗集《如此多的羞耻》、《积木之途》等。在各类杂志发表小说、诗歌、影评等三百余万字。
董晓平:诗人,湖北省作协会员,《鄂州周刊》社长、主编,鄂州市作协副主席,鄂城区作协主席,出版诗集《乌有论》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